设本页为首页                              加入收藏
中文域名: 古今中外.com       英文域名:www.1-123.com     大中小学语文作品及资料
您现在的位置: 中国哲士网 >> 作品 >> 古代 >> C >> 曹刿论战 >> 正文

 

《曹刿论战》教学实录

曹刿论战》教学实录   广东省惠州市河南岸中学 邹向敏     一、回忆复习,导入新课

  (放古典音乐,投影课件封面。)

  师:在古典音乐中我们来复习课文。先回答我三个问题,第一个问题,曹刿和谁论战?

    谁是主人公?

  全班:鲁庄公、曹刿。

  师:第二,论的是哪一次战役?

  全班:长勺之战。

  师:请一位同学回答,课文三段话分别照应了战争的哪几个阶段?

  生(1):战前、战中、战后。

  师:(课件一:板书学生回答内容)很好。战前、战中、战后又写了些什么?我们今天

    继续学习课文。曹刿论战,我们来作战,同学们是士兵,课文是碉堡,要攻下碉堡必须过三关,敢不敢过?

  全班:(大声)敢。


二、探究理解,趣味读背

  师:好。过第一关。(课件二:第一关,理解背诵)

  生(1):(插话)最讨厌背文言文。

  师:(笑)千万别讨厌。文言文很有意思的。我们先欣赏课文。(课件三:课文录像)

  (学生看录像后。)

  师:课文欣赏完了,同学们自由探究一下,找出不懂的地方,谈谈学习课文的收获。

  (学生讨论约三分钟。)

  师:哪位同学谈谈他不懂的地方?或者谈谈他的收获。

  生(2):“肉食者”包括鲁庄公吗?

  师:哪位同学帮他回答?

  生(3):我认为包括。根据注解,“肉食者”指居高官、得厚禄的人。鲁庄公是一国之君,正是“肉食者”。

  生(4):包括。“肉食者鄙”,鲁庄公正是“鄙”者。

  师:“鄙”是什么意思?

  全班:鄙陋,目光短浅。

  生(5):这篇文章详略得当;人物对话写得好,语气有肯定、有否定、有赞成、有反对。

  师:你从哪里知道的?

  生(6):课后练习有这句话。(全班笑)

  生(7):“彼竭我盈”是成语吗?

  全班:不是。

  师:应该是哪一个词?

  全班:一鼓作气。

  师:哪位同学用“一鼓作气”结合这次过关游戏造个句?

  生(8):这节课我一鼓作气过完了三关,攻下了课文。

  师:课文在刻人物方面有没有值得学习的地方?

  生(9):主要通过语言描写来刻人物。

  师:刚才也有同学说这篇课文对话写得好,下面我们来读读这篇文章的对话部分。曹刿、

    鲁庄公对话最多的是哪一段?共几次?

  全班:第一段。三次。

  师:(课件四:板书对话内容摘要)男同学读曹刿的话,女同学读鲁庄公的话,其余我读。

  (朗读完第一自然段。)

  师:谁读得好?

  (男女生互不相让。)

  师:(笑)读得好不好,关键看有没有把握好人物的语气、语速。对话字最少的是哪一段?共几个字?

  全班:第二段,八个字。

  师:(课件五:板书对话内容摘要)同学们自由读这一段,注意读出曹刿当时的语气。

    还可以做做动作,模仿一下曹刿的神态、动作。

  (学生自由读。)

  师:哪位同学来表演读。

  (一生举手,一边读一边做着摸胡须、挥手等动作。全班笑。)

  师:很好。课文第三段共几次对话?

  全班:一次。

  师:(课件六:板书对话内容摘要)全班齐读一遍。

  (学生有感情朗读。)

  师:读了课文,我们就来背诵。刚才有同学说讨厌背古文,其实是没掌握方法。这里我向大家介绍三种方法。(课件七:背诵方法)一,熟读是基础。二,按课文线索背。如本课可按人物活动线索、战争进程线索背。三,抓住关键句子背。比如板书的这些对话。好,大家按这种方法自由背诵第二段。

  (学生背诵,2分钟后声音渐弱。)

  师:好,检验一下。就用类似二重唱一样的“二重背”方法来背。左边两组为一声部,右边两组为二声部。哪边先背二个字?

  (左、右两边争抢。教师随意指定左边快两个字,右边慢两个字。)

  师:看哪边能不受干扰,自己背自己的,真正背出来。

  (第一遍,先乱后合为“一声部”。第二遍,交换“声部”,学生整齐有节奏背完)

  师:请一位同学单独背一背,2分钟内背完。(课件八:计时钟)这里有一个钟,一按开始计时,站起来的同学在钟走完一圈之前背完了课文,就迅速上来按下面的成功键。如果钟走完了一圈你还没背完并上来按这个成功键,时钟就会“爆炸”,这一关就过不了。谁敢背?

  (一生背,按成功键,课件传来掌声和话外音:顺利过关。课件九:第二关,评析人物。

  (学生也鼓掌)


三、辩论人物、竞答总结

  师:鲁国取胜,谁的功劳最大?

  全班:曹刿。

  师:看来大家都很欣赏曹刿。那鲁庄公是个怎样的人?你怎样评价曹刿?请大家思考。

  (课件十:欣赏曹刿、批评鲁庄公的同学坐左边,持不同意见的同学坐右边)

  师:想好了吗?想好了就迅速换位。

  (学生换位。)

  师:左边为正方,右边为反方,现在开始进行小型辩论。可以互相讨论、帮助。正方请先陈述理由。

  生(正1):我欣赏曹刿,因为他有远谋,而鲁庄公鄙陋,什么都问曹刿。

  生(反2):对方辩友,鲁庄公为一国之君,不懂就问,有什么不好?如果你有问题不懂,难道不问老师?

  生(正3):我不同意。鲁庄公既是一国之君,却一点军事才能没有,鲁国也是个弱国。

        曹刿细心、谨慎、善于指挥战斗。

  生(正4):曹刿还是个爱国的人。

  生(反5):对方辩友,鲁国是弱国,但可能经过这次战斗后就不再是弱国。你们以偏概全,用老眼光看人。

  生(反6):鲁庄公善于纳贤,用人不疑。

  ……

  (辩论约十分钟后,教师介入暂停。)

  师:好。(笑)我再不说停,可能会没完没了。我很赞赏同学们的口才、气势,也很赞同同学们全面看问题、看人物的思维方法,我也总结了曹刿、鲁庄公的一些性格特点,投影出来供大家参考,可能不如同学们的全面。(课件十一:曹刿、鲁庄公性格)

  (学生看。课件十二:四个炸药包图形)

  师:现在请同学们总结一下鲁国取胜原因,尤其是军事上、政治上的原因。讲出一条原因,就可拆除一个炸药包,总结出四条原因就可过关,否则不予过关。看正反方哪方更厉害。

  生(7):战前得到人民支持,获得民心。

  生(8):作战时抓住了时机。

  生(9):凭借了勇气、智慧。

  生(10):选择了有利于作战的地点──长勺。

  (课件十三:顺利过关。)

  师:再看看毛主席的总结。(课件十四:毛泽东《中国革命战争的战略问题》有关评论。学生看)

  师:佩服毛主席吗?

  全班:佩服。

  师:我也佩服你们,因为你们又过了一关。(课件十五:第三关,写作训练)


四、互改互评,合作提高

  (课件十六:请展开想像,再现长勺之战场面,200字左右。)

  师:请同学们拿出昨天写的这篇作文。(随意读一位学生的作文)这篇文章有何优点、缺点?

  生(1):叙述得很清楚。

  生(2);我觉得想像不够,没有描绘出战争场面。

  师:你们的文章描绘战争场面如何?先看一段录像,看能不能多写一些战争的场面。

  (课件十七:战争场面录像。学生兴致勃勃地看)

  师:好,请同学们自行修改。修改好了,互相交换着修改、分享。

  (学生修改。)

  师:有没有写得好的?请推荐一篇好文章读给大家听。

  生(3):我推荐我同桌的。

  (朗读作文。学生鼓掌。)

  师:你是伯乐。你认为好在哪儿?

  生(3):战争场面写得很生动、具体。

  生(4):我念一篇。前半部分写我乘“时光机”,穿过“时光隧道,变成了一位鲁国士兵”,是我写的。后半部分是我同桌写的。

  (全班笑,并听。读完后,教师给予高度评价)

  师:有没有毛遂自荐的?

  (生5读,学生鼓掌。仍有许多学生举手)

  师:时间关系,就不念了。问问大家,自己觉得修改后的文章确实比上节课写的文章有进步了吗?

  全班:(响亮)是。

  师:可以过关了吗?

  全班:(高兴)可以。

  (课件十八:战斗胜利结束,奖励歌一首)

  (学生听《打靶归来》歌曲。课件十九:课后拓展练习。书目推荐;网站推荐)

  师:课后拓展练习,有兴趣的同学任选一题,用电脑完成,把软盘交给我。下课。      

来源:中国哲士网

中小学语文教学 曹刿论战,左丘明教案,教学设计 参考资料,课文

作品《曹刿论战》教学实录原文赏析

  • 上一篇文章:
  • 下一篇文章:
  •  

     

    相关文章
    《烛之武退秦师》说课稿
    《烛之武退秦师》教学实录1
    高中烛之武退秦师教案
    古诗文翻译赏析 勾践灭吴(节选)《国…
    《烛之武退秦师》辞令赏析
    烛之武退秦师原文
    《烛之武退秦师》说课稿2
    烛之武退秦师 教案
    高一语文新教案之烛之武退秦师
    《烛之武退秦师》教学设计
    《烛之武退秦师》优秀教案
    《烛之武退秦师》艺术感染力赏析
    《勾践灭吴》赏析
    《烛之武退秦师》说课稿1
    烛之武退秦师(人教版高一必修)
    13 烛之武退秦师
    烛之武退秦师 (《左传》)
    抓住关键  品味语言——《烛之武退秦…
    读《左传》笔记--烛之武退秦师
    《烛之武退秦师》备课资料大全
    勾践灭吴(节选)|教学
    《勾践灭吴》说课稿(二)
    勾践灭吴(节选)
    《勾践灭吴》(节选)
    《烛之武退秦师》教学实录
    勾践灭吴(节选)译文|
    《勾践灭吴》这样的删削不应该
    以人为本,导引人生 ———《烛之武退…
    由课文看古人的劝谏艺术(《左传》|烛…
    《烛之武退秦师》教学设计
    《烛之武退秦师》教学建议
    不鸣则已 一鸣惊人──读《烛之武退…
    《烛之武退秦师》课文导入
    用六个字解读《烛之武退秦师》
    烛之武退秦师 原文及文言知识点
    《烛之武退秦师》参考图片
    《烛之武退秦师》问题探究
    《烛之武退秦师》教学建议
    晋文公:传奇的霸主
    《烛之武退秦师》有关资料
    《烛之武退秦师》中的“双赢”理念
    恩惠耶?教训耶?──《烛之武退秦师…
    《烛之武退秦师》教学设计
    《烛之武退秦师》特殊句式
    《烛之武退秦师》关于练习
    《烛之武退秦师》备课笔记
    文约而意丰 辞婉而理骋──《烛之武…
    《烛之武退秦师》写作特点
    《烛之武退秦师》艺术感染力赏析
    《烛之武退秦师》涉及到的历史史实
    《烛之武退秦师》的结构美
    例谈新理念语文教案的编写──《烛之…
    《烛之武退秦师》中三国君主形象之比…
    《烛之武退秦师》课本剧
    《烛之武退秦师》课文说明
    《烛之武退秦师》整体把握
    《烛之武退秦师》疑难解析
    《烛之武退秦师》课文导读
    《烛之武退秦师》学法指津
    《烛之武退秦师》多音字辨析
    《烛之武退秦师》的“三巧”游说艺术
    《烛之武退秦师》教学设计
    《烛之武退秦师》课文题解
    《烛之武退秦师》词语的古今异义
    《烛之武退秦师》教学设计
    《烛之武退秦师》重难点讲解
    《烛之武退秦师》问题探究
    《烛之武退秦师》教学设计
    《烛之武退秦师》阅读练习
    烛之武退秦師(译文)
    《烛之武退秦师》教学设计
    《烛之武退秦师》教学设计
    《烛之武退秦师》教学设计
    千古一谋士 纵横天地间──《左传》…
    《烛之武退秦师》人物分析
    《烛之武退秦师》教学设计
    《烛之武退秦师》高考要求和理解记忆…
    《烛之武退秦师》固定句式
    《烛之武退秦师》教学设计
    《烛之武退秦师》形似字辨析
    《烛之武退秦师》词语解释
    《烛之武退秦师》通假字
    《烛之武退秦师》多义词辨析
    佚之狐乃一只狐
    《烛之武退秦师》教学中的人性分析
    《烛之武退秦师》生字注音
    我教《烛之武退秦师》实录
    《烛之武退秦师》结构分析
    《烛之武退秦师》教学杂谈
    《烛之武退秦师》写作背景
    《烛之武退秦师》知识点梳理
    《烛之武退秦师》教学设计
    《烛之武退秦师》词类活用
    烛之武退秦师知识点
    《烛之武退秦师》电子教材
    不鸣则已 一鸣惊人——读《烛之武退秦…
    《烛之武退秦师》知识点归纳
    《烛之武退秦师》教学设计
    《曹刿论战》教学实录
    为鲁庄公翻案
    《曹刿论战》教学实录
    《曹刿论战》教学设计
    《曹刿论战》教学设计
    《曹刿论战》教学设计
    《曹刿论战》教学设计
    《曹刿论战》说课稿
    《曹刿论战》说课稿
    《曹刿论战》教学杂谈
    异曲同工,妙在“论战”──《殽之战…
    《曹刿论战》人物描写
    读《曹刿论战》札记
    《曹刿论战》反馈课例
    论鲁庄公的“鄙”
    知人善任的典范──《曹刿论战》中的…
    虽鄙不顽犹大智──为鲁庄公说句公道…
    关于《曹刿论战》中的鲁庄公的评说
    《曹刿论战》教学实录
    我读《曹刿论战》
    关于《曹刿论战》和《国殤》中的车战
    和谐社会以情为要──读《曹刿论战》
    《曹刿论战》素质教育新学案
    《曹刿论战》教学设计
    《曹刿论战》教学设计
    《曹刿论战》教学设计
    《曹刿论战》教学设计
    《曹刿论战》问题探究
    反弹琵琶
    《曹刿论战》疑难解析
    《曹刿论战》教学反思
    《曹刿论战》新论
    《曹刿论战》特殊句式
    《曹刿论战》中心思想
    《曹刿论战》结构分析
    《曹刿论战》写作特点
    《曹刿论战》写作特色
    《曹刿论战》教学实录
    《曹刿论战》教学案例
    《曹刿论战》难句例解
    《曹刿论战》词语古今异义
    “情”是“实情”吗?
    《曹刿论战》课时训练
    《曹刿论战》整体把握
    《曹刿论战》问题研究
    《曹刿论战》研讨与练习说明
    《曹刿论战》教学建议
    关于《曹刿论战》的几个问题
    《曹刿论战》有关资料
    《曹刿论战》教学设计
    《曹刿论战》课文背景知识
    《曹刿论战》难句解
    《曹刿论战》学法建议
    浅谈《曹刿论战》的主题
    《曹刿论战》鉴赏
    《曹刿论战》注商
    《曹刿论战》中鲁庄公形象分析
    《曹刿论战》教后记
    《曹刿论战》教学建议
    《曹刿论战》课文题解
    《曹刿论战》课文评点
    《曹刿论战》教学设计
    《曹刿论战》生字注音
    《曹刿论战》多音字辨析
    《曹刿论战》形似字辨析
    《曹刿论战》测试题
    《曹刿论战》通假字
    《曹刿论战》重点难点指导
    《曹刿论战》教学设计
    《曹刿论战》词类活用
    《曹刿论战》教学设计
    《曹刿论战》教学设计
    《曹刿论战》字词解释
    《曹刿论战》教学设计
    《曹刿论战》教学设计
    《曹刿论战》教学设计
    《曹刿论战》教学设计
    《曹刿论战》中的管理艺术
    《曹刿论战》多义词辨析

    2004-2010  中国哲士网版权所有 引用本站内容请指明来源  给本站投稿   备案序号 蜀ICP备05009253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