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学实录】
今天学习第14课《荷叶圆圆》。昨天下午我已布置学生回家读熟课文,自学生字了,故我对今天的教学有一定的信心。
开始上课了,我引导学生观察文中插图(投影出示)后,让学生在四人小组内借助拼音自由地朗读课文,并交流你读懂了什么。
初读课文后,我开始解决这节课的教学重点──品读感悟。我问:“同学们,课文里除了荷叶,还向我们介绍了哪些小伙伴?”
学生不约而同地回答:“小水珠、小蜻蜓、小青蛙、小鱼儿。”
我问:“你喜欢谁呢?”
生:“我喜欢小鱼儿。”
生:“我喜欢小蜻蜓。”
生:“我喜欢小青蛙。”
生:“我喜欢小水珠。”
我说:“老师也很喜欢这些小伙伴。现在请同学们四人小组自由读课文,你喜欢哪个小伙伴,就读哪个小伙伴的那一段课文。读的时候,注意语气和停顿,最好能配上动作读。读完后请你们组的组员评一评,评后再读。最后老师请你给大家介绍一下你喜欢的这个小伙伴。好吗?”
生:“好!”
顿时,教室里响起同学们朗朗的读书声。他们有的坐着读,有的站着读。最令你高兴的是,他们一个当演员表演读,其他的组员当导演指导。我一边巡视一边从旁指导。 过了不久,孩子们陆续举起了小手。我见时机成熟,击掌三下后问:“谁先来介绍?” “我先来!”“我先来!”孩子们争先恐后地高举小手,有的还站了起来。
我请班长毕振毅先介绍,其他同学认真听。
毕振毅一边做动作一边说:“我来介绍小水珠。荷叶圆圆的,绿绿的。小水珠说:‘荷叶是我的摇篮。’小水珠躺在荷叶上,眨着亮晶晶的眼睛。”
我问:“他介绍得好吗?”
生:“好!”
“好在哪里?”
“好在他做出了眨眼睛和表示摇篮的动作。”
我高兴地说:“回答得真好!我们一起加上自己喜欢的动作读一读这一段吧!”
学生齐读。
我说:“谁再来介绍自己喜欢的小伙伴?”
生:“我来介绍小青蛙。小青蛙说:‘荷叶是我的歌台。’小青蛙蹲在荷叶上,呱呱地放声歌唱。呱,呱,呱!” (学生大笑)
我情不自禁地说:“真棒!谁来评?”
生:“他介绍得好。好在他把小青蛙是怎么唱歌的都介绍出来了。而且声音又粗又响亮。”
生:“我觉得他有一点不好,就是没有动作。”
“请你上来表演一下,好吗?”我说。
学生表演,其他同学津津有味地看着,不时发出笑声。
男生齐读小青蛙这一段。
汇报继续进行:
生:“我来介绍小鱼儿。小鱼儿说:‘荷叶是我的凉伞。’小鱼儿在荷叶下笑嘻嘻地游来游去,捧起一朵朵很美很美的水花。”
生评:“他介绍得好。脸上笑嘻嘻的,还加上动作。”
生评:“他读的好。‘很美很美’这个词读出了美。”
我赞许地说:“他读得好,你们说得也好!”
生:“小蜻蜓说:‘荷叶是我的停机坪。’小蜻蜓立在荷叶上,展开透明的翅膀。(挥动手臂,作翅膀扇动的样子)我美吗?”
“美!” (掌声)
生评:“好!很像一只小蜻蜓。”
我说:“让我们都来当小蜻蜓吧!” (师生一起表演读)
【教学反思】
新课标指出:“阅读是学生的个性化行为,不应以教师的分析来代替学生的阅读实践。应让学生在主动积极的思维和情感活动中,加深理解和体验,有所感悟和思考,受到情感熏陶,获得思想启迪,享受审美乐趣。要珍视学生独特的感受、体验和理解。”由于情感和审美体验是个体行为,是旁人所无法替代的,因此学生对一篇文章的体验差异也是客观存在的,这种以体验感悟为手段的阅读理解过程,不需要“科学”的分析和理性的说教,而是需要对话、激励、交流和表现。确立“以学生发展为本”的教育理念,就要做到尊重学生,以学生发展的需要来确定教学。因此,在本课的朗读训练中,我更多的是为学生创设良好的自主学习情境,以学生原有的知识经验为基础激发学生的阅读兴趣,鼓励学生选择适合自己的学习方式,引导学生自读、自悟。理解课文内容时,我让学生选择自己喜欢的段落在四人小组内自读自评,从而让每个学生都参加到读、评的学习中。这样,我就把读的权利还给学生,相信学生能读懂课文,让学生在自读自悟自得中感受朗读的乐趣。学生汇报时,我努力营造一种民主、宽松、愉快的教学气氛,尊重学生的独特感受,让学生在自由读自由评的同时展示自己的朗读成果,提高朗读水平。
由于低年级的学生无意注意占优势,精神容易分散,教学中,我采取了多种形式让学生朗读。表演读是学生乐于接受的一种形式,我让学生动口的同时动动脑、动动手、动动脚,调动了学生的多种感官。这样既激发了学生朗读的兴趣,又拓展了学生的思维空间。
总之,教学中,我注重朗读感悟,以学生为主体,充分尊重学生的主体感受,让学生充分地朗读,充分地发表意见,培养了学生的阅读能力。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