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唐雎不辱使命》教学设计 上海市闵行区友爱实验中学 黄友干 【教学目标】 1、知识目标: ⑴ 初步体会课文大意,并积累一些文言实词。 ⑵ 了解有关战国策的文学常识。 2、方法与技能目标: ⑴ 学习本文运用对话描写刻画人物形象的方法,依据文本分析唐雎和秦王的性格特征。 ⑵ 在角色朗读中,更深入体会人物的性格特征,读出语气和气势。 3、情感目标: 学习唐雎不畏强暴,敢于为国家利益而斗争的精神。 【教学重点难点】 1、学习本文运用对话描写刻画人物形象的方法,依据文本分析唐雎和秦王的性格特征。 2、学习唐雎不畏强暴,敢于为国家利益而斗争的精神。 【课时安排】 一课时。 【教学设想】 《唐雎不辱使命》是一篇经典文言名篇,相对其他文言文,如《岳阳楼记》《出师表》《生于忧患,死于安乐》等,它的故事性比较强,人物性格很鲜明,尤其是其中针锋相对的对话很是精彩,学生学习的兴趣应该是比较浓厚的。因此本文的教学重点就放在对话描写表现人物性格以及学习唐雎的精神上.考虑到一节课的容量比较大,所以我事先让学生做了充分的预习,朗读文章,纠正疑难,查阅资料,整理笔记等,因此文学常识与字词掌握情况就能掌握比较扎实,节约了时间,提高了课堂教学效率,扩大了教学容量。 【教学过程】 教师活动 学生活动 设计意图 在了解学生已有知识的基础上,补充介绍《战国策》的有关知识和其中的具有雄辩口才的人物,激情导入。 通过回顾所学,查阅资料,让学生事先整理好对《战国策》的了解。 让学生学会温故知新,查阅整理资料,并在了解学生已有知识的情况下有的放矢地进行补充,讲解,做到有所侧重。 要求学生朗读课文: 1、校正读音。 2、检测学生对于疑难字词与句子的掌握情况。 3、能够用自己的语言概括文章的主要内容。 事先做好预习工作,把读音不清楚的字词圈划出来。能预习掌握一些疑难词句的意思,为理解课文做好充足的准备。 强调预习的作用,使学生拥有良好的语文学习习惯,提高课堂效率,为分析人物性格做好准备。 主要设计这样几个问题引导: 1、唐雎为何出使秦国? 2、安陵君与唐雎的话有和共同点,又有什么不同之处? 3、秦王的态度发生了怎样的变化? 4、依据文本分析唐雎与秦王的不同性格特征。 抓住语言描写,分析人物性格。 通过几个问题的引导,让学生学会依据文本分析人物性格特征,通过品味语言,比较分析,朗读感受等方法全面把握人物的性格。 让学生在理解人物性格的基础上,分角色朗读。 分角色朗读: 评价每位角色的朗读情况。 在理解人物性格的基础上分角色朗读,能使学生更好地把握语气,体会情状。通过角色朗读,也加深同学对于人物性格的感性体验。 探讨: 唐雎这种不畏强权,敢于为国牺牲自我的精神,在我们现代社会,还有没有现实意义? 学生讨论。 肯定唐雎不畏强暴,敢于为国家利益而斗争的精神。 引导学生联系生活实际,探讨唐雎精神的现实意义,思考关于保卫国家利益与保护国家尊严之类的问题。 总结: 1、本文的对话描写在塑造人物性格,推动故事情节中的作用。 2、《战国策》中还有许多成语:如“鹬蚌相争,渔翁得利”、“画蛇添足”、“亡羊补牢”、“狐假虎威”、“南辕北辙”等,激发学生课后阅读。 再读文章,如有疑难,进行发问。 通过教师总结与拓展,激发学生课后阅读的兴趣。 |
来源:中国哲士网
中小学语文教学 唐雎不辱使命,刘向教案,教学设计 参考资料,课文
作品《唐雎不辱使命》教学设计原文赏析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