设本页为首页                              加入收藏
中文域名: 古今中外.com       英文域名:www.1-123.com     丰富实用的古今中外人物库
您现在的位置: 中国哲士网 >> 按拼音检索 >> K >> kong >> 孔子 >> 正文

 

论语新译及解读

序言
孔子是中国历史上伟大的思想家,教育家。两千多年来一直被奉为中国文化的始祖,万世师表。不同的历史时期也曾被否定、批判。近些年也出现过批孔运动。孔子思想在人们的心目中还有许多模糊认识,所以人们的看法一直没有统一,甚至分歧严重。
首先我们必须承认,孔子是中国最早期的教育家,他的教育规模较大。孔子招收“二三子”已是晚年,说明孔子一共教了三批学员。由《论语》中可知孔子的学生也有从教。这样孔子的徒子徒孙众多。至汉代“罢黜百家,独尊儒术”,孔子思想便成为中国政治文化的主流。可以说两千多年来,对于中华民族的文化发展,社会的意识形态,精神文明它都起到了重要的作用。尤其是中国疆土庞大,民族众多,能够团结一起从奴隶社会发展至今天的初步繁荣,与中国的文化、文明是分不开的。孔子思想对于中华稳定、繁荣的影响也是不可否认的。
中国人今后还要不要孔子思想,还要不要文、行、忠、信,对于华夏子孙来说还是一个重要的课题。取其精华,去其糟粕是必要的。但精华是什么,糟粕是什么,要搞清楚。我们如何认识孔子,给他一个公正的评价,同时也是对中国古代文化遗产的态度问题。更何况他还是我们老师的老师的~~~老师呢?
许多研究过《论语》的人对论语又很熟悉了。但各有各的看法。甚至出现了许多争论。人们对孔子的认识从圣人到丧家狗是立场问题,自然看法不一。仁者见仁,智者见智是各有所好。其他还会有什么看法不一呢?只能说明我们后人对古代文化的研究还没有尽到责任。
首先较为详细的解读《论语》是宋朝的朱熹。朱熹距孔子及《论语》的产生大约一千五百年,却严重的忽略了对古字古意的考证。对历史资料的查证也很少,对《论语》的原意及中心思想多有歪曲之处。虽然大体上肯定了孔子的思想也只能做以参考罢了。
《论语》是孔子的学生、门人、同僚对孔子人格、行为、言论的记述。是研究孔子及其思想的重要依据。正确的解读《论语》是正确的认识孔子思想的关键所在。文言文译成白话文,对于《论语》来说是有很大难度的,原因是年代久远,应辅助的历史资料不足。字义的今古变化也对解读产生很大影响,便出现了对《论语》的不同翻译及解读,再顺之演绎便大相径庭了。想一想如果你理解的孔子思想根本就不是孔子思想,又对他横加指责、批判,会有什么意义呢。孔子死了两千多年还要承受今天的冤案吗?
人们对同一《论语》看法不一,大抵有五个方面原因。
一 立场问题
一个人说话做事有其政治倾向,这个倾向表现于他的立场,代表自己的利益。孔子也可能是如此的。但从《论语》中我们能了解到的并没有这些东西。孔子的克己复礼并不是针对民。不复礼的人不是民而是新兴的奴隶主贵族。其中包括诸侯及其后裔,大夫,陪臣等。对于奴隶主来说,民只有“荡、忿戾、诈”的份,而没有其他能力。“上失其道,民散久矣”。民只不过是受不了奴隶主的残酷压迫,弃暗投明或落为寇罢了。破坏周礼的人是反对周礼、反对奴隶制度吗?不是。十分取一变成十分取二,对民有好处吗?也不是。他们不复礼,所搞的只不过是礼的“位移”罢了。季氏“八佾舞于庭”,他难道会允许他的家臣、士,也“八佾舞于庭”吗?
春秋末期,社会的主要矛盾是奴隶主阶级的内部斗争。对于这一点孔子是有倾向、有立场的。他是站在礼的一边,反对的是违反礼的诸侯、大夫、陪臣以及国家之间的非正义战争。国家怎么治理,怎么统一,孔子有自己的主张。这一点是可以讨论的。可行,不可行,后果是什么。孔子在维护谁的利益,仅从《论语》来讨论,不足以说明问题。
“仁”与“义”是《论语》的核心思想,但也并非孔子的发明。早在孔子前近二千年的尧舜时期,就有了“宽则得众,信则民任焉”“虽有周亲,不如仁人”的民本思想。孔子只是进一步弘扬,致力于维持社会的稳定罢了。
按照历史唯物主义的观点,我们可以设身处地的去想问题。假如你就是春秋末期的人,针对社会形势你是帝王、国君怎么做?你是大夫、陪臣怎么做?你是贵族怎么做?你是人民怎么做?不同的立场做法是不同的。
春秋末期用孔子的话说叫做天下无道,也就是社会乱了,上层建筑出现了裂痕。继续下去可能会崩溃。社会上所有的人都会受到影响、冲击,一连串的问题摆在你的面前。
1. 天子、国君不亲政,无作为。大夫、陪臣怎能无权?这个权是放的还是篡的?
2. 社会的进步、变革都是被统治阶级推翻了统治阶级吗?
3. 国于国之间出现了强弱差别,强者是怎么强的?弱者是怎么弱的?
4. 国于国之间战争的发起者谁是正义的?谁是非正义的?
5. 一个民族被分成几十个、几百个国家,怎么治理长江、黄河?怎么修路怎么抵御自然灾害?经济怎么发展?
6 如果自然规律就是弱肉强食,适用于人类本身吗?
7 面对大规模的肉体厮杀,你是隐匿,还是劝阻?是参与,还是袖手旁观?
8 一个国家凝聚力强,“兵车千乘,教民七年”去攻打一个奴隶与奴隶主,正在斗争的国家,谁胜,谁败?
9 维护民的利益,仅仅是动员奴隶去推翻奴隶主阶级吗?
10 奴隶推翻奴隶主阶级,统治阶级就消灭了吗?
评论孔子代表谁的利益,以上问题都在考虑之中。让孔子回答的很完美是不可能的。或者一定出现自相矛盾。
对于两千三百年前的社会状况来说,也不要一提起统治阶级就嗤之以鼻。按照历史唯物主义观点。生产力决定生产关系,经济基础决定上层建筑。阶级是人类历史一定发展时期客观存在的。在中国历史上统治阶级被反复推翻过多次。客观上说是经济基础与上层建筑的不断变化而已,由相应的契机而促成。由人心的向背所完成。能代表大多数人心者才可以得到胜利,得到进步。
春秋末期,社会的经济基础有了很大的发展。原有的上层建筑已成为社会发展的桎梏。国与国之间的矛盾是不可避免的,战争是不可避免的。对于各国的统治阶级来说,国家管理的

[1] [2] [3] [4] [5] 下一页

来源:中国哲士网

世界人物库,古今中外人物资料 孔子简介,介绍,生平事迹 图片照片

有关作品论语新译及解读详细资料

  • 上一篇文章:
  • 下一篇文章:
  •  

     

    相关文章
    与孔子并称圣人的周公
    周公旦是周武王姬发(约公元前1122-
    鲁国国王周公被孔子盛赞 开国始祖却一
    殚精竭虑的周公
    孔圣人也有老师 周公:一位不该被遗忘
    周公解梦的周公指的是谁
    知畏天命
    孔子思想大本大源考
    论孔子的音乐观及其现实意义
    孔子:是保守还是进取
    还原爱民而不忠君的孔子
    “孔子热”面面观
    试论孔子真精神之复兴
    “五·四”批孔献疑
    德侔天地,道贯古今——中国古代镜像
    张汝伦 ·〖《论语》对于现代教育的意
    仁学的构建
    略谈孔子的乐道
    北京大学教授张颐武:一个章子怡胜过
    由姓名记录的历史——史上最牛家谱曝
    历代对孔子的评价
    为政之道
    祭孔的由来与演变
    孔子后裔人数超过200万 外籍后裔首次
    《史记·孔子世家》
    《论语》全文1
    《论语》全文2
    孔子名言录
    孔子行年表
    礼记4
    陈 来 ·〖浅谈儒家文化的人文精神〗
    礼记7
    孔子哲学思想
    孔子政治思想
    礼记13
    礼记12
    礼记11
    礼记10
    孔子伦理思想
    礼记8
    孔子、老子消费观比较
    君子之道
    礼记9
    乐爱国 ·〖孔子“仁者寿”的养生思想
    礼记5
    “力图还原真实的孔子” ——台湾学者
    《论语》全文3
    孔子的学术情怀与早期儒学的形成
    “论语学”研究
    中庸之道
    教育之道
    孔子与《春秋》——关于儒学运动起源
    为人之道
    孔子的十种形象
    礼记6
    孔子的教育思想
    孔子身世
    伟大的教育家孔子
    孔子其人
    孔子简介
    孔子生平年表
    回到“子思”去——儒家道统论的检讨
    孔子晚年的养生之道
    孔子哲理名言
    孔子箴言名句
    孔子“周游列国”
    《周礼》3
    孔子生平简介
    《周礼》2
    孔子生平
    孔子:儒学的开创者
    孔子小传
    海外孔子学院概况
    全球“汉语热”期待孔子学院可持续发
    孔子生平
    论语1
    论语2
    论语3
    『四书五经』之《大学》
    中庸
    思想家——孔子
    “仁”是孔子思想核心新证
    《周礼》1
    《周礼》4
    《周礼》5
    《周礼》6
    《周礼》7
    礼记1
    礼记2
    礼记3
    孔子经济思想
    孔子 教育思想
    孔子史学思想
    孔子文艺思想
    中国伟大的哲学家、思想家、儒家学派
    孔子年谱
    世界文化遗产——孔府 孔庙 孔林
    子贡与孔子
    蔡元培 ·〖孔子之精神生活〗
    孔庙和国子监博物馆
    孔子被导演绑架是中国文化的悲哀
    孔子对公孙龙的“支持”──失弓得弓
    专家评说孔子其人其书:"野合而生孔子
    探析孔子之“心”
    孔子中庸之道研究与改革、发展、稳定
    孔子的人才思想
    孔子真的会武功吗
    错怪孔子许多年
    孔子简介
    礼学的功能
  • 人物资料查询方法:你可以按拼音字母检索的方法查询,也可以按分类列表查看的方法查询
  • 人物字典  A B C D E F G H J
  • K L M N O P Q R S T W X Y Z
  • 2004-2010  中国哲士网版权所有 引用本站内容请指明来源  给本站投稿   备案序号 蜀ICP备05009253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