设本页为首页                              加入收藏
中文域名: 古今中外.com       英文域名:www.1-123.com     大中小学语文作品及资料
您现在的位置: 中国哲士网 >> 作品 >> 古代 >> Z >> 左传 >> 正文

 

《左传》是根据《鲁春秋》编成的

 《左传》又称《春秋左氏传》或《左氏春秋》,是我国早期的一部编年体历史著作,因为这部书是对春秋的解释,记载春秋时期诸侯各国间的矛盾和斗争,擅于叙事写人,所以也是一部具有文学价值的散文名著。相传为春秋末年鲁国史官左丘明撰写。这部著作记叙了春秋时期自鲁隐公元年(公元前722)至鲁哀公二十七年(前468)共二百五十多年间各诸候国的政治、军事、经济、外交等方面的历史事实,着重记叙当时诸候列国之间的矛盾和争夺,内容相当丰富。本书精选了《左传》里的一些经典篇目。此外,编者还给每篇作品都写了个提要,介绍事件的来龙去脉、相关背景,间或也作一些文学评点。
  《左传》是根据《鲁春秋》编成的,所以它的记事,完全以鲁国国君为 顺序编排,从鲁隐公元年(前722)开始,到鲁哀公二十七年(前468)结束,时 间跨度两百五十五年。末尾还有一小段跳跃性的记载,写到了鲁悼公四年( 前464)晋国贵族知伯的骄横,并预言了他十年后的灭亡。"
 目录

"前言/1
郑伯克段于鄢(隐公元年)/11
曹刿论战(庄公十年)/16
宋南宫万之勇(庄公十一、十二年)/19
晋献公假途伐虢(僖公二年、五年)/22
齐楚召陵会盟(僖公四年)/26
秦晋韩之战(僖公十五年)/29
宋楚泓之战(僖公二十二年)/36
晋公子重耳的流亡(僖公二十三、二十四年)/39
晋楚城濮之战(僖公二十七、二十八年)/49
烛之武退秦师(僖公三十年)/58
秦晋?ブ?战(僖公三十二、三十三年)/61
宋国的败将华元(宣公二年)/67
昏君晋灵公(宣公二年)/70
晋楚??之战(宣公十二年)/75
齐晋搴之战(成公二年)/92
知警对楚共王(成公三年)/100
不忘故国的钟仪(成公九年)/103
晋楚鄢陵之战(成公十六年)/105
晋灭?垦?(襄公十年)/117
子罕以不贪为宝(襄公十五年)/121
齐晋平阴之战(襄公十八年)/123
张骼、辅跞挑战楚军(襄公二十四年)/128
崔杼弑齐庄公(襄公二十五年)/130
子产不毁乡校(襄公三十一年)/135
郑子南与子皙争聘(昭公元年)/137
晏子不更旧宅(昭公三年)/140
齐鲁炊鼻之战(昭公二十六年)/143
专诸刺吴王(昭公二十七年)/146
邾庄公之死(定公二年、三年)/149
吴楚柏举之战(定公四年)/151
鲁国侵齐(定公八年)/158
齐鲁清之战(哀公十一年)/160
楚国白公之战(哀公十六年)/164亲爱的读者,在你手上展开的,是一部将近两千四百年前的历史著作的选本。在翻开这本小书之前,你可能从中学课本上、网络上,或者其它的渠道接触过《左传》。有人可能会怀疑,老掉牙,不,老到只剩下化石牙齿的旧书,还有什么阅读价值吗?大道理我们不去说它,那是教育家们的题目。咱们先来看看下面这些成语:一鼓作气、退避三舍、断章取义、唇亡齿寒、无所适从、相敬如宾、楚材晋用、居安思危、玩火自焚、铤而走险、病入膏肓、从善如流、数典忘祖……我相信,这些成语你一定可以明白无误地说出它们的意思,而且或多或少地使用过――它们全是从《左传》来的。好了,你看,《左传》不是已经种在你的脑子里,开在你的唇齿间了吗?你像呼吸氧气一样吐纳着它,像挥舞手臂一样运用着它。只是,你尝到了鸡蛋的好味道,却不一定关心那只下蛋的母鸡而已。现在,那只“母鸡”正伏在你的手上,就让我们一起来认识它吧。《左传》是一部什么书?要知道《左传》是怎样的一部书,就得弄明白它跟《春秋》的关系;而要明白它跟《春秋》的关系,又不得不先来了解《春秋》是什么。我们知道,中国的历史学传统是非常悠久而发达的,几乎可以说跟中华文明同步萌芽。在遗留到今天的商周时期的甲骨和铜器上面,我们都发现了大量关于历史事件的文字;而在周代,更是形成了一套明确的史官制度,由专人负责记录统治者的言行,收集整理各种档案,编撰史书。上自周天子,下至各诸侯国,都有自己的史官。他们各司其职,撰写了许多以本国为中心的史书。“春秋”是这些史书的通名,好比我们今天把有关历史的书籍命名为“某某史”一样。当时就出现了“百国春秋”,可见这类书的数量很多。其中鲁国史官编撰的一部叫《鲁春秋》。这些史书除了作为史料保存,那时候还作为教材教育贵族子弟。孔子是我国第一个平民教育家,他率先把《鲁春秋》传授给自己的学生,那些未必是贵族的子弟。在传授过程中,他可能对《鲁春秋》做过润饰、修改,这就是后人常说的“孔子修《春秋》”的故事。我们现在看见的《春秋》应该就是经过孔子删订的本子。因为《春秋》的文字过分简洁,二百四十多年的历史,只用了一万七千多字来记载,平均下来每年只有七十个字的样子,事情自然就交代不清楚,很多词语的意思和隐含的道理――那些所谓的“微言大义”一也必须经过很细致的解释才能理解,所以传授者们不断对它进行注释。这些注释流传到今天的有公羊、毂梁、左氏三家,他们的著作就是十三经里面的《公羊传》、《毂梁传》和《左传》。《公羊传》、《毂梁传》偏重解释词义和发挥道理,《左传》则重视历史故事,用事实来引、充、说明《春秋》。它的材料来源,大部分和孔子修订的《春秋》一样,是《鲁春秋》;另外还采用了一些其它先秦史书的记载。简单地说,《左传》是一部依据先秦史书编纂,为了传授《春秋》而编写的历史著作。《左传》的作者是谁?《左传》的作者,一般认为是左丘明――书名本身就是从他的姓氏得来的。这个说法从汉朝到唐朝中叶,都没有人反对。到了唐朝中期,有个“春秋学”专家赵匡,才首次对左丘明的著作权发出挑战。从此以后,《左传》的作者问题变得越来越复杂,学者们提出各种各样的候选人,他们有春秋战国时期的鲁国人、楚国人、魏国人,其中包括孔子的学生子夏和著名的军事家吴起;而最大胆离奇的猜测是西汉末年的人伪造了这部书。在维护左丘明的著作权的学者阵营里,大家意见也不一致。对于他的姓氏是“左”还是“左丘”?他是孔子的前辈还是晚辈?他是哪国人士?他的身份是什么?学者们都做过掘地三尺式的研究,可是谁都没有一锤定音的证据,到现在也没有形成定论。在各种意见中,明末清初的学者顾炎武的推测比较稳妥,被现代学者广泛接受。他认为,《左传》不是由一个人完成的,也不是一次性完成的。参照先秦时期著作的特点,它们大部分是经过一段时间的口头流传之后,再陆续被整理记录成文字,形成书籍,而书名就挂上最早的传授者的姓氏,像《墨子》、《老子》、《庄子》都是这样。那么《左传》极有可能是左丘明最先传授,然后在传播过程中逐渐写定,成为现在的样子。至于《左传》编定的时间,最晚是在战国中期一――距离今天也至少两千三百年了。《左传》记载的是什么内容?《左传》是根据《鲁春秋》编成的,所以它的记事,完全以鲁国国君为顺序编排,从鲁隐公元年(前722)开始,到鲁哀公二十七年(前468)结束,时间跨度两百五十五年。末尾还有一小段跳跃性的记载,写到了鲁悼公四年(前464)晋国贵族知伯的骄横,并预言了他十年后的灭亡。《左传》的篇幅有十八万字,是《春秋》的十倍有余;它的内容覆盖面也大大超过了《春秋》。如果把《左传》看作一部大片,那它就是一部战争片,背景是春秋时代,第一主角是晋国,其次是楚国,其它重要角色有齐国、鲁国、秦国、吴国、越国、郑国等等,还有很多配角和跑龙套的国家。片子的主要情节就是打仗。有人做过统计,《左传》一共记载了四百多次军事行动,其中晋楚城濮之战、秦晋??(yao)之战、晋楚??(bi)之战、齐晋簟(an)之战、晋楚鄢(yan)陵之战被称为“五大战役”。此外,还有“十四大战役”的说法,以及大大小小的战斗。在这一次次青铜兵器的互相砍杀,一阵阵滚木擂石的互相投掷中,周天子从“天下共主”的地位跌落,取而代之的是“春秋五霸”的呼风唤雨;延续了四百多年的分封制度土崩瓦解,圣人周公呕心沥血制定的礼乐制度成了明日黄花。西周以来星罗棋布的所谓八百诸侯国,到《左传》记事截止的时候,经过二百多年的兼并,只剩下了三五十个。围绕着这些刀光剑影,《左传》为我们呈现了战争的权谋和智术,列国之间的尔虞我诈,同盟和对手的频繁换位,诸侯力量的此消彼长。《左传》的另一个重头戏,就是外交活动。“战争是政治的延伸”,《左传》的“导演”早就一清二楚了,所以它的镜头经常伸到战场之外,捕捉那一场场“没有硝烟的战争”。为了和谈、联盟、求救、谢罪等等目的,各国使节出生入死,用舌头拯救人头,用辞令挽救生命。这个时候,说话得不得体,不仅关系到自己的荣辱和性命,还关系到国家社稷的安危――所谓“一言兴邦,一言丧邦”。还有一部分外交活动,跟战争关系不大,就是会见、访问、朝贺之类,这些场合的谈吐,可以显示修养、性格。要是说错了话,不仅是失礼的行为,还可能预示着灾难。因此,《左传》记载了大量的使节来往,记录了好些出色的外交辞令,从中我们可以一睹当年外交家们的风采。《左传》不仅有壮阔的“外景镜头”,还有详尽的“棚景镜头”。很多诸侯国内部的争权夺利、勾心斗角,都被编织进了情节里头。像第一主角晋国,从晋文公开始一直是中原盟主,不是四处去“军事干涉”,就是去“主持和谈”。可是它的内政一直不稳定,最终在韩、赵、魏三家大夫的手上被瓜分了。这个强国的君主怎样逐渐被架空,权力怎样转移到大夫手里,怎样一步步走上灭亡之路,整个过程,《左传》都作了相当周详的记述。类似的,齐国被外来的田姓篡夺的始末,鲁国国政被“三桓”把持的过程,都使我们对当时的各国政治得以深入了解。要是仅仅把《左传》当成政治史来看,显然不够公平全面。它还记载了大量的生活习俗、经济民生、祭祀祈祷、救灾等社会生活方面的内容――“路人甲”,“路人乙”的戏分很不少呢。它保存了许多古老的历史传说和当时的意识形态,更不缺乏天文星象、山川地理方面的记载。世界上最早的哈雷彗星观测记录就在《左传》的鲁文公十四年(前613),不过当时只是把它的出现作为天人感应的征兆来记录罢了。周王朝的一个占星官员因此预测宋、齐、晋的国君将在七年内死于变乱。鲁庄公七年(前687)还有最早的天琴座流星雨记录。可以说,《左传》以政治史为主线,为我们奉献了一部近乎全景式的历史大片。《左传》在史学上有什么贡献?《左传》基本囊括了整个春秋时代的历史,它的史学贡献,分开两方面讲,首先最重要的,是它的内容。《左传》给后人了解那个遥远的时代提供了最为基本,也极为丰富和清晰可信的文字记录。没有它,我们对于这段历史的认识肯定会模糊很多,一部分历史甚至会永远失传。举两个例子,一个文的,一个武的。文的,我们总说中国是“礼仪之邦”,这个叫法是周代传下来的。春秋时代还比较讲究各种礼仪制度,在这方面,《左传》留下了大量生动的文字记录。像在宴会上“赋诗言志”――就是唱《诗经》里头一首诗歌的片断,用来表达自己的看法或者意愿――一要是没有《左传》提供的大量例子,我们根本很难猜出它是怎么进行的。武的,春秋时代诸侯争霸,动不动兵戎相见,打来打去。可这仗它是怎么打的?阵形怎样?兵种配置怎样?武器有些什么?各国兵力如何?请翻开《左传》,里面的金戈铁马给历史学家提供了丰富的答案,更不用说满足一下各位的好奇心了。其次,是它的写法。《左传》提供了一个编年体史书的优秀范本。编年体是世界各国早期史书通常采用的一种体裁,它把各个历史事件按照发生的顺序,以年、月、日依次排列。这样某年某月发生了什么重要的事情,就一目了然了。在我国,《春秋》是最早的编年体史书,但是它的注意力放在对历史的评判,记事太过简略,往往几句话,甚至几个字就把一桩事件交代过去了,这不仅让读者看不明白,史学家也很难效仿。《左传》却恰恰相反,它的长处正是叙事。或者浓墨重彩,或者轻描淡写,把一桩桩事件巧妙串连,把一个个人物精雕细刻,将纷繁复杂的历史图景在读者眼前徐徐展开,精彩纷呈。比如“郑伯克段于鄢”的大事件,《春秋》只有这六个字,再聪明的读者也绝对猜不出它是怎么回事。《左传》把它充实到七百来字,从郑伯跟弟弟段的矛盾怎样形成,讲到段如何处心积虑篡夺君位,他们的母亲又怎样偏袒弟弟,郑伯如何老谋深算,最终一举击垮弟弟,和母亲重归于好。历史信息大大增加,加上周密巧妙的叙事布局,整个事件于是峰回路转地再现出来了。跟枯燥得新闻标题似的《春秋》比起来,《左传》等于把历史从线条变成了图画,从干花变成了花园。由于《左传》在叙事方面的空前成功,它当之无愧地被视为我国历史著作的光辉起点,和北宋的《资治通鉴》并列为我国最杰出的两部编年体史书。而司马迁的不朽名篇《史记》,更是将《左传》的传统发扬光大,创造出以人物为中心的纪传体史书体裁。《左传》的作者是儒家的门徒,所以他在编写历史的时候,特别重视礼法观念。比如晋文公在城濮之战中有名的“退避三舍”,包含了政治和军事两重意图。可是《左传》只强调它争取政治主动的作用,解释成子玉以臣犯君,违背礼法,所以理亏气短,最终失败,完全不讲军事上的诱敌深入。这种从伦理道德角度来判断成败的观点,拿来作战前动员可以激励士气,可是拿来事后分析历史,却显然不能让我们真正认清历史的因果。遗憾的是,我们的历史家的指挥棒,两千多年来一直在习惯性地比着道德至上的主旋律。《左传》对文学有什么影响?《左传》在文学上的影响,比起在史学上的影响,可以说有过之而无不及。《左传》跟那些强调“客观记录”的史书一个很不一样的地方,就是它时常不顾“历史真实”的约束,拿起文学的大笔挥洒一番。比如那些没有旁观者的自言自语、只有当事人自己知道的阴谋诡计,通通绘声绘色地写出来了。这些想象力丰富的章节,难免遭到后代读者对它真实性的质疑;可是这些虚构却未必虚假,真切却未必真实的生花妙笔,却给文学提供了取之不尽的营养。中国文学首先要向《左传》感谢的,是它对古典散文体质的良性遗传。简单地说,《左传》简约而内涵丰富,朴素而意味深长的修辞风格,一再浮现在历代优秀作家的笔端,成为古典散文审美理想的标准之一。后人推崇“秦汉文章”,反对骈文的矫揉造作的时候,《左传》简洁流畅的文体特征,优美典雅的语言风范,使得它当仁不让地担当了楷模的角色。其次要感谢的,是《左传》对小说史特征的形成所作的贡献。从小的方面说,《左传》记载的历史故事,很多成了后代小说、戏曲的题材,比如有名的历史小说《东周列国志》,主要素材就来自《左传》。从大的方面说,《左传》在一定程度上造就了我国古代小说的写史传统。我们的小说史有一个很大的特点:历史小说特别发达,原因之一就是我们说故事的传统是在史学家手上,而不是文学家手上开创的。而这一切,追根溯源,《左传》居功至伟。第三要感谢的,确切地说,要致敬的,是《左传》创造的前无古人的叙事技巧。有人统计过,《左传》使用的叙事方法多达三十种,顺叙、逆叙、插叙、追叙……无所不有。各大战役的恢弘场面调度得波澜起伏而又井井有条,令人叹为观止。一些神来之笔,例如“晋楚鄢陵之战”中楚共王登上巢车眺望晋军,通过与身边军官的对答,交代了敌方的一举一动,简直就是在运用电影手段中的主观镜头。《左传》描写人物和细节的手段,为中国古代小说家提供了最早的“写作参考”。有名的片断像晋楚“郧之战”,晋军逃兵争相抢船过河,《左传》对这个场景的描写只有一句,译成白话就是:“船上被砍下的手指头可以一把把捧起来。”好像一个大大的特写镜头?血腥气息跃然纸上,足以让人触目惊心,不寒而栗。在莽莽荡荡的中国文学史上,《左传》宛如屹立在源头的一座大口岸,它接济了古往今来一拨又一拨的文人墨客,今天它的古朴风采依旧令人神往。我们今天怎样阅读《左传》?从上头的介绍,我们大体知道《左传》是怎样的一本书了。它包含的内容那么丰富,每个人都会有自己感兴趣的地方,有自己的读法。古代人不是把它当经书,就是当历史书,偶然也有人当兵书的――关公夜读《春秋》,其实读的就是《左传》。我们今天来看《左传》,不用像古人那样把它看成经书那么神圣,也不用像专家那样把它当成历史书来钻研。左丘明是个讲故事的高手,《左传》自然可以看成一本有趣的历史故事集。这样的话,我们就不必伤脑筋去弄懂那些复杂的礼仪制度、神秘的占卜预言、艰深的引经据典、古老的道德评判了。本着这样的想法,我们编选了这本《左传精粹》。故事性强是我们选择的第一标准,因此,入选的大部分跟战争有关。一些著名片断,比如《吕相绝秦》、《季札观乐》,是因为文章漂亮或者文化史意义重要而脍炙人口的,我们就只好割爱了。相反地,一些有趣的小故事成为了我们的选择。为了照顾现代读者的趣味和学习的需要,在不影响故事完整性的前提下,我们对某些章节作了整段的删节,凡有删节段落的地方,都用省略号表示。每一个选段的标题,有的沿用了一贯的题目,有的改用了白话化的题目。题下注明《左传》记载的时间,书后附录《鲁国十二公简表》,供大家查找对应的公元年份。编者给每篇作品都写了个提要,介绍事件的来龙去脉、相关背景,间或也作一些文学评点。倘若本书能够激发起读者诸君对《左传》或者春秋历史的兴趣,那就是编者无上的荣幸了。

来源:中国哲士网

中小学语文教学 左传教案,教学设计 参考资料,课文

作品《左传》是根据《鲁春秋》编成的原文赏析

  • 上一篇文章:
  • 下一篇文章:
  •  

     

    相关文章
    《烛之武退秦师》说课稿
    《烛之武退秦师》教学实录1
    高中烛之武退秦师教案
    烛之武退秦师原文
    烛之武退秦师 教案
    《烛之武退秦师》说课稿2
    《烛之武退秦师》辞令赏析
    《烛之武退秦师》说课稿1
    《烛之武退秦师》教学设计
    高一语文新教案之烛之武退秦师
    《烛之武退秦师》艺术感染力赏析
    《烛之武退秦师》优秀教案
    由课文看古人的劝谏艺术(《左传》|烛…
    抓住关键  品味语言——《烛之武退秦…
    13 烛之武退秦师
    以人为本,导引人生 ———《烛之武退…
    烛之武退秦师(人教版高一必修)
    《烛之武退秦师》教学实录
    读《左传》笔记--烛之武退秦师
    《烛之武退秦师》备课资料大全
    烛之武退秦师 (《左传》)
    《左 传》是与鲁国《春秋》相配合的史…
    对《左传》认识
    殽之战 《左传》
    《 左传.郑伯克段于鄢 》 文学性的剪…
    古汉语词义辨析举例
    古典文学赏析
    《郑伯克段于鄢》
    人物性格分析
    读《左传》之季札观乐
    关于《左传》中郑伯克段于鄢的注解(…
    季札观乐
    读李白《静夜思》
    师旷论卫人出其君
    《左传》作者是谁
    论《左传》之性质及其与《国语》之关…
    郑庄小霸
    《陋室铭》与《爱莲说》
    司马迁与《史记》
    简述《左传》辞令的特点
    《墨子》为墨家经典著作
    左传简介
    《孟子》基本上是对话体
    《孙子》一书虽非文学作品
    《论语》20篇
    《国语》的思想比较驳杂
    《左氏春秋》,或称《春秋古文》
    《左传》的人物形象刻画
    《左传》,根据《汉书·艺文志》,应…
    《老子》是一本道家的哲理书
    《国语》《战国策》
    齐桓公伐楚
    《庄子》也是一部杰出的文学著作
    左传是儒家经典之一
    “四书五经”中的“春秋”指的是《左…
    左传·晋楚城濮之战
    《春秋》为中国较早的编年史
    宋及楚平
    郑伯克段于鄢(隐公元年)----- 多行…
    晋公子重耳之亡
    烛之武退秦师
    儒家与六艺
    《左传》——注释春秋最古老的书
    《尚书》所录,为虞、夏、商、周各代…
    《公羊传》、《谷梁传》、《礼记》
    晋楚鄢陵之站
    传世巨著:史记
    子产论为政宽猛
    楚国白公之乱
    伍员奔吴
    子产不毁乡校
    《春秋左氏传》,简称《左传》。
    祁奚举贤
    春秋左传启发国际关系新思考
    晋灵公不君
    黄帝在取得中央天帝的位置以前
    晋国骊姬之乱
    曹刿论战
    石碏大义灭亲
    展喜犒齐师
    蔡声子论晋用楚村
    关于《左传》的人物
    帝俊有两个妻子,一个名叫羲和
    伯州犁问囚
    子产坏晋馆垣
    晏婴叔向论 晋季世
    《左传》百年完璧成一书
    晋楚城濮之战
    齐晋鞌之战
    《左传》两篇
    蹇叔哭师
    《周易》在中国文学发展史上也有一定…
    《离骚》是一篇自叙性抒情诗
    《诗经》分风、雅、颂三大类
    嫦娥奔月的神话还见于较早的《归藏》…
    夸父是古代神话传说中的世人
    温家宝引用《左传》勉励崔世安“慎始…
    试论《左传》是事义兼传的儒学化史籍
    伏羲有许多创造发明
    女娲神话的内容主要有两方面
    不仅是古文献的《左传》
    《左传》记事考
    《左传》之作者
    宫之奇谏假道
    左传·吕氏春秋·战国策
    《左传》《国语》筮例解析国学论文
    《左传》对社会组织机制的文化反思
    《左传》的作者
    《左传》疑义新证
    古伟瀛:顾炎武对《春秋》及《左传》…
    《左传》之作者
    吕相绝秦
    《左传》作者为左丘明辨
    左传简介
    《左传》内容简介
    汉代对《左传》的发覆与研究
    《左传》原名《左氏春秋》,后人将它…
    春秋左传后序
    《左传》相传也是春秋时左丘明作
    左传简介
    源于<左传>的成语
    羿或称夷羿(《左传》、《天问》),…
    重温经典 娓娓重道《左传》故事
    《左传》和《战国策》都反应了一定的…
    左传的技巧
    左传的进步思想倾向
    春秋左传
    《左传》的《崔杼弑其君》
    楚归晋知罃
    《左传》艺术的“微雕”——谈《秦晋…

    2004-2010  中国哲士网版权所有 引用本站内容请指明来源  给本站投稿   备案序号 蜀ICP备05009253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