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眼中的秦王 ──《唐雎不辱使命》教学案例
【引子】
新课标从合作探究的角度对语文学习提出了这样的要求:“对课文的内容和表达有自己的心得,能提出自己的看法和疑问,并能运用合作的方式,共同探讨疑难问题。”我以为,要达到这一要求,教师在教学活动中必须创设自由、安全、平等的对话氛围,引导学生主动参与学习,自主构建知识。
教学中我努力践行这一理念并拥有了许许多多意外的收获,《唐雎不辱使命》课堂上那一幕便是这众多意外收获中的一份。
【案例描述】
《唐雎不辱使命》是义务教育课程标准实验教科书《语文》(人教版)九年级上册第六单元的一篇文言文。这篇课文是为众人熟知的名篇,刻画的唐雎、秦王两个人物非常传神、性格鲜明,因此指导学生把握人物形象及刻画人物的方法,被本人理所当然地列为了教学重点。于是,在学生整体感知课文内容后,我适时地抛出了这样一个问题:这篇课文中的唐雎和秦王在你的心目中各自留下了什么印象?请同学们分组讨论,并在文章中找出相应的依据。问题刚一抛出,学生在经过片刻的独立思考后,很快展开了如火如荼的讨论。这正是我所期盼的,因为学生参与合作学习的主动程度往往直接影响着教学目标的达成。果然不出我所料,讨论未几,很多组便纷纷举手示意已有成果,急盼发言,我顺势将大家领到了成果汇报环节。学生的发言令我颇为满意:
生1:唐雎是一个勇敢的人,面对秦王的威胁恐吓,他镇定自若,毫无怯色。
生2:唐雎是一个机智、善辩的人,他针锋相对地提出“布衣之怒”反击秦王的“天子之怒”,短时间内即举出专诸、聂政、要离的真实事例反驳秦王,并表明自己要与秦王同归于尽的决心,迫使秦王不得不屈服。
生3:唐雎是一个视死如归的人,他“挺剑而起”的举动就是见证。
生4:秦王是一个狡猾的人,他采用软硬兼施的办法想使唐雎屈服。
生5:秦王是一个贪生怕死的人,他起初面对唐雎盛气凌人,骄横霸道,当唐雎“拔剑而起”时,他却“色挠”且“长跪而谢之”。
生6:秦王是一个残暴的人,他一发怒,将“伏尸百万,流血千里”。
……
随着学生讨论的深入,文中两个人物形象愈来愈丰满。正当我在暗自庆幸这一环节的顺利进行时,无意中却瞥见了一平日很喜阅读历史书籍的学生眉头紧锁,一副欲言又止的样子。我于是走到他桌旁,笑着说道:“A同学,是不是另有高见?能否与我们一块分享你的思维成果?”我用鼓励的眼神看着他。“在我眼中,秦王也是一个有远见的人。因为秦王吞并安陵是为了最终实现大一统。”一石激起千层浪,此言一出,教室顿时热闹得像沸腾的开水锅。反对者有之,赞成者亦有之。我示意大家迅速安静下来,随后平静地说道:“A同学不人云亦云,敢于发表自己的见解,勇气可嘉。老师想听听大家对他的观点的看法。”我话音刚落,许多双手便像雨后般的春笋立了起来,一场唇枪舌战就此展开。 生1:我赞成这位同学的观点。秦王不采用武力手段,而是用诈骗这种和平方式来吞并安陵,可以避免生灵涂炭。(少许几人附和)
生2:我不同意生1的观点。课文中提到:秦王发怒,将“伏尸百万,流血千里”,可见他采用和平方式吞并安陵并非为百姓考虑。他这样做是为保存自己实力,为最后的统一大业养精蓄锐,不过,从这点看,秦王称得上一个有远见的人。(部分学生频频点头)
生3:我认为这篇文章中的秦王不能认为是一个有远见的人。从课文前面的提示中,我们可以看出这篇文章主要是歌颂唐雎不畏强暴的精神,作者塑造秦王这个人物只是为了与唐雎形成对比,突出唐雎的性格特征。文章褒贬分明,“有远见”蕴含褒义,用来形容这篇文章中的秦王并不合适。(教室里响起热烈的掌声)
生4:可是,寻老师说过:“一千个人眼中有一千个哈姆莱特”,难道,我们48个人眼中就不能有48个秦王吗?
(教室里霎时陷入沉寂,学生们纷纷将目光投向了我,脸上写满了求知的渴望。确实,这个问题的解决对他们而言,太难了,其涉及到的文学鉴赏理论,是大学汉语言文学专业《文学概论》课上才会提到的)
师:同学们说的都有自己的道理,说明大家思考很认真、很深入。面对他人的观点,大家不人云亦云,敢于质疑,敢于发表自己独到的见解,这点是难能可贵的,希望大家今后继续发扬这一优点。确实,老师说过:“一千个人眼中有一千个哈姆莱特”,这是指我们在鉴赏文学作品时会根据自身的生活经验、文化修养等对文学作品中的形象进行再创造,可由于个人的状况不同,再创造的形象也就不同,这就是文学鉴赏的主观差异性。但是文学鉴赏还存在着客观一致性,即我们只能在艺术形象指引的方向下进行适当地伸延,不能从根本上改变它,另给它一种新的质。例如:我们不能把多愁善感的林黛玉想象成泼辣爽朗的王熙凤。在欣赏文学作品方面,老师再给大家一个建议:在准确把握原作者对作品中人物所持观点、态度的基础上,再去进行个性化的解读。
【课后反思】
这堂课虽然打乱了我的设计思路,却使我获得了以下几点启示:
1、尊重个体差异,可帮助学生内化知识
在本课教学中,我努力创造学生与文本、学生与学生、学生与教师对话的机会,让学生自主建构作品中的人物形象。作为历史爱好者的A同学在建构秦王形象时,因为受到原有经验(即曾看到过的历史书籍中的秦王形象)的影响,与其他学生的认知产生了差异。对于他的观点我并非简单地加以否定或肯定,而是让学生谈看法、让学生议分歧,如此,既珍视了学生独特的感受、体验和理解,又帮助学生在主动探求的过程中,完成了知识的内化。
2、放飞学生思维,可促进课程动态生成
课堂上,我给予了学生自由思维的足够空间,鼓励学生各抒己见,形成百家争鸣的局面,学生不仅对《唐雎不辱使命》中的秦王有了深刻的认识,还将问题引向深入,主动探讨鉴赏文学作品的一般规律,促成了课程内容的生成与转化。试想,如果在教学过程中我照本宣科,忽视了学生在阅读过程中的个性化体验,那么学生看到的也许仅仅是眼前的“一棵树”,而非“一片森林”。
3、给予适时点拨,能引起学生认知突破
对文本的理解学生可以有自己的不同理解和感受,这是语文新课标所倡导的理念。一方面,我尊重学生的个性化体验,另一方面,也给予学生适时引导,在放飞学生思维的同时,让文学作品中所固有的内在的东西,即文学作品中的人物所蕴含的作者观点及态度为其指引方向。本课教学的点拨正是在学生的愤悱之际,引起学生认知的突破,使学生在“山重水复疑无路”之时,发现“柳暗花明又一村”。
课虽然结束了,但关于新课程的思索仍在继续,不由地想起了皮亚杰说过的一句话:“教师的工作不是‘教给’学生什么,而是努力构造学生的知识结构,并用种种方法来刺激学生的欲望。这样,学习对于学生来说,就是一个‘主动参与’的过程了。”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