夏,齐孝公伐我北鄙。…… 公使展喜犒师(1),使受命于展禽(2)。齐侯未人竟(3),展喜从之, 曰:“寡君闻君亲举玉趾(4),将辱于敝邑,使下臣犒执事(5)”齐侯 曰:“鲁人恐乎?”对曰:“小人恐矣,君子则否。”齐侯曰:“室如 县磐(6),野无青草(7),何恃而不恐?”对曰:“恃先王之命。昔周公、 大公股肱周室(8),夹辅成王。成王劳之,而赐之盟,曰:‘世世子 孙无相害也!’载在盟府(9),大师职之(10)。桓公是以纠合诸候,而谋 其不协,弥缝其阙(11),而匡救其灾,昭旧职也(12)。及君即位,诸侯 之望曰:‘其率桓之功(13)!’我敝邑用是不敢保聚(14),曰:‘岂其嗣世 九年,而弃命废职?其若先君何?君必不然。’恃此而不恐。”齐 侯乃还。
【注释】 (1)公:指鲁僖公。展喜:鲁国大夫。(2)受命:请教。展禽:鲁国大 夫,又称柳下惠。 (3)齐侯:齐孝公,齐桓公之子。竟:同“境”。(4)玉趾: 表示礼节的套话,意思是贵足、亲劳大驾。(5)执事:左右办事的官员,用 作对方的敬称。(6)县:同“悬”。磐:石制打击乐器。(7)野无青草: 指旱情严重。 (8)大公:太公,齐国始祖姜尚,又称姜大公。股肱(gōng):大腿和手臂。这里的意思是辅佐。(9)载:盟约也叫载书,简称 为载。(10)大师:太师,当为太史,主管盟誓的官。职:掌管。(11)弥 缝:填满缝隙。这里的意思是补救。(12)昭:发扬光大。旧职:指大公的 旧职。 (13)率:遵循。桓:指齐桓公。(14)保聚:保城聚众。
【译文】 夏天,齐孝公领兵攻打我国北部边境。…… 鲁傅公派遣展喜去犒劳齐国军队,让他先向展禽请教犒赏时 的辞令。齐孝公还没有进入鲁国国境,展喜就出境去跟着齐孝公, 对他说:“我们国君听说您亲劳大驾,将要屈尊光临敝国,特派臣 下来犒劳您的侍从们。”齐孝公说:“鲁国人害怕吗?”展喜回答说: “平民百姓害怕,君子大人不害怕。”齐孝公说:“百姓家中空空荡 荡像挂起来的磐,田野里光秃秃地连青草都没有,你们凭借什么 不害怕?”展喜回答说:“凭借先王的命令。从前周公和齐太公辅 佐周王室,在左右协助成王。成王慰劳他们,还赐给他们盟约,盟 约上说:‘世世代代的子孙都不要互相残害!’这个盟约保存在盟 府里,由太史掌管着。齐桓公因此集合诸侯,商讨解决他们的纠 纷,弥补他们的过失,救助他们的灾难,这是为了发扬光大齐大 公的旧职。等到您当上国君,诸侯们都盼望着说:‘他会继承桓公 的功业!’我们敝国因此不敢保城聚众,人们会说:‘难道他继承 桓公之位才九年,就丢弃使命、放弃职责吗?他怎么对先君交待 呢?君王一定不会这样做的。’人们凭借这一点就不害怕。”于是 齐孝公就领兵回国了。
【读解】 面对入侵的大兵压境,鲁国的政治家们并没有惊慌失措,没有义愤填膺,而是想出了一个即使在今天看来也依然是妙绝的高招:犒赏前来入侵的敌军,并对之以令敌手无言以对的绝妙外交辞令,真能使人拍案叫绝。 其实,鲁国人之所以“有恃无恐”,不仅仅是他们的先君曾有过“和平友好条约”,恐怕更在于他们的自信——自信道义是在自己一边,自信自己拥有对付入侵者的智慧,也自信自己有同敌手对抗的实力。如果没有这些东西作后盾,大概也难以用,“一言”让敌手退却,毕竟来者不善,敢于来犯,也就意味看来者不会顾及什么先君之盟。 所谓大义凛然,只有在这种关键时刻才会显现出来,英雄本色也只有在这时才会显现出来。战场上的浴血奋战、刀光剑影是一回事,谈判桌上的唇枪舌剑、巧妙应对又是一回事,并不一定非要真刀真枪地厮杀才算得上英雄。 不过,也有一点差别:对于丧失了良知、丧心病狂、歇斯底里的战争贩子来说,再绝妙的外交辞令和应对技巧,都是无济于事的。强盗自有强盗的逻辑,有时甚至连逻辑也不讲。八国联军火烧圆明园时,何曾讲过逻辑?日本人发动卢沟桥事变时,何曾讲过逻辑?希特勒发动第二次世界大战时,又何曾讲过逻辑?强盗总归是强盗,有时他们可能假惺惺地找借口,有时则赤裸裸地烧杀抢掠。 照这种标准来看,齐孝公这样的人,也还算是天良尚未丧尽, 还没有达到丧心病狂的地步,在无言以对之后还知道退兵。这种好事肯定不多了,大概也只有讲究礼义廉耻的古代才会有。现代社会中,要么是赤裸棵地恃强凌弱,要么是谈判桌上的利益交换。 要真正具有与敌手抗衡的实力,应当软、硬两手兼备,既要在外交场合周旋的智慧和技巧,也要有军事的、国力的、民众的实力作为后盾,才能立于不败之地。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