知人善任的典范 ──《曹刿论战》中的鲁庄公形象 《曹刿论战》不仅刻画了关心国事、谋虑深远的军事家曹刿的形象,而且还刻画了鲁公这个礼贤下士、知人善任的政治家的形象。
文章开头,写曹刿与其乡人的对话“肉食者谋之,又何间焉”点明了曹刿的身份,并从人与人之间的关系,从侧面来刻画鲁公的形象。曹刿为当时的庶士,鲁庄公则是一诸侯国的最高统治者。在“官贵民贱”的奴隶社会里,鲁庄公接见曹刿这个士庶,的确要冒“轻身”和“失序”的风险。鲁庄公为了清除迫在眉睫的外患,以掠人的胆量和气魄,突破“礼不下庶人”的老规矩,放下诸侯的架子,同意曹刿入见。这里,鲁庄公虽还没有出场,但一个礼贤下士的政治家的形象跃入纸上。
文章接着用三答三探,从正面具体地来刻画鲁庄公形象。
曹刿入见鲁庄公,并没有献上什么退敌的锦囊妙计,只是问鲁庄公:“何以战?”这样,不是鲁庄公问计,而是由曹刿主动发问。这种反主为次的胸怀比三顾茅庐的刘备,“吐哺”“握发”的周公,似乎更加难能可贵。鲁庄公第一次回答,曹刿认为不“专”衣食,“必以分人”,是小恩小惠,得到好处的人不普遍,老百姓就不会支持他去打仗;第二次回答,曹刿又认为祭神明,“必以信”,是“小信未孚”,神明也不会保佑;第三次鲁庄公才掏出心里话:“大小之狱,虽不能察,必以情。”曹刿认为,办大小案件,“必以情”,是“忠之属也”。曹刿认为作为一国之主的鲁庄公,对一切大大小小的案件,都处置得合情合理,这正是“上恩利民”之举,必然为民所仰望,为民所乐从。所以,曹刿充满信心地说:“可以一战。”这一次比一次深入地回答,不仅表现了鲁庄公治国有道,治国有方,而且表现了做为一个政治家的胸怀和善于知人的卓识。
文章紧接着写战争实践,进一步生动形象地刻画鲁庄公,使这个典型形象得到了升华。“长勺之战”拉开战幕后,鲁庄公十分信任和器重曹刿,让他和自己同坐一辆战车,参与指挥。开始,鲁庄公准备击鼓进去,“刿曰:‘未可。’”“齐人三鼓”后,方说:“可矣。”鲁庄公采纳了曹刿的正确战术,把握住敌竭我盈的有利战机,鸣鼓催军奋战,一举击溃了齐军。这时,鲁庄公的兴奋劲是可想而知的。就在他急于乘胜追击的时候,曹刿却曰:“未可。”在此情况下,鲁庄公还是克制住自己急于求胜的情绪,直到曹刿“下视其辙”、“登轼而望之”,表示“可矣”之后,这才下令追赶齐国败军。这样,鲁国终于赢得了这场战争的胜利。
对曹刿的两个“未可”和“可矣”,鲁庄公当时虽不明其所以然,但因情势紧急,无暇询究。他努力自控,当机力断,惟曹刿的谋略是从,待战争胜利了。再“问其故”。鲁庄公先从谏,再问由,对曹刿的意见,当然不是庸俗地随和,而是高度信任的表现,更不是愚蠢地盲从,而是有胆有识的体现。如果鲁庄公不是这样,对曹刿的意见,事事都要在当时穷根究底,先问后从,那将使曹刿动则有掣时之虑,即使他的才能再大,也难以施展出来,势必坐失战机,使鲁军因弱不敌强而败北。或者,鲁庄公不采纳曹刿的“敌疲我打”的战术,固执己见,一意蛮干,那就可以设想,齐鲁长勺之战不会以“齐师败绩”而告终。先问后从,失之于疑;顽固拒谏,失之于愚。两者都是缺乏胆识的表现。鲁庄公先从谏,后问由,正体现了一个政治家有胆有识。善于用人的可贵品质。
来源:中国哲士网
中小学语文教学 曹刿论战,左丘明教案,教学设计 参考资料,课文
作品知人善任的典范──《曹刿论战》中的鲁庄公形象原文赏析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