一、教学目标 ㈠知识和能力 1.知道动物在维持生态平衡方面的重要性。
2.学会分析某个生态系统的生物关系,并写出食物网组成。
3.辨证的认识动物与人类的关系。
㈡情感目标:使学生通过本节课的学习,从心目中树立起爱护动物的思想。
二、教学重点、难点和关键点 1.重点:动物在维持生态平衡和促进生态系统的物质循环和帮助植物传粉,传播种子等方面的作用。
2.难点:能够通过分析生态系统中生物的相互关系,总结出动物在自然界中的重要作用。
3.关键点:学会画生态系统组成图。
三、教学方法:讨论法、资料分析法、问题教学法 四、教具准备:多媒体课件 五、课时安排:一课时 六、教学过程 ㈠引入新课: 播放《动物世界》片头。
师:欢迎大家和我一起走进今天的生物课堂。春天,一直被人们认为是一年四季中最美的季节,就朱像自清散文中描写的那样,春天带给我们的永远是希望和憧憬。我就很喜欢春天,而且做了一个有关春的flash动画,让大家欣赏一下,播放:《春的旋律》。这是我心中的春天,不知大家对春天有什么感觉,你心目中的春天是什么样的呢?
学生发言:谈论自己心目中的春天。
学生1:我心目中的春天应该是一个充满着阳光的春天,小草长满了田野,小鸟也从南方飞回来了,河里的鱼虾也多了起来。
学生2:我心目中的春天是一个充满生机的春天,小鸟在天空歌唱,小朋友们在草地上做游戏,树木发出了嫩芽到处都是绿色的。
学生……
师:大家说的很好,春天在我们的心中总的感觉是美好的。但是,1962年,美国有一位叫蕾切尔·卡逊的女作家写了一本叫做《寂静的春天的书》,这里面却描述了和大家心目中的春天截然不同的情形,有谁看过呢?
同学们发言,表述《寂静的春天的书》里的内容。
学生:这本书中描写的是由于人们大量的使用农药而使生态系统遭受严重破坏的世界,没有鸟叫声,没有蝴蝶飞舞,没有蜜蜂采蜜,整个世界一片寂静。
师:书中描写的这些现象会在我们现实生活中发生么?
生:相互议论。
学生1:不会,因为这本书是作者自己想象的,现实中并不存在。
学生2:会,因为作者的想象是有依据的,可能在地球上的某个角落中,就有这种现象出现,只不过我们还不知道罢了。
师:会的,书中所描写的事情真的就发生了,但不是在美国,而是在我们中国。下面我们一起来看一段资料。
㈡材料分析与讨论 课件展示:资料一:《寂静的春天,恐怖的夏天》。并提出问题:是什么原因导致了这种现象的发生呢?
学生讨论。
学生1:使用农药过度,使害虫的天敌死亡导致。
学生2:鸟类的大量死亡是这种现象发生的主要原因。
学生3:主要原因是村民们的科学知识缺乏,导致了使用农药的不合理,才使这种现象发生。
师:大家说的都很对。由此看来,生物数量的减少,尤其是鸟类数量的减少是这次事件的一个重要原因,在农业生产中,我们是不是应该保护鸟类才好呀。但是,在我国历史上,却发生了这样一件令人费解的事。
课件展示:资料二:捕杀麻雀。由于建国初期,粮食产量比较底,人们不想让鸟,尤其是麻雀和人争夺粮食,就开展了灭四害的活动,其中麻雀就是四害之一。大家现在想一想,人们这样大肆捕杀麻雀会给农业生产带来丰产高产么,又会产生什么样的严重后果呢?
学生分析讨论: 学生1:麻雀不仅吃小麦,玉米而且也吃许多农业害虫,如果过度的捕杀麻雀,那么农业害虫的天敌少了,就会大量繁殖,影响粮食产量。] 学生2:麻雀是许多农业害虫的天敌,麻雀少了,就会是这些害虫大肆繁殖。
师:那么谁能用线条将小麦、虫子、麻雀和关系画出来呢?学生自己动手作图。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