设本页为首页                              加入收藏
中文域名: 古今中外.com       英文域名:www.1-123.com     丰富实用的古今中外人物库
您现在的位置: 中国哲士网 >> 按拼音检索 >> K >> kong >> 孔子 >> 正文

 

回到“子思”去——儒家道统论的检讨与重构

发展了儒家的仁学,而忽略了外在、修习的一面,对儒家的礼学继承不够,有所缺失;荀子是有所“偏”,即主要发展了外在制度、礼仪的一面,并援法入礼,出现儒法结合的趋势,但对儒家仁学重视不够,没有真正把握仁的精神,使仁平面化、窄化,在发展上出现偏差。故面对孟、荀的分歧,就不应尊彼抑此,在谁更能代表儒家道统上争论不休,而应回到“子思”去——并非历史学、发生学意义上的回到,而是诠释学意义上的回到,即恢复根源文化生命的丰富性,在此丰富性的基础上重建儒家道统。“子思”也不仅仅指子思本人及其思想,而是代表儒学一个思想丰富的时代,以及一种合理的思想结构。如果说从子思到孟、荀是儒家整全的思想开始分化,但又在局部得到深化的话,那么,从孟、荀回到“子思”去,则是要在此深化的基础上,对孟、荀各自的思想创造进行统合,进行再创造,重建儒家道统。

所以回到“子思”去,首先要对仁、礼的关系进行重新理解和阐释,使儒家仁学和礼学有机地统合在一起。本来孔子提出仁与礼,就是着眼于二者的统一,想要以仁说明礼,以礼落实仁。但是由于孔子的礼是一个含义复杂的概念,特别是包含了身份等级的内容,内在、主体性的仁如何与外在、等级性的礼相统一,便成为孔子着力探索,也是孔门后学不断争论的问题。在七十二子那里,形成“主内”与“务外”的分歧,到了子思的时代,则出现了“仁内义外”说,试图在承认内外差别的基础上将仁、义(礼)统一在一起。然而此后孟子主要发展了“仁内”的思想,提出“仁,人心也”以及“养浩然之气”、民本、仁政等思想学说,使先秦儒学中人民性、主体性、抗议精神的思想得到了弘扬;荀子则主要继承了“义(礼)外”的思想,提出“隆礼重法”、“合群”“明分”、“化性起伪”等命题,探讨了礼在国家、社会以及个人修身中的作用和地位。从此孟、荀兵分两路,各取一端,“孟子多言仁,少言礼”,“荀子多言礼,少言仁。”[44]儒家仁学与礼学不是得到统一,而是进一步分化。然而竹简“道始于情”、“礼作于情”的命题提示我们,礼不仅仅是外在的习俗和规范,同时还有人性的内在根据,是源自于情,产生于情;礼的作用不仅仅在于“明分”、“别异”,同时还在于使社会中不同身份的人达到和谐、有序,“礼之用,和为贵”也。所以如何继承孟子思想的积极成果,借鉴荀子思想的合理内核,突出仁的主体性、内在性,剔除礼等级、尊卑的内容,保留其差序、和谐的积极形式,发展仁学,改造礼学,建立仁、礼统一的思想学说,便成为儒学在当代发展中面临的重大课题。

回到“子思”去,在实践和功夫论的层面上,则是要处理内在扩充和外在培养,也就是“为德”与“为善”或“自诚明”与“自明诚”的关系。与提出仁、礼的道德原则相应,孔子在道德实践上也是内在体验与外在培养并重,他说“我欲仁,斯仁至矣”,便是说从内心思考、体验仁,便会得到仁;他说“克己复礼为仁”,则是强调内在德性的获得需要通过实践外在的礼仪。本来内在扩充与外在培养是一体之两面,是相辅相成的,但如何从理论的高度对二者关系做出说明,道德实践是应从“洒扫、应对、进退”入手,还是“守约”,首先确立道德主体意识,仍是个有待深入探讨的问题。这一问题在子游、子夏那里,演变为关于“本”、“末”的争论;子思则提出“为德”与“为善”以及“自诚明”与“自明诚”二元的实践方法,并试图将二者结合在一起。然而此后孟子主要侧重内在扩充,主张“先立其大者”,“自仁义行,非行仁义也”,主要发展了“为德”与“自诚明”的思想;而荀子则注重外在培养,提出“化性起伪”,“积礼义”,主要发展了“为善”的思想。孟、荀虽然从不同的方面深化、发展了儒学的实践方法,但由于其各执一偏,使得儒学的全面性、丰富性却大有减损。所以发展儒学,重构儒家道统,就必须孟、荀并重,内外并举,统合孟、荀的实践方法。而通过对竹简以及《孟子》“天下之言性”章的解读,[45]可以发现这种统合的可能性本来是实际存在的。这就必须回到古人即生言性的传统,把性不是看作非抽象的实体和本质,而是动态的活动和过程,是生命之成长的倾向、趋势和活动,此性虽是先天之性,是生之理,但需要经过后天的塑造和培养,需要“动性”、“逆性”、“节性”、“厉性”、“出性”、“养性”、“长性”;同时后天的塑造、培养也必须顾及先天本性,需要“始者近情”,“终者近义”;“知情者能出之”,“知义者能入之”,在先天的性情与后天的塑造之间达到一种平衡。而孟子主张“顺杞柳之性而以为桮棬”,反对“戕贼杞柳而后以为桮棬”,实际上正是延续了这一传统。孟子也不是不要后天的塑造与培养,而是主张后天的塑造与培养应当“以利为本”,应当顺应、有利于先天的本性为根本。只不过孟子多谈道德人性,少谈自然人性,所以在修养、实践方法上,也是较重视内在扩充,而对外在礼仪、后天培养重视不够,有所欠缺。荀子虽重视礼义,重视外在践履与培养,但他把情性看作是消极、负面的,是与礼义对立的。后天教育并非是顺情性,而是“化性起伪”,是“矫饰人之情性而正之”,“扰化人之情性而导之也”,所以恰恰是“戕贼杞柳而后以为桮棬”。因此,如何弥补孟子思想方法的缺失,纠正荀子思想方法的偏差,统合孟、荀,创立内外兼备的功夫论与实践方法,便成为儒学创新、发展面临的另一个重大课题。

回到“子思”去,在人性论的层面,则是要统合仁性、知性、情性(“性之好恶喜怒哀乐谓之情”,“何谓人情?喜怒哀惧爱恶欲”),建构丰富、完整的人性论结构。孟子重仁性,以恻隐、羞恶、辞让、是非之心为性,故肯定人性积极向上,“万物皆备于我”,“人皆可以为尧舜”,“反身而诚,乐莫大焉”,着力讴歌人性的至真至善至美。荀子重情性,尤重其中之欲性,更进而发现人生而“好利焉”、“疾(注:同‘嫉’)恶焉”、“好声色焉”,视此为社会争夺、暴乱的根本原因,故倡性恶,揭示了人性之消极、阴暗面,要求“化性起伪”、“矫饰其情性”。孟、荀所论,是针对人性的不同层面甚至是不同的问题,不仅不矛盾,而且可以互补。如学者所言,“孟言性善,欲人之尽性而乐于善;荀言性恶,欲人之化性而勉于善。立言虽殊,其教人以善则一也。”[46]所以孟子虽言性善,认为“仁义礼智,我固有之”,但“我固有之”的善性可以陷溺、流失,故又有“求放心”之说;荀子虽倡性恶,认为“人情甚不美”,但又说“凡以知,人之性”,肯定人有知性,人依靠“可以知仁义法正之质”,学习先王“仁义法正之理”,便可“化性起伪”,“涂之人可以为禹”。孟、荀言性虽殊,但又有相通、互补之处。既然孟子性善论是以善为性论,在理论上便不应反对人性中同样也有恶。相反,只有承认人性中还有向下、堕失的力量,也就是“陷溺其心者”,其人性论才能更为完备。孟子没有对此展开深入论述,给予充分关注,“但见人有恻隐辞让之心,不知人亦有残暴争夺之心也。”[47]只强调了人性积极、向上的方面,忽略或少谈人性消极、堕失的方面,其论性不能不说是“不备”。荀子虽正视了人性的消极、阴暗面,强调了“礼义法正”以及“累德积义”、“积善成德”的重要性,是其可取之处。但忽略了人性的丰富、完整性,忽略了人还有仁义之性,特别是放弃了古人自超越层面以言情性的传统,其论性不能不说是“不明”。所以合理地安排仁性、知性、情性,统合孟子性善与荀子性恶论,建构完备的人性学说,才是儒学发展的康庄之路。

上一页  [1] [2] [3] [4] [5] [6] [7] [8] [9] [10]  ... 下一页  >> 

来源:中国哲士网

世界人物库,古今中外人物资料 孔子简介,介绍,生平事迹 图片照片

有关作品回到“子思”去——儒家道统论的检讨与重构详细资料

  • 上一篇文章:
  • 下一篇文章:
  •  

     

    相关文章
    与孔子并称圣人的周公
    周公旦是周武王姬发(约公元前1122-
    鲁国国王周公被孔子盛赞 开国始祖却一
    殚精竭虑的周公
    孔圣人也有老师 周公:一位不该被遗忘
    周公解梦的周公指的是谁
    知畏天命
    孔子思想大本大源考
    论孔子的音乐观及其现实意义
    孔子:是保守还是进取
    还原爱民而不忠君的孔子
    “孔子热”面面观
    试论孔子真精神之复兴
    “五·四”批孔献疑
    德侔天地,道贯古今——中国古代镜像
    张汝伦 ·〖《论语》对于现代教育的意
    仁学的构建
    略谈孔子的乐道
    北京大学教授张颐武:一个章子怡胜过
    由姓名记录的历史——史上最牛家谱曝
    历代对孔子的评价
    为政之道
    祭孔的由来与演变
    孔子后裔人数超过200万 外籍后裔首次
    《史记·孔子世家》
    《论语》全文1
    《论语》全文2
    孔子名言录
    孔子行年表
    礼记4
    陈 来 ·〖浅谈儒家文化的人文精神〗
    礼记7
    孔子哲学思想
    孔子政治思想
    礼记13
    礼记12
    礼记11
    礼记10
    孔子伦理思想
    礼记8
    孔子、老子消费观比较
    君子之道
    礼记9
    乐爱国 ·〖孔子“仁者寿”的养生思想
    礼记5
    “力图还原真实的孔子” ——台湾学者
    《论语》全文3
    孔子的学术情怀与早期儒学的形成
    “论语学”研究
    中庸之道
    教育之道
    孔子与《春秋》——关于儒学运动起源
    为人之道
    孔子的十种形象
    礼记6
    孔子的教育思想
    孔子身世
    伟大的教育家孔子
    孔子其人
    孔子简介
    孔子生平年表
    孔子晚年的养生之道
    孔子哲理名言
    孔子箴言名句
    孔子“周游列国”
    孔子简介
    《周礼》3
    孔子生平简介
    《周礼》2
    孔子生平
    孔子:儒学的开创者
    孔子小传
    海外孔子学院概况
    全球“汉语热”期待孔子学院可持续发
    孔子生平
    论语1
    论语2
    论语3
    『四书五经』之《大学》
    中庸
    思想家——孔子
    “仁”是孔子思想核心新证
    《周礼》1
    《周礼》4
    《周礼》5
    《周礼》6
    《周礼》7
    礼记1
    礼记2
    礼记3
    孔子经济思想
    孔子 教育思想
    孔子史学思想
    孔子文艺思想
    中国伟大的哲学家、思想家、儒家学派
    孔子年谱
    世界文化遗产——孔府 孔庙 孔林
    子贡与孔子
    蔡元培 ·〖孔子之精神生活〗
    孔庙和国子监博物馆
    孔子被导演绑架是中国文化的悲哀
    孔子对公孙龙的“支持”──失弓得弓
    专家评说孔子其人其书:"野合而生孔子
    探析孔子之“心”
    孔子中庸之道研究与改革、发展、稳定
    孔子的人才思想
    孔子真的会武功吗
    错怪孔子许多年
    论语新译及解读
    礼学的功能
  • 人物资料查询方法:你可以按拼音字母检索的方法查询,也可以按分类列表查看的方法查询
  • 人物字典  A B C D E F G H J
  • K L M N O P Q R S T W X Y Z
  • 2004-2010  中国哲士网版权所有 引用本站内容请指明来源  给本站投稿   备案序号 蜀ICP备05009253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