福州外国语学校 唐碧云
教学内容分析: 《烛》是选自《左传》的先秦历史散文,《左传》是我国第一部叙事详细的编年体历史著作。为“十三经”之一。因为《左传》和《公羊传》、《谷梁传》都是解说《春秋》而作,故又称《春秋三传》。作为先秦历史散文,它艺术特点明显,题材上长于描写战争,语言上简洁而不简单。整部《左传》犹如一幅人物层次迭出的彩画长卷,展示了风云变幻的春秋时代的社会历史面貌。《烛》一文重点写烛之武言辞,表现它的机智及爱国情怀,但晋、秦从围郑到解围而去的全过程,也相当完整地写出来了,主次分明,详略得当。本文安排在必修2第三单元第一篇,本单元的阅读鉴赏侧重于“思考与领悟”。“过程与方法”的教学目标侧重于“领悟”的过程与方法(如“提要钩玄”,“质疑解难”、“融会贯通”等)。学习时要注意反复朗读,悉心体会,领悟语言内涵,还要学习提要钩玄的阅读方法,学会抓住关键词语,概述文章的叙事脉络。 教学对象分析: 高一学生在初中学习的基础上,对文言文阅读有一定的了解,但初中所学的篇目有限,学习本文的词类活用及句式有些困难。第一课时教学应让学生在充分预习的基础上自主探究、合作讨论,整理“分类式笔记”,理解掌握文言实虚词,文言句式的意义和用法,尤其是练习中涉及的词语,达到诵读中的“读准、读通”目标;第二课时教学重在引导学生欣赏人物言辞,了解《左传》的语言特色,领悟古人高超的语言技巧,达到“读好、读精”的目标。 教学目标 通过充分预习,了解《左传》的相关文学、文化知识;通过反复朗读掌握本课重点文言实虚词,特殊句式;通过涵咏体会,在诵读过程中感悟语言的魅力,学习烛之武的爱国主义精神。 《左传》善于描写战争和记述行人辞令,记事条理清楚,叙述精辟,详略合宜。委曲简洁;写人简而精,曲而达,婉而有致,人物形象栩栩如生。常常寥寥几句,就能使读者如见其人,如闻其声。 教学重点 一、疏通字句,诵读课文(第一课时) 二、阅读鉴赏,领悟精髓(第二课时) 教学难点:借助语境推断文言词语的意义 教学方法:诵读品味法;比较感悟法;;圈点批注法;讨论交流法 教学媒体:幻灯片 课时安排:两课时 预习作业:借助工具书,通读;画出不理解的地方。 (让学生带着问题进课堂) 第一课时 导学重点:疏通字句,诵读课文(读准;读通) 本文的文言文句式多变,学生通顺翻译有一定的难度,须授之以法(任教学生系普通班学生)。 在第一课时须完成以下四点: (一)听课文录音时,进行听法指导:1、思想专注;2、在句中停顿处划“/”,在重音下加点;3、品味人物对话的语调和感情。 (二)学生自由朗读时,进行读法指导:1、眼到、口到、心到、手到、;2、用不同的语言和感情,读出故事叙述人和故事人物的对话。 (三)课堂训练时,强调掌握翻译的要领:信、达、雅 依据“信、达、雅”翻译要领,要求学生在文本中找出原句列表制成“分类式笔记”。(这是一种整理性的课堂学习活动,也称为“理读”,它所养成的是一种分类整理的能力及习惯。“归类”是研究性学习的重要技能之一) (文言文学习是个实践性很强的内容,学习时应将分析规律与知识迁移相结合,在语文课上进行充分有效的语文实践活动) 四、理清叙事脉络 (抓住“课眼”——“退”,结合练习一) 为什么要“退”? 退 怎样“退”? “退”的结果如何? 课文主线的提炼,教学思路的设计,必须依据作者的“文路”、编者的“思路”、学者的“学路”、教者的“导路”综合而成。 (问题根据课文内容并结合练习一设置,使学生读中有思,思中有得,真正做到有理解、有吸收地诵读。) 附:分类式笔记 一词多义:夫/之 词类活用:军/东/封/西/远/阙/鄙/图/夜/盟/赐/退 古今异义:东道主/行李/去/夫人 通假字:知/共/说/已 敬词:子/君/执事 谦词:寡人 文言句式:(1)省略句: (2)判断句 (3)被动句 (4)介宾短语后置句 (5)宾语前置句
[NextPage]
《烛之武退秦师》第二课时教学实录
教学目标: 通过诵读,抓住文中关键词语,领悟烛之武高妙的劝说艺术,感悟《左传》语言的魅力,体会作品中蕴含的中华民族精神。 (教学目标必须建立在对标准的理解,对教材的理解和对学生的了解的基础上。同时,在预设目标时,不能机械地套用三维目标,三维目标不是三维分立,而是三维统一,统一在过程、方法这个维度上。以过程、方法为主线,或以探索性的、体验性的、过程性的目标作为主线,然后将知识与技能、情感、态度、价值观有机地渗透在其中。 不能简单地说要培养什么样的价值观,因为不同的人有不同的体验和收获,而且,能力的目标,情感态度的目标,不是一节课就可以实现的。 目标的制定要有层次感,要讲究逻辑性,表达要规范。 建议这样描述教学目标:通过这样一个行为性目标和过程性目标,来体现三维目标。)
教学重难点 探究烛之武说辨技巧 教学方法:诵读品味法;圈点批注法;比较感悟法;讨论交流法;(文本对话法) 教学辅助手段:幻灯片
教与学的过程 一、导入 首先,让我们以热烈的掌声欢迎我们的听课老师 ( 点击幻灯片1即学习目标、学习重点) 今天这节课我们继续学习《烛之武退秦师》。上节课我们跟大家一起梳理了字词,理清了文章的脉络,今天我们重点学习烛之武的说辞,通过对烛之武说辞的揣摩、品味、鉴赏、评析、体会《左传》语言的简洁而不简单的艺术魅力。 秦晋联盟,大兵压境,郑国命运危在旦夕,非常时期烛之武被推到拯救国难的风口浪尖上。肩负非常使命的烛之武只身赴秦,智所秦君,仅仅10句话,125个字,就使得秦伯不但“去郑”,而且还帮助守卫郑国,其辞令之妙,不愧为《左传》语言的典范。 那么,烛之武怎样巧舌如簧,劝说秦伯退兵的呢?文章又是怎么写的呢?这就要我们细细的品味,认真阅读。 关于阅读,我们说就是要走进文本,跟作者进行对话。 记得一位特级教师说过:阅读就是把不在跟前的作者叫到跟前,把去世的作者唤醒,叫到对面来,与他促膝谈心。 我们也希望今天这节课大家能够透过文本,穿越时空,真正完成与作者灵魂的亲切对话。 二、阅读第三段,对人物语言进行圈点批注 师:现在请大家看屏幕,根据要求,认真品味第三段,这是本文的重点段落,请大家从自己最有感觉的地方入手,记下自己的感悟,写在刚才发下去的专用纸上。 给大家的时间是五分钟 (出示幻灯2) 抓住关键词语,仔细阅读第三段,作好圈点钩划 1、自由地读,深入地读,感悟作品语言的魅力,读出自己独特的感受。 2、围绕烛之武说辞进行理解,感悟,评析,赏析。 (学生阅读品味,教师随机指导) (新版教科书文言文部分的注释相当详尽,学生通过注释参读课本基本上能疏通文章,教师只须适当点拨即可。因而教师应放下心寻找有“阅读”的教学切入点。) 三、交流批注,感悟语言的魅力 师:现在请哪位同学先来说说你对哪些语言最有感觉?是你最喜欢的?你觉得它好在那里?你怎么点评的? 其他同学认真地听,同时选取你觉得合理的作好旁批。 1、庄影 :“越国以鄙远,君知其难也。焉用亡郑以陪邻?”点出越过晋,令郑成为秦的边邑是很困难的。这只会削弱秦国的力量而扩大了晋国的领土。从各为其利的角度动摇秦伯,激起秦、晋之间矛盾。(师提醒:不是“激起矛盾”,而是“揭示矛盾”。可批注为“揭示矛盾”。) 2、锦宇:“秦晋围郑,郑既知亡矣”用委婉的语气游说秦伯,用开门见山的方式点明来意,然后以一句“若亡郑而有益于君,敢以烦执事。”客气的说法,表示对对方的尊敬,可看出烛之武的礼貌很好。(师提醒:“委婉”应作为旁批,注在旁边) 老师补充:烛之武并非开门见山,而是“夜缒而出”是很隐秘的;另外课文客观地介绍是先谈晋国后谈秦国,“秦、晋围郑”把秦放在晋的前面突显秦的优势,且“郑既知亡矣”的“既”明确点出郑国自知会灭亡,显现弱势,令秦伯放下戒心! 3、刘奇:“若舍郑以为东道主,、、、、、、君亦无所害”点明保留郑国对秦国的种种利益且无害于秦国;和“且君尝为晋君赐矣、、、、、君之所知也。”回顾历史,从历史史实上说明晋国言而无信。(师提醒:回顾历史,我们可以说成“援史”,“援用历史”旁批。) 老师补充:(放出秦晋围郑图),从晋国的野心来说,它是不会满足的。就算使郑国成为了它的边境也不会停止,东扩必要西拓,到时必定会损害到秦国的利益。 4、晶晶:“邻之厚,君之薄也。”运用对比的手法点明了秦国灭掉郑国对秦、晋两国的利弊关系,语言简短,却字字动之以情、晓之以理,句句都像刀子一样直接撼动秦伯的心,令其动摇与晋的盟约关系。 老师提醒:“邻之厚,君之薄也。”并非没有依据(出示秦晋围郑形势图), “越国以鄙远”分析灭亡郑国只对晋有利,对秦不但无利反而有害。“对比”应旁批。 老师补充:;圈点勾划的还要补充“厚”、“薄”、“肆”、“唯”、“易”等字。 教师总结:刚才同学们都对文本做了自己的解读,初步感悟了说辞的魅力。烛之武伶牙俐齿、说理透辟、语惊四座、言震天下,真可谓:“一言之辩胜于九鼎之宝,三寸之舌强于百万之师”。 (出示幻灯5) 我们来看看古人的评点(再点击幻灯5/2) 清金圣叹说“妙在其辞愈委婉,其说愈晓畅”。清林云铭评论说:“烛之武为国起见,说秦之词,句句悚动,有回天之力,其中无限层折,犹短兵接战,不虑秦伯不落其彀中也”。 师:这里有两个字的读音大家要注意,悚(sǒng);彀(gòu)中,即圈套的意思,请同学们先读一遍。 学生诵读 师:两人的评点有些语句难了点,老师给大家作个解释 “悚动”—轰动效应 “起见”—着想 “层折”—层次 “曲折”很有层次感 委婉曲折,不是直统统的,而是绕着弯的。那么这里“国”是指哪个国家呢? 明确:郑国 请学生试着翻译 师:金圣叹 、林云铭为什么会这样批注呢?他们是从哪里感悟出来的? 出示幻灯6 问题:根据你的理解,说说这样的评价是否有道理?举例说明? (学生阅读、思考 、讨论、发言) (注意引导方向,引入评注联系课文进行讨论,通过评价引发学生的思考感情,使学生将注意力放在对文本的阅读赏析上) 师:金圣叹批注说辞的委婉。烛之武的委婉,其实从第一句就可以体会到,不知道大家注意到了吗?第一段客观介绍时都是说:“晋侯,秦伯围郑”,可是烛之武的第一句话却是“秦晋围郑”这里烛之武有目的满足秦国的自大心理,暗指郑国的命运都掌握在秦国的手中。 师:短短125字,表现出他高明的心理战术和精彩的外交辞令。 我们在为烛之武深明大义,临危受命、义无反顾的爱国情怀所感动的同时,更为他不卑不亢、委婉曲折、机智善辩的口才而折服,一番说辞,足以让烛之武扬名天下。 请大家齐读一遍,感受其强大的语言魅力 四、学生再齐读课文,感受语言之魅力。 (学生读,教师评点) 五、深入探讨 师:大兵压境,烛之武未费一兵一卒,却使得两支大军自动撤退。烛之武退秦师,重点在一个“退”字,凭何而退?凭的是精妙的说辞和言语策略,现在我们来探讨一下,他的说辞包含几层意思?为什么能说服秦君?有什么技巧? 请看屏幕:出示幻灯7 探讨:(一)烛之武退秦师的说辞包含几层意思? (二)烛之武为什么能说服秦伯? 学生刘奇、锦宇回答 锦宇:烛之武用简短的的语言就抓住秦"图利"的特点,层层深入,最终说服秦伯退军,“且与郑人盟,使杞子、逢孙、杨孙戍之,乃还。” 老师补充:抓住“利”,游说的技巧就在于此。抓住各国皆为本国利益着想的心理来游说,事实上,一个有个性的外交家,并不只是反复论述自己的观点,而是从各个侧面来映衬出只有自己的战略计划才是可行的,并且指出各种长期与短期的利益回报
[NextPage]
列出烛之武的游说层次: 围郑 郑既知亡 坦言知亡 避其锐气 以退为进 亡郑 晋厚秦薄 阐明利害 动摇秦军 反面说理 存郑 君亦无害 诱之以利 拉拢关系 正面说理 援史 朝济夕设 揭示矛盾 瓦解同盟 明事寓理 看今 阙秦利晋 推测未来 劝秦谨慎 析事推理 一利一害、推心置腹、动之以利、晓之以理,而非据理质问,又不苦苦哀求。 夸张手法突出事态变化之速,如“朝闻道,夕死可矣” 教师补充(相继弹出幻灯8) 烛之武能说服秦伯退兵,主要是烛之武善于利用秦晋之间的矛盾,言谈中又似乎处处都在为秦国利用着想,从而打动了秦伯,让秦伯欣然接受(此处补充腠志贤评点) 师:同学们,烛之武能够说服秦君退师的原因,除了他娴于辞令外,还有一个很重要的原因是春秋无义战,(引导学生了解作者的感情倾向,深入作者的精神境界,知其褒贬好恶)正如同学所分析的那样,秦国与郑国无怨仇。秦晋联盟基于两个原因,其一是秦晋之好,其二是秦国也想借机扩张土地,后者是最主要的原因。因而一旦发现无利可图反而会损害自己时,就必然让秦伯认识到晋是敌而非友,并最终和郑国结盟,请同学们认真阅读课后练习三好好体会一下 出示幻灯9课后练习三(其中重点字词变为红色) 教师提醒红色字体的词义 出示幻灯10即课后练习三的译文 (依时间而定,如时间允许,由学生翻译) 师:在一个没有权威,各自为利益纷争的时代,利益原则便是行动的最高原则,精明的说客必定深谱此道,把利益作为交往原则,关系不可能牢不可破,不可能无懈可击,甚至可以说晓之以利益,动之以利益,往往比其他手段更见效,《烛》便是一个典型的范例。中国传统的谋略,可以说把利益原则发挥了极致,除了上面说的,还有所谓借刀杀人、过河拆桥、坐受渔翁之利等等都是从不同角度利用或发挥利益原则,可以毫不夸张地说,处世为人的方方面面都与利益原则有千丝万缕的。 “秦晋之于晋…….相结之厚也”,像这样长久的“秦晋之好”也可以因为国家的利益而被抛弃,所以,烛之武之所以能说服秦师就是他抓住了“利”和各国君主“图利的心理”,说服秦军。其实郑伯说服烛之武也有一个“利”,只不过是国家利益和个人利益合在一起,以国家利益为主;再看晋文公不发动战争的原因,是不是真的因为“不仁”?显然不是,若真的不仁,也就不会发动战争了,实质是对形势的谨慎判断,假若跟秦军对阵,胜败之数难料。因此,晋文公毅然撤军,可以说晋文公的隐而不发是他成就霸业的重要原因。 在现代,我们说语言,也是很锋利的武器,试着学习烛之武设计一段谈话劝说你的一位沉溺于网络的好友,思考怎样才能最大限度打动他。 师:本文主要从烛之武的角度来写说辞的成功,其实这里也还有秦穆公的因素,他善于接纳,假设烛之武找秦始皇呢?那自然是找死,这里布置一道选做题。 六、出示幻灯11(作业) 教师结合着选做的作业简介等单元的每篇文章的学习重点。 谢谢大家!(全课结束)
老师评点(依发言顺序) 陈秀萍:课堂完整,看法:语言表达很精彩,小说受史书影响很大,过渡情节:怎样通过语言来刻画人物。 王琼娇:引导学生通过“语言分析”表现 《左传》人物语言特点 连燕:有针对性地学习,方法指导很到位 慧端:导语简练明了,展示阅读,联系文本评点学生的回答 郑 煦 :作业学以致用,选择空间比较大 吴丽琼:清楚明了,对文本能了解 李 慧:善于引导学生圈点批注,紧扣文本,作业布置有层次,文本练习相结合 丽 萍:善于方法指导 陈日亮:这是最近听课以来听到的最好的一节课。评课什么角度都可以评,但我们要坚持用“教什么”这个标准来评。这节课的亮点:一是烛之武之所以能退秦师是因为抓住“利”,说辞有雄辨力量,抓住秦伯心理;二是板书设计很好,经过了一番整合;三是紧扣词语,课堂内容集中。围绕之所以退秦师“原因理解”; 四是“研讨与练习”紧紧配合课堂教学,结合练习三,既有扩展,又有效整合了教学内容;五是说辞“艺术”、“委婉”、“曲折”,引用古人的评点也很恰当。 建议:1、“春秋无义战”中“立谈之间”句句悚动,无限层折,“层折”分析得还不够到位,“回天之力”只是结果,逻辑性重点注意到了,但还可以进一步,句子间的联系可以再加强。 2、烛之武说辞句句都很委婉。“焉用亡郑以陪邻”,“君知其难也”,“君亦无害也”,“君之所知也”,“唯君图之”,句句都用启发式,可设计单刀直入。 3、作业的布置:网络游戏有利有弊,学生会写得生硬。不是利害鲜明,时间紧任务多的矛盾在语文教学中十分突出,可布置课后练习三文字翻译,使学生学得更透彻, 陈礼明师:不虚此行,评课的标准是什么?新课程背景下的文言文应该教什么?读课文发现精彩语句,条理清晰。可加强文言虚词、语气词的学习,可以抓住“焉”、“且”字,“唯”等,再设计一个逻辑性的更强的板书。 林育师:紧扣课程理念,注重文本阅读,紧扣文本特征“利”—逻辑力量,“天下熙熙,皆为利来”、,争利、为利背信弃义,课后让学生谈谈对“利”的看法,课后翻译让学生来做。
[NextPage]
学生评点: 江为民:本节课整体不错,同学们乐于思考而且观点突出,相互比较,老师也做了大量的准备,课堂纪律堪称完美。但是美中不足的是同学们不够积极发言,使课堂有点沉寂。如果使课堂发言多一点,那这节课就相当完美,这节课我给老师评为95分,但对同学评分为80分,整体评分90分。 舒靖:老师讲解《烛之武退秦师》,她先让我们预习课文,写下自己对文章的看法,这样做是很好的。使我们对文章有个初步了解,再通过细细的品读,深入了解文章的内容、层次、结构,让我们的记忆更深,既动了手又动了脑,充分调动了我们的大脑。但我以为讲课还有不足之处:课堂上的步伐太过于紧凑,课堂笔记有些无法全记录下来,我觉得不妨慢一些,效果也会很不错的。其次是四人小组的讨论,应该要给我们时间,让我们大胆开展讨论、交流可以使问题的答案注入更多不同的新鲜血液。但不管怎么说,那堂课是上得最棒的。使我收益不少,让我们以后再接再厉,把每一堂课都上得一样得好。 刘奇:在上完昨天那堂精彩的文史结合课后,让我学到了课文的精髓,了解了平凡的文言文内蕴涵的内在魅力与无限语言文化。学到了烛之武对于语言运用的恰到好处。在对秦伯游说中分五步,旁敲侧击的步步切入主题,成功的瓦解秦、晋联盟。还有她对人性的彻底剖析与视死如归、忠心爱国的精神。 我认为遗憾的是没有足够的个人表现空间。建议:下次是否可以请同学模拟课文中的场景,进行情景再现。 庄影:在本节课中我领略了烛之武的说服能力。他善于利用矛盾分化瓦解敌人的才能,使我也学会今后在说服别人时要抓住重点,从别人所担心、紧张的方面入手,善于抓住哪一方对对方有利,如何利用这个“利”来对他进行说服。这篇文章也使我们看到春秋说客别具才能的一面。不足的地方:课后文言文翻译应该由我们自己进行思考;如果能够对第三段进行对话,我认为更能切实的体会到烛之武的魅力之处。 林伟:“邻之厚,君之薄也”——这句话虽只有短短的七个字,但却蕴涵着令人信服的道理:一旦郑国灭亡只会晋国得利,得势,而使其壮大,相比之下秦国就显得弱了,而这对秦国是不利的,有力的使秦穆公打消亡郑的念头。“若舍郑以为东道主,行李之往来,其其乏困,君亦无所害”——这段道出了如果秦国与郑国往来,可以得到不少利益,从根本上让秦穆公打消亡郑的念头。从烛之武与秦穆公对话当中,可以看出烛之武举了一些信服的道理和利益来步步地使秦穆公不要亡郑,而与郑国往交,足见烛之武的智慧、论证、口才之好。 江晶晶:上完课体会到在当时的历史背景条件下,一个像烛之武这样的人起着举足轻重的作用,有时战斗不单是武力间的抗衡,更是智力和口才的较量。学完此课了解到了讲话的语气,方式和顺序是至关重要的。不是信口开河的乱说一通。 朗读文言文更注重的是对文章的理解和对人物性格的把握,要全神贯注的至身其中才能读出韵味。该用反问时就应该读出反问的语气,该是委婉劝说时就要读出表求之义来,只有把自己当成了文中的人物才能真正的读好此文。 劝说他人还有着十分深远的技巧,就像烛之武那样层层深入,;而不是在一个问题上反复说明,还可以列取一些事实作为自己的论证,“朝济而夕设版焉”,在此基础上适当的联想,来说明自己的论点,此文也说到“既东封郑,又欲肆其西封”使得劝说者相信你其实真的为他着想,相信你。这才是你的目的。 学习此课最大收获就是领略了语言独特的魅力。 听完课后,虽明白了许多但仍存在着一些问题和希望老师改进之处:教我们怎么朗读之后,再让我们自己试着念一遍看是否有进步;课后第三题的翻译可以是同学们课前预习的作业。留时间给同学思考评点的时间要多一点,这样才会有思考的空间。 李立:公开课其实是同学们更好地展示自己优点的平台,是一种互相学习与交流的机会,老师通过公开课可以更好的了解同学的不足之处,发掘出同学的才能和培养举手和积极发言的勇气,而同学们也可以更好的学到知识,可以先花更多的时间去查找资料提高自己的自学能力。如果每堂课都能上成公开课,同学们的学习成绩和学习能力一定能有更好的提高和飞跃。 这堂公开课,同学们似乎都还有点拘谨,建议老师傅做讲课前的互动交流,而不是只局限于几个人。 林鸿亮:我认为这次的公开课是算成功的,因为先前的预习,同学们能较快了融入课堂。通过这堂课的学习,使我了解到今后说服他人时要抓住重点,要从别人乐于得到听到的入手。也让我看到了春秋时期说客别具才能的一面。虽然这堂课总体来说都不错,但我认为还是有缺点的,老师可以留些时间给同学们小组讨论,加强同学们自主学习,相互学习的能力。 玉铃:这堂课主要内容是讲烛之武退秦师的第三段,此段讲述烛之武说退秦师的说辟。上了这堂课,令我不得不对烛之武敏捷的思维和出众的口才喊一声“服”。烛之武看似处处为秦着想,不由秦伯不动心。实质却是为郑国的存亡着想,同时烛之武充分利用秦晋的矛盾,一步一步推心置腹,令郑国脱离险境,烛之武的说辞句句戳到秦穆公的痛处,最终使他下定决心。 老师这堂课中起到了引导学生的作用,让学生有发表意见的机会,充分调动了学生的积极性,让课堂气氛更融洽。 邵诣:今天主要讲的是第三自然段,然而这个自然段也是本文最主要的一个自然段,这个自然段讲的是烛之武游说秦伯的过程,我觉得烛之武的说辟真的是言简,句句都是精华,一一地向秦伯简述,而且烛之武的语气十分委婉,缓和了说服时的气氛,我觉得学完这一课,我学会了待人处事时的方式,还有与人交谈时的方式,让我收益匪浅。 赵贞:通过这节语文课学了烛之武退秦师中的最重要的部分,让我了解了烛之武是个了不起的说客。他临危受命,巧妙利用三国间的矛盾,采取分化瓦解的办法,说服了秦君。而且说辞只有短短125字,不能不让人佩服,老师在课上用了点评的方式,让我们对烛之武的说辞有更深刻的了解,如果老师对人物形象有更深入的分析,我想这样会更好些。 小青:通过学习烛之武退秦师,我学到了烛之武是怎样的一步步说服秦伯,动之以情,晓以以利。第一步先处处为秦着想,分析了越国以鄙远的难处,然后指出了灭郑实际上下班增加了别人的土地,削弱了秦的实力。文本叙事波澜起伏,开头写大军压境,郑国危在旦夕,不禁捏一把汗,而郑伯看到了一线希望,读者以为烛之武会顺利出使敌营,谁知他郑国长期得到重用而“辞”,打起了退堂鼓,使郑国的希望由此渺茫。而郑伯的自负,又使故事有了转机,增添了戏剧性。感到了这节课上上课效率还是挺高的,课堂上的东西基本上都掌握了。 陈星:通过学习这堂课让我明白了作为一名说客应有的本能,如何成为一名好的说客所应该具有的条件,明白了“一言之辩胜于九鼎之宝,三寸之舌强于百万之师”的内涵,但在课上老师应该再多介绍一些有关烛之武的相关内容。 劲帆:了解春秋战国时期说客高超的技能,他们仅凭三寸不烂之舌做出即使有万夫也做不到的事。明白了春秋无义战,只有利益冲突。不足点:没有继续深入文章的诵读,应该介绍下烛之武相关内容,才能做到知人论世。 真珍:这堂课整体下来的感觉还不错,同学们都能跟着老师的上课思路来思考,也能举手发言,但希望下次能有更多的同学举手发言,使课堂的气氛更活跃,因为这样才能激发同学们学习的乐趣。这堂课我学到了点评句子可以从那些方面入手,有了更清楚的了解,让我们在今后的评点中有了思路。懂了从哪里入手。 丽芳:我认为这节公开课开的还算成功,无论从哪个方面来看,在课堂上同学们能较好地与老师配合,跟着老师的思路,回答问题也比较积极,不过我觉得无论后面是否有 人在听课,我们都应该认真听讲,要勤于动脑,这样才会取得很好的效果。经过这节课,我领略到了烛之武的说辞,明白了要抓住关键词,然后再去思考,品味。懂得了烛之武如何委婉的言辞使秦伯退出郑国,反而倒戈相向帮助郑国,在此烛之武的说辞挥发了重要性作用。 丹凰:上完此堂课,明白了在平常处事时应该用委婉的语言,以退为进的方法尝试,了解语言的重要性,更要明事理,掌握取得成功的方法。 国冰:在此节课中,我领略到烛之武口才之好,他善于利用各国之间的利益关系,说服秦师退军,并且与郑结盟,这也使我对春秋时期的说客的本领佩服许多。在上此节课之前我进行了认真的预习,因此这次上课觉得很轻松,很有趣就像亲临其境般。 碧云:我认为老师把第三段分析的很细致,但在同学分析时,没有把不足、您的看法说明,要是在把第一、二、四段带讲下可能会使我对文章的内容更好的理解,更快地讲全文记忆下来。 锦娟:这节课主要是对烛之武的说辞进行分析,对烛之武退秦师的细节有了 很细致的理解,对烛之武犀利的语言感到不可思议,一句简单的语言在同学们的点评使得语言蕴涵着更深层得含义,学会了点评文章的技巧和方法,昨天的课开的不错,一个成功的课堂不仅靠的是老师的传授,同学们的积极参加也很关键啊,老师您很巧妙地抓住了这一点啊!!!一个班开得怎么样还在于老师上好不好,而是同学们综合素质,当然我们班上还是不错。从昨天的课堂中,我理解说服人时要注重技巧,懂得利用时期,抓准机会。我更深入的理解了烛之武的机智。阅读文章要圈点批注。 佩佩:这篇文章赞扬了烛之武国家危难之际,能够临危受命,只身去说服秦君,维护了国家安全的爱国主义精神,同时也反映了春秋时代之间斗争的复杂。面对强敌,泰然自若,侃侃而谈,说得秦伯退兵的精彩过程。在此过程中,烛之武紧紧抓烛秦君对晋的戒备心理,层层推进,始终围绕这秦晋之间的利害冲突展开攻心战,虽是竭尽离间之能事,却句句在理,字字动心,。从这些方面都能使我了解到一人之辩重于九鼎之宝,三寸之舌强于百万之师的辩说的极大威力,也让我明白了外交的重要性。在当今社会上,口才使一种极大的优势,一个人的口才好,他的外交能力就强,也能常抓住事情的重点,直击要害。也是当今竞争强烈的社会突出的表现之一。 雅贞:通过这节课的学习,我了解到烛之武作为一名说客,不论是思维的敏捷,语言技巧的利用,都是值得学习的。让我更加深入了解了左传,懂得如何抓住关键词,品味文章特色,也让我更深刻的体会到左传的艺术成就,善于写人,工于记言。完美是上帝的尺度,追求完美是人类的尺度,希望老师能够再具体分析烛之武的语言技巧。 林杰:让我真正了解了第三段的含义,让我印象最深的是烛之武运用了巧妙的语言。不但说服了秦对郑国的攻击,而且让秦国派兵帮郑国守卫。但我认为对句式的掌握可以再强调些,还有对烛之武的语言技巧从什么方面一步步使秦王心服,可以进行再深入的探究。 郑玲:本课学习了烛之武退秦师,我深深地感受到了语言表达技巧的重要性,烛之武就是凭借这他能言善辩的嘴巴终于将郑国从灭亡的危险中解救出来,他用委婉的言辞,字字击中要害之处,让秦君背叛了晋国,最终竟然派兵守护郑国,由此可见烛之武的说话技巧非同一般啊,我们在生活中也要这样,所说的话既不伤害到他人,也让听者对你所说的心服口服。 艳杭:今天语文课上了烛之武退秦师中最重要也是最精彩的一个片段,让我从中了解到了原来在烛之武真的是一个了不起的说客,他抓住了秦君帮助晋国只是想借机捞一把,以扩张自己的势力,但他看穿这样只会对晋国有好处,对秦国没有好处反而有害,就利用这一点,让秦君不能不听他的说辞,烛之武高妙之处,在于心里为郑国着想,但说辞中却看不到郑国的利益,让秦君更容易听烛之武的说辞,反过来帮助郑国,由此可见烛之武的利害,同时也经老师与同学介绍,让我知道烛之武的说辞只有短短的125字,语言委婉曲折,但面面具到,让对方被打动,有很强的说服力,同时体现烛之武能在国家危难之际,能临危受命去劝说秦君,但是我觉得老师在听完我们发言后,应该更深入的分析一下人物的形象与性格特征,让我们更深一步了解烛之武是怎么样的人,这样课会更好。 敏惠:了解了烛之武劝说秦君的技巧,烛之武劝说秦君,层次分明,抓住其“图利”的心理,正确点出了亡郑的利弊关系,并激发秦、晋两国的矛盾, 使其郑国结盟。各国的战略与同盟等都使建立在对本国有利的基础上,没有继续深入文章的诵读,对于左传文字的简约之美。就没有感受透彻。没有继续向后学习,分析晋为什么不攻击秦国的原因等。 林鸿:我认为这次的公开课开得很成功,我被烛之武那具有艺术特色的巧妙口才深深折服了,从中我学习到如何运用语言巧妙的说服对方,使其简便而有说服力,我了解了那段历史,懂得如何抓住关键词语,品味文章特色,当然这节公开课也不是很完美的,我认为在以后的语文学习中,每个同学都要参与到其中,有时请同学到上面操作多媒体让他讲,这样效果也许更好,学生也记的更牢固。
[NextPage]
教学反思: 1、本文实际上主要运用烛之武说辞的特点,委婉层折,这两点说清即可。为说得更透彻,其实可以采用比较感悟法(就像第一节那样讲有没有“矣”字的句子,联系一些名句加以对比)可让学生再找出能体现委婉、层折的字、词、句,同时启发学生思考,如果不委婉,单刀直入怎么讲?如果不曲折怎么说?让学生试着说出来。 2、研讨与练习三,放在课堂中解决较好,但最好让学生来领悟,不要由老师代为翻译,特别是“怵”,“翻然”等要让学生细细琢磨。因为没有对语言文字的揣摩,就没有真正意义上的语文教学。 3、让学生圈出关键词,不能忽略了“厚”、“薄”、“肆”等词,不能忽略了“话中话”,金圣叹批注时常常只批一个字,这点应跟学生说明。 4、让学生阅读这一环节可以修改为让学生读一次,教师点评,再让学生听一遍录音,如此让学生心到、眼到、口到、手到,仔细揣摩比较,效果会更好, 5、“夜缒而下”应该拓展讲,怕让郑国知道,可结合练习一 6、关于“利”字可以讲得更深,更透彻些,“天下熙熙,皆为利来”。 7、关于说辞的逻辑性,层层深入,启发或讲解还应更深一点。
备课札记 “新课标下的高中文言文研究性阅读学习模式探索” 1、学生预习交流 2、学生“主持诵读” 3、教师“重点讲授” 4、师生、生生互相的质疑、解惑 备注:课文主线的提炼,教学思路的设计,必须依据作者的“文路”、编者的“思路”、学者的“学路”、教者的“导路”综合而成。 在中学语文课本中,古诗文都是经过千百年考验淘冼出来的脍炙人口的精品,每一篇经典文学作品都负载着深厚的文化内涵,其中的名言警句也融化在民族的血液中,(学以致用,古为今用,阅读经典,可以滋养性灵;借鉴经典,可以健壮生命。)可以说历史的每一篇经典,都影响着我们的昨天、今天甚至明天。 高中新课改后的文言文教学,重要的是培养学生具有独立认识、理解、鉴赏文言文的能力。因此,教师在每篇文言文教学中,必须有计划、有目的、有步骤地引导学生加强预习,认真积累语文材料,并按时给予归类整理,(课前的预习其实是能体现自主阅读的,它最能激发学生的探究兴趣,当课堂成为自主阅读活动的延伸的时候,才是真正的探究式学习可能实现之日)。将各种语言现象加以比较分析,从中摸索出一般规律;因此,《课标》提醒文言文教学一定要重视反复朗读,文章不厌百回读,熟读深思子自知,在反复诵读中将枯燥的文字符号转化为鲜活的人物形象,带动对文章的理解,走进古人的心灵世界,和古人对话。在反复涵咏中,受到美的熏陶,形成深厚的文学底蕴(新课标把形成传统文化底蕴确定为学习文言文的价值追求) 本课篇幅短小,对话较多,人物形象个性鲜明,因此,可主要采用“诵读法”教学。 教学环节大致分四步: 1、读准;读准字音、句读和节奏。 2、读通;疏通词句、读通文本。 3、读好;读出层次、语气和感情。 4、读精;抓住重点、品味鉴赏。 自始至终以朗读为教学的手段和依据,运用多种形式朗读、听录音、学生自读等,力求做到熟读成诵。 同时,课标强调“了解并梳理常见的文言实词、文言虚词、文言句实的意义或用法,注重在阅读实践中举一反三”。由此,要让文言文字词句的课堂学习活起来,当然,这要在“重点”落实的前提之下,本课在学生参照注下注释充分预习的前提下,课堂质疑、析疑、抓住关键字词,如“矣”(“臣之壮也,尚不如人,今老矣,无能为已矣”)联系已学过的如《氓》及本课的句子。《项脊轩志》的句子(“亭有枇杷树,吾妻死之年所手植也,今已亭亭如盖矣”,古人的语言风格首先追求自然与简朴。这样极具平淡的文字,表达了对妻子的思念之情,对物是人非的身世之感,吟诵出深沉的人生哀歌。)对有“矣”,没“矣”比较写法,加以细读分析、比较分析。再如讲到第三段的“秦晋国郑”可提醒学生前面客观介绍时都讲“晋侯、秦伯围郑,但烛之武却说,“秦晋为郑”,比较可见对秦的尊重,此时可联系《鸿门宴》一文中“良问曰”大王来何操?,曰:我持白璧一双,欲献项王,五斗一双,欲与亚文,对“操”“持”这两个同义词,课本没有比较注解,学生理解为“携带”,认为二者没有区别。但为什么张良的问话用“操”,刘邦的回答用“持”呢?原来“操”即“把持”,从旁边拿住,表示拿得牢,拿得稳;而“持”是“自下向上托住”的意思。所以张良从臣子的角度,问大王带来了什么,用“操”来维护其君王的威势;而刘邦则以表示与项羽和好的态度,说“持”——用手牵托,以示恭敬,这样,把字词句的理解与文章内容的把握、人物情感的领会紧密地结合起来,让文言文教学多一点诗意,多一点畅想,多一点创造。 面对高中新课改,我希望让自主合作、互动、探索教学方式走进我们的每一堂课,让每一篇文言文的学习,都能为学生的成长进步铺势基石。让历史为现实服务。 后来给唐老师提了一些意见,建议她抓住重点,所以她做了一些修改,第二稿如下:
[NextPage]
《烛之武退秦师》第二课时教学实录 福州外国语学校 唐碧云
教学目标: 通过诵读,抓住文中关键词语,领悟烛之武高妙的劝说艺术,感悟《左传》语言的魅力,体会作品中蕴含的中华民族精神。
教学重难点:探究烛之武说辨技巧 教学方法:诵读品味法;圈点批注法;比较感悟法;讨论交流法 教学辅助手段:幻灯片
教与学的过程 一、导入 今天这节课我们继续学习《烛之武退秦师》。( 点击幻灯片1即学习目标、学习重点) 上节课我们跟大家一起梳理了字词,理清了文章的脉络,今天我们重点学习烛之武的说辞,通过对烛之武说辞的揣摩、品味、鉴赏、评析、体会《左传》语言的简洁而不简单的艺术魅力。 秦晋联盟,大兵压境,郑国命运危在旦夕,非常时期烛之武被推到拯救国难的风口浪尖上。肩负非常使命的烛之武只身赴秦,智说秦君,仅仅10句话,125个字,就使得秦伯不但“去郑”,而且还帮助守卫郑国,其辞令之妙,不愧为《左传》语言的典范。 那么,烛之武怎样巧舌如簧,劝说秦伯退兵的呢?文章又是怎么写的呢?这就要我们细细的品味,认真阅读。 关于阅读,我们说就是要走进文本,跟作者进行对话。 记得一位特级教师说过:阅读就是把不在跟前的作者叫到跟前,把去世的作者唤醒,叫到对面来,与他促膝谈心。 我们也希望今天这节课大家能够透过文本,穿越时空,真正完成与作者灵魂的亲切对话。 二、阅读第三段,对人物语言进行圈点批注 师:现在请大家看屏幕,根据要求,认真品味第三段,这是本文的重点段落,请大家从自己最有感觉的地方入手,记下自己的感悟,写在刚才发下去的专用纸上。 给大家的时间是五分钟 (出示幻灯2) 抓住关键词语,仔细阅读第三段,作好圈点钩划 1、自由地读,深入地读,感悟作品语言的魅力,读出自己独特的感受。 2、围绕烛之武说辞进行理解,感悟,评析,赏析。 (学生阅读品味,教师随机指导) (新版教科书文言文部分的注释相当详尽,学生通过注释参读课本基本上能疏通文章,教师只须适当点拨即可。因而教师应放下心寻找有“阅读”的教学切入点。) 三、交流批注,感悟语言的魅力 师:现在请哪位同学先来说说你对哪些语言最有感觉?是你最喜欢的?你觉得它好在那里?你怎么点评的? 其他同学认真地听,同时选取你觉得合理的作好旁批。 1、庄影 :“越国以鄙远,君知其难也。焉用亡郑以陪邻?”点出越过晋,令郑成为秦的边邑是很困难的。这只会削弱秦国的力量而扩大了晋国的领土。从各为其利的角度动摇秦伯,激起秦、晋之间矛盾。(师提醒:不是“激起矛盾”,而是“揭示矛盾”。可批注为“揭示矛盾”。) 2、锦宇:“秦晋围郑,郑既知亡矣”用委婉的语气游说秦伯,用开门见山的方式点明来意,然后以一句“若亡郑而有益于君,敢以烦执事。”客气的说法,表示对对方的尊敬,可看出烛之武的礼貌很好。(师提醒:“委婉”应作为旁批,注在旁边) 老师补充:烛之武并非开门见山,而是“夜缒而出”是很隐秘的;另外课文客观地介绍是先谈晋国后谈秦国,“秦、晋围郑”把秦放在晋的前面突显秦的优势,且“郑既知亡矣”的“既”明确点出郑国自知会灭亡,显现弱势,令秦伯放下戒心! 3、刘奇:“若舍郑以为东道主,、、、、、、君亦无所害”点明保留郑国对秦国的种种利益且无害于秦国;和“且君尝为晋君赐矣、、、、、君之所知也。”回顾历史,从历史史实上说明晋国言而无信。(师提醒:回顾历史,我们可以说成“援史”,“援用历史”旁批。) 老师补充:(播放秦晋围郑图),从晋国的野心来说,它是不会满足的。就算使郑国成为了它的边境也不会停止,东扩必要西拓,到时必定会损害到秦国的利益。 4、晶晶:“邻之厚,君之薄也。”运用对比的手法点明了秦国灭掉郑国对秦、晋两国的利弊关系,语言简短,却字字动之以情、晓之以理,句句都像刀子一样直接撼动秦伯的心,令其动摇与晋的盟约关系。 老师提醒:“邻之厚,君之薄也。”并非没有依据(出示秦晋围郑形势图), “越国以鄙远”分析灭亡郑国只对晋有利,对秦不但无利反而有害。“对比”应旁批。 老师补充:;圈点勾划的还要补充“厚”、“薄”、“肆”、“唯”、“易”等字。 教师总结:刚才同学们都对文本做了自己的解读,初步感悟了说辞的魅力。烛之武伶牙俐齿、说理透辟、语惊四座、言震天下,真可谓:“一言之辩胜于九鼎之宝,三寸之舌强于百万之师”。 (出示幻灯5) 我们来看看古人的评点(再点击幻灯5/2) 清金圣叹说“妙在其辞愈委婉,其说愈晓畅”。清林云铭评论说:“烛之武为国起见,说秦之词,句句悚动,有回天之力,其中无限层折,犹短兵接战,不虑秦伯不落其彀中也”。 师:这里有两个字的读音大家要注意,悚(sǒng);彀(gòu)中,即圈套的意思,请同学们先读一遍。 学生诵读 师:两人的评点有些语句难了点,老师给大家作个解释 “悚动”—轰动效应 “起见”—着想 “层折”—层次 “曲折”很有层次感 委婉曲折,不是直统统的,而是绕着弯的。那么这里“国”是指哪个国家呢? 明确:郑国 请学生试着翻译 师:金圣叹 、林云铭为什么会这样批注呢?他们是从哪里感悟出来的? 出示幻灯6 问题:根据你的理解,说说这样的评价是否有道理?举例说明? (学生阅读、思考 、讨论、发言) (注意引导方向,引入评注联系课文进行讨论,通过评价引发学生的思考感情,使学生将注意力放在对文本的阅读赏析上) 师:金圣叹批注说辞的委婉,烛之武的委婉,其实从第一句就可以体会到,不知道大家注意到了吗?第一段客观介绍时都是说:“晋侯,秦伯围郑”,可是烛之武的第一句话却是“秦晋围郑”这里烛之武有目的满足秦国的自大心理,暗指郑国的命运都掌握在秦国的手中。 短短125字,表现出他高明的心理战术和精彩的外交辞令。 我们在为烛之武深明大义,临危受命、义无反顾的爱国情怀所感动的同时,更为他不卑不亢、委婉曲折、机智善辩的口才而折服,一番说辞,足以让烛之武扬名天下。 请大家齐读一遍,感受其强大的语言魅力 四、学生再齐读课文,感受语言之魅力。 (学生读,教师评点) 五、深入探讨 师:大兵压境,烛之武未费一兵一卒,却使得两支大军自动撤退。烛之武退秦师,重点在一个“退”字,凭何而退?凭的是精妙的说辞和言语策略,现在我们来探讨一下,他的说辞包含几层意思?为什么能说服秦君?有什么技巧? 请看屏幕:出示幻灯7 探讨:(一)烛之武退秦师的说辞包含几层意思? (二)烛之武为什么能说服秦伯? 学生刘奇、锦宇回答 锦宇:烛之武用简短的的语言就抓住秦"图利"的特点,层层深入,最终说服秦伯退军,“且与郑人盟,使杞子、逢孙、杨孙戍之,乃还。” 老师补充:抓住“利”,游说的技巧就在于此。抓住各国皆为本国利益着想的心理来游说,事实上,一个有个性的外交家,并不只是反复论述自己的观点,而是从各个侧面来映衬出只有自己的战略计划才是可行的,并且指出各种长期与短期的利益回报
[NextPage]
列出烛之武的游说层次: 围郑 郑既知亡 坦言知亡 避其锐气 以退为进 亡郑 晋厚秦薄 阐明利害 动摇秦军 反面说理 存郑 君亦无害 诱之以利 拉拢关系 正面说理 援史 朝济夕设 揭示矛盾 瓦解同盟 明事寓理 看今 阙秦利晋 推测未来 劝秦谨慎 析事推理 一利一害、推心置腹、动之以利、晓之以理,而非据理质问,又不苦苦哀求。 夸张手法突出事态变化之速,如“朝闻道,夕死可矣” 教师补充(相继弹出幻灯8) 烛之武能说服秦伯退兵,主要是烛之武善于利用秦晋之间的矛盾,言谈中又似乎处处都在为秦国利用着想,从而打动了秦伯,让秦伯欣然接受(此处补充腠志贤评点) 师:同学们,烛之武能够说服秦君退师的原因,除了他娴于辞令外,还有一个很重要的原因是春秋无义战,(引导学生了解作者的感情倾向,深入作者的精神境界,知其褒贬好恶)正如同学所分析的那样,秦国与郑国无怨仇。秦晋联盟基于两个原因,其一是秦晋之好,其二是秦国也想借机扩张土地,后者是最主要的原因。因而一旦发现无利可图反而会损害自己时,就必然让秦伯认识到晋是敌而非友,并最终和郑国结盟,请同学们认真阅读课后练习三好好体会一下 出示幻灯9课后练习三(其中重点字词变为红色) 教师提醒红色字体的词义 出示幻灯10即课后练习三的译文 师:在一个没有权威,各自为利益纷争的时代,利益原则便是行动的最高原则,精明的说客必定深谱此道,把利益作为交往原则,关系不可能牢不可破,不可能无懈可击,甚至可以说晓之以利益,动之以利益,往往比其他手段更见效,《烛》便是一个典型的范例。中国传统的谋略,可以说把利益原则发挥了极致,除了上面说的,还有所谓借刀杀人、过河拆桥、坐受渔翁之利等等都是从不同角度利用或发挥利益原则,可以毫不夸张地说,处世为人的方方面面都与利益原则有千丝万缕的。 “秦晋之于晋…….相结之厚也”,像这样长久的“秦晋之好”也可以因为国家的利益而被抛弃,所以,烛之武之所以能说服秦师就是他抓住了“利”和各国君主“图利的心理”,说服秦军。其实郑伯说服烛之武也有一个“利”,只不过是国家利益和个人利益合在一起,以国家利益为主;再看晋文公不发动战争的原因,是不是真的因为“不仁”?显然不是,若真的不仁,也就不会发动战争了,实质是对形势的谨慎判断,假若跟秦军对阵,胜败之数难料。因此,晋文公毅然撤军,可以说晋文公的隐而不发是他成就霸业的重要原因。 在现代,我们说语言,也是很锋利的武器,试着学习烛之武设计一段谈话劝说你的一位沉溺于网络的好友,思考怎样才能最大限度打动他。 师:本文主要从烛之武的角度来写说辞的成功,其实这里也还有秦穆公的因素,他善于接纳,假设烛之武找秦始皇呢?那自然是找死,这里布置一道选做题。 六、出示幻灯11(作业) 教师结合着选做的作业简介本单元的每篇文章的学习重点。 谢谢大家!(全课结束)
[NextPage]
学生评点: 江为民:本节课整体不错,同学们乐于思考而且观点突出,相互比较,老师也做了大量的准备,课堂纪律堪称完美。但是美中不足的是同学们不够积极发言,使课堂有点沉寂。如果使课堂发言多一点,那这节课就相当完美,这节课我给老师评为95分,但对同学评分为80分,整体评分90分。 舒靖:老师讲解《烛之武退秦师》,她先让我们预习课文,写下自己对文章的看法,这样做是很好的。使我们对文章有个初步了解,再通过细细的品读,深入了解文章的内容、层次、结构,让我们的记忆更深,既动了手又动了脑,充分调动了我们的大脑。但我以为讲课还有不足之处:课堂上的步伐太过于紧凑,课堂笔记有些无法全记录下来,我觉得不妨慢一些,效果也会很不错的。其次是四人小组的讨论,应该要给我们时间,让我们大胆开展讨论、交流可以使问题的答案注入更多不同的新鲜血液。但不管怎么说,那堂课是上得最棒的。使我收益不少,让我们以后再接再厉,把每一堂课都上得一样得好。 刘奇:在上完昨天那堂精彩的文史结合课后,让我学到了课文的精髓,了解了平凡的文言文内蕴涵的内在魅力与无限语言文化。学到了烛之武对于语言运用的恰到好处。在对秦伯游说中分五步,旁敲侧击的步步切入主题,成功的瓦解秦、晋联盟。还有她对人性的彻底剖析与视死如归、忠心爱国的精神。 我认为遗憾的是没有足够的个人表现空间。建议:下次是否可以请同学模拟课文中的场景,进行情景再现。 庄影:在本节课中我领略了烛之武的说服能力。他善于利用矛盾分化瓦解敌人的才能,使我也学会今后在说服别人时要抓住重点,从别人所担心、紧张的方面入手,善于抓住哪一方对对方有利,如何利用这个“利”来对他进行说服。这篇文章也使我们看到春秋说客别具才能的一面。不足的地方:课后文言文翻译应该由我们自己进行思考;如果能够对第三段进行对话,我认为更能切实的体会到烛之武的魅力之处。 林伟:“邻之厚,君之薄也”——这句话虽只有短短的七个字,但却蕴涵着令人信服的道理:一旦郑国灭亡只会晋国得利,得势,而使其壮大,相比之下秦国就显得弱了,而这对秦国是不利的,有力的使秦穆公打消亡郑的念头。“若舍郑以为东道主,行李之往来,其其乏困,君亦无所害”——这段道出了如果秦国与郑国往来,可以得到不少利益,从根本上让秦穆公打消亡郑的念头。从烛之武与秦穆公对话当中,可以看出烛之武举了一些信服的道理和利益来步步地使秦穆公不要亡郑,而与郑国往交,足见烛之武的智慧、论证、口才之好。 江晶晶:上完课体会到在当时的历史背景条件下,一个像烛之武这样的人起着举足轻重的作用,有时战斗不单是武力间的抗衡,更是智力和口才的较量。学完此课了解到了讲话的语气,方式和顺序是至关重要的。不是信口开河的乱说一通。 朗读文言文更注重的是对文章的理解和对人物性格的把握,要全神贯注的至身其中才能读出韵味。该用反问时就应该读出反问的语气,该是委婉劝说时就要读出表求之义来,只有把自己当成了文中的人物才能真正的读好此文。 劝说他人还有着十分深远的技巧,就像烛之武那样层层深入,;而不是在一个问题上反复说明,还可以列取一些事实作为自己的论证,“朝济而夕设版焉”,在此基础上适当的联想,来说明自己的论点,此文也说到“既东封郑,又欲肆其西封”使得劝说者相信你其实真的为他着想,相信你。这才是你的目的。 学习此课最大收获就是领略了语言独特的魅力。 听完课后,虽明白了许多但仍存在着一些问题和希望老师改进之处:教我们怎么朗读之后,再让我们自己试着念一遍看是否有进步;课后第三题的翻译可以是同学们课前预习的作业。留时间给同学思考评点的时间要多一点,这样才会有思考的空间。 李立:公开课其实是同学们更好地展示自己优点的平台,是一种互相学习与交流的机会,老师通过公开课可以更好的了解同学的不足之处,发掘出同学的才能和培养举手和积极发言的勇气,而同学们也可以更好的学到知识,可以先花更多的时间去查找资料提高自己的自学能力。如果每堂课都能上成公开课,同学们的学习成绩和学习能力一定能有更好的提高和飞跃。 这堂公开课,同学们似乎都还有点拘谨,建议老师傅做讲课前的互动交流,而不是只局限于几个人。 林鸿亮:我认为这次的公开课是算成功的,因为先前的预习,同学们能较快了融入课堂。通过这堂课的学习,使我了解到今后说服他人时要抓住重点,要从别人乐于得到听到的入手。也让我看到了春秋时期说客别具才能的一面。虽然这堂课总体来说都不错,但我认为还是有缺点的,老师可以留些时间给同学们小组讨论,加强同学们自主学习,相互学习的能力。 玉铃:这堂课主要内容是讲烛之武退秦师的第三段,此段讲述烛之武说退秦师的说辟。上了这堂课,令我不得不对烛之武敏捷的思维和出众的口才喊一声“服”。烛之武看似处处为秦着想,不由秦伯不动心。实质却是为郑国的存亡着想,同时烛之武充分利用秦晋的矛盾,一步一步推心置腹,令郑国脱离险境,烛之武的说辞句句戳到秦穆公的痛处,最终使他下定决心。 老师这堂课中起到了引导学生的作用,让学生有发表意见的机会,充分调动了学生的积极性,让课堂气氛更融洽。 邵诣:今天主要讲的是第三自然段,然而这个自然段也是本文最主要的一个自然段,这个自然段讲的是烛之武游说秦伯的过程,我觉得烛之武的说辟真的是言简,句句都是精华,一一地向秦伯简述,而且烛之武的语气十分委婉,缓和了说服时的气氛,我觉得学完这一课,我学会了待人处事时的方式,还有与人交谈时的方式,让我收益匪浅。 赵贞:通过这节语文课学了烛之武退秦师中的最重要的部分,让我了解了烛之武是个了不起的说客。他临危受命,巧妙利用三国间的矛盾,采取分化瓦解的办法,说服了秦君。而且说辞只有短短125字,不能不让人佩服,老师在课上用了点评的方式,让我们对烛之武的说辞有更深刻的了解,如果老师对人物形象有更深入的分析,我想这样会更好些。 小青:通过学习烛之武退秦师,我学到了烛之武是怎样的一步步说服秦伯,动之以情,晓以以利。第一步先处处为秦着想,分析了越国以鄙远的难处,然后指出了灭郑实际上下班增加了别人的土地,削弱了秦的实力。文本叙事波澜起伏,开头写大军压境,郑国危在旦夕,不禁捏一把汗,而郑伯看到了一线希望,读者以为烛之武会顺利出使敌营,谁知他郑国长期得到重用而“辞”,打起了退堂鼓,使郑国的希望由此渺茫。而郑伯的自负,又使故事有了转机,增添了戏剧性。感到了这节课上上课效率还是挺高的,课堂上的东西基本上都掌握了。 陈星:通过学习这堂课让我明白了作为一名说客应有的本能,如何成为一名好的说客所应该具有的条件,明白了“一言之辩胜于九鼎之宝,三寸之舌强于百万之师”的内涵,但在课上老师应该再多介绍一些有关烛之武的相关内容。 劲帆:了解春秋战国时期说客高超的技能,他们仅凭三寸不烂之舌做出即使有万夫也做不到的事。明白了春秋无义战,只有利益冲突。不足点:没有继续深入文章的诵读,应该介绍下烛之武相关内容,才能做到知人论世。
[NextPage]
真珍:这堂课整体下来的感觉还不错,同学们都能跟着老师的上课思路来思考,也能举手发言,但希望下次能有更多的同学举手发言,使课堂的气氛更活跃,因为这样才能激发同学们学习的乐趣。这堂课我学到了点评句子可以从那些方面入手,有了更清楚的了解,让我们在今后的评点中有了思路。懂了从哪里入手。 丽芳:我认为这节公开课开的还算成功,无论从哪个方面来看,在课堂上同学们能较好地与老师配合,跟着老师的思路,回答问题也比较积极,不过我觉得无论后面是否有 人在听课,我们都应该认真听讲,要勤于动脑,这样才会取得很好的效果。经过这节课,我领略到了烛之武的说辞,明白了要抓住关键词,然后再去思考,品味。懂得了烛之武如何委婉的言辞使秦伯退出郑国,反而倒戈相向帮助郑国,在此烛之武的说辞挥发了重要性作用。 丹凰:上完此堂课,明白了在平常处事时应该用委婉的语言,以退为进的方法尝试,了解语言的重要性,更要明事理,掌握取得成功的方法。 国冰:在此节课中,我领略到烛之武口才之好,他善于利用各国之间的利益关系,说服秦师退军,并且与郑结盟,这也使我对春秋时期的说客的本领佩服许多。在上此节课之前我进行了认真的预习,因此这次上课觉得很轻松,很有趣就像亲临其境般。 碧云:我认为老师把第三段分析的很细致,但在同学分析时,没有把不足、您的看法说明,要是在把第一、二、四段带讲下可能会使我对文章的内容更好的理解,更快地讲全文记忆下来。 锦娟:这节课主要是对烛之武的说辞进行分析,对烛之武退秦师的细节有了 很细致的理解,对烛之武犀利的语言感到不可思议,一句简单的语言在同学们的点评使得语言蕴涵着更深层得含义,学会了点评文章的技巧和方法,昨天的课开的不错,一个成功的课堂不仅靠的是老师的传授,同学们的积极参加也很关键啊,老师您很巧妙地抓住了这一点啊!!!一个班开得怎么样还在于老师上好不好,而是同学们综合素质,当然我们班上还是不错。从昨天的课堂中,我理解说服人时要注重技巧,懂得利用时期,抓准机会。我更深入的理解了烛之武的机智。阅读文章要圈点批注。 佩佩:这篇文章赞扬了烛之武国家危难之际,能够临危受命,只身去说服秦君,维护了国家安全的爱国主义精神,同时也反映了春秋时代之间斗争的复杂。面对强敌,泰然自若,侃侃而谈,说得秦伯退兵的精彩过程。在此过程中,烛之武紧紧抓烛秦君对晋的戒备心理,层层推进,始终围绕这秦晋之间的利害冲突展开攻心战,虽是竭尽离间之能事,却句句在理,字字动心,。从这些方面都能使我了解到一人之辩重于九鼎之宝,三寸之舌强于百万之师的辩说的极大威力,也让我明白了外交的重要性。在当今社会上,口才使一种极大的优势,一个人的口才好,他的外交能力就强,也能常抓住事情的重点,直击要害。也是当今竞争强烈的社会突出的表现之一。 雅贞:通过这节课的学习,我了解到烛之武作为一名说客,不论是思维的敏捷,语言技巧的利用,都是值得学习的。让我更加深入了解了左传,懂得如何抓住关键词,品味文章特色,也让我更深刻的体会到左传的艺术成就,善于写人,工于记言。完美是上帝的尺度,追求完美是人类的尺度,希望老师能够再具体分析烛之武的语言技巧。 林杰:让我真正了解了第三段的含义,让我印象最深的是烛之武运用了巧妙的语言。不但说服了秦对郑国的攻击,而且让秦国派兵帮郑国守卫。但我认为对句式的掌握可以再强调些,还有对烛之武的语言技巧从什么方面一步步使秦王心服,可以进行再深入的探究。 郑玲:本课学习了烛之武退秦师,我深深地感受到了语言表达技巧的重要性,烛之武就是凭借这他能言善辩的嘴巴终于将郑国从灭亡的危险中解救出来,他用委婉的言辞,字字击中要害之处,让秦君背叛了晋国,最终竟然派兵守护郑国,由此可见烛之武的说话技巧非同一般啊,我们在生活中也要这样,所说的话既不伤害到他人,也让听者对你所说的心服口服。 艳杭:今天语文课上了烛之武退秦师中最重要也是最精彩的一个片段,让我从中了解到了原来在烛之武真的是一个了不起的说客,他抓住了秦君帮助晋国只是想借机捞一把,以扩张自己的势力,但他看穿这样只会对晋国有好处,对秦国没有好处反而有害,就利用这一点,让秦君不能不听他的说辞,烛之武高妙之处,在于心里为郑国着想,但说辞中却看不到郑国的利益,让秦君更容易听烛之武的说辞,反过来帮助郑国,由此可见烛之武的利害,同时也经老师与同学介绍,让我知道烛之武的说辞只有短短的125字,语言委婉曲折,但面面具到,让对方被打动,有很强的说服力,同时体现烛之武能在国家危难之际,能临危受命去劝说秦君,但是我觉得老师在听完我们发言后,应该更深入的分析一下人物的形象与性格特征,让我们更深一步了解烛之武是怎么样的人,这样课会更好。 敏惠:了解了烛之武劝说秦君的技巧,烛之武劝说秦君,层次分明,抓住其“图利”的心理,正确点出了亡郑的利弊关系,并激发秦、晋两国的矛盾, 使其郑国结盟。各国的战略与同盟等都使建立在对本国有利的基础上,没有继续深入文章的诵读,对于左传文字的简约之美。就没有感受透彻。没有继续向后学习,分析晋为什么不攻击秦国的原因等。 林鸿:我认为这次的公开课开得很成功,我被烛之武那具有艺术特色的巧妙口才深深折服了,从中我学习到如何运用语言巧妙的说服对方,使其简便而有说服力,我了解了那段历史,懂得如何抓住关键词语,品味文章特色,当然这节公开课也不是很完美的,我认为在以后的语文学习中,每个同学都要参与到其中,有时请同学到上面操作多媒体让他讲,这样效果也许更好,学生也记的更牢固。
[NextPage]
教学反思: 1、本文实际上主要运用烛之武说辞的特点,委婉层折,这两点说清即可。为说得更透彻,其实可以采用比较感悟法(就像第一节那样讲有没有“矣”字的句子,联系一些名句加以对比)可让学生再找出能体现委婉、层折的字、词、句,同时启发学生思考,如果不委婉,单刀直入怎么讲?如果不曲折怎么说?让学生试着说出来。 2、研讨与练习三,放在课堂中解决较好,但最好让学生来领悟,不要由老师代为翻译,特别是“怵”,“翻然”等要让学生细细琢磨。因为没有对语言文字的揣摩,就没有真正意义上的语文教学。 3、让学生圈出关键词,不能忽略了“厚”、“薄”、“肆”等词,不能忽略了“话中话”,金圣叹批注时常常只批一个字,这点应跟学生说明。 4、让学生阅读这一环节可以修改为让学生读一次,教师点评,再让学生听一遍录音,如此让学生心到、眼到、口到、手到,仔细揣摩比较,效果会更好, 5、“夜缒而下”应该拓展讲,怕让郑国知道,可结合练习一 6、关于“利”字可以讲得更深,更透彻些,“天下熙熙,皆为利来”。 7、关于说辞的逻辑性,层层深入,启发或讲解还应更深一点。
备课札记 “新课标下的高中文言文研究性阅读学习模式探索” 1、学生预习交流 2、学生“主持诵读” 3、教师“重点讲授” 4、师生、生生互相的质疑、解惑 课文主线的提炼,教学思路的设计,必须依据作者的“文路”、编者的“思路”、学者的“学路”、教者的“导路”综合而成。 在中学语文课本中,古诗文都是经过千百年考验淘冼出来的脍炙人口的精品,每一篇经典文学作品都负载着深厚的文化内涵,其中的名言警句也融化在民族的血液中,(学以致用,古为今用,阅读经典,可以滋养性灵;借鉴经典,可以健壮生命。)可以说历史的每一篇经典,都影响着我们的昨天、今天甚至明天。 高中新课改后的文言文教学,重要的是培养学生具有独立认识、理解、鉴赏文言文的能力。因此,教师在每篇文言文教学中,必须有计划、有目的、有步骤地引导学生加强预习,认真积累语文材料,并按时给予归类整理,(课前的预习其实是能体现自主阅读的,它最能激发学生的探究兴趣,当课堂成为自主阅读活动的延伸的时候,才是真正的探究式学习可能实现之日)。将各种语言现象加以比较分析,从中摸索出一般规律;因此,《课标》提醒文言文教学一定要重视反复朗读,文章不厌百回读,熟读深思子自知,在反复诵读中将枯燥的文字符号转化为鲜活的人物形象,带动对文章的理解,走进古人的心灵世界,和古人对话。在反复涵咏中,受到美的熏陶,形成深厚的文学底蕴(新课标把形成传统文化底蕴确定为学习文言文的价值追求) 本课篇幅短小,对话较多,人物形象个性鲜明,因此,可主要采用“诵读法”教学。 教学环节大致分四步: 1、读准;读准字音、句读和节奏。 2、读通;疏通词句、读通文本。 3、读好;读出层次、语气和感情。 4、读精;抓住重点、品味鉴赏。 自始至终以朗读为教学的手段和依据,运用多种形式朗读、听录音、学生自读等,力求做到熟读成诵。 同时,课标强调“了解并梳理常见的文言实词、文言虚词、文言句实的意义或用法,注重在阅读实践中举一反三”。由此,要让文言文字词句的课堂学习活起来,当然,这要在“重点”落实的前提之下,本课在学生参照注下注释充分预习的前提下,课堂质疑、析疑、抓住关键字词,如“矣”(“臣之壮也,尚不如人,今老矣,无能为已矣”)联系已学过的如《氓》及本课的句子。《项脊轩志》的句子(“亭有枇杷树,吾妻死之年所手植也,今已亭亭如盖矣”,古人的语言风格首先追求自然与简朴。这样极具平淡的文字,表达了对妻子的思念之情,对物是人非的身世之感,吟诵出深沉的人生哀歌。)对有“矣”,没“矣”比较写法,加以细读分析、比较分析。再如讲到第三段的“秦晋国郑”可提醒学生前面客观介绍时都讲“晋侯、秦伯围郑,但烛之武却说,“秦晋为郑”,比较可见对秦的尊重,此时可联系《鸿门宴》一文中“良问曰”大王来何操?,曰:我持白璧一双,欲献项王,五斗一双,欲与亚文,对“操”“持”这两个同义词,课本没有比较注解,学生理解为“携带”,认为二者没有区别。但为什么张良的问话用“操”,刘邦的回答用“持”呢?原来“操”即“把持”,从旁边拿住,表示拿得牢,拿得稳;而“持”是“自下向上托住”的意思。所以张良从臣子的角度,问大王带来了什么,用“操”来维护其君王的威势;而刘邦则以表示与项羽和好的态度,说“持”——用手牵托,以示恭敬,这样,把字词句的理解与文章内容的把握、人物情感的领会紧密地结合起来,让文言文教学多一点诗意,多一点畅想,多一点创造。 面对高中新课改,我希望让自主合作、互动、探索教学方式走进我们的每一堂课,让每一篇文言文的学习,都能为学生的成长进步铺势基石。让历史为现实服务。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