设本页为首页                              加入收藏
中文域名: 古今中外.com       英文域名:www.1-123.com     丰富实用的古今中外人物库
您现在的位置: 中国哲士网 >> 按拼音检索 >> K >> kong >> 孔子 >> 正文

 

教育之道

孔子是中国古代最伟大的教育家。他兴办私塾,开中国历史私人办学之先河,打破了传统教育“学在官府”的垄断局面,促进了学术的下移;他“有教无类”,接受弟子不分门第贵贱,打破了传统教育为贵族所垄断的格局,是中国历史上平民教育的开创者;他以成就“君子”为办学的宗旨,以“文、行、忠、信”为教学的主要内容,注重对学生的道德教育;在教学方法上,孔子根据学生不同的心理差异,因材施教,注重启发式教学,提出了许多至今仍有启发意义的教学和学习的原则和方法。孔子一生于教育事业可谓是殚精竭虑,“学而不厌”和“诲人不倦”,确是夫子一生真实生活的写照。孔子不仅为当时社会培养大批的人才,所谓“弟子三千,身通六艺者七十有二人”,而且其教育思想对后世影响至深,史马迁《史记·孔子世家》称:“孔子布衣,传十余世,学者宗之。自天子王侯,中国言‘六艺’者折中于夫子,可谓至圣矣。”明世宗时,定孔子谥号为“至圣先师”。随着儒家思想的国际化,孔子的教育思想也越来越引起世界的关注,被列为世界上十位最伟大教育家之一。

一、 “君子”教育

诚如蔡尚思先生所云:“一切学校,总是以培养和造就人材为指归,这在古今中外是一致的。问题在于要培养和造就什么样的人材,这在阶级社会里,不同的人们就有着很不一致的看法。”[蔡尚思:《孔子思想体系》,第183页]那么,孔子的教育是要培养什么样的人材呢?简言之,就是“君子”。

孔子曾说:“君子谋道不谋食。耕也,馁在其中矣;学也,禄在其中矣。君子忧道不忧贫。”(《论语·卫灵公》)由这句话可知,当时的学子们的求学目的至少有两种:一是“谋食”,一是“谋道”。前者是一种物质意义上的追求,后者则为精神上的追求。从孔子所反复强调的“君子谋道不谋食”来看,“谋食”恰恰是当时人们最主要的关怀。而就“谋食”的方法而论,可以有两种渠道来满足自己的物质需求,一是“耕种”,直接获得自己所需要的物质生活资料;一是“出仕”,即通过奉禄间接地实现自己的物质财富需求。从职业分殊的观点来看,“耕”作为一种“谋食”之道,属于体力劳动的范畴,即“劳力者”,而“仕”则属于脑力劳动的范畴,即“劳心者”。孟子说:“劳心者治人,劳力者治于人;治于人者食人,治人者食于人,天下之通义也。”(《孟子·滕文公上》)此论虽带有阶级的偏见,但也有一定的道理。因为,脑力劳动即“劳心”作为一种复杂劳动,需要劳动者本人付出比体力劳动更高的学习成本,孔子说:“学也,禄在其中矣”,不“学”,是不可能当官的(贵族的世袭除外),即使是“学”,也不是每个“学”者都能够当官,子夏说:“学而优则仕,仕而优则学。”(《论语·子张》)刘宝楠《论语正义》说:“学至大成乃仕,是‘学而优则仕’也。”而要学至“大成”,依《礼记·学记》所说:“比年入学,中年考校:一年视离经辨志,三年视敬业乐群,五年视博习亲师,七年视论学取友,谓之小成;九年知类通达,强立而不反,谓之大成。夫然后足以化民易俗,近者说服而远者怀之。此大学之道也。”可见,至少需要九年的时间学习才可以“大成”。从孔子所说:“吾十有五而志于学,三十而立”来看,要学会和掌握当时的“为政”本领,九年还不够,至少需要十五年,甚至更长。当然,这并不意味着“耕”就不存在“学”的问题,特别是春秋之际,作为中国科技发展史上的一个重要时代,农业技术的创新需要人们更新观念,通过学习来掌握和接受新的农业耕种技术。事实上,我们也知道,孔子的学生樊须就曾向孔子请教过稼圃之术。可以说,樊须是儒家弟子中第一个希望将农业技术搬进课堂的儒家知识分子。但是,这一请求为孔子坚决拒绝。孔子承认,在掌握农业技术知识方面,他不如“老农”,更重要的是,孔子认为,稼圃之术并不属于“君子之学”的内容,它是“小人”的学习内容,作为“士”既没有必要也不应该去学习它。

孔子认为,儒家之学乃“君子之学”。但是,“君子”也有两层意蕴:第一,“君子”是指“劳心者”而言,即统治者或仕官。这既是“君子”范畴的本义,也是孔子“君子之学”的应有之义。因为,孔子认为,学“君子”,就是要学习做官的本领,孔子自己讲:“吾岂匏瓜也哉,焉能系而不食?”(《论语·阳货》)出仕做官这是孔子及儒家弟子的人生理想之一,孔子还说:“三年学,不至于谷,不易得也。”(《论语·泰伯》)朱子注曰:“为学之久,而不求禄,如此之人,不易得也。”这从另一个侧面反映出当时的士子们为学是急于求仕的。而子张更曾直率地问孔子如何才能得到官职和奉禄,而孔子则告诉他说:“多闻阙疑,慎言其余,则寡尤。多见阙殆,慎行其余,则寡悔。言寡尤,行寡悔,禄在其中矣。”(《论语·为政》)可见孔子也是深得为官之道。正因为当时的学子们把学习的目的定位于“干禄”之“君子”上,所以,他们的行为也就是一种“谋食”之举。也正是针对上述这一情况,孔子提出了“君子”的第二层意蕴,即“君子”是指“谋道”之士。这就是说,“君子”学习的目的不是为了“干禄”,而是为了知“道”,“君子学以致其道”(《论语·子张》),“不知命无以为君子也”(《论语·尧曰》);不是为了满足外在物质利益需求,而是为了内在的道德需要提升,“古之学者为己,今之学者为人。”(《论语·宪问》)关于这一点,孔子曾对子夏说:“女为君子儒,无为小人儒。”(《论语·雍也》)朱子认为,孔子这一区分实际上在于“君子儒为己,小人儒为人”,在于“义与利之间而已”(《论语集注》)。换言之,“君子儒”是“谋道”者,而“小人儒”仅是“谋食”者。从知“道”到将“道”内化为主体的需要之中即“得道”即“德”,这一过程中是主体的安身立命过程即“内圣”过程,孔子认为,这才是“君子之学”的主要目的所在。

当然,“谋道”作为“君子之学”的指归并不意味着它一定与“谋食”相冲突,也并不意味着孔子主张君子“不谷”。实际上,孔子是主张“学而仕”的,这一点已如前述。但是,孔子认为,只有学有“大成”者才能“仕”,即“学而优则仕”。这里所谓“大成”或“学而优”,我认为,就是指知“道”而言。《礼记·学记》所谓“大成”者,是指“知类通达”而言,其中之“类”则是指一种横向的普遍性而言,而“达”,依孔子“下学而上达”之意,则是指一种对纵向的超越存在的了解而言,而普遍性和超越性正是“道”之为“道”的特征所在。孔子说“五十而知天命”,可见知“道”并不是容易之事。既然已经知“道”,则从政便是一种“弘道”的方式,但不是唯一的方式,如孔子认为,通过教育将孝悌之道的风气推广开来,也是“为政”的方式之一,不一定非得做官才算是“为政”(《论语·

[1] [2] [3] [4] [5] [6] 下一页

来源:中国哲士网

世界人物库,古今中外人物资料 孔子简介,介绍,生平事迹 图片照片

有关作品教育之道详细资料

  • 上一篇文章:
  • 下一篇文章:
  •  

     

    相关文章
    与孔子并称圣人的周公
    周公旦是周武王姬发(约公元前1122-
    鲁国国王周公被孔子盛赞 开国始祖却一
    殚精竭虑的周公
    孔圣人也有老师 周公:一位不该被遗忘
    周公解梦的周公指的是谁
    知畏天命
    孔子思想大本大源考
    论孔子的音乐观及其现实意义
    孔子:是保守还是进取
    还原爱民而不忠君的孔子
    “孔子热”面面观
    试论孔子真精神之复兴
    “五·四”批孔献疑
    德侔天地,道贯古今——中国古代镜像
    张汝伦 ·〖《论语》对于现代教育的意
    仁学的构建
    略谈孔子的乐道
    北京大学教授张颐武:一个章子怡胜过
    由姓名记录的历史——史上最牛家谱曝
    历代对孔子的评价
    为人之道
    祭孔的由来与演变
    孔子后裔人数超过200万 外籍后裔首次
    《史记·孔子世家》
    《论语》全文1
    《论语》全文2
    中国伟大的哲学家、思想家、儒家学派
    孔子行年表
    礼记4
    陈 来 ·〖浅谈儒家文化的人文精神〗
    礼记7
    孔子哲学思想
    孔子政治思想
    礼记13
    礼记12
    礼记11
    礼记10
    孔子伦理思想
    礼记8
    孔子、老子消费观比较
    礼学的功能
    礼记9
    乐爱国 ·〖孔子“仁者寿”的养生思想
    礼记5
    “力图还原真实的孔子” ——台湾学者
    《论语》全文3
    孔子的学术情怀与早期儒学的形成
    “论语学”研究
    中庸之道
    为政之道
    孔子与《春秋》——关于儒学运动起源
    君子之道
    孔子的十种形象
    礼记6
    孔子的教育思想
    伟大的教育家孔子
    孔子其人
    孔子简介
    孔子生平年表
    回到“子思”去——儒家道统论的检讨
    孔子晚年的养生之道
    孔子哲理名言
    孔子箴言名句
    孔子“周游列国”
    孔子简介
    《周礼》3
    孔子名言录
    《周礼》2
    孔子生平
    孔子:儒学的开创者
    孔子小传
    海外孔子学院概况
    全球“汉语热”期待孔子学院可持续发
    孔子生平
    论语1
    论语2
    论语3
    『四书五经』之《大学》
    中庸
    思想家——孔子
    “仁”是孔子思想核心新证
    《周礼》1
    《周礼》4
    《周礼》5
    《周礼》6
    《周礼》7
    礼记1
    礼记2
    礼记3
    孔子经济思想
    孔子 教育思想
    孔子史学思想
    孔子文艺思想
    孔子身世
    孔子年谱
    世界文化遗产——孔府 孔庙 孔林
    子贡与孔子
    蔡元培 ·〖孔子之精神生活〗
    孔庙和国子监博物馆
    孔子被导演绑架是中国文化的悲哀
    孔子对公孙龙的“支持”──失弓得弓
    专家评说孔子其人其书:"野合而生孔子
    探析孔子之“心”
    孔子中庸之道研究与改革、发展、稳定
    孔子的人才思想
    孔子真的会武功吗
    错怪孔子许多年
    论语新译及解读
    孔子生平简介
  • 人物资料查询方法:你可以按拼音字母检索的方法查询,也可以按分类列表查看的方法查询
  • 人物字典  A B C D E F G H J
  • K L M N O P Q R S T W X Y Z
  • 2004-2010  中国哲士网版权所有 引用本站内容请指明来源  给本站投稿   备案序号 蜀ICP备05009253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