命的学问》,台湾三民书局1984年版,第66~67页。
[39] 牟宗三:《政道与治道》,台湾学生书局1991年增订版,第18~19页。
[40] 梁漱溟:《梁漱溟全集》第三卷,山东人民出版社1990年版,第103~104页;第115页。
[41] 参见拙文:《孟子“四端”说的形成及其理论意义》,《中国社会科学院历史研究所学刊》第1辑,2001年。
[42] 参见拙文:《简帛〈五行〉新探》,《孔子研究》2002年第5期。
[43] 参见拙文:《竹简〈穷达以时〉与早期儒家天人观》,《哲学研究》2003年第4期。
[44] 康有为:《万木草堂口说·礼运》,《康有为全集》第2集,上海古籍出版社1990年版,第317页。
[45] 参见拙文:《竹简〈性自命出〉与〈孟子〉“天下之言性”章》,《中国哲学史》2004年第4期。
[46] 钱大昕:《荀子笺释跋》,载王先谦《荀子集解》,《诸子集成》第2册,第10页。
[47] 康有为:《万木草堂口说·荀子》,《康有为全集》第2集,第374页。
[48] 荀子有“礼有三本”之说:“天地者,生之本也;先祖者,类之本也;君师者,治之本也。无天地,恶生?”(《礼论》)但这里的“天地者,生之本”似只有描述的意义,不具有真正的价值内涵。
[49] 陈来教授有“荆门礼记”之说,细推敲起来,可能并不严谨,因为战国时并不存在《礼记》一书。但若说我们也可以像汉代学者那样,对新发现的郭店、上博简中儒家典籍进行整理、归类,则将其归入《礼记》无疑是合适的。
(原载《学术研究》2009年2期;作者单位:中国人民大学国学院)
<< 上一页 [11]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