设本页为首页                              加入收藏
中文域名: 古今中外.com       英文域名:www.1-123.com     大中小学语文作品及资料
您现在的位置: 中国哲士网 >> 作品 >> 古代 >> Z >> 左传 >> 正文

 

《左传》,根据《汉书·艺文志》,应该称《左氏传》。

《左传》,根据《汉书·艺文志》,应该称《左氏传》。为什么呢?自战国至西汉认为“经书”只有五种,《春秋》是其中的一种。其余解释和补充《春秋》的叫《传》。《春秋》的《传》本来有五种,东汉时只存三种——《左氏传》、《公羊传》、《毅梁传》。在这三种中,《左氏传,(以后简称《左传》)写得最早,又最可信,又最好。
到唐朝扩充“经”的范围,有“九经”之名,唐文宗大和年间又扩充为“十二经”,于是《春秋左氏传》也列入“经”了。从今天看来,《左传》应当看作一部春秋时代的编年史,是一部史书。因为它文章好,又是一部文学书。
《左传》的作者是谁呢?从前人认为是左丘明。左丘明这人只两次见于《论语)。原文是:“子日:‘巧言、令色、足恭,左丘明耻之,丘亦耻之。匿怨而友其人,左丘明耻乏,丘亦耻之。’”(《公冶长》)孔子引左丘明以自证,而且把他说在自己前头,那他至少是和孔子同时人,甚至年龄比孔子大不少。唐朝陆淳作《春秋集传纂例·赵氏损益例》却说:“夫子(孔子)自比,皆引住人,故日‘窃比于我老彭’,又说伯夷等六人,云‘我则异于是’,并同时人也。丘明者,盖夫子以前贤人,如史佚、迟任之流,见称于当时尔。”这样,把左丘明的生存年代提到早于孔子若干年,便是认为左丘明不可能在春秋时或春秋初期,中期写出《左传》,也就是否定《左传》是左丘明所作。我们也没有掌握关于左丘明较多的史料,就以《论语,这点材料而论,左丘明纵。不是孔子早若干年的人,至少是和孔子同时人。从《左传》全书看来,先可以肯定一点,便是全书从头至尾是一个人的手笔,没有后人的增补,也没有他人的窜乱。康有为等人认为是王莽时刘歆伪造,那是为他自己的主张服务,极尽牵强附会之能事,好在早巳不能取信于人了。《左传》一书,止于鲁哀公二十七年,而且最后一段还提到赵无恤的谥(称他为襄子, 当时死后才有谥)。赵襄手的死距孔子的死已经五十三年,若左丘明和孔子同年生,必须活一百二十五岁才能看到襄子的死。要活到更长,才能著作《左传》,这哪里可能呢?所以《左传,不是左丘明所著,不必把他生存提得太早便可以认定。《左传,的作者既不是左丘明,又是谁呢?
章炳麟根据《韩非子·外储说右上,“吴起,卫左氏中人也”,又根据《韩非子·内储说上,说卫嗣君时候,有个能治病的服劳役的犯人逃到魏国,卫嗣君请求魏王卖给他,魏王不肯。结果用左氏这都邑交换得这劳役犯。可见左氏本是卫国地名。章氏因说:“《左氏春秋》者, 固以左公名,或亦因吴起传其学,故名 《左氏春秋》。钱穆因此并其他类似说法,在他著作《先秦诸子系年考辨,卷二说:“此《左氏传,出吴起,不出左丘明之说也。”但我认为,吴起传《左传》,很有可能,一则陆德明 《经典释文序录,曾经这样说,二则《左传,中叙述当时战争文字很多,首尾详备,有声有色,很值得学习和参考。吴起是大军事家,自然愿意传授《左传》。但说《左传,是吴起著作的,可能性极少。吴起又是法家。大凡大法家和军事家,一般是唯物论者,不会讲‘怪,力、乱、神’。而《左传》讲“怪,力、乱,神”的地方很多,吴起不会相信“怪”和“神”,他怎肯写自己不相信的事物呢?《左传,既不是左丘明所作,更不是吴起所作,究竟是谁的, 目前尚无公认答案,只得存疑。

文摘

秦伯纳女五人,怀嬴与焉。奉匾沃盥,既而挥之。怒曰:“秦、晋匹也,何以卑我!”公子惧,降服而囚。他日,公享之。子犯曰:“吾不如衰之文也。请使衰从。”公子赋《河水》,公赋《六月》。赵衰曰:“重耳拜赐。”公子降,拜,稽首,公降一级而辞焉。衰曰:“君称所以佐天子者命重耳,重耳敢不拜。”
僖公二十四年
二十四年春,王正月,秦伯纳之,不书,不告入也。及河,子犯以壁授公子,曰:“臣负羁绁从君巡于天下,臣之罪甚多矣。臣犹知之,而况君乎?请由此亡。”公子曰:“所不与舅氏同心者,有如白水。”投其壁于河。济河,围令狐,入桑泉,取臼衰。二月甲午,晋师军于庐柳。秦伯使公子絷如晋师,师退,军于郇。辛丑,狐偃及秦、晋之大夫盟于郇。壬寅,公子入于晋师。丙午,入于曲沃。丁未,朝于武宫,戊申,使杀怀公于高梁。不书,亦不告也。
吕、却畏逼,将焚公宫而弑晋侯。寺人披请见,公使让之,且辞焉,曰:“蒲城之役,君命一宿,女即至。其后余从狄君以田渭滨,女为惠公来求杀余,命女三宿,女中宿至。虽有君命,何其速也。夫祛犹在,女其行乎。”对曰:“臣谓君之入也,其知之矣。若犹未也,又将及难。君命无二,古之制也。除君之恶,唯力是视。蒲人`狄人,余何有焉。今君即位,其无蒲、狄乎?齐桓公置射钩而使管仲相,君若易之,何辱命焉?行者甚众,岂唯刑臣。”公见之,以难告。三月,晋侯潜会秦伯于王城。己且晦,公宫火,瑕甥、却芮不获公,乃如河上,秦伯诱而杀之。晋侯逆夫人赢氏以归。秦伯送卫于晋三千人,实纪纲之仆。
初,晋侯之竖头须,守藏者也。其出也,窃藏以逃,尽用以求纳之。及入,求见,公辞焉以沐。谓仆人曰:“沐则心覆,心覆则图反,宜吾不得见也。居者为社稷之守,行者为羁绁之仆,其亦可也,何必罪居者?国君而仇匹夫,惧者甚众矣。”仆人以告,公遽见之。
狄人归季隗于晋而请其二子。文公妻赵衰,生原同、屏括、喽婴,赵姬请逆盾与其母,子余辞。姬曰,“得宠而忘旧,何以使人?必逆之。”固请,许之,来,以盾为才,固请于公以为嫡子,而使其三子下之,以叔隗为内子而己下之。

来源:中国哲士网

中小学语文教学 左传教案,教学设计 参考资料,课文

作品《左传》,根据《汉书·艺文志》,应该称《左氏传》。原文赏析

  • 上一篇文章:
  • 下一篇文章:
  •  

     

    相关文章
    《烛之武退秦师》说课稿
    《烛之武退秦师》教学实录1
    高中烛之武退秦师教案
    烛之武退秦师原文
    烛之武退秦师 教案
    《烛之武退秦师》说课稿2
    《烛之武退秦师》辞令赏析
    《烛之武退秦师》说课稿1
    《烛之武退秦师》教学设计
    高一语文新教案之烛之武退秦师
    《烛之武退秦师》艺术感染力赏析
    《烛之武退秦师》优秀教案
    由课文看古人的劝谏艺术(《左传》|烛…
    抓住关键  品味语言——《烛之武退秦…
    13 烛之武退秦师
    以人为本,导引人生 ———《烛之武退…
    烛之武退秦师(人教版高一必修)
    《烛之武退秦师》教学实录
    读《左传》笔记--烛之武退秦师
    《烛之武退秦师》备课资料大全
    烛之武退秦师 (《左传》)
    《左 传》是与鲁国《春秋》相配合的史…
    对《左传》认识
    殽之战 《左传》
    《 左传.郑伯克段于鄢 》 文学性的剪…
    古汉语词义辨析举例
    古典文学赏析
    《郑伯克段于鄢》
    人物性格分析
    读《左传》之季札观乐
    关于《左传》中郑伯克段于鄢的注解(…
    子产论为政宽猛
    读李白《静夜思》
    季札观乐
    《左传》作者是谁
    论《左传》之性质及其与《国语》之关…
    郑庄小霸
    《陋室铭》与《爱莲说》
    司马迁与《史记》
    简述《左传》辞令的特点
    《孟子》基本上是对话体
    左传简介
    《庄子》也是一部杰出的文学著作
    《老子》是一本道家的哲理书
    《孙子》一书虽非文学作品
    《论语》20篇
    《国语》的思想比较驳杂
    《左氏春秋》,或称《春秋古文》
    《左传》的人物形象刻画
    《墨子》为墨家经典著作
    《国语》《战国策》
    晋公子重耳之亡
    《春秋》为中国较早的编年史
    左传是儒家经典之一
    “四书五经”中的“春秋”指的是《左…
    左传·晋楚城濮之战
    《尚书》所录,为虞、夏、商、周各代…
    吕相绝秦
    齐桓公伐楚
    烛之武退秦师
    宋及楚平
    儒家与六艺
    《左传》——注释春秋最古老的书
    郑伯克段于鄢(隐公元年)----- 多行…
    《公羊传》、《谷梁传》、《礼记》
    伯州犁问囚
    传世巨著:史记
    楚国白公之乱
    伍员奔吴
    子产不毁乡校
    蔡声子论晋用楚村
    关于《左传》的人物
    楚归晋知罃
    春秋左传启发国际关系新思考
    晋楚城濮之战
    伏羲有许多创造发明
    曹刿论战
    石碏大义灭亲
    展喜犒齐师
    宫之奇谏假道
    祁奚举贤
    《左传》内容简介
    黄帝在取得中央天帝的位置以前
    子产坏晋馆垣
    晏婴叔向论 晋季世
    《左传》百年完璧成一书
    温家宝引用《左传》勉励崔世安“慎始…
    晋国骊姬之乱
    晋楚鄢陵之站
    《左传》两篇
    齐晋鞌之战
    《离骚》是一篇自叙性抒情诗
    《诗经》分风、雅、颂三大类
    嫦娥奔月的神话还见于较早的《归藏》…
    夸父是古代神话传说中的世人
    羿或称夷羿(《左传》、《天问》),…
    《春秋左氏传》,简称《左传》。
    试论《左传》是事义兼传的儒学化史籍
    女娲神话的内容主要有两方面
    不仅是古文献的《左传》
    《左传》是根据《鲁春秋》编成的
    《左传》记事考
    《左传》之作者
    蹇叔哭师
    左传·吕氏春秋·战国策
    《左传》《国语》筮例解析国学论文
    《左传》对社会组织机制的文化反思
    《左传》的作者
    《左传》疑义新证
    古伟瀛:顾炎武对《春秋》及《左传》…
    《左传》之作者
    师旷论卫人出其君
    《左传》作者为左丘明辨
    左传简介
    《周易》在中国文学发展史上也有一定…
    汉代对《左传》的发覆与研究
    《左传》原名《左氏春秋》,后人将它…
    春秋左传后序
    《左传》相传也是春秋时左丘明作
    左传简介
    源于<左传>的成语
    帝俊有两个妻子,一个名叫羲和
    重温经典 娓娓重道《左传》故事
    《左传》和《战国策》都反应了一定的…
    左传的技巧
    左传的进步思想倾向
    春秋左传
    《左传》的《崔杼弑其君》
    晋灵公不君
    《左传》艺术的“微雕”——谈《秦晋…

    2004-2010  中国哲士网版权所有 引用本站内容请指明来源  给本站投稿   备案序号 蜀ICP备05009253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