好则强盛,有战斗力。管理的不好将要“灭国,绝世,逸民”。奴隶主贵族也要受奴役,也要被砍头。甚至连国君都不能幸免。相比之下越王勾践就是比较幸运的了,还有什么立场由他来选择呢?还有什麽利益由人维护呢?这麽沉痛的历史教训难道还少吗? 战争总是要结束的,胜者王侯,败者为民,阶级依然存在.。几十年、几百年才能出现一次。战争结束了还做什么?人民要吃饱肚子,要致富。国家要治理,要强盛,怎么做?继续战争吗?不是的。应做的是生产条件的治理、生产力的发展。生产关系的重新组成及相对和谐。就像一堆破车,无輗无軏要修理,怎么去做呢?读一读《论语》会有所取益的。 孔子思想:发展之道,强国之道罢了,还要求他什麽呢?
二 偏见推理 解读《论语》是要搞清楚孔子每段话的中心思想。不但字义理解要准确,还要辅助于历史资料。大体知道了孔子是一个克己复礼之人,一定是守旧之人。然后牵强、贴靠是不可取的。《论语》中的每段话是有针对性的,中心思想是相对独立的,解读《论语》必须注意这一点。 例 [一] 孔子对觚很生气,为什么生气无据可考,这是述者的失误。但是要想摘清这件事就需要推理。孔子是个主张克己复礼之人,好古之人,一定是因为觚的形状改变了而生气。 原文: 子曰:“觚不觚, 觚哉! 觚哉! 按照朱熹的原解,孔子说:觚不像原来的样子,这是觚吗!这是觚吗? 通过这段译文可以进一步说明,孔子不仅是一个因循守旧的人,而且很顽固。那么孔子是否因为其他的原因生气呢?就不再考虑,不去研究了。这就难免产生偏见推理。即使真的觚的形状改变了,也不用生气,用原来的觚不就可以了吗? 由《周礼冬官考工记》可知,“梓人为饮器,觚三升”,觚,量酒的用具,三升为一觚,“器制度云觚”。显然,觚的容量是朝廷规定的。 不:否定之辞。 由原文来看,孔子否定的不是觚的样子,而是觚的本身,也就是觚的盛酒量。 根据字的本意,孔子认为觚不是觚了,觚不是原来的容量了。孔子生气了。我们也来做个演绎:当孔子拿出刚买来得酒往杯中倒了几次,发现比以前买的同样觚数的酒少了些,大为恼火。 子曰:“觚不觚, 觚哉! 觚哉! 新译:孔子说:觚不能起到觚的作用,这叫觚吗?这叫觚吗? 孔子为什么生气,原来两千多年前就有了奸商,有了缺斤少两的现象。觚的盛酒量也可以改变吗?是谁在破坏度量衡?天下无道而已,孔子恼火的是天下无道罢了。 例 [二] 孔子好礼是事实。如周朝之礼,从《论语》可知孔子所复之礼,大概为周朝的典章制度、等级制度,权力、待遇等等,没有涉及其他什么。还有一些属于通用礼节,如君臣之礼,下人见上人之礼,年轻人见长辈所行之礼,上朝之礼,祭祀、丧葬之礼等等,一般来说有固定的程序、方式、做法等等。孔子对这些事情的参与,表现得突出一些、认真一些、正规一些是可能的。这就难免对孔子产生愚礼的偏见。而丑化了孔子的形象,把孔子形容成非常烦人的狗。 在“乡党第十”中有这么两段,《入公门》、《执圭》。朱熹首先做了解读,偏见相当严重。并误导了后人这么多年。真是令人大吃一惊。 按照朱熹的解读: 《入公门》 孔子进了朝廷大门,恭恭敬敬的弯着身子,好像没有容身之处。站着不挡门,走路不踩门槛。经过君的坐位时,庄重矜持,说话中气不足…...。出堂后,走完台阶,快步前进,姿态像鸟一样……。 《执圭》 孔子出使他国 ,拿着国君授予的圭,恭恭敬敬的弯着身子,好像拿不动,向上举像作揖,朝下拿像把东西给人。面色矜持庄重,脚步很小,好像遵循什么标记……。 以上对孔子的描述,给笔者的感觉真是不伦不类。一会像狗,一会儿像鸟,胆小如鼠,这是个是什么万世师表啊?如果不是脑袋有病,也已是很严重的**了。国君会用此人做官吗?走后门去的吧!也罢,这样德性,为什么还用他出使外国呢?连个圭都拿不动给谁看?都是天子所赐,你的与别国的不一样吗?那么宽的路寻什么标记?投降去了还是谈判去了? 朱熹解读的孔子形象,不得不使我们产生怀疑:这不是孔子吧?怎么会是这样呢?为什么怀疑,有《论语》为证。这是最原始、最可靠的证据了。 [1] 孔子“与下大夫言,侃侃如也;与上大夫言,訚訚如也”。“其在宗庙朝庭便便言,唯谨尔”。孔子是一个敢于表达自己政治主张的人。 [2]孔子多次与国君、大夫谈话,如为政、为孝、为阵等,均以学者身份讲事实摆道理,并无真正的谦虚之言。 [3]孔子甚至可以推辞国君对他的任用,或向国君争取权力。 [4]孔子多次表示自己不从政,甚至反对学生们从政,并敢于抨击大夫们的违礼行为。 [5]更有甚者,孔子竟然相见漂亮的国君夫人南子,让人们去说闲话。 [6]按文中的描述,按孔子的话说:“左丘明耻之,丘亦耻之”。 以上这些足够了吧!还有什么比这些更有说服力呢? 朱熹为什么会出现如此严重的错误解读呢? 1朱熹完全不顾及历史资料,未对周礼做任何考查。从而对孔子作出愚礼判断。如果孤立的只有这两段话也罢了。《论语》洋洋五百则不会做以参考吗? 2朱熹没有作认真的解读,连句子结构、文章连贯性的突然错位也没有发觉。“色勃如也”怎么会突然自己又“中气不足了”,一紧张,心脏病也犯了? 3不要以为古人没什么文化,文章会有一定的缺点,句型结构不讲究、无规范。《论语》的作者是孔子的学生,是毫无异议的。其他人是无法这样详细了解孔子的。孔子的文学水平且不必说,仅以《诗经》而言,除了社会条件与今有很大差别以外,作者所表达的思想感情与今人绝无差别。由《论语》可知《诗经》是孔子学生的高级教材。孔子的学生怎么会写出这样的文章呢? 4朱熹对字的古义未做任何考查,或根本不知字的古意部分已有所变化。如此下去翻译古文,与翻译外文,又夹杂几个外文谐音汉字,是没有多大差别的,因此便出现了很多相声、小品之类的笑话。 想一想这样去翻译《论语》又顺之演绎,结果会怎么样呢?
还是让我们重新翻译这两段文章吧!
《入公门》 注释:
上一页 [1] [2] [3] [4] [5] 下一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