春秋左传后序
杜 预
太康元年三月,吴寇始平,余自江陵还襄阳,解甲休兵。乃申抒旧意,修成《春秋释例》及《经传集解》。始讫,会汲郡汲县有发其界内旧冢者,大得古书,皆简编科斗文字,发冢者不以为意,往往散乱。科斗书久废,推寻不能尽通,始者藏在秘府,余晚得见之,所记大凡七十五卷,多杂碎怪妄,不可训知。《周易》及《纪年》最为分了,《周易》上下篇,与今正同;别有《阴阳说》,而无《彖》、《象》、《文言》、《系辞》;疑于时仲尼造之于鲁,尚未播之于远国也。其《纪年》篇,起自夏、殷、周,皆三代王事,无诸国别也。唯特记晋国起自殇叔,次文侯昭侯,以至曲沃庄伯。庄伯之十一年十一月,鲁隐公之元年正月也,皆用夏正建寅之月为岁首,编年相次。晋国灭,独记魏国事,下至魏哀王之二十年,盖魏国之史记也。推校哀王之二十年,太岁在壬戌,是周赧王之十六年、秦昭王之八年、韩襄王之十三年、赵武灵王之二十七年、楚怀王之三十年、燕昭王之十三年、齐泯王之二十五年也。上去孔丘卒百八十一岁,下去今太康三年五百八十一岁。哀王于《史记》,襄王之子,惠王之孙也;惠王三十六年卒,而襄王立,立十六年卒,而哀王立。古书《纪年》篇,惠王三十六年改元,从一年始,至十六年,而称惠成王卒,即惠王也;疑《史记》误分惠成之世,以为后王年也。哀王二十三年乃卒,故特不称谥,谓之今王。其著书文意大似《春秋》经,推此足见古者“国史”“策书”之常也。文称鲁隐公及邾庄公盟于姑蔑,即《春秋》所书邾仪父。未王命,故不书爵;曰仪父,贵之也。又称晋献公会虞师伐虢,灭下阳,即《春秋》所书虞师晋师灭下阳。先书虞,贿故也。又称周襄王会诸侯于河阳,即《春秋》所书天王狩于河阳。以臣召君,不可以训也。诸若此辈甚多,略举数条,以明国史皆承告据实而书时事。仲尼修《春秋》,以义而制异文也。又称卫懿公及赤翟战于洞泽。疑洞当为□,即《左传》所谓荧泽也。齐国佐来献玉磬、纪公之□,即《左传》所谓宾媚人也。诸所记多与《左传》符同,异于《公羊》、《谷梁》;知此二书近世穿凿,非《春秋》本意审矣!虽不皆与《史记》、《尚书》同,然参而求之,可以端正学者。又别有一卷,纯集疏左氏传卜筮事,上下次第及其文义,皆与《左传》同,名曰《师春》,师春似是抄集者人名也。《纪年》又称殷仲壬,即位居亳,其卿士伊尹,仲壬崩,伊尹放大甲于桐,乃自立也。伊尹即位于大甲七年,大甲潜出自桐,杀伊尹乃立其子伊陟,伊奋命复其父之田宅,而中分之。左氏传:伊尹放大甲而相之,卒无怨色。然则大甲虽见放还,杀伊尹而犹以其子为相也。此为大与《尚书》叙说大甲事乖异,不知老叟之伏生,或致昏忘,将此古书亦当时杂记,未足以取审也,为其粗有益于左氏,故略记之,附集解之末焉。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