换一个角度分析秦王
——读《唐雎不辱使命》有感
《唐雎不辱使命》选自《战国策•魏策》,是魏策中的最末一篇,题目乃是后人所加,文章虽短,却完整的记叙了一段历史故事,有史学价值,并取得了很高的艺术成就。
对于《唐雎不辱使命》中的秦王,一些评论家给他涂上了贬斥的色彩,说他“骄横欺诈,外强中干,色厉内荏”①。初中语文四册《教学参考用书》在《唐雎不辱使命》这一课的课文说明中也说秦王“骄横、狂妄、狡诈和前倨后恭”,说“秦王以诈骗、威胁安陵君、唐雎开始,以自己卑躬屈膝的向唐雎道歉讨饶而告终”。
秦王果真如此“虚弱无耻”②吗?我们可不可以换一个角度重新分析秦王呢?
秦王赢政“奋六世之余烈,振长策而御宇内,吞十周而亡诸侯”。在《唐雎不辱使命》所记事件发生的时候,秦已灭掉了韩国和魏国,兼并了赵国、燕国、楚国的大部分国土。雄才大略的秦王“包举宇内,并吞八荒”的事业正方兴未艾,怎么会让小小的安陵国阻挡住呢?安陵国原是魏国的附庸国,方圆仅五十里,人口多说不过数万(估计数)。这在有百万雄师的秦王眼里实在算不了什么,但是秦王对安陵并不打算动用武力,只想借助强大的国势通过外交途径拿下安陵,于是“秦王使人谓安陵君曰:‘寡人欲以五百里之地易安陵,安陵君其许寡人?’”
秦王的要求也许带有狡诈,秦王的态度自然骄横,但社会发展的趋势,人民要求安定的心愿,就体现在秦王的欲望里。
安陵君拒绝了秦王的要求,但又害怕秦王不高兴对自己不利,于是派使者唐雎去秦国作进一步的解释。唐雎来到秦国,在秦廷上和秦王展开面对面的斗争。秦王凭着强大的国力盛气凌人,他冲着唐雎——质问、寻衅、威胁,唐雎则为了不负使命据理力争,针锋相对,终于挺剑而起。
当唐雎挺剑而起的时候,秦王的处境多么危险。秦王的脸色变了,身子也直起来了,但他只说了一句话,就将唐雎安抚下来。
秦王说:“先生坐!何至于此!寡人谕矣:夫韩、魏灭亡,而安陵以五十里地存者,徒以有先生也。”
就这么一句赞赏,怎么就能将唐雎安抚住呢?我们首先分析当时秦国和安陵国的形势就会明白。当时秦国强大而安陵弱小,两者相差何止百倍。唐雎出使秦国,旨在缓和并解决秦和安陵之间的矛盾,绝不是前来刺杀秦王赢政的,刺杀秦王对安陵君、安陵国和唐雎自己都没有好处,所以他挺剑而起只不过是装装样子。睿智的秦王似乎当时 就看出了这一点,他能屈能伸,一句话赞扬的话即将唐雎安抚住。说秦王“以自己卑躬屈膝的向唐雎道歉讨饶”是不合适的。
其次,我们再分析秦王和唐雎二人相对的具体情形,也会明白唐雎何以会罢手。当时,即使唐雎真的用剑去刺秦王,他也不见得就能得手。因为:1、唐雎虽然嘴里说着专诸、聂政、要离等人的行刺事迹,但他不一定就具备专诸聂政要离等人的神勇;2、唐雎慷慨陈词之后再动手已经不再是突袭,只能是硬碰硬,舍着命上;3、这也是最重要的一点,秦王并非在不测面前束手待毙之人。公元前的227年,他33岁的时候,燕太子丹派荆轲以献图为名来秦廷刺杀秦王赢政,那时图穷匕现,事起仓促,何等凶险,秦王尚能制住荆轲,难道仅在两年后秦王35岁依然风华正茂体力强健的时候,他倒要惧怕唐雎的“挺剑而起”而道歉讨饶吗?
再有,在这危急关头,秦王由“坐”而“长跪”,这是秦王要迎战唐雎的“挺剑而起”呀,这怎么会是“卑躬屈膝”呢?
所以说,说秦王“外强中干,色厉内荏,卑躬屈膝,道歉讨饶,虚弱无耻”,是不恰当的。
秦王说的“先生坐!何至于此!寡人谕矣:夫韩、魏灭亡,而安陵以五十里地存者,徒以有先生也”这句话柔柔和和的拍在唐雎的麻穴上,使唐雎获得了极大满足而停止了鲁莽行动,这充分显示出了秦王的机智。尤其耐人寻味的是:秦王在他说的这句话中只表现了自己对唐雎的一定程度的赞赏,并没有答应唐雎什么要求。从这一层就更可以看出秦王已经镇定并成竹在胸。而且,时隔不久,安陵国就被秦国灭掉了。所以“唐雎不辱使命”这个题目不能像语文课本上注释的那样解释成“唐雎完成了出使的任务”而只能解释成——唐雎到秦国出使没有受辱。
从这个角度上分析秦王,我们会发现秦王胸怀韬略,胆识超人,临危不乱,进退自如,不愧为一代英才。我们在褒扬唐雎不畏强暴敢于献身的精神的同时,更应该肯定秦王蠃政为历史发展所做的努力和贡献,只有这样才能真正挖掘出这篇历史故事中的艺术价值和史料价值。
一褒一贬,是一元化思维。
多方褒扬,更有利于学生思维的发展。
① 见《古文鉴赏辞典》,刘桐孙,江苏文艺出版社1987年版。
② 见《中学教材全解》初二语文(下)陕西人民教育出版社2003年版11月第4版。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