梁涛
(一)从孔子到孟、荀
德国思想家雅斯贝斯的“轴心时代”理论揭示了古代文明发展的一个普遍现象,即在公元前500年左右的时期内,和公元前800——前200年的精神过程中,在世界范围内集中出现了一些不平常的历史事件。这就是,“在中国,孔子和老子非常活跃,中国所有的哲学流派,包括墨子、庄子、列子和诸子百家都出现了。和中国一样,印度出现了《奥义书》和佛陀,探究了从怀疑主义、唯物主义到诡辩派、虚无主义的全部范围的哲学的可能性。伊朗的琐罗亚斯德传授一种挑战性的观点,认为人世生活就是一场善与恶的斗争。在巴勒斯坦,从以利亚经由以塞亚和耶利米到以塞亚第二,先知们纷纷涌现。希腊贤哲如云,其中有荷马、哲学家巴门尼德、赫拉克利特和柏拉图、许多悲剧作者,以及修昔底德和阿基米德。在这数世纪内,这些名字包含的一切,几乎同时在中国、印度和西方这三个互不知晓的地区发展起来。”[①]这一时期几大文明同时经过了“超越的突破”,奠定了人类自我理解的普遍框架,使其成了世界历史的“轴心”。从此以后,“人类一直靠轴心时代所产生的思考和创造的一切而生存,每一次新的飞跃都需回到这一时期,并被它重燃火焰,自那以后,情况就是这样,轴心期潜力的苏醒和对轴心期潜力的回归,或者说复兴,总是提供了精神的动力。”[②]
雅斯贝斯突破了欧洲中心论的藩篱,以平等的眼光看待古代中国、印度、希腊的文明成就,指出了几大古代文明几乎是在同时达到了其高峰,一反其同胞黑格尔将中国、印度、希腊看成精神从低级到高级递进发展的序列的看法。其理论为历史学提供了一个新的视野,成为推进晚近古代文明研究的重要动力,“轴心时代”也成为频繁见于报刊、杂志的重要概念。不过雅氏的理论虽然显示出种种魅力,但也存在一些不足。首先,雅斯贝斯虽然注意到“轴心时代”的事实,但却没有说明这一事实是如何产生的。对于这一点,倒是国内的一些学者道出了其中的原委。他们认为,“轴心时代”的到来同生产力的进步是密不可分的。公元前六到四世纪,几大古代文明几乎同时进入了铁器时代,正是铁器时代的繁荣,爆发了一次世界性的能量释放,这就是轴心时代的到来。雅斯贝斯虽然正确揭示了轴心时代的根本特征,却没有看到它背后的基础,即与铁器时代的联系,这是他的不足。其次,雅斯贝斯虽然注意到“轴心时代”之前还有一个“前轴心时代”,“古代文化的某些因素进入了轴心期,并成为新开端的组成部分”,但由于受西方传统的影响,雅氏主要关注的是“轴心时代”对之前文化传统的超越和突破,对“前轴心时代”到“轴心时代”的过渡,特别是“前轴心时代”的地位和作用却重视不够。
从中国文化的角度看,其与西方,特别是欧洲的一个最大不同,便是中国不仅有一个灿烂的轴心时代,同时还有一个漫长的前轴心时代。在中国,轴心时代相当于春秋战国,在此之前还有漫长的前轴心时代即尧舜夏商周三代。尧舜三代的文化积累是六经,其核心内容是“祈天永命”,“敬德保民”,在尧舜三代的文化基础上才产生了春秋战国百家争鸣的诸子文化。由于中国前轴心时代的文化积累深厚,而且没有经过扰乱和打断,在现实中,活文化含量大,因此,中国文化的发展,对轴心时代的依赖,远不如西方。每一次新的飞跃,不仅需要回到轴心时代,而且也可能需要回到前轴心时代。
作为中国文化主流的儒家学说,本身既是轴心时代的产物,同时也是前轴心时代文明的最全面继承者,因而具有深厚的历史传统和文化积累。儒学的创立者孔子生当“礼崩乐坏”的春秋末年,他顺应了“学移民间”的历史潮流,创立私学,“有教无类”,打破了“学在官府”的旧格局,使古代学术思想进入一个新的发展阶段。“孔子以《诗》、《书》、《礼》、《乐》教,弟子盖三千焉,身通六艺者七十有二人。”《诗》、《书》、《礼》、《乐》本属于古代王官之学,其传授也限于贵族之间。至孔子之时,“周室微而礼乐废,《诗》、《书》缺”(《史记·孔子世家》),于是孔子对其进行了编定、整理,并运用于教学之中,使其由贵族的学问垄断一变而成为一般民众的知识修养。孔子晚年对《周易》产生浓厚兴趣,又根据鲁国历史整理、编纂了《春秋》一书。这样,《诗》、《书》、《礼》、《乐》、《易》、《春秋》经孔子的整理、解释和阐发,乃成为一新的知识系统。可以说,尧舜禹三代的六经(六艺)是经过孔子儒家才得以传播,它在汉代以后被定为一尊,成为中国文化的主流。
不过孔子创立儒学,决不仅仅是因为对古代文献作了整理和解释的工作。孔子生当“礼乐征伐自诸侯出”、“陪臣执国命”的乱世,却向往上下有序的“有道”社会。他倡导仁,重视礼,以仁、礼为解决人生困境和社会矛盾的良方,建立起包括人生修养、伦理政治等内容的思想体系。仁在《诗》、《书》中已经出现,但内涵较简单,孔子对其进行了创造性发挥,赋予其不同于以往的含义,使其成为儒家的终极信念和人生理想,“孔门之学,求仁之学也。”礼在孔子之前也已出现,且表现为三代的礼乐文化,但孔子对礼进行了理论总结和概括,探讨了礼变化形式下不变的精神实质。如果说仁主要是孔子的生命感受和思想创造的话,那么礼更多地是孔子对三代之礼尤其是周礼的继承和联系,“郁郁乎文哉,吾从周。”(《论语·八佾》)不过,孔子所复之礼与其向往的周礼仍有所不同,周公制礼乃天子之事,是古代帝王的政规业绩,其落脚点在具体的制度礼仪,是自上而下,由天子、诸侯以至于士;孔子复礼则是以布衣之身试图恢复社会秩序的努力,其关注的是礼的价值和意义,更多地落实在个人修养上,探讨的是礼在社会组织和个人社会化中的作用和地位。通过仁、礼,孔子提出了关于社会人生的系统学说。这样从孔子开始,儒学实际包括两个方面:一为六艺之学,一为社会人生之学。
六艺之学是关于《诗》、《书》、《礼》、《乐》等古代文献的学说,包括文 [1] [2] [3] [4] [5] [6] [7] [8] [9] [10] ... 下一页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