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源于<左传>的成语
|
【跋山涉水】翻过山岭,趟水过河。形容远行艰辛。跋:翻山。涉:趟着水走。《左传•襄公二十八年》:“跋涉山川,蒙犯霜露。” 【班荆道故】把荆条铺在地上,一起坐在上面谈论过去的事。形容朋友在途中相遇,共叙旧情。班:布置,铺设。荆:荆条。故:旧事,往事。《左传•襄公二十六年》记载,楚国人伍举在郑国遇到了他的朋友声子,两人“班荆相与食,而言复故”。晋代陶渊明《陶渊明集•卷七•与子俨等疏》:“归生、伍举,班荆道旧。” 【背城借一】在自己的城下跟敌人决一死战。泛指跟敌人的最后一战。背城:背向自己的城池,即从城内出兵的意思。借一:借此一战(一决胜负)。《左传•成公二年》:“请收合余烬(收集、集合残余的兵将),背城借一。”也作“背城一战”。 【备尝艰辛】任何艰难困苦都经历过。备:全,遍。《左传•僖公二十八年》:“险阻艰难,备尝之矣。” 【币厚言甘】礼物丰厚,言语动听。币:钱币。甘:甜蜜。《左传•僖公十年》:“币重而言甘,诱我也。” 【筚路蓝缕】驾着柴车,穿着破衣服。形容创业的艰辛。筚路:柴车。蓝缕:破旧的衣服。《左传宣公十二年》:“筚路蓝缕,以启山林(开山辟林)。”也作“筚露蓝缕”。 【鞭长莫及】马鞭子虽然很长,但不能打到马肚子上。原意是说即使有力量,也使不得,因为马肚子不是鞭打的地方。莫:不。及:到,达。《左传•宣公十五年》:“古人有言曰:‘虽鞭之长,不及马腹。’”后用以比喻力量达不到。 【表里山河】内有高山,外有大河。形容地势险要。山:太行山。河:黄河。《左传•僖公二十八年》:“战而捷,必得诸候;若其不捷,表里山河,必无害也。”晋代杜预注:“晋国外河而内山。” 【宾至如归】客人到这里就象回到自己家里一样。形容接待客人热情周到。《左传襄公三十一年》:“宾至如归,无宁灾患。” 【病入膏肓】指病势沉重,已无法医治。比喻事情严重到了不可挽救的地步。膏肓:古代医学上把心尖脂肪叫“膏”,心脏和隔膜之间叫“肓”,认为这是药力达不到的地方。《左传成公十年》:“疾不可为也,在肓之上,膏之下;攻之不可,达之不及,药不至焉。”也作“病在膏肓”。 【卜昼卜夜】白天黑夜连续宴乐聚饮。卜:占卜。《左传•庄公二十二年》:“(齐侯使敬仲)为工正(官名),饮桓公酒,乐,公曰:‘以火继之。’辞曰:‘臣卜其昼,未卜其夜,不敢。’”意思是说,齐桓公任命敬仲为工正,敬仲设宴招待桓公,桓公喝得高兴,说,点起灯接着喝。敬仲推辞说:白天饮酒作乐是我占卜过的,夜晚再喝没有占卜,不敢这样做。 【不辨菽麦】分不清豆子和麦子。形容愚昧无知,或因脱离生产实践而缺乏实际知识。菽:豆类。《左传•成公十八年》:“周子(孙周)有兄而无慧,不能辨菽麦,故不可立。” 【不逞不徒】指心怀不满而胡作非为的人。不逞:不得志,不如意。《左传•襄公十年》:“初,子肆为田洫(开沟引水),司氏、堵氏、侯氏、子师氏皆丧回焉,故五族聚群不逞之人,因公子之徒以作乱。” 【楚材晋用】楚国的人才却被晋国任用。指引用他国的人才。也用以比喻本国人才被别国使用。《左传•襄公二十六年》:“如杞梓皮革,自楚往也。虽楚有材,晋实用之。” 【除旧布新】废除旧的,建立新的。布:施行,开展。《左传•昭公十七年》:“彗(彗星,即扫帚星),所以除旧布新也。”古时迷信认为彗星出现预示人间要有新旧交替的变化。 【城下之盟】在敌人压境临城的情况下被迫签订屈辱性的条约。盟:盟约,条约。《左传•桓公十二年》:“楚伐绞……大败之,为城下之盟而还。” 【东道主】原指东方路上的主人,后称接待宾客的当地主人。《左传•僖公三十年》:“若舍郑以为东道主,行李之往来,共(供)其乏困,君亦无所害。”这是郑国大夫烛之武对秦穆公说的话,意思是如果秦国不灭掉郑国,把郑国作为东方道上的主人,外交使节往来经过郑国可以供给资粮,这样对您也没有害处。郑国在秦国东面,故称东道主。 【尔诈我虞】互相猜疑,互相欺骗。尔:你。诈:欺骗。虞:防备。《左传•宣公十五年》:“宋及楚平,华元为质,盟曰:‘我无尔诈,尔无我虞。’”原意是,我不欺骗你,你也用不着防备我。也作“尔虞我诈”。 【风马牛不相及】比喻彼此之间毫不相干。风:放逸,走失。一说兽类发情,雌雄相诱。及:到达。《左传•僖公四年》:“君处北海,寡人处南海,唯是风马牛不相及也。”意思是齐楚相隔很远,即使马牛走失也不会跑到对方境内去。或说这就如马牛不同类不会相诱。 【假途灭虢】以借路为名,实际是要侵占该国(或该地)。假道:借路。虢:春秋时诸侯国名。《左传•僖公五年》载:春秋时期,晋国向虞国借路去灭虢,晋灭虢后,在归途中又灭了虞国。也作“假途灭虢”。 【居安思危】在安乐的环境里,要考虑到可能出现的危险困难。居:处于。《左传•襄公十一年》:“居安思危,思则有备,有备无患。” 【困兽犹斗】被围困的野兽还要搏斗。比喻陷于绝境的人还要作最后的挣扎抵抗。困:被包围。犹:还要。《左传•宣公十二年》:“困兽犹斗,况国相乎?” 【狼子野心】狼崽子虽然幼小,却已具有凶恶的本性,不好驯服。后比喻凶暴的人很难改变习性。现多用以指反动派、野心家的狠毒用心和罪恶阴谋。野心:野兽凶残的本性,比喻狂妄的欲望。《左传•宣公四年》:“楚司马子良生子越椒。子文曰:‘必杀之!是子也,熊虎之状而豺狼之声,弗杀,必灭若敖氏矣。’谚曰:‘狼子野心。’是乃狼也,其可畜乎?” 【厉兵秣兵】把兵器磨快,把马喂饱。形容作好战斗准备。厉:磨刀石,引申为磨砺。兵:兵器。秣:喂牲口。《左传•僖公三十三年》:“郑穆公使视客馆,则束载(捆扎,装车)厉兵秣马矣。” 【皮之不存,毛将焉附】皮没有了,毛长到哪里去呢?比喻人或事物失去赖依生存的基础,就无法存在。焉:哪里,何处。附:附着。《左传•僖公十四年》:“皮之不存,毛将安傅(同‘焉附’)?” 【疲于奔命】往来奔走,忙于应付,搞得疲惫不堪。奔命:指受命奔走。《左传•成公七年》记巫臣从晋国写信给杀了他全族的楚国子重、子反两人说:“尔以谗慝贪憷事君,而多杀不辜。余(我)必使尔同罢(同‘疲’)于奔命以死。”原指多造事端,使当事者不断受命,奔波应付,以至精疲力竭。 【史不绝书】历史上不断有所记载。形容过去经常发生的事情。不绝:不断。书:书写,记载。《左传•襄公二十九年》:“鲁之于晋也,职贡不乏,玩好时至,公卿大夫,相继于朝,史不绝书。” 【退避三舍】后退九十里。表示对人让步,不与相争,或表示退让和回避,避免冲突。辟:同“避”,舍:春秋时行军三十里为一舍。《左传•僖公二十三年》:“晋、楚治兵,遇于中原,其辟君三舍。”又《左传•僖公二十八年》:“子犯曰:‘……微楚之惠不及此,退三舍辟之,所以报也。’” 【外强中干】原指所乘之马,貌似强壮,实则虚弱。后用以泛指人或事物,谓外表看起来有力量,实际很虚弱。《左传•僖公十五年》记秦国进攻晋国,晋惠公出战前,大夫庆郑劝他不要用郑国产的马驾车,说这种马遇到意外情况就呼吸急促,血脉膨胀,“外强中干,进退不可,周旋不能,君必悔之” 。 【言归于好】彼此重新和好。言,语助词,无实义。归:回到。好:和好。《左传•僖公九年》:“凡我同盟之人,既盟之后,言归于好。” 【余勇可贾】还有剩余的勇力可以卖给别人。形容力气还没有用尽。贾:卖。《左传•成公二年》记载,齐晋两国交战,齐国大夫高固冲入晋军,夺取了对方的战车,回来夸耀说:“欲勇者贾余(我)余(剩余)勇!”意思是说,自己勇力有余,需要勇力的人可以来买。 【众叛亲离】众人反对,亲信背离。形容完全陷于孤立。叛:背叛。离:离开。《左传•隐公四年》:“众叛亲离,难以济(成功)矣。”
湖南永州八中 周志恩
|
来源:中国哲士网
中小学语文教学 左传教案,教学设计 参考资料,课文
作品源于<左传>的成语原文赏析
|
上一篇文章: 试论《左传》是事义兼传的儒学化史籍 |
下一篇文章: 《左传》的作者 |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