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孔子贵仁”(《吕氏春秋·不二》),仁是孔子思想的核心,这已成为历来学者和思想家的共识。当然,笔者在第三章中说过,仁虽是孔子学说的核心范畴,并不是意味着就是他思想体系的最高范畴,孔子思想的最高范畴是“天命”。有学者认为,孔子的核心思想是礼(蔡尚思),大多数人不同意这种看法。实际上,这种争论主要是因为学者们所取的立场和角度不同造成的,因为,如果从政治学的角度来看,孔子的目的是欲“复礼”,而仁就不过是达成这一目的的一种手段,故说礼是孔子思想的核心也没有错误。不过,我认为,复礼或外王只是仁的间接目的,仁的直接的目的是成就君子人格或内圣,且欲成就君子人格,礼又成为不可或缺环节,因而又可以说礼是仁的手段。所以,还是把仁当作孔子思想的核心为当。
一、 仁的含义
仁的含义是什么?这是一个具有学术开放性的问题。从文字学的角度看,许慎《说文》认为:“仁,亲也,从人,从二。”《礼记》郑玄注认为:“仁是‘相人偶’之意”,段玉裁《说文解字注》则说:“独则无耦,耦则相亲,故字从人二。”由此,至少可以肯定一点的是:“仁”是一个就如何处理人与人之间关系面发展起来的范畴。至于说它的本义是否以“亲”或“爱”的方式去处理人与人之间的关系,这需要进一步的证明。
在孔子以前,仁的概念已经有了。《尚书·金藤》:“予仁若考”;《诗·叔于田》:“洵美且仁”。这里的仁都是指一种好的品德而言,至于这种好品德的内涵是什么,则不得而知。到春秋时期,仁的内涵开始得到界定和明确,如《国语·周语下》有“言仁必及人”和“爱人能仁”的说法;而《国语·晋语一》则为仁下过这样的界说,即“爱亲之谓仁”;《左传·成公九年》说:“不背本,仁也。”此处所谓“本”即就“祖”而言;《国语·齐语》中有:“慈孝于父母,聪惠质仁”等语。由这些说法可知,“中国思想史上‘仁’或‘仁爱’的提出,一开始就与氏族宗族血缘关系结下了不解之缘。”[朱贻庭主编:《中国传统伦理思想史》,华东师范大学出版社,1994年,第38页]除此之外,还有一些思想家对“仁”的内涵作了进一步扩展,如《国语·晋语二》说:“仁不怨君”“逃死而怨君,不仁。”《左传·僖公八年》:“能以国让,仁孰大焉!”这是把仁作为处理君臣关系的一个原则来提;再如《左传·襄公七年》载子服景伯语:“小所以事大,信也;大所以保小,仁也。背大国不信,伐小国不仁。民保于城,城保于德,失二德者,危将焉保?”又《国语·晋语一》中有“利国之谓仁”之语,这些都是将仁作为种政治关系原则来提倡;在此基础上,《左传·昭公十二年》进一步提出:“古也有志,克己复礼为仁”的界说,这是从一般的行为规范角度来讨论仁与礼的关系。总之,孔子以前的思想家对于仁的界说,都是就如何处理人与人之间的关系而言的。而在中国古代宗法一体化社会结构形态下,血缘宗族关系是主要的社会关系,处理这种关系的通行原则主要有二:一是“亲亲”,即爱自己的亲人,这是一种很自然的血缘之情(“爱亲之谓仁”);一是“尊尊”,即尊敬处于不同血缘等级层次的长者,这就是礼。如果将二者推而广之,前者就是要爱所有的人(“爱人能仁”),后者就是要尊敬所有有社会地位的人(“克己复礼为仁”)。可见,仁为一种伦理道德思想在孔子以前已有比较明确的内涵,但因为它还只是处于一种零碎的表述阶段,未能形成一种系统的学说,也未能像“礼”那样被提到一种思想学说的中心位置,所以,我们可以肯定的是,仁的思想的学术化即成为“仁学”,这是孔子的贡献。当然,孔子之所以能有此思想创新,也是与他对以前的思想资源的自觉继承是相关的。
把握孔子的仁学内涵,首要的困难仍然是来自于文本方面。如第二章所指出的,孔子坚持以“述而不作”为自己的思想表达方式,因“问”而作“答”,无问,孔子则表示“予欲无言”。以仁为例,它也是孔子“罕言”的对象:“子罕言利与命与仁”,好在弟子们“问仁”比较多,是以《论语》中有58章谈及了仁,共计109处。正因为仁是在孔子的学生“问”的过程中显现出来的,因提问的对象不同,场景不同,所以,孔子的回答也不尽相同。这一情况,不仅意味着“仁”作为一个概念有着其不同的话语背景,可以从不同的学科去规定它的内涵,同时也意味着“仁”作为孔子的核心思想是一个不断丰富和发展的过程,意味着“仁”的内涵是在问答过程中不断递进的。兹先将孔子众弟子的“问仁”罗列于下,再来分析仁的本质内涵到底是什么:
(1)、樊迟问仁。子曰:“爱人。”问知。子曰:“知人。”樊迟未达。子曰:“举直错诸枉,能使枉者直。”樊迟退,见子夏,曰:“乡也吾见于夫之而问‘知’,子曰:‘举直错诸枉,能使枉者直’,何谓也?”子夏曰:“富哉言乎!舜有天下,选于众,举皋陶,不仁者远矣。汤有天下,选于众,举伊尹,不仁者远矣。”(《论语·颜渊》)
(2)、子贡曰:“如有博施于民而能济众,何如?可谓仁乎?”子曰:“何事于仁,必也圣乎!尧舜其犹病诸。夫仁者,己欲立而立人,己欲达而达人。能近取譬,可谓仁之方也已。”(《论语·雍也》)
(3)、颜渊问仁。子曰:“克己复为仁。一日克己复礼,天下归仁焉。为仁由己,而由人乎?”颜渊曰:“请问其目。”子曰:“非礼勿视,非礼勿听,非礼勿言,非礼勿动。”颜渊曰:“回虽不敏,请事斯语。”(《论语·颜渊》)
(4)、樊迟问知。子曰:“务民之义,敬鬼神而远之,可谓知矣。”问仁。曰:“仁者先难而后获,可谓仁矣。”(《论语·雍也》)
(5)、樊迟问仁。子曰:“居处恭,执事敬,与人忠。虽之夷狄,不可弃也。”(《论 [1] [2] [3] [4] [5] [6] [7] [8] 下一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