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者:靳家彦
第一课时
师生问好。
师:今天我们学习哪一课?请把课题说一下。
生:珍珠鸟。
师:读得多清楚,谁再读一读?
(生读)
师:我们读这个课题,脑子里一定闪现出来,这一课要讲一种小动物,是讲什么呀?
生:鸟。
师:我们读珍珠鸟,只能这样读,可我们把它放到句子里,就有各种各样的读法。
生:朋友送我一对珍珠鸟。
师:他读的时候强调的是鸟。谁读得和她不同?
生:朋友,送我一对珍珠鸟。
师:她强调的是“送我一对”。
生:朋友送我一对珍珠鸟。
师:你强调的是什么?
生:什么都应该强调。
生:朋友送我一对珍珠鸟。(朋友)
师:还有别的读法吗?
(生读)
师:强调的是珍珠鸟,不是翠鸟,不是其他鸟,听老师读。
师:朋友送我一对珍珠鸟。
生:强调了一对。
师:词放到句子中,有不同的理解。看你怎么读,如果把它放到两个句子中,又有不同的理解,同学们一起读这两个句子。
生:真好,朋友送我一对珍珠鸟。
师:好吗?
生:读得真好。
(多个同学读)
(师读)
(齐读)
师:之所以好,是因为朋友送我一对珍珠鸟。这时候要强调什么?
生:一对。
师:一对什么?
生:珍珠鸟。
师:现在,自己读几遍,放声来读。
(生读)
师:读得真好。你能用你的气息发出你的声音吗?这样读——
(师范读)
(生读)
师:我们把这个句子放到段落里去读,就又有新的体会了,不信,打开书,把第一段读一遍。谁读好了,就起立读给大家听。
(学生自由读)
(指名读)
师:“我给小鸟做了一个笼子,里面还有一堆干草。”她读得让我们感受到“我”对小鸟怎么样?
生:特别喜欢。
师:你把喜爱读出来。
(生读)
(师范读)
师:读书一定要大声地去吼吗?不一定,读书一定要那么激昂,那么高亢吗?不一定,你看,我们把词语放到句子里,把句子放到段落里,再去读,你的想法,恐怕不是喜爱了,恐怕会读出新的意思,悟出新的道理来。要用自己的心去读书。开始。
(生自由读课文)
师:把这个段落放到全文当中去读,你们就会发现,作者不仅仅是喜爱珍珠鸟,他还表达了更深层的意思,是什么意思?读了全文才知道,哦,原来作者要说这个。
生:信赖,不就能创造出美好的境界吗?
师:为什么这样理解呢?
生:如果我写的作业不好,老师就不信赖你以后能写好。
师:老师一定不会这样,老师会信任你,鼓励你。把最后一段再读读。
(生读)
(全班读)
师:这小家伙可爱吗?不仅是可爱,还让我们悟出了其他的道理。
(齐读)
师:第一位同学说,他读出了喜爱。(板书)第二位同学,读出了更深的意思,他说是信赖,看老师写“赖”字。要给右边留地方,右边是重点,一撇,一个横折。能写好吗?看看书上,有一个“贝”字。只看,那叫读帖;把它的笔顺、笔画都看清楚,这叫读懂了帖。星期一我让你们默写词语,默写的第一个词语是什么,大家知道吗?
生:信赖。
师:星期一保证不写错的举手。回家不许写一遍十遍的,星期一一定能写对。上课扎扎实实,把基础知识学好。再读这个词。
师:信赖是什么意思呢?此时不讲,读书时再看这个小珍珠鸟,怎么就信赖“我”了呢?这个“我”加个双引号,表示作品中的我,懂了吗?
生:懂。
师:小珍珠鸟怎么信赖“我”的,放声读书。找到你认为它信赖“我”的地方,放开声音读。
(学生自读)
师:谁来读?它怎么就信赖“我”了呢?
(指名读第四自然段)
师:有一个词:一会儿。(纠正儿化)
(生继续读)
师:你怎么说,它就信任“我”了呢?
生:起先不信任。
师:如果你是只小珍珠鸟,不靠近“我”,是为了干什么?
生;是看看“我”。
师:他把自己当做小珍珠鸟,就知道了原因。
(指名读这一段)
师:什么心态?
(指名读)
师:珍珠鸟为什么落到小桌上?而且“我”连阻挡、戏弄它的意思一点也没有。表示“我”对这只珍珠鸟的信赖,是爱!没有爱,怎么能体贴入微呀?没有爱,哪来的不伤害呀?请你再读一读。
(指名读)
师:读了这一段,有什么感觉?
生:我觉得小珍珠鸟很淘气。
师:淘气吗?
生:淘气。
师:你觉得它淘气,作者还喜欢它吗?
生:因为它即使把灯绳……作者也没有去阻止它。
师:谁再读这一段。
(生读)
师:不慌,把这句读好。
(生读)
师:你有过这个情况吗?怕,还转过头来,看看爸爸,看看妈妈,有吗?
生:有。
(继续读)
师:好像要亲吻“我”一样,信赖“我”了吗?越来越信赖。这有一个过程,你理解得越深刻,就越来越知道小珍珠鸟为什么越来越信任他。
(生自由读这一段。放开声音,体会。)
师:读好了吗?这一段小珍珠鸟开始感受到,我并不伤害它,这是它信任我的一个重要原因。还从哪里读出来小珍珠鸟信赖“我”的原因?
(生读)
师:你说它梦见什么了?
生:……它和作者非常友好。
生:作者带它出去游玩。
师:还有可能做到什么?
生:洗澡。
师:这次它竟然趴在我的肩头睡着了。谁来读这一段。
(指名读)
师:谁能超过他,比他读的好。你也听听,他哪儿读得比你好,你也争取超过他。
(指名读)
师:把这一段的情趣读出来,是那么有情有趣。再读。
(指名读,齐读)
师:越读越好,还有人能读到它信赖我的原因吗?
生:陪伴。
师:板书:陪。“陪”字左边是什么,右边是什么,不能混淆。
师:为什么父母再三呼唤它?
生:它不想回去,想一直陪伴我。
师:是和“我”的感情深,还是和父母的感情深?
生:和“我”感情深。
师:“回家吧,吃饭吧!”所以它不舍得离开“我”,引读课文,它原来胖吗?怎么知道?刚一生出来不久,它胖不胖?
(指名读)
师:全班跟老师一起读:瞧,多么像它的母亲!……红嘴红脚……整个身子好像一个蓬松的球。
(生齐读)
师:你们见过这样的小鸟吗?见过小鸡吗?它们的颜色不同,脚什么颜色,后背什么颜色,因此叫它什么鸟?
生:珍珠鸟。
第二课时
师:我们把词语放到句子里,把句子放到段落里,把段落放到课文里。现在读全文,三全:全体读,读全文,全体放声站起来读。
(全体站起来自由读全文)
师:这次要把你对“我”和珍珠鸟所有的体会都读出来。
(指名读)
师:珍珠鸟。
(生接读全文)
师:(板书)蔓,这个字读什么?不是蔓延的蔓,说的是茎,所以读mn,读词,垂蔓,回到句子。
(生齐读)
师:记住了吗?
(生继续读)
师:放到文章里的时候就读“垂蔓”。
(生继续读)
师:越读越好,眼看着在进步,眼看着在课堂上学懂。
(指名读)
师:读得真好,读过“蓬松”之后停顿一下,就读这一句,谁读?
生:(三位)好像一个蓬松的——球儿。
(生齐读)
师:接下来谁读?
(指名读)
师:“有一天”,谁接下去读?
(生指名接读)
师:你跟老师一起读。
一生跟读:它睡得好熟呀……
(生齐读)
师:说它发出一声呼唤,它是真的在呼唤吗?
生:在心底。
师:怕把珍珠鸟吵醒。你感觉如何在心底呼唤呢?
(生齐读)
师:信赖能创造美好的世界,它是指什么?
生:人与人,人与物之间的信赖。
生:这是一种爱,是一种没法用语言表达的爱。
师:所以你刚才回答不上来,呵呵。
(生齐读)
师:所有同学背诵最后一段。
(生齐背)
师:就照这样背,不用堵起耳朵,一句一句去背。记忆当中有感悟,感悟当中又有理解,就这样背。
(生自由背)
师:如果你还没有把握,就去读。一边思考,一边理解,一边记忆,一边感悟。
(生自由背)
师:就用刚才的方法去背。
(生齐背)
师:就这样一段一段地背,我相信,只要给你一定的时间,你一定行。
师:冯骥才本来的文章很长:信赖才能创造出美好的世界。我们的课文改了,这样就更简洁。再读最后一句。
(生齐读最后一句)
师:我拜访过冯先生,问他为什么要写珍珠鸟这一篇文章呢?他说,有一次,他去广场,看到许多鸽子停在人们的肩上、手上,甚至汽车上,做一次免费的旅行。他就想,信赖,温馨,我们也需要这样。给你们推荐文章:《不经意的背弃》。这篇文章的结尾是:只是一次不经意的背弃,使小男孩失去了一群最为亲密的朋友。
师:请你们填一个词,比较一下,所有这些词中,哪个最为恰当?
你们体会体会,“没有想到”、“出乎意料”哪个词最为贴切?
老师指导你们造句,在这样的语言环境时,这个词最贴切。难不在词上,而是在整个语言环境中考虑用哪个词最为贴切,这样的造句才最合适,最舒服。
师:看书后练习。很多字要我们书写。(指读生字)
(生齐读)
师:腻、扭。(指导书写)看谁写的和书上一模一样。
(生描红)
师:注意养成良好的写字习惯。写一横,运笔,然后收笔。如果照这样写下去的话,字何愁写不好呢?从今天起,抽时间练字,不用写多,只要写美。这也是编课文的叔叔的意图,匠心独具。
(生齐读词语)
(布置作业)
将“我不由自主地为你们叫好”扩写成一段话。不是造句,要创造语言环境,写成一段有情节而且通顺的话。
评析:
《珍珠鸟》一文是著名作家冯骥才的代表作,文章行文流畅,感情细腻真挚。为我们展示了人与动物之间充满爱和信赖的美好境界。教师利用层次分读让学生逐步体会“我”与珍珠鸟之间日渐深厚的感情,在学生朗读的过程中注重指导学生朗读的方法和技巧,并且善于发现学生小小的错误并及时纠正,而真正扎实的基础正是从一个个细节积累起来的。在阅读教学中教师还注重知识的迁移及运用,提供与文本相关的阅读材料,让学生在比较阅读与鉴赏中加深理解,培养能力。但教师并未充分利用材料,针对文本组织学生展开讨论与交流。
(文章摘自《做创造的教师——小学语文课堂教学的55个经典案例》)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