虽鄙不顽犹大智 ──为鲁庄公说句公道话 马庆珍 初中语文课本第六册有一篇古文《曹刿论战》,我按照课本教参讲了多次,每次讲鲁庄公这个人物,说他“鄙”无“远谋”,简直一无是处时,总觉得这样评价他,有失公允。
当然,从本篇课文的题目《曹刿论战》来看,重点确实应以分析曹刿如何论述战争为主,而以鲁庄公作对比,两相对照,突出曹刿的“远谋”和鲁庄公的“鄙”无“远谋”。出于课文的对比写法,这样讲固然必要,但若把鲁庄公说成一无是处,恐怕也未必合乎实际。就拿鲁庄公跟曹刿讨论迎战齐军的作战条件来说,两人对话的气氛是轻松的,鲁庄公并未以国君的威势压人,而是有问必答(鲁庄公的“衣食所安,弗敢专”,曹刿认为是“小惠”,靠不住;又提出“牺牲玉帛,弗敢加”,曹刿认为是“小信”,也靠不住;最后又提出“小大之狱”“必以情”,才得到了曹刿的肯定。可见谈话是没有拘束的)。当曹刿否定了鲁庄公的“小惠”、“小信”等迎战齐军的条件时,他并未因为自己是国君而觉得难堪,也未耍国君威风,更没因为军机大事,乃国之特级绝密,尔等不得“间焉”而拒曹刿于门外,而是如实亮出“家底”(“小惠”、“小信”都不行,又提出“小大之狱”“必以情”的条件)同曹刿探讨这场战争的作战基础。这从一个侧面说明了鲁庄公的平易近人,他的臣属(据说曹刿是一名武士,即保卫宫廷的士兵①)及民众是容易接近的。这在一个领导者来说,是个了不起的优点。
在战场指挥作战时,他的“将鼓”、“将驰”均被曹刿制止,曹刿并代替他指挥。这又说明他能从善如流,勇于接受意见,特别是在战机瞬息万变的关键时刻,能果断地听从别人比自己高明的指挥,这是需要大度和勇气的。他没有因为别人“抢”了自己作为国君,当然也是三军最高统帅的指挥权而觉得脸上无光,更没有认为曹刿有野心,而是充分信任曹刿,真可谓“疑人不用,用人不疑”了。(不知鲁庄公平时是否熟悉他宫廷里的这位士兵,如果不熟悉,那么一定在同曹刿讨论战争问题时,对曹刿作为充分的观察;否则,他绝不会昏庸到冒险把国家存亡的大事押给一个不知底细的人。)
最后,当战斗“既克”时,他立即“问其故”,说明鲁庄公并不甘于自己对战争的“鄙”无“远谋”的湖涂状态。
总之,鲁庄公虽然对战争“鄙”无“远谋”,但却为臣属及民众所易于接近,又能虚心接受意见,而后者又大大弥补了“鄙”无“远谋”的缺漏,可谓虽鄙不顽犹大智也。设若当初他根本不接见曹刿,或见到曹刿,但一听他敢于否定自己的意见,觉得冒犯自己国君的尊严,因而火冒三丈,特别是在战场上“将鼓”、“将驰”的命令全被曹刿制止,继而代替了自己的指挥,因而认为曹刿篡夺了自己的领导和指挥权而把他法办,那么战争的结局就会同课文的记叙相反了。
鲁庄公的这个事例也给了人们,特别是领导者以深刻的启迪:只有保持平易近人的作风,善纳雅言,群众才愿意和敢于接近他,向他提出意见和建议;如果认为自己比群从高明,甚至刚愎自用,专横跋扈,群众见了就害怕,那么再精明也不如“鄙”无“远谋”的鲁庄公。
《曹刿论战》是给初中三年级学生讲的,当然不能讲得过细,但只讲鲁庄公“鄙”的一面,不讲他优点的一面,恐怕对学生的教育意义也不会太大。
──────── ① 《中国历史人物辞典》(黑龙江人民出版社出版)第6页:“[曹刿]刿也作翙,即曹沫。春秋时鲁国武士。”
来源:中国哲士网
中小学语文教学 曹刿论战,左丘明教案,教学设计 参考资料,课文
作品虽鄙不顽犹大智──为鲁庄公说句公道话原文赏析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