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I卷(选择题共60分)
一、(30分,每小题3分)
1.下列各组词语中,没有错别字的一组是
A.意蕴 察颜观色 错愕 飞扬跋扈
B.昏愦 甘拜下风 遒劲 融汇贯通
C.渲染 委曲求全 缄默 水乳交融
D.危胁 拾人牙慧 凛冽 既往不咎
2.下列各句中,数词使用正确的一项是
A.生理学家反复告诫广大青少年,晚上11点以后到凌晨四点以前,是精力恢复的最佳时期,必须保证睡眠。
B.1949年8月,新中国即将诞生时,比毛主席小2岁的李开文主动要求回农村工作。
C.该校作文教学改革成果显著,今年又有多名学生在华东6省1市作文比赛中获奖。
D.宣统三年九月十四日——即阿Q将搭连卖给赵白眼的这一天——三更四点,有一只大乌逢船到了赵府上的河埠头。
3.依次填入下列各句横线处的词语,恰当的一组是
①任何一种药物都只能在一定的时间内起作用,感冒新药康泰克的______为24小时。
②这位服务生在众人的注视下,把几种酒按一定比例先后倒入高脚杯里,_______成可口的鸡尾酒。
③作为一位母亲,爱孩子这是天性,但是千万不要________自己的孩子。
A.时效 配制 娇纵
B.时效 配置 骄纵
C.实效 配置 娇纵
D.实效 配制 娇纵
4.下列各句中,加点的成语使用恰当的一句是
A.自去年《中国社会科学辑刊》提出建立社会科学规范化以来,“规范化”成为学人之间 的话题。
B.“天才=百分之九十九的汗水+百分之一的灵感”,从某种意义上讲,这是一个 的真理。
C.这部拿了国际大奖的电影,在国内上映时票房率大增,中途退场的观众可说是 。
D.一走进王老师的家,我们马上感到,这并不宽敞的居室里洁净雅致, 。
5.下列各句中,没有语病的一句是
A.在学校教学工作中,如果强调教师的主导作用,就会妨害广大学生的独立思考。
B.南京市为保护古都特色,对以夫子庙为核心景区的“十里秦准”风光进行了全面修复和建设。
C.建设部拟定了“九五”期间,我国将建成住宅12亿平方米,届时全国城市人均居住面积将达9平方米。
D.《日内瓦公约》的第13条规定使战俘免致遭受暴行、恫吓、侮辱及公众好奇心的烦扰。
6.依次填入下面一段文字中横线处的语句,与上下文衔接最恰当的一组是
学习一门课程、一种知识或技能要依靠语文能力。________,对外界的信息也只有转为语言信号,才能进行有条理的观察、分析、综合。______。概念在词的形式下构成了判断,判断在句子的形式下构成了推理,复杂无形的思维过程变为有序的、形象的语言过程。就这样,________,最终实现形成自己对世界的看法(世界观,价值观或某一学科的观念、法则)。
①只有通过语言,一个人的知识才能在大脑里积累
②一个人的知识只有通过语言才能在大脑里积累
③人的大脑在语言的帮助下,实现了无数次辩证的或逻辑的思维过程
④正是语言,使人的大脑实现了辩正的或逻辑的无数次思维过程
⑤人对环境的内化在语言的支持下实现了
⑥人在语言的支持下实现了对环境的内化
A.②③⑥ B.②④⑤ C.①④⑤ D.①③⑥
7.下列有关文学常识的表述,错误的一项是
A.欧·亨利,是美国著名短篇小说家,《警察和赞美诗》是他的短篇小说的代表作品。他的作品曾被誉为“美国生活的幽默的百科全书”。
B.屈原,名平,是战国时期楚国人,我国古代伟大的爱国诗人。他的主要作品有《离骚》、《九章》、《九歌》等,都收在汉朝人编的他的作品集《楚辞》里。
C.小说是与诗歌、散文、戏剧并列的一种文学体裁。小说艺术的中心是塑造典型的人物形象,并借以反映丰富的社会生活。小说的形象不单指小说中的人物,还有负载主题的情节、环境、细节等。
D.蒲松龄,字留仙,世称聊斋先生,清代著名文学家。他在贫苦的生活中创作了文言短篇小说集《聊斋志异》,《促织》就是其中的一篇具有深刻社会意义的小说。
8.对下面这首古诗的赏析,不恰当的一项是
饮酒 陶渊明
结庐在人境,而无车马喧。
问君何能尔?心远地自偏。
采菊东篱下,悠然见南山。
山气日夕佳,飞鸟相与还。
此中有真意,欲辨已忘言。
A.前四句平易得如同口语,第一句平平道出,第二句转折,第三句承上发问,第四句回答作结。自然地解释了“无车马喧”的原因,即对那种争名夺利的世界取隔离与冷漠的态度。
B.第六句,把哲理寓于形象之中,使读者感到:人闲逸而自在,山静穆而高远。这一句中的“见”字如改成“望”字,诗意就会大减,甚至可以说是索然无味了。
C.最后两句,是全诗的总结:这一种真谛,乃是生命的活泼泼的感受,逻辑的语言不足以体现它的微妙与整体性。
D.这首诗否定了世俗的价值观,肯定人本身的价值,体现了“个性觉醒时代”一个人在精神方面的追求,认为这种追求可以使人摆脱世俗社会的束缚,可以超越自然。
阅读下面这首诗,完成9-10题。
惠安女子 舒婷
野火在远方,远方
在你琥珀色的眼睛里
以古老部落的银饰
约束柔软的腰肢
幸福虽不可预期,但少女的梦
蒲公英一般徐徐落在海面上
呵,浪花无边无际
天生不爱倾诉苦难
并非苦难已经永远绝迹
当洞箫和琵琶在晚照中
唤醒普遍的忧伤
你把头巾一角轻轻咬在嘴里
这样优美地站在海天之间
令人忽略了:你的裸足
所踩过的碱滩和礁石
于是,在封面和插图中
你成为风景,成为传奇
9.对这首诗的解说,不恰当的一项是
A.“野火在远方,远方”描写的是古远蛮荒的野火,“在你琥珀色的眼睛里”中的“你”指现实生活中的惠安女,这两句诗把现实和历史联系起来,使惠安女有了“古老”的色彩。
B.“以古老部落的银饰/约束柔软的腰肢”一句描绘出独具民俗民情的装束的优美形象,从全诗看,这句写的是古代惠安女,却给她点染上现代女子的韵味。
C.“你把头巾一角轻轻咬在嘴里”一句,写出了惠安女子的婀娜娇羞,美丽温情,却也包含着惠安女缺少觉醒的过多的缄默。
D.“令人忽略了:你的裸足/所踩过的碱滩和礁石”一句寓有批评,寓有抗议,批评抗议社会的不可原谅的“忽略”——忽略妇女世代不易的悲苦命运。
10.对这首诗的赏析,不恰当的一项是
A.全诗节律缓慢,有跨越时间和空间的形象组接,有耐人寻味的比喻,有寓意丰富的细节,从而在表面的优美中深含了一种怅惘和悲凉。
B.诗人让惠安女静立在黄昏落照中,没有倾诉苦难,而是面对人生忧患表现出坚强勇敢的精神和“不识愁滋味”的乐观态度,有“此时无声胜有声”的妙处。
C.诗人以温婉可人又略带哀愁的抒情笔调,写下了两种情绪:显形的,沉静优美;隐性的,躁动强烈。
D.这首诗批评了人们对于惠安女的传统审美态度,说明这有着与普天下女子共同的甚至是更为悲苦的命运的女子,不应仅仅是“封面”和“风景”。
二、(18分,每小题3分)。
阅读下面一段文言文,完成11-16题。
皇庆初,天璋为归德府知府,劭农兴学,复河渠,河患遂弭。时群盗据 ,商旅不通。天璋擒数百人,悉磔以徇,盗为止息。升浙江廉访副使,到任阅月,以更田制,改授饶州路总管。天璋既至,听民自实,事无苛扰,民大悦, 为清。时省臣 田事,妄作威福,郡县争赂之,觊免谴。饶独无有,省臣衔之,将中以危法,求其罪无所得。县以饥告,天璋即发廪赈之,僚佐持不可,天璋曰:“民饥如是,必俟得请而后赈,民且死矣。失申之责,吾独 之,不以累诸君也。“竟发藏以赈之,民赖全活。其临事无所顾虑若此。火延饶之东门,天璋具衣冠,向火拜,势遂息。鸣山有虎为暴,天璋移文山神,立捕获之,以治行第一闻,升任广东廉访使。先是,豪民濒海堰,专商舶以射利,累政以赂置不问。天璋至,发卒决去之。岭南地素无冰,天璋至,始有冰,人谓天璋政化所致云。
11.对下面句子中加点的词的解释,不正确的一项是
A.时群盗据 要津:交通要道。
B.吾独 之 任:担任。
C. 为清 版籍:所辖区域。
D.时省臣 田事 董:监督管理。
12.下列各组句子中,加点的词的意义和用法不相同的一组是
A.复河渠,河患 弭
秦军解去, 救邯郸
B.天璋 至,听民自实
泣之三日,乃誓疗之
C.必俟得请而后赈,民 死矣
卿但暂还家,吾今 报府
D.民大悦,版籍 清
吾见其难为,怵然为戒,视 止,行为迟
13.从句式的角度看,对下列两组句子中加点的部分的判断,正确的一项是
①县以饥告,天璋即
②天璋移文山神,
③省臣衔之,将中
④豪民濒海堰,专商舶
A.①与②相同 ③与④不同
B.①与②相同 ③与④也相同
C.①与②不同 ③与④相同
D.①与②不同 ③与④也不同
14.下列各个句子在文中的意思,不正确的一项是
A.以更田制,改授饶州路总管——因为变更田制,改为授予饶州路总管的职位
B.郡县争赂之,觊免谴——郡和县里的官员争先恐后地贿赂中央官员,企图免受谴责
C.竟发藏以赈之,民赖全活—竟然打开自家的粮仓来拯救灾民,百姓全部活下来了。
D.累政以赂置不问——,数任主管的官员因为接受了贿赂而置之不问
15.以下句子分别编为四组,全都表现卜天璋“为政以德”的一组是
①劭农兴学 ②复河渠 ③擒数百人 ,悉磔以徇 ④听民自实,事无苛扰⑤郡县争赂之……饶独无有 ⑥县以饥告。天璋即发廪赈之⑦天璋至,发卒决去之
A.②③⑤⑦ B.①④⑤⑥ C.①②④⑥ D.③⑤⑥⑦
16.下列对原文的叙述与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A.天璋四次担任四种不同官职,能爱民劝民,为民除害,不计个人得失,因此得到了百姓的拥护和皇帝的信任。
B.天璋先后打击路霸海霸,毫不手软,这与他自己治政有方、行为端正、公正廉洁很有关系。
C.天璋拜火火灭,移文山神即获虎,至岭南岭南有冰。由此可见,天璋有神力,绝非常人。
D.天璋为政廉洁,不行贿,有的中央官员记恨他,要罗织罪名整治他,但始终没有找到他有什么罪过。
三、(12分,每小题3分)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17-20题。
现在的宇宙还在膨胀之中,但未来宇宙会永远膨胀下去呢,还是会在某个时期转而收缩呢?决定的关键,在于宇宙究竟拥有多少物质。现在如果只考虑观测到的物质,则宇宙将会永远膨胀下去。但是,应考虑宇宙中存在的“黑暗物质”,它们不发光,所以通常观测不到。这样,我们对于宇宙膨胀的未来还无法得出结论。
首先假设宇宙中拥有为数众多的黑暗物质,以至于未来会停止膨胀转而收缩。原本渐行渐远的星系开始靠拢,宇宙中所有的宇宙背景辐射的温度也会开始上升。所谓宇宙背景辐射,是指大爆炸的光的残余物,其温度和宇宙大小成反比。例如,现在的温度是绝对温度3度左右,如果宇宙收缩到现今的一半,则温度将升为绝对温度6度。一旦宇宙的大小缩小到现在的1/2000时,温度将上升到绝对温度6000度,整个宇宙空间都像太阳一样发光发亮。这时,星系和星系相互碰撞,星球因强烈辐射开始熔化。接着整个宇宙收缩为一点,回到诞生初始的状态。宇宙开始时的一瞬称为“大爆炸”,而宇宙终结时刻称为“大收缩”。
接下来,再假设宇宙会永远膨胀下去的情景。物质溃毁后的宇宙,是个寂静的世界。宇宙中只剩下电子和正电子(电子的反粒子),它们又化为稳定的基本粒子微中子和光。而且,由于宇宙的膨胀,使得它们的密度无限趋近于零,最后成为空荡荡的空间。 年后,空间的各个角落又出现了朦胧的亮光。这是因为吞噬星系的黑洞开始放出光芒。事实上,黑洞在吞尽周围所有物质之后,随即一点一点地放出光芒而开始 。黑洞蒸发的时间依其质量而定,越轻的的黑洞蒸发越快。开始放红光,然后温度逐渐升高而转为蓝光,如爆炸一般,并释放出黑洞的能量,最后蒸发完。
17.文中“蒸发”一词的意思是
A.黑洞内的液体缓慢地转化为气体的过程
B.黑洞释放出所吞噬的物质的过程
C.黑洞一点一点地放出光芒的过程
D.黑洞释放出其能量的过程
18.文中“对于宇宙膨胀的未来还无法得出结论”的意思是
A.因无法知道黑暗物质究竟有多少,所以不知道未来的宇宙是膨胀呢,还是收缩
B.因无法观测到黑暗物质,所以不知道宇宙将怎样继续膨胀下去
C.因无法确认“黑洞”是否存在,所以也就无法对宇宙的未来下结论
D.宇宙中存在的“黑暗物质”会促使宇宙继续膨胀,但膨胀的结果是难以预测的
19.对本文提供的信息,理解不准确的一项是
A.决定宇宙是否膨胀的关键因素在于“黑暗物质”的多少
B.宇宙背景辐射的温度是与宇宙的大小成反比的,宇宙越大则温度越低。
C.如果宇宙无限膨胀,则宇宙中物质的密度将越来越趋近于零,其终结之时是黑洞的大爆炸
D.宇宙是以超高温、超密度的火球形态诞生的,如果宇宙收缩,其终结之时也将是一个超高温、超密度的火球
20.下列语句不适合作本文标题的一项是
A.未来的宇宙会发生什么
B.对宇宙未来的预测
C.宇宙的诞生和终结
D.宇宙还会继续膨胀吗
第Ⅱ卷(共90分)
四、(18分)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21-24题。
学问的趣味,是怎么一会事呢?这句话我不能回答。凡趣味总要自己领略,自己未曾领略到的,旁人没法子告诉你。佛典说的“如人饮水,冷暖自知”,你问我这水怎样的冷,我便把所有形容词说尽,也形容不出给你听,除非你亲自喝一口。我这题目——“学问的趣味”,并不是要说学问如何如何的有趣味,只是要说如何便会尝到学问的趣味。
趣味主义最重要的条件是“无所为而为”,凡有所为而为事,都是以别一件事为目的而以这一件事为手段的。为达目的起见,勉强用手段;目的达到时,手段便抛却。例如学生为毕业证书而做学问,著作家为版权而做学问,这种做法,便是有所为。有所为虽然有时也可以为引起趣味的一种方式,但到了趣味真发生时,必定要和“所为者”脱离关系。小孩子为什么游戏?为游戏而游戏。为游戏而游戏,游戏便有趣,为体操分数而游戏,游戏便无趣了。
凡人类的本能,只要那部分搁久了不用,它便会麻木,会生锈。十年不跑步,两腿一定会废了;每天跑一分钟,跑上几个月,一天不跑时,腿便发痒。人类为理性的动物,“学问欲”原是固有本能之一种;只怕你出了学校便和学问告别,把所有经管学问的器官一起打入冷宫,把学问的胃口弄坏了,便山珍海味摆在面前也不愿动筷子,所以我劝你每日除本业正当劳作之外,最少总要腾出一点钟,研究你所嗜好的学问。不消耗那一点钟,闹成了“学问胃弱”的征候,白白剥夺了一种人类应享的特权啊!
趣味总是慢慢地来,越引越多,像倒吃甘蔗,越下才越得好处。假如你虽然每天有一点钟做学问,但不过拿来消谴消谴,不带有研究精神,趣味便引不出来。趣味总是藏在深处,你想得着,便要深入下去。不怕范围窄,越窄越便于聚精会神;不怕问题难,越难越便于鼓勇气。只要肯一层一层地往里面追,我保你一定被它引到“欲罢不能”的地步。
趣味就像电,越摩擦越出。前两段所说,是靠我本身和学问本身的摩擦,但仍恐怕我本身有时会停摆,发电力便弱了。所以常要仰赖别人的帮助。一个人总要有几位共事的朋友,同时还要几位共学或共玩的朋友。共事的朋友,用来扶持我的职业,共学的朋友和共玩的朋友同一性质,都是用来摩擦我的趣味。这类朋友,能够和我的嗜好,只要彼此都有研究的精神,我便和他搭伙研究。即或不然——他有他的嗜好,我有我的嗜好,只要彼此都有研究精神,我和他常常在一块或常常通信,便不知不觉把彼此趣味摩擦出来了。得着一两位这样的朋友,便算人生大幸福之一。我想只要你肯找,断不会找不出来。
我说这四件事,虽然像是老生常谈,但恐怕大多数人都不曾这样做。唉!世上人多么可怜啊!这种不假外求,不会蚀本,不会出毛病的趣味世界,竟没有几个人肯来享受!古书说的故事“野人献曝”,我是尝冬天晒太阳的滋味尝得舒服透了,不忍一个人独享,特地恭恭敬敬地来告诉诸君,诸君或者会欣然采纳吧!但我还有一句话,太阳虽好,总要诸君亲自去晒,旁人却替你晒不出来。
(节选自梁启超《学问之趣味》)
21.这篇文章中,(1)联系全文看,第二段开头一句中“无所为而为”的具体含义是什么?(2)第三段中间“把做学问的胃口弄坏了”一句中的“胃口”的具体内容指什么?(4分)
答:(1)________________
(2)__________________
22.最后一段写到“我说这四件事”,具体指的是什么?(6分)
答:(1)______________(2)____________
(3)_______________(4)________________
23.作者在文章结尾处引用了成语“野人献曝”,(1)既说明了对这篇文章的作用的认识,(2)也表明了对读者的态度。请你用简洁的语言表述出这里所说的“认识”和“态度”的具体内容。(4分)
答:(1)__________(2)____________
24.下面对文章的赏析,不正确的两项是(4分)
A.文章多用比喻论证的方法,平易风趣、深入浅出地阐述了“如何领略学问的趣味”这一中心问题。
B.作者循循善诱,如话家常一般,阐明了学问趣味之所在,启发读者要亲自去尝一尝学问的乐趣。
C.作者联系自身的经验,通过“四件事”,指出培养做学问的兴趣的方法,勉励读者自觉、主动地从事学问研究。
D.文中不少地方运用了排比递进的句式,热情洋溢,气势恢弘,说理明白透彻,有很强的鼓动性。
五、(12分)
25.下面一句话,先用比喻,再从相对的两个方面表述,形象生动,而又耐人寻味。请仿照这种形式续写内容。(3分)
曾经,青春的心似一道紧锁的窗,挡住了风雨和严寒,也阻断了清新与自然。
曾经,青春的心_____________
26.按要求改变下面句子中画横线的部分。(3分)
虽然不识字,①她看明白那字条了。岂但看明白,②并且参透了里头的意义。懂得了向来不懂得的女儿女婿的心思,③就仿佛有一股新的生命力周布全身,心中也觉得充实了好些。
①改为被动句_____________
②改为把字句______________
③改为判断句______________
27.根据下列两种情景,以“母亲”为描写重点,分别写一段话。每段不少于30个字。(6分)
情景一:当我遇到困难时__________________
情景二:当我获得成功时__________________
六(60分)
28.仔细观赏下面这幅漫画,认真想一想,然后把你想到的内容表述出来,组成一篇文章。
注意:
①文章内容只要与上面的漫画有关,都符合要求。
②文体不限。可以记叙经历,编述故事,抒发感情,发表议论,展开想象,等等。
③题目自拟
④不少于800字。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