设本页为首页                              加入收藏
中文域名: 古今中外.com       英文域名:www.1-123.com     丰富实用的古今中外人物库
您现在的位置: 中国哲士网 >> 按拼音检索 >> K >> kong >> 孔子 >> 正文

 

仁学的构建

孔子贵仁”(《吕氏春秋·不二》),仁是孔子思想的核心,这已成为历来学者和思想家的共识。当然,笔者在第三章中说过,仁虽是孔子学说的核心范畴,并不是意味着就是他思想体系的最高范畴,孔子思想的最高范畴是“天命”。有学者认为,孔子的核心思想是礼(蔡尚思),大多数人不同意这种看法。实际上,这种争论主要是因为学者们所取的立场和角度不同造成的,因为,如果从政治学的角度来看,孔子的目的是欲“复礼”,而仁就不过是达成这一目的的一种手段,故说礼是孔子思想的核心也没有错误。不过,我认为,复礼或外王只是仁的间接目的,仁的直接的目的是成就君子人格或内圣,且欲成就君子人格,礼又成为不可或缺环节,因而又可以说礼是仁的手段。所以,还是把仁当作孔子思想的核心为当。

一、 仁的含义

仁的含义是什么?这是一个具有学术开放性的问题。从文字学的角度看,许慎《说文》认为:“仁,亲也,从人,从二。”《礼记》郑玄注认为:“仁是‘相人偶’之意”,段玉裁《说文解字注》则说:“独则无耦,耦则相亲,故字从人二。”由此,至少可以肯定一点的是:“仁”是一个就如何处理人与人之间关系面发展起来的范畴。至于说它的本义是否以“亲”或“爱”的方式去处理人与人之间的关系,这需要进一步的证明。

在孔子以前,仁的概念已经有了。《尚书·金藤》:“予仁若考”;《诗·叔于田》:“洵美且仁”。这里的仁都是指一种好的品德而言,至于这种好品德的内涵是什么,则不得而知。到春秋时期,仁的内涵开始得到界定和明确,如《国语·周语下》有“言仁必及人”和“爱人能仁”的说法;而《国语·晋语一》则为仁下过这样的界说,即“爱亲之谓仁”;《左传·成公九年》说:“不背本,仁也。”此处所谓“本”即就“祖”而言;《国语·齐语》中有:“慈孝于父母,聪惠质仁”等语。由这些说法可知,“中国思想史上‘仁’或‘仁爱’的提出,一开始就与氏族宗族血缘关系结下了不解之缘。”[朱贻庭主编:《中国传统伦理思想史》,华东师范大学出版社,1994年,第38页]除此之外,还有一些思想家对“仁”的内涵作了进一步扩展,如《国语·晋语二》说:“仁不怨君”“逃死而怨君,不仁。”《左传·僖公八年》:“能以国让,仁孰大焉!”这是把仁作为处理君臣关系的一个原则来提;再如《左传·襄公七年》载子服景伯语:“小所以事大,信也;大所以保小,仁也。背大国不信,伐小国不仁。民保于城,城保于德,失二德者,危将焉保?”又《国语·晋语一》中有“利国之谓仁”之语,这些都是将仁作为种政治关系原则来提倡;在此基础上,《左传·昭公十二年》进一步提出:“古也有志,克己复礼为仁”的界说,这是从一般的行为规范角度来讨论仁与礼的关系。总之,孔子以前的思想家对于仁的界说,都是就如何处理人与人之间的关系而言的。而在中国古代宗法一体化社会结构形态下,血缘宗族关系是主要的社会关系,处理这种关系的通行原则主要有二:一是“亲亲”,即爱自己的亲人,这是一种很自然的血缘之情(“爱亲之谓仁”);一是“尊尊”,即尊敬处于不同血缘等级层次的长者,这就是礼。如果将二者推而广之,前者就是要爱所有的人(“爱人能仁”),后者就是要尊敬所有有社会地位的人(“克己复礼为仁”)。可见,仁为一种伦理道德思想在孔子以前已有比较明确的内涵,但因为它还只是处于一种零碎的表述阶段,未能形成一种系统的学说,也未能像“礼”那样被提到一种思想学说的中心位置,所以,我们可以肯定的是,仁的思想的学术化即成为“仁学”,这是孔子的贡献。当然,孔子之所以能有此思想创新,也是与他对以前的思想资源的自觉继承是相关的。

把握孔子的仁学内涵,首要的困难仍然是来自于文本方面。如第二章所指出的,孔子坚持以“述而不作”为自己的思想表达方式,因“问”而作“答”,无问,孔子则表示“予欲无言”。以仁为例,它也是孔子“罕言”的对象:“子罕言利与命与仁”,好在弟子们“问仁”比较多,是以《论语》中有58章谈及了仁,共计109处。正因为仁是在孔子的学生“问”的过程中显现出来的,因提问的对象不同,场景不同,所以,孔子的回答也不尽相同。这一情况,不仅意味着“仁”作为一个概念有着其不同的话语背景,可以从不同的学科去规定它的内涵,同时也意味着“仁”作为孔子的核心思想是一个不断丰富和发展的过程,意味着“仁”的内涵是在问答过程中不断递进的。兹先将孔子众弟子的“问仁”罗列于下,再来分析仁的本质内涵到底是什么:

(1)、樊迟问仁。子曰:“爱人。”问知。子曰:“知人。”樊迟未达。子曰:“举直错诸枉,能使枉者直。”樊迟退,见子夏,曰:“乡也吾见于夫之而问‘知’,子曰:‘举直错诸枉,能使枉者直’,何谓也?”子夏曰:“富哉言乎!舜有天下,选于众,举皋陶,不仁者远矣。汤有天下,选于众,举伊尹,不仁者远矣。”(《论语·颜渊》)

(2)、子贡曰:“如有博施于民而能济众,何如?可谓仁乎?”子曰:“何事于仁,必也圣乎!尧舜其犹病诸。夫仁者,己欲立而立人,己欲达而达人。能近取譬,可谓仁之方也已。”(《论语·雍也》)

(3)、颜渊问仁。子曰:“克己复为仁。一日克己复礼,天下归仁焉。为仁由己,而由人乎?”颜渊曰:“请问其目。”子曰:“非礼勿视,非礼勿听,非礼勿言,非礼勿动。”颜渊曰:“回虽不敏,请事斯语。”(《论语·颜渊》)

(4)、樊迟问知。子曰:“务民之义,敬鬼神而远之,可谓知矣。”问仁。曰:“仁者先难而后获,可谓仁矣。”(《论语·雍也》)

(5)、樊迟问仁。子曰:“居处恭,执事敬,与人忠。虽之夷狄,不可弃也。”(《论

[1] [2] [3] [4] [5] [6] [7] [8] 下一页

来源:中国哲士网

世界人物库,古今中外人物资料 孔子简介,介绍,生平事迹 图片照片

有关作品仁学的构建详细资料

  • 上一篇文章:
  • 下一篇文章:
  •  

     

    相关文章
    与孔子并称圣人的周公
    周公旦是周武王姬发(约公元前1122-
    鲁国国王周公被孔子盛赞 开国始祖却一
    殚精竭虑的周公
    孔圣人也有老师 周公:一位不该被遗忘
    周公解梦的周公指的是谁
    德侔天地,道贯古今——中国古代镜像
    孔子的十种形象
    孔子思想大本大源考
    论孔子的音乐观及其现实意义
    孔子:是保守还是进取
    还原爱民而不忠君的孔子
    “孔子热”面面观
    礼记4
    略谈孔子的乐道
    祭孔的由来与演变
    知畏天命
    试论孔子真精神之复兴
    由姓名记录的历史——史上最牛家谱曝
    历代对孔子的评价
    张汝伦 ·〖《论语》对于现代教育的意
    为人之道
    孔子后裔人数超过200万 外籍后裔首次
    《史记·孔子世家》
    《论语》全文1
    《论语》全文2
    《论语》全文3
    中国伟大的哲学家、思想家、儒家学派
    “五·四”批孔献疑
    礼记5
    乐爱国 ·〖孔子“仁者寿”的养生思想
    礼记8
    孔子伦理思想
    孔子哲学思想
    孔子政治思想
    礼记13
    礼记12
    礼记11
    陈 来 ·〖浅谈儒家文化的人文精神〗
    礼记9
    孔子的学术情怀与早期儒学的形成
    礼学的功能
    礼记10
    “力图还原真实的孔子” ——台湾学者
    礼记6
    孔子、老子消费观比较
    孔子行年表
    “论语学”研究
    中庸之道
    教育之道
    为政之道
    孔子与《春秋》——关于儒学运动起源
    君子之道
    北京大学教授张颐武:一个章子怡胜过
    礼记7
    孔子的教育思想
    伟大的教育家孔子
    孔子其人
    孔子简介
    孔子生平年表
    回到“子思”去——儒家道统论的检讨
    孔子晚年的养生之道
    孔子哲理名言
    孔子箴言名句
    孔子“周游列国”
    孔子简介
    《周礼》3
    孔子名言录
    《周礼》2
    孔子生平
    孔子:儒学的开创者
    孔子小传
    海外孔子学院概况
    全球“汉语热”期待孔子学院可持续发
    孔子生平
    论语1
    论语2
    论语3
    『四书五经』之《大学》
    中庸
    思想家——孔子
    “仁”是孔子思想核心新证
    《周礼》1
    《周礼》4
    《周礼》5
    《周礼》6
    《周礼》7
    礼记1
    礼记2
    礼记3
    孔子经济思想
    孔子 教育思想
    孔子史学思想
    孔子文艺思想
    孔子身世
    孔子年谱
    世界文化遗产——孔府 孔庙 孔林
    子贡与孔子
    蔡元培 ·〖孔子之精神生活〗
    孔庙和国子监博物馆
    孔子被导演绑架是中国文化的悲哀
    孔子对公孙龙的“支持”──失弓得弓
    专家评说孔子其人其书:"野合而生孔子
    探析孔子之“心”
    孔子中庸之道研究与改革、发展、稳定
    孔子的人才思想
    孔子真的会武功吗
    错怪孔子许多年
    论语新译及解读
    孔子生平简介
  • 人物资料查询方法:你可以按拼音字母检索的方法查询,也可以按分类列表查看的方法查询
  • 人物字典  A B C D E F G H J
  • K L M N O P Q R S T W X Y Z
  • 2004-2010  中国哲士网版权所有 引用本站内容请指明来源  给本站投稿   备案序号 蜀ICP备05009253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