设本页为首页                              加入收藏
中文域名: 古今中外.com       英文域名:www.1-123.com     大中小学语文作品及资料
您现在的位置: 中国哲士网 >> 作品 >> 古代 >> G >> 勾践灭吴(节选) >> 正文

 

勾践灭吴(节选)译文|

勾践灭吴
原文

越王勾践栖于会稽之上,乃号令于三军曰:“凡我父兄昆弟及国子姓,有能助寡人谋而退吴者,吾与之共知越国之政。”大夫种进对曰:“臣闻之:贾人夏则资皮,冬则资絺,旱则资舟,水则资车,以待乏也。夫虽无四方之忧,然谋臣与爪牙之士,不可不养而择也。譬如蓑笠,时雨既至,必求之。今君王既栖于会稽之上,然后乃求谋臣,无乃后乎?”勾践曰:“苟得闻子大夫之言,何后之有?”执其手而与之谋。遂使之行成于吴。

勾践说于国人曰:“寡人不知其力之不足也,而又与大国执仇,以暴露百姓之骨于中原,此则寡人之罪也。寡人请更!”于是葬死者,问伤者,养生者;吊有忧,贺有喜;送往者,迎来者;去民之所恶,补民之不足。然后卑事夫差,宦士三百人于吴,其身亲为夫差前马。

勾践之地,南至于句无,北至于御儿,东至于鄞,西至于姑蔑,广运百里,乃致其父母、昆弟而誓之:寡人闻古之贤君,四方之民归之,若水归下也。今寡人不能,将帅二三子夫妇以蕃。令壮者无取老妇,令老者无取壮妻;女子十七不嫁,其父母有罪;丈夫二十不取,其父母有罪。将免者以告,公令医守之。生丈夫,二壶酒,一犬;生女子,二壶酒,一豚;生三人,公与之母;生二子,公与之饩。当室者死,三年释其政;支子死,三月释其政;必哭泣葬埋之如其子。令孤子、寡妇、疾疹、贫病者,纳官其子;其达士,絜其居,美其服,饱其食,而摩厉之于义。四方之士来者,必庙礼之。勾践载稻与脂于舟以行。国之孺子之游者,无不餔也,无不歠也,必问其名。非其身之所种则不食,非其夫人之所织不衣。十年不收于国,民俱有三年之食。

国之父兄请曰:“昔者夫差耻吾君于诸侯之国,今越国亦节矣,请报之!”勾践辞曰:“昔者之战也,非二三子之罪也,寡人之罪也。如寡人者,安与知耻?请姑无庸战!”父兄又请曰:“越四封之内,亲吾君也,犹父母也。子而思报父母之仇,臣而思报君之仇,其有敢不尽力者乎?请复战!”勾践既许之,乃致其众而誓之,曰:“寡人闻古之贤君,不患其众之不足也,而患其志行之少耻也。今夫差衣水犀之甲者亿有三千,不患其志行之少耻也,而患其众之不足也。今寡人将助天灭之。吾不欲匹夫之勇也,欲其旅进旅退也。进则思赏,退则思刑;如此,则有常赏。进不用命,退则无耻;如此,则有常刑。”

果行,国人皆劝。父勉其子,兄勉其弟,妇勉其夫,曰:“孰是君也,而可无死乎?”是故败吴于囿,又败之没,又郊败之。

夫差行成,曰:“寡人之师徒不足以辱君矣!请以金玉、子女,赂君之辱!”勾践对曰:“昔天以越予吴,而吴不受命;今天以吴予越,越可以无听天之命而听君之令乎?吾请达王甬、句东,吾与君为二君乎!”夫差对曰:“寡人礼先壹饭也矣。君若不忘周室而为弊邑宸宇,亦寡人之愿也。君若曰:‘吾将残汝社稷,灭汝宗庙。’寡人请死!余何面目以视于天下乎?越君其次也。”

遂灭吴。

译文

越王勾践退守会稽山后,就向全军发布号令说:“凡是我的父辈兄弟及全国百姓,哪个能够协助我击退吴国的,我就同他共同管理越国的政事。”大夫文种向越王进谏说:“我听说过,商人在夏天就预先积蓄皮货,冬天就预先积蓄夏布,行旱路就预先准备好船只,行水路就预先准备好车辆,以备需要时用。一个国家即使没有外患,然而有谋略的大臣及勇敢的将士不能不事先培养和选择。就如蓑衣斗笠这种雨具,到下雨时,是一定要用上它的。现在您大王退守到会稽山之后,才来寻求有谋略的大臣,未免太晚了吧?”勾践回答说:“能听到大夫您的这番话,怎么能算晚呢?”说罢,就握着大夫文种的手,同他一起商量灭吴之事. 随后,越王就派文种到吴国去求和.越王勾践向百姓解释说:“我没有估计到自己力量的不足,去同强大的吴国结仇,以致使得我国广大百姓战死在原野上,这是我的过错,请允许我改正!”然后埋葬好战死的士兵的尸体,慰问负伤的士兵;对有丧事的人家,越王就亲自前去吊唁,有喜事的人家,又亲自前去庆贺;百姓有远出的,就亲自欢送,有还家的,就亲自迎接;凡是百姓所憎恶的事,就清除它,凡是百姓急需的事,就及时办好它。然后越王勾践又自居于卑位,去侍奉夫差,并派了三百名士人去吴国做臣仆。勾践还亲自给吴王充当马前卒。

越国的地盘,南面到句无,北面到御儿,东面到鄞,西面到姑蔑,面积总共百里见方。越王勾践召集父老兄弟宣誓说:“我听说古代的贤明君主,四面八方的百姓来归附他就象水往低处流似的。如今我无能,只能带领男女百姓繁殖人口。”然后就下令年轻力壮的男子不许娶老年妇女,老年男子不能娶年轻的妻子;姑娘到了十七岁还不出嫁,她的父母就要判罪,男子到了二十岁不娶妻子,他的父母也要判刑。孕妇到了临产时,向官府报告,官府就派医生去看护。如果生男孩就赏两壶酒,一条狗;生女孩,就赏两壶酒,一头猪;一胎生了三个孩子,由官家派给乳母,一胎生了两个孩子,由官家供给口粮。嫡子为国事死了,免去他家三年;庶子死了,免去他家三个月的徭役,并且也一定象埋葬嫡子一样哭泣着埋葬他。那些孤老、寡妇、患疾病的、贫困无依无靠的人家,官府就收养他们的孩子。那些知名之士,官家就供给他整洁的住舍,分给他漂亮的衣服和充足的粮食,激励他们为国尽力。对于到越国来的各方有名人士,一定在庙堂上接见,以示尊重。勾践还亲自用船装满了粮食肉类到各地巡视,遇到那些漂流在外的年轻人,就供给他们饮食,还要询问他们的姓名。勾践本人也亲自参加劳动,不是自己种出来的东西就决不吃,不是自己妻子织的布就不穿。十年不向百姓征收赋税,百姓中每家都储存了三年的口粮。

这时,全国的父老兄弟都向越王勾践请求说:“从前,吴王夫差让我们的国君在诸侯之中受屈辱,如今我们越国也已经上了轨道,请允许让我们报这个仇吧!”勾践辞谢说:“过去我们被吴国打败,不是百姓的过错,是我的过错,象我这样的人,哪里懂得什么叫受耻辱呢?请大家还是暂且不要同吴国作战吧!”(过了几年)父老兄弟又向越王勾践请求说:“越国四境之内的人,都亲近我们越王,就象亲近父母一样。儿子想为父母报仇,大臣想为君王报仇,哪有敢不竭尽全力的呢?请允许同吴国再打一仗吧!”越王勾践答应了大家的请求,于是召集大家宣誓道:“我听说古代贤能的国君,不担心军队人数的不足,却担心军队士兵不懂什么叫羞耻,现在吴王夫差有穿着用水犀皮做成的铠甲的士兵十万三千人,可是夫差不担心他的士兵不懂得什么叫羞耻,只担心军队人数的不足。现在我要协助上天灭掉吴国。我不希望我的士兵只有一般人的血气之勇,而希望我的士兵能做到命令前进就共同前进,命令后退就共同后退。前进时想到会得到奖赏,后退时想到会受到惩罚,这样,就有合乎常规的赏赐。进攻时不服从命令,后退时不顾羞耻,这样就有了合乎常规的刑罚了。”

于是越国就果断地行动起来,全国上下都互相勉励。父亲勉励他的儿子,兄长勉励他的弟弟,妻子勉励她的丈夫。他们说:“哪有象我们这样的国君,我们哪能不愿战死在疆场上呢?”所以首战就使吴国在囿地吃了败仗,接着又使他们在没地受挫,在吴国国都的郊野又把吴军打得大败。于是越国就灭掉了吴国。  
通假字
将帅二三子夫妇以蕃——率,率领
南至于句无——勾
令壮者无取老妇取——“娶”。句意是,规定青年男子不许娶老年妇女。
将免者以是免——“娩”,生育,临产。句意是,妇女将要临产时向官府报告。
三年释其政——征,征税
而摩厉之于义——磨砺,切磋
无不餔也——哺,给认识物吃
无不歠也——啜,给人水喝
今夫差衣水犀之甲者亿有三千——又
古今异义词
1.以暴露百姓之骨于中原中原,原野之中,现常用于“中原地区”。句意是,因而使百姓的尸骨暴露在荒野之中。寡人请更请,请允许我。现常用于请别人如何。句意是,请允许我改正。
2.丈夫二十不娶丈夫,男子。今常用于男女两人结婚后,男子是女子的丈夫。句意是,男子二十岁还不娶媳妇。生丈夫 丈夫,男孩。今常用义同前“丈夫”句。句意是生男孩。
3.十年不收于国 国,指国内人民。今常用于“国家”或“代表国家的”。句意是,十年不向人民征收赋税。贫<者纳官其子病,贫病,贫困。今用于“得病”等。句意是,贫困的人把他们的儿子送人官府,给以禀食,加以敬养。
4.爪牙<之士爪牙:勇敢的,今为贬义,比喻坏人的党羽。句意是,勇敢的将士。
5.孰是吾君也 是,这个,代词。现代为肯定判断词。句意是,谁能象我们国君这样好啊。
6.必哭泣葬理之如其子(嫡子)苟得闻子大夫之言(尊称)
7.请 请姓无庸战(请求对方)寡人请更(请允许我).
8.苟得闻子大夫之言(官名)今(医生)
9.非二三子之罪也,寡人之罪也(你们)今(二.三个孩子)
词类活用
宦士三百人于吴(宦,名词作动词,服役)
今夫差衣水犀之甲者亿有三千 (衣,名词作动词,穿。句意是,现在夫差穿水犀皮铠甲的士卒有十万三千人。
必庙礼之(庙,名词作状语,在庙堂上。礼,名词作状语,以隆重的礼节。句意是:一定在庙堂上以隆重的礼节接待他。)
古汉语句式

勾践说于国人曰(介词结构后置句。句意是:勾践向越国人民解释说。)
宦士三百人于吴(谓语前置。句意是:派三百多士人到吴国去服役。)
省略句
必庙礼之(缺主语:“必”后省略介词“于”;句意是:一定在庙堂上以隆重的礼节接待他。)

来源:中国哲士网

中小学语文教学 勾践灭吴(节选),国语,左丘明教案,教学设计 参考资料,课文

作品勾践灭吴(节选)译文|原文赏析

  • 上一篇文章:
  • 下一篇文章:
  •  

     

    相关文章
    《烛之武退秦师》说课稿
    《烛之武退秦师》教学实录1
    古诗文翻译赏析 勾践灭吴(节选)《国…
    高中烛之武退秦师教案
    《烛之武退秦师》辞令赏析
    烛之武退秦师原文
    《烛之武退秦师》说课稿2
    烛之武退秦师 教案
    高一语文新教案之烛之武退秦师
    《烛之武退秦师》教学设计
    《烛之武退秦师》优秀教案
    《烛之武退秦师》艺术感染力赏析
    《勾践灭吴》赏析
    《烛之武退秦师》说课稿1
    《勾践灭吴》说课稿(二)
    《勾践灭吴》这样的删削不应该
    《烛之武退秦师》教学实录
    勾践灭吴(节选)|教学
    《勾践灭吴》(节选)
    烛之武退秦师(人教版高一必修)
    勾践灭吴(节选)
    以人为本,导引人生 ———《烛之武退…
    读《左传》笔记--烛之武退秦师
    抓住关键  品味语言——《烛之武退秦…
    烛之武退秦师 (《左传》)
    13 烛之武退秦师
    《烛之武退秦师》备课资料大全
    由课文看古人的劝谏艺术(《左传》|烛…
    《烛之武退秦师》教学设计
    《烛之武退秦师》有关资料
    我教《烛之武退秦师》实录
    不鸣则已 一鸣惊人──读《烛之武退…
    用六个字解读《烛之武退秦师》
    烛之武退秦师 原文及文言知识点
    《烛之武退秦师》问题探究
    《烛之武退秦师》关于练习
    《烛之武退秦师》教学建议
    晋文公:传奇的霸主
    《烛之武退秦师》中的“双赢”理念
    恩惠耶?教训耶?──《烛之武退秦师…
    《烛之武退秦师》参考图片
    《烛之武退秦师》特殊句式
    《烛之武退秦师》课文题解
    《烛之武退秦师》教学建议
    《烛之武退秦师》备课笔记
    文约而意丰 辞婉而理骋──《烛之武…
    《烛之武退秦师》写作特点
    《烛之武退秦师》艺术感染力赏析
    《烛之武退秦师》涉及到的历史史实
    《烛之武退秦师》的结构美
    例谈新理念语文教案的编写──《烛之…
    《烛之武退秦师》中三国君主形象之比…
    《烛之武退秦师》课本剧
    《烛之武退秦师》课文说明
    《烛之武退秦师》整体把握
    《烛之武退秦师》疑难解析
    《烛之武退秦师》课文导读
    《烛之武退秦师》学法指津
    《烛之武退秦师》形似字辨析
    《烛之武退秦师》的“三巧”游说艺术
    《烛之武退秦师》教学设计
    《烛之武退秦师》生字注音
    《烛之武退秦师》教学设计
    《烛之武退秦师》重难点讲解
    《烛之武退秦师》问题探究
    《烛之武退秦师》高考要求和理解记忆…
    佚之狐乃一只狐
    《烛之武退秦师》教学设计
    《烛之武退秦师》教学设计
    《烛之武退秦师》教学设计
    《烛之武退秦师》教学设计
    千古一谋士 纵横天地间──《左传》…
    《烛之武退秦师》人物分析
    《烛之武退秦师》教学设计
    《烛之武退秦师》教学设计
    《烛之武退秦师》阅读练习
    《烛之武退秦师》教学中的人性分析
    《烛之武退秦师》教学设计
    《烛之武退秦师》词语解释
    《烛之武退秦师》通假字
    《烛之武退秦师》多义词辨析
    《烛之武退秦师》词类活用
    《烛之武退秦师》词语的古今异义
    《烛之武退秦师》固定句式
    《烛之武退秦师》多音字辨析
    《烛之武退秦师》结构分析
    《烛之武退秦师》课文导入
    《烛之武退秦师》写作背景
    《烛之武退秦师》知识点梳理
    《烛之武退秦师》教学设计
    烛之武退秦師(译文)
    《烛之武退秦师》教学设计
    《烛之武退秦师》教学杂谈
    《烛之武退秦师》电子教材
    不鸣则已 一鸣惊人——读《烛之武退秦…
    烛之武退秦师知识点
    《烛之武退秦师》知识点归纳
    《曹刿论战》教学实录
    《曹刿论战》教学实录
    《曹刿论战》教学设计
    《曹刿论战》教学设计
    《曹刿论战》教学设计
    《曹刿论战》教学设计
    《曹刿论战》教学设计
    《曹刿论战》说课稿
    《曹刿论战》说课稿
    《曹刿论战》教学杂谈
    反弹琵琶
    读《曹刿论战》札记
    《曹刿论战》写作特色
    《曹刿论战》新论
    《曹刿论战》教学实录
    《曹刿论战》反馈课例
    论鲁庄公的“鄙”
    知人善任的典范──《曹刿论战》中的…
    《曹刿论战》教学实录
    为鲁庄公翻案
    异曲同工,妙在“论战”──《殽之战…
    关于《曹刿论战》和《国殤》中的车战
    和谐社会以情为要──读《曹刿论战》
    《曹刿论战》素质教育新学案
    《曹刿论战》教学设计
    《曹刿论战》教学设计
    《曹刿论战》教学设计
    《曹刿论战》教学设计
    《曹刿论战》问题探究
    《曹刿论战》课文评点
    虽鄙不顽犹大智──为鲁庄公说句公道…
    关于《曹刿论战》的几个问题
    《曹刿论战》教后记
    《曹刿论战》特殊句式
    《曹刿论战》中心思想
    《曹刿论战》结构分析
    《曹刿论战》写作特点
    《曹刿论战》教学实录
    《曹刿论战》疑难解析
    《曹刿论战》教学案例
    《曹刿论战》学法建议
    《曹刿论战》中的管理艺术
    《曹刿论战》鉴赏
    《曹刿论战》测试题
    《曹刿论战》课时训练
    《曹刿论战》整体把握
    《曹刿论战》问题研究
    《曹刿论战》研讨与练习说明
    《曹刿论战》教学设计
    《曹刿论战》有关资料
    《曹刿论战》教学设计
    《曹刿论战》难句例解
    《曹刿论战》难句解
    浅谈《曹刿论战》的主题
    《曹刿论战》教学建议
    《曹刿论战》注商
    “情”是“实情”吗?
    《曹刿论战》中鲁庄公形象分析
    《曹刿论战》教学反思
    《曹刿论战》教学建议
    《曹刿论战》多义词辨析
    《曹刿论战》重点难点指导
    《曹刿论战》教学设计
    《曹刿论战》课文题解
    《曹刿论战》生字注音
    《曹刿论战》多音字辨析
    我读《曹刿论战》
    《曹刿论战》字词解释
    《曹刿论战》词类活用
    《曹刿论战》通假字
    关于《曹刿论战》中的鲁庄公的评说
    《曹刿论战》课文背景知识
    《曹刿论战》词语古今异义
    《曹刿论战》形似字辨析
    《曹刿论战》教学设计
    《曹刿论战》教学设计
    《曹刿论战》教学设计
    《曹刿论战》教学设计
    《曹刿论战》教学设计
    《曹刿论战》人物描写

    2004-2010  中国哲士网版权所有 引用本站内容请指明来源  给本站投稿   备案序号 蜀ICP备05009253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