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一段时间在家磨磨蹭蹭地看完了《古文观止》的《左传》选文,“春秋笔法”果然简约凝练、委婉生动、收放自如、绘声绘色。怀想当年风云变幻、硝烟四起,又有多少慷慨悲歌之士、治国纵横之才在历史的卷轴上留下了重重的笔墨。
览《左传》,我的脑中常冒出两个词:“讽谏”与“辩驳”。不难想到,既然《左传》大部分内容围绕君主臣子使者,这两个词如何少不了呢?确实,谁也不能忽略古人劝谏和辩论的才华与技巧,特别是集中体现出的一种高妙的口才。鄙人一向嘻嘻哈哈、不务正业,偏偏就对其中的语言运用技艺情有独钟,因而对此做了点小总结,列为如下“《左传》‘辩谏’十招”——
第一招 前事不忘,后事之师
这几乎是春秋时代臣子和早期纵横家最常用的技巧。古人讲究的“礼”与现在相比要死板得多,然而也严格规矩得多:上下须尊卑有别、老幼须长少有别等等。所以君王对于先王先贤一般应持有尊敬效法的态度,臣子劝谏时一句“古之制也”便往往起到压倒一片的作用。比如《郑伯克段于鄢》当中祭仲劝庄公除掉共叔段时首先就以共叔段占据京城不合“先王之制”为理由。当然不仅先王先贤的做法可作范例,其他处事成败的例子也可以作为借鉴,起到他山攻错的效果。《寺人披见文公》中曾与文公结下梁子的寺人披便是以管仲和齐桓公化敌为友的佳话要求文公的接见。前车之鉴值得吸取,前人之善值得学习,这个劝谏法子也无可争议地值得使用。
第二招 引经据典,据理力争
《左传》的一些篇目末尾有作者的评论,你会发现其评论的依据是孔子编著的《春秋》以及是否合乎“礼”,可见作者本身就会采用引经据典的方式进行论述,或许这也是由《左传》作为《春秋》丰富补充的性质决定的。《左传》中的使者臣子也经常采用引经据典的方式达到以理服人的目的,毕竟经典常常具有很强的说服力,譬如《齐国佐不辱命》里国佐奉劝晋人勿以萧同叔子为人质时不厌其烦地引用了《诗经》“孝子不匮,永锡尔类”等三句箴言,相应地发散,便成了洋洋洒洒一番良言。真可谓即有力,又省心,何乐而不为?
第三招 预见性对比假想
预见的推断难相信,对比的手段不稀奇,假想的泡沫很泛滥,把这三种方式结合起来却可以构成极具语言技巧的辩论术。理论来自生活的归纳总结,其实现实生活里几乎人人都会使用此类方法表达观点,如“你要是不吃菜,就会长得像豆芽;你要是多吃菜,就会长得像冬瓜!”这就体现我所谓的预见性对比假想,话里的你会长成什么样子是一种假想和预见,长成豆芽或冬瓜则是一种对比,最后用不同结果的压力迫使听众选择多吃菜还是少吃。当然这句话本身的预见性很荒谬,假想很无稽,因此只能算作玩笑而已,但真正具有震撼力的辩论或劝谏会让预见近在眼前、假想直逼现实、对比突出话题,从而制造出听众必须进行抉择的压迫力。哭师的蹇叔就具有这样的预见和合理假想,他甚至算准儿子会战死在何处,可惜准得太逼真反而没人信,叫人不禁扼腕长叹;《吴许越成》中伍子胥也明明白白地告诉夫差定要斩草除根,否则后患无穷,预见对比假想用得淋漓尽致,可惜倔君王还是油盐不进,到头来自食其果,应验了伍员 “二十年之外,吴其为沼”的悲凉谶言。
第四招 以身作则,将心比心
在君王面前以身作则不是嫌命长?那得看你够不够委婉、够不够含蓄了,并且这样的以身作则最好和将心比心综合一下,如此既不显得骄傲突兀,也不会乱了上下尊卑,君王才易于接受。《郑伯克段于鄢》中颍考叔这方面很有一手,在郑庄公和母亲姜氏正难相处时,他趁此在庄公面前表演了一出孝子为母亲带回君王赐食的感人好戏;庄公不说真的心感深情,但至少找到了母子和好如初的一个小小的理由,或许他等的就是别人站出来劝他的一句话、一条解除尴尬又不失面子的出路,显然颍考叔相当善解君意。有趣的是不但郑庄公的臣子懂得以身作则,他自己也十分会将心比心,看他联合齐、鲁在攻下许国后“戒饬守臣”时忽为许计、忽为郑计的自我表白就知道了——他可是颇真诚地声称自己绝不矜功自伐、侵占许国领土,并恳切地期望“从善”后的许国屈尊赞助。他这一席话博来阵阵好评,君子谓庄公“度德而处之,量力而行之”,尽管他分明是个老谋深算、伪善伪孝之人,这样反黑为白的语言技巧够厉害吧!
第五招 咬定礼序,以法为教
这一招应该说比较单纯,比较类似政治课,也比较适合大义凛然、雄才大略的贤臣使用。在这种表达方法里,对就是对,错就是错;该就是该,不该就是不该:着重强调的是次序和法度。例如《臧僖伯谏观鱼》中臧僖伯为劝诫鲁隐公不要到棠观看捕鱼,一来便抬出“凡物不足以讲大事,其材不足以备器用,则君不举焉”的大道理,进而一丝不苟地阐述礼法和治国之要,娓娓道来、威严大气。再一例就是《臧哀伯谏纳郜鼎》一文,其中臧哀伯为劝谏鲁恒公勿接受宋国太宰贿赂的郜鼎同样明确地指出国君当“昭德塞违”,而不应该“灭德立违”,直接给国君当头棒喝。你准备给人一棒,自己可也得当心,因为人家可能有头盔,更可能还你一棒,所以没本事没威信的同志老是唠叨规矩原则难免曲高和寡甚至好心反被当成驴肝肺,慎之慎之!
第六招 不卑不亢,软硬皆施
一位豪气冲天的大侠正斩杀一群阴险狡诈的鼠辈,一片狼奔豕突,敌人中仅有一人傲骨铮铮,对大侠的利刃毫不在乎,死有何惧?结果大侠偏没有杀他,因为他不怕死。这是武侠小说里的常见镜头,我的意思是,不卑不亢不光是欠扁的表现,在一些特殊时候它反而是救命稻草,谁让很多人就欣赏那一口不服输不屈从的傲气?国与国之间意气之争少见,本质上都是利益的争夺,因此单纯的不卑不亢想要博取仰慕或者畏惧并不容易,“硬”加上些“软”才是上上策,显得礼貌,亦能曲折中见力度。《阴饴甥对秦伯》中晋国的阴饴甥对秦穆公的一番堂堂正正的陈词就体现出软硬皆施的高妙。秦晋激战,晋惠公被俘,晋派阴饴甥前去讲和,秦伯问:“晋国和乎?”阴饴甥先来硬的,说不和睦,小人“耻失其君,而悼丧其亲”,妄图报复;再来软的,君子则知道国君的过错,期待国君返回,“必报德”。接着阴饴甥又硬说小人以为国君必遭毒手;软说君子则以为秦伯恩德宽厚,定会释放惠公。如此一来,阴饴甥先威胁慑人,后舒缓气氛,最后还用大恩大德给秦穆公搭了级特有面子的台阶,他一下台阶,事不就成了?我们可以看到,阴饴甥君子小人的一席话,也巧妙地运用了预见性对比假想,一反一正,出奇制胜。
第七招 分析形势,晓以利害
刚才已提到,春秋诸侯之争实际上是国家利益之争,所以弄清楚形势、搞明白利害无疑是直中肯綮的劝谏或辩驳方式。一句“利益攸关”可以代替很多冗言繁语,一句“形势逼人”可以使人在一刹那做出最具分量的决定,关乎生死得失的问题始终是引人瞩目的。《宫之奇谏假道》中宫之奇劝谏虞公不应借道给晋国攻虢便用的是这种表达技巧,“辅车相依,唇亡齿寒”这句名言在宫之奇的口中变成了劝谏虞公弄清楚虢国作为虞国屏障地位的良好工具。形势这东西谁都得睁大眼睛盯着,利益这东西谁都得为自己掂量掂量,抓住这两点进谏或辩论,显然一针见血。
第八招 转换立场,位移矛盾
处处为别人着想的人看起来吃亏,但说不定最终他赚得最大。同理,要想自己的观点得到他人的支持,你最好转换立场,不是彰显这种法子对自己有多大的改善作用,而是说明人家通过你这种法子能尝到什么甜头。别人从你这儿得了好处,自然跟你亲近,同仇敌忾,一致对外,你跟他本身的矛盾化成了你和他两兄弟跟第三方之间的矛盾,事岂不是好办得多?我们熟悉的《烛之武退秦师》妙也就妙在此处。郑国完了没关系,但一旦郑国灭亡,贪得无厌的晋国必定实力大增、气焰嚣张,必定“阙秦以利晋”。 烛之武说到了秦伯的心坎上,秦穆公一听不动容才怪,立马决定不再替晋国当马前卒而单独撤兵,矛盾发生位移,秦晋联盟瓦解,郑国转危为安。郑国子产劝霸主晋国少征贡赋时也不是抱怨大国无厌的诛求使小国如何不能承受,如何风雨飘摇,而是从晋国本身出发,指出“重币”非德,会导致诸侯和人民产生离心,不利于晋国发展,化解了双方的直接利益冲突,持论正大,令人信服。其实转换立场、位移矛盾归根结底仍是利益问题,关键是看待利害的角度和视野非同一般。
第八招 账反正算在别人头上
“欲加之罪,何患无辞?”不管你好说歹说,只要俺有技巧、有头脑,雄辩也好、诡辩也罢,就能把过失一股脑揽在你头上!能这等指鹿为马的辩才绝非等闲之辈,一般人可要当心搬起石头砸自己的脚。《左传》选文中最狡猾当算《吕相绝秦》中的绝交书,从晋文公死时秦国不派人参加葬礼到秦晋两国大大小小的战争,晋国可谓极尽矫饰夸张之能事,深文曲笔,委过于人,把晋国形容成受尽秦国欺凌的弱者,而秦国则恶毒不堪。从而伐秦自然而然就冠冕堂皇了。到晋国参加盟会时故意拆毁晋国宾馆墙壁的郑国子产也是这招的高手,他一口咬定晋国不及时召见、招待不周、盗贼横行,以致礼物潮湿腐败、客人坐立不安,义正词严,从容不迫,发挥了高度的政治才能,人家不认账也不行。
第九招 以事实为明证,娓娓道来
雄辩磅礴严正,诡辩轻巧灵活,但既然有“辩”的必要,就说明事实本身存在不明确之处或多角度认知。要说来我们平时爱看爱听的辩论赛从根本上不符合辩证法,它们的辩题本就是通过肢解一个统一概念得来,然后各执一方,相互找茬。也就是说“辩”的基础不是原来的事实,而是切成两半的事实,所以当“辩”遇到完整的事实时,它也就无可争辩了。因而辩过去辩过来可别忘了还有一样东西可以当作明证,那就是无可挑剔的事实或真理。譬如不屈于晋的羌戎族首领驹支面对范宣子怒气相陵的指责并没有玩弄太多花招,而是理直气壮地陈述了戎人受晋恩德、为晋效劳的事实和被诬叛离的委屈,赢得了范宣子的理解。我想无论飞天小猪、巨无霸凶猪、超能神猪、无敌侠客猪,总之有一点是跑不掉的,它们说到底是猪,这就是事实的力量。
第十招 随声附和,图穷匕见
一个人长期用海绵给你擦身子,冷不丁给你来点针灸,你啥感觉?电击般震撼!一个人一直随声附和,到一定程度警示讽喻,你啥感觉?深刻入骨!绵里藏针,柔中带刚,说的就是这个道理。聪明的古人懂得这个道理,沉得住气,也才干得成大事。咱看看《子革对灵王》里挺有意思的对话。楚灵王问:“周天子会给我鼎吗?”子革答:“与君王哉!”楚王再问:“要求郑国归还土地,他们会给吗?”子革答:“与君王哉!”又问:“诸侯大概怕我们了吧?”答:“畏君王哉!连析父也认为子革太过恭顺,他却早准备好图穷匕见,“摩厉以须,王出,吾刃将斩矣。”果不其然,后来他引用祭公谋父作《祈招》劝止穆王野心的事例进行讽喻,弄得楚灵王茶饭不思,目不交睫,虽然仍未能克制其野心膨胀,但至少让他内心饱受挣扎,语言达到这种效果,已然超卓。
我手中的《左传》篇目有限,我脑子里的古文功夫尚浅,绞尽脑汁也只能憋出这十招辩驳与讽谏的语言技巧。浩瀚千年文明,汪洋历史奇才,哪里是我等小辈窥得破、看得透、说得清的?只希望我淡淡的墨,书写出关于昨天的一些故事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