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曹刿论战》教学建议 《曹刿论战》是一篇以记叙为主的文言文。它记叙了曹刿协助鲁庄公战胜强敌,取得长勺之战胜利的全过程,其中着重记述了曹刿论述克敌制胜的原因,表明了曹刿的远见卓识和军事才能。
学习这篇文章从内容、写作方法上要使学生了解曹刿关于战争的论述,通过长勺之战曹刿总结了哪些经验;作者是怎样突出曹刿这一人物的形象的;从学习文言文方面还要要求学生熟读背诵,增强语感,运用辨析比较的方法积累语汇。
由于文言文的难易程度不同,学生学习水平有差异,文言课文的教法五花八门。只要能完成教学目的,都是好方法,但是,教师设计教法时,有几点是要特别注意的。
1、是最好不单纯用串讲语言的方法,对课文的翻讲教师不大包大揽,学生不能只管记教师的翻译。而是要引导学生看注释,学会依靠注释。自己发现文句讲解中的难题,向教师发问、求教。
2、是读课文后要让学生先对课文有整体认识。最好不要一上课就从一段一句入手串讲,而是先根据学生已有的文言知识试着自己去读文明意。这样做学生一方面可以发现语句解释中的问题,另一方面,明白全文意思、故事情节,就不会孤立地学习讲解词句,而是从整体出发,词不离句,句不离段,学习语句不离全文。
3、是多读课文。文言文课时紧,常常是讲得多读得少,学生课下背诵往往是死记硬背。因此,课上利用讲解文句时间边读边讲,分析课文时,边读边分析,造成熟读成诵的局面,这样,释义、理解、背诵相互配合完成,效果好。
《曹刿论战》教学步骤可做如下安排:
教师先讲时代背景,文章出处等历史、文化、文学常识。目的是让学生在明了大背景下学习课文。
读课文后让学生说明课文大意,用自己的话叙述,不一句一句翻讲课文,对水平高的学生也不让他这时就逐句翻译,只要求讲大意。从学生陈述中教师可以发现学生理解语句、文意方面的问题;学生对总体有了了解有利于理解句意、词义、篇章结构。
串讲课文是第三步,要师生共同活动,边读文,边看注释,边译文句。要求学生不记每句的翻译,只记词义、词组义。
然后,分析本文写作特点,结合课文分析人物,分析对比的写法,详略得当的特点。 最后,归纳文言文的各种语言现象。本文中有:了解古今词义的变化,重要词语的使用义等。
对于学习能力强,文言文学习有一定水平的班级,可以把串讲、分析两步结合进行,然后分头总结的方法。提出若干问题让学生读文回答,再译成现代义,同时进行分析。比如:讲文章开头六句话,可以先提问:齐鲁长勺之战发生在什么时间?从哪个词可以看出交战双方的地位?作者怎样在文章开头就简洁地交待了文中两个主要人物?乡人为什么不让曹刿去见鲁庄公?他们鲜明的立场表现在哪三个字上?曹刿回答时哪两个字强调了他入见的出发点?等等,教师提一问,先由学生用原文回答,然后由学生对照注释讲解,教师有意识强调重点难点,学生在书上批注记录。
来源:中国哲士网
中小学语文教学 曹刿论战,左丘明教案,教学设计 参考资料,课文
作品《曹刿论战》教学建议原文赏析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