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战国策》,是先秦战国时期游说之士的策划、谋略与言论的汇编,所记述的时间,大约自周定王十七年(公元前四五二年)至秦始皇三十一年(公元前二一六年);所涉及的国家主要有东周、西周、秦、齐、楚、赵、魏、韩、燕、宋、卫诸国。作者不可考证,起初是一些单行本,到了汉代,文人刘向将它们编辑为一个整体,定名为《战国策》,共三十三篇。刘向在《叙录》中说:“中书本号,或曰《国策》,或曰《国事》,或曰《短长》,或曰《事语》,或曰《长书》,或曰《修书》。臣向以为战国时游士辅所用之国,为之策谋,宜为《战国策》。”书中所载合纵连横之计,勾心斗角之事,反映了那个时代的政治斗争和策士为了生存而表现出的苦心。
从文学的角度看,《战国策》中的每一篇文章,都是一个比较完整的故事,情节结构严谨,人物刻划生动,文势纵横,论述周密,善于运用寓言和比喻,语言精炼流畅。战国时期,山西被分为韩、赵、魏三国,其中有不少是记述发生在这三国的故事的,有些作品成为经典之作,一直流传下来,比如《触龙说赵太后》等,由此,也丰富了山西文学史。
《触龙说赵太后》出自《战国策·赵策》。文章记述了赵孝成王元年(公元前二六五年),赵国一位名叫触龙的老臣,为解除国家遭受秦国进攻的灾难,用委婉曲折的方式,规劝赵太后送儿子到齐国做人质,以求得齐国发兵救赵国的故事。战国时期,是我国封建制代替奴隶制的转变时期,也是新兴地主阶级内部财产和权力不断再分配的时期。这篇《触龙说赵太后》,正是通过触龙说服赵太后将儿子长安君送到齐国做人质,换取到齐国出兵救赵,使赵国转危为安这个故事,集中表达了当时统治集团中某些有识之士关于不能“位尊而无功,奉厚而无劳”的进步思想。
这篇作品的艺术特点是比较突出的。首先是把人物置于矛盾斗争之中,通过其自身的言行,传神地表现出主题思想。触龙是作者浓墨重彩刻划的人物,他关心国事,忠于朝庭,长于智谋,善于辞令;而这一切,作者是有意识地把他放在特定环境中,通过具体言行生动显现出来的。在赵国需要长安君到齐国做人质问题上,主政的赵太后与大臣们产生了矛盾,如果触龙直谏,必定会像其他大臣一样被赵太后痛斥。颇有智谋并有善于说话的触龙,察颜观色,采取了动之以情、晓之以理、由远及近、层层诱导的方法,终于使“太后之色少解”,为进入主题创造了平和的氛围。之后,抓住太后爱子的心理,请求允许自己儿子去当兵,让太后感受到人人都爱子的情感,还用燕后之事作反衬,最终使得太后明白过来国家大事与溺爱儿子孰重孰轻的道理,决定听从触龙的意见,把儿子长安君送到了齐国,解了国家之危。其次是善于运用细节描绘,用来揭示人物内心世界的变化。比如叙述触龙进见赵太后之初,是“入而徐趋,至而自谢”,前四字,既写出了触龙老态龙钟的外形,也表现了触龙对赵太后的敬畏心情;后四字,一方面写出触龙走近太后面前的情状,另一方面也传达出触龙谦卑的心态。这样的细节描写,反映了触龙对太后的忠诚,说明触龙非常清楚地知道,要想说动太后,必须用情感的方式。再如描写赵太后的表情,起初是“盛气而揖之”,通过触龙很策略的开导,变为“色少解”,然后是“笑曰”,末了是“诺,恣君之所使之!”这一系列的细节描写,展示了赵太后内心有层次的变化过程,对烘托主题思想起到了很好的作用。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