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教版高中第三册第六单元练习测试卷(B)
一、选择题(12分,每小题2分)
1.下列各组词语中,没有错别字的一项是[ ]
A.矫诏 社稷 扼腕 蜂涌而上
B. 骂 傫然 堙没 抶而仆之
C.班驳 樗蒲 孤僻 绛皓驳色
D.渗漉 石罅 诟厉 投环道路
选出2-4题对加点词的意义和用法判断正确的项2.
(1)视死如归
(2)吾妻归宁
(3)三顾茅庐
(4)瞻前顾后
[ ]
A.句(1)和句(2)相同,句(3)和句(4)也相同
B.句(1)和句(2)相同,句(3)和句(4)也不同
C.句(1)和句(2)不同,句(3)和句(4)不同
D.句(1)和句(2)不同,句(3)和句(4)相同
3.
(1)其辱人贱行,视五人之死,轻重因何如哉
(2)子孙视之不甚惜,举以予人,如弃草介
(3)是故圣益圣,愚益愚
(4)日三四里,少益耆食
[ ]
A.句(1)和句(2)相同,句(3)和句(4)也相同
B.句(1)和句(2)不同,句(3)和句(4)也不同
C.句(1)和句(2)相同,句(3)和句(4)不同
D.句(1)和句(2)不同,句(3)和句(4)相同
4.
(1)东犬西吠
(2)济水东流
(3)骊山北构而西折
(4)汶水西流
[ ]
A.句(1)和句(2)相同,句(3)和句(4)也相同
B.句(1)和句(2)不同,句(3)和句(4)也不同
C.句(1)和句(2)相同,句(3)和句(4)不同
D.句(1)和句(2)不同,句(3)和句(4)相同
5.对下列文言句式分类有误的一项是
①为国者无使为积威之所劫哉
②中谷绕泰安城下,郦道元所谓环水也
③今已服矣,又何求焉
④周公之逮所由使也
⑤余是以记之,盖叹郦元之简,而笑李渤之陋也
⑥及其衰也,数十伶人困之,而身死国灭,为天下笑
⑦家有老妪,尝居于此
⑧石之铿然有声者,所在皆是也,而此独以钟名,何哉
⑨句读之不知,惑之不解,或师焉,或不焉,吾未见其明也
⑩稍见云中白若摴蒱数十立者,山也
囚安在
君子博学而日参省乎己,则知明而行无过矣
[ ]
A.①④⑥/②⑧⑩/③⑤⑨ /⑦
B.①④⑦/②⑧⑩/③⑤⑨ /⑥
C.①⑥/②④/③⑤⑨ /⑧⑩/⑦
D.①④⑥/②④⑧⑩/③⑤⑨ /⑦ /⑧⑩
6.对下列各句中加点词词类活用分类正确的一项是
①秦以攻取之外,小则获邑,大则得城
②请以民情上闻
③山多石,少土
④故远人不服,则修文德以来之
⑤殚其地之出,竭其庐之入
⑥百年老屋,尘泥渗漉,雨泽下注
⑦吾妻之美我者,私我也
⑧孔子师郯子、苌弘、师襄、老聃
⑨买五人之脰而函之
⑩其疾病而死,死而湮没不足道者,亦已众矣
盖其又深,则其至又加少矣
由是观之,则今之高爵显位,一旦抵罪,或脱身以逃,不能容于远近
13虽大风浪不能鸣也
14楚左尹项伯者,素善留侯张良
[ ]
A.① /②⑥/③ /④ /⑤ /⑦⑧/⑨⑩
B.①③/②⑥/ /④ /⑤ /⑦⑧/⑨⑩
C.① /② /③⑥/④ /⑤@/⑦⑩/⑨⑩
D.①⑤/②⑥/③ /④⑧/ /⑦ /⑨⑩
二、阅读题
阅读下面两篇文章,完成7-22题
(一)
晚游六桥待月记
袁宏道
西湖最盛,为春为月,一日之盛,为朝烟,为夕岚。今岁春雪甚盛,梅花为寒所勒,与杏桃相次开发,尤为奇观。
石篑数为余言:傅金吾园中梅,张功甫玉照堂故物也,急往观之。余时为桃花所恋,竟不忍去湖上。由断桥至苏堤一带,绿烟红雾,弥漫二十余里。歌吹为风,粉汗为雨,罗纨之盛,多于堤畔之草,艳冶极矣。
然杭人游湖,止午未申三时,其实湖光染翠之工,山岚设色之妙,皆在朝日始出,夕舂未下,始极其浓媚。月景尤不可言,花态柳情,山容水意,别是一种趣味。此乐留与山僧游客受用,安可为俗士道哉!
7.解释下列各句中加点的词
(1)与杏桃相次开发________;
(2)竟不忍去湖上________
8.文中说“然杭人游湖,止午未申三时”,按一天24小时计算,“午未申”三时是指从________点到________点。
9.文章第二段中作者反复写桃花的迷人之处,既有正面描写,也有侧面烘托。正面描写的句子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侧面烘托的句子有(1)______________________;(2)______________________。
10.“罗纨之盛”的“罗纨”是指________。这里使用了_____________的修辞方法。
11.下面句子中语音停顿正确的一项是
a.余/时为桃花所恋,竟不忍去湖上。
b.余时/为桃花所恋,竟不忍去湖上。
c.此乐/留与山僧游客受用,安可为俗土道哉!
d.此/乐留与山僧游客受用,安可/为俗土道哉!
[ ]
A.ac
B.ad
C.bc
D.bd
12.与例句中加点词语意义相同的一项是
例:今岁春雪甚盛
[ ]
A.西湖最盛,为春为月
B.盛名之下,其实难副
C.年轻气盛
D.桃花盛开
F.罗纨之盛,多于堤畔之草
13.与例句中加点词的意义相同的一项是
例句:石篑数为余言
[ ]
A.数风流人物,还看今朝
B.愿令得补黑衣之数
C.今吾嗣为之十二年,几死者数矣
D.则用负之数,存亡之理,当与秦相较,或未易量
E.不可胜数
F.数典忘祖
14.与例句中加点的词的意思相同的一项是
例句:其实湖光染翠之工,山岚设色之妙
[ ]
A.架梁之椽,多于机上之工女
B.巫医乐师百工之人
C.工诗善画
D.做工精细
E.异曲同工
F.巧夺天工
15.从文言句式角度看,下列各句画线部分与例句不同的项有
例句:余时为桃花所恋
[ ]
A.或脱身以逃,不能容于远近
B.安可为俗土道哉
C.六艺经传皆通习之,不拘于时,学于余
D.梅花为寒所勒,与杏桃相次开发,尤为奇观
E.石之铿然有声者,所在皆是也
F.以子之才,臣事赵孟,必得近幸。子乃为所欲为,顾不易邪
G.洎牧以谗诛,邯郸为郡,惜其用武而不终也
H.故今之墓中作乎为五人也
16.下面对文章的评析准确的项有
[ ]
A.本文标题是《晚游六桥待月记》,而第二段却极写桃花之盛,有些喧宾夺主。
B.第二段写桃花之盛,看似偏离题意,其实是为“待月”做铺垫,衬出月色更为迷人。
C.第二段既写花,又写人,在二十里花海之中游人如织,“艳冶极矣”,颇有唐著名诗人崔护“人面桃花相映红”的诗情画意。
D.在作者看来最招人喜爱的是西湖的春天和月夜之景。
E.在作者看来,西湖最美的是春日的月夜之景。
(二)
沧浪亭记
归有光
浮图(和尚)文瑛居大云庵,环水,即苏子美沧浪亭地也。亟求余作《沧浪亭记》,曰:昔子美之《记》,记亭之胜也,请子记吾所以为亭者。
余曰:昔吴越有国时,广陵王镇吴中,治园于子城西南。其外戚孙承佑亦治园于其偏。迨淮南纳土,此园不废。苏子美始建沧浪亭,最后禅者居之,此沧浪亭为大云庵也;有庵以来二百年。文瑛寻古遗事,复子美之构于荒残灭没之余,此大云庵为沧浪亭也。
夫古今之变,朝市改易。尝登姑苏之台,望五湖之渺茫,群山之苍翠。太伯虞仲之所建,阖闾夫差之所争,子胥种蠡之所经营;今皆无有矣。庵与亭何为者哉!
虽然,钱镠因乱攘窃,保有吴越,国富兵强,垂及四世。诸子姻戚,乘时奢僭,宫馆苑囿,极一时之盛;而子美之亭乃为释子(和尚)所钦重如此。可以见士之欲垂名于千载,不与澌然而俱尽者,则有在矣!
文瑛读书喜诗。与吾徒游,呼之为“沧浪僧”云。
17.与例句中加点的词的意义相同的一项是
例句:请子记吾所以为亭者
[ ]
A.此沧浪亭为大云庵也
B.此大云庵为沧浪亭也
C.于是为长安君约东百乘,质于齐
D.知之为知之,不知为不知,是知也
E.言为为代之轨物(法度与礼制。轨,法度;物,典章文物),行为人之师表
18.与例中的“所以”的意义和用法不同的项有
例句:请子记吾所以为亭者
[ ]
A.师者,所以传道受业解惑也
B.所以遣将守关者,备他盗出入与非常也
C.原庄宗之所以得天下,与所以失之者,可以知之矣
D.圣人之所以为圣,愚人之所以为愚,其皆出于此乎
E.此世所以不传也
19.与例句中的“朝”字的读音和意义者相同的一项是
例句:夫古今之变,朝市改易
[ ]
A.有谤讥于市朝,闻于寡人之耳者,受下赏
B.朝发白帝彩云间,千里江陵一日还
C.燕、赵、韩、魏闻之,皆朝于齐
D.此吾祖太常公宣德间执此以朝
20.与“庵与亭复何为者哉”所用句式相同的一项是
[ ]
A.而子美之亭乃为释子所饮重如此
B.船头坐三人,中峨冠而多髯者为东坡
C.其外戚孙承佑亦治园于其偏
D.古之人不余欺也
21.与例句中“游”字的意义和用法相同的一项是
例句:与吾徒游,呼之为“沧浪僧”云
[ ]
A.以无厚入有间,恢恢乎,其于游刃必有余地矣
B.慈母手中线,游子身上衣
C.窃以为与君实(司马光的字)游处相好日久,而议事每不合,所操之术异故也
D.游目骋怀
E.游谈无根
22.下面对本文的评析正确的有
[ ]
A.作者认为那些皇亲国戚,超越法度修建的大量宫殿、馆舍、园林都已荡然无存,所以建造一个小小的沧浪亭似无必要。
B.作者认为一个人能否流芳千古,并不在于他的权力大小、宫馆楼舍修得是否富丽堂皇,而在于他的品德、功业是否为人所推重。
C.本文采用了欲扬先抑、欲擒故纵的反衬手法,以一个小小的沧浪与历代皇亲国戚富丽堂皇的宫馆楼舍相对比,说明能博得后人敬仰和缅怀的是一个人的道德、品格、学问和功业等。
D.作者为沧浪亭做记,寄寓着他关于人生价值的深层思考和无限感慨。这种写法与《岳阳楼记》是相同的。
三、写作(40分)
23.任选本单元四篇文章的一篇,自选角度,自拟题目,写一篇不少于500字的文学评论。
单元测试卷B·参考答案
1.C
【思路点拨】A项中的“涌”应为“拥”,B项中的“堙(堵塞)”应为“湮(埋没)”,D项中的“环”应为“缳(绳索的套子)”。
2.B
(1)句中的“归”意思是“回家”;(2)句中的“归”的意思是“回娘家”。(3)句中的“顾”,意思是“拜访”;(4)句中的“顾”,意思是“回头看”(这是“顾”的本义)。
3.B
【思路点拨】(1)句中的“视”是“比较”的意思,(2)句中的“视”是“看待”的意思;(3)句中的“益”是“更加”的意思。(4)句中的“益”是“渐渐”的意思。“视”作“比较”讲,在现代汉语中已不多见;作“看待”讲,除在一些词语如“轻视”、“重视”、“藐视”、“一视同仁”、“视死如归”中运用外,一般也不再使用了。“益”作“渐渐”讲,在现代汉语中也很少见了。
4.D
【思路点拨】古汉语中词类活用中名词作状语时,名词的位置是在动词谓语前而又不作主语,所以(1)句中的“西”,(2)句中的“东”及(3)(4)句中的“西”都是名词作状语;而(1)句中的“东”是用在名词“犬”之前,是定语而不是状语,用法与其他加点的词不同。
5.B
【思路点拨】①④⑥是被动句,④又是个判断句;②⑧⑩是判断句,⑧和⑩又是定语后置句;③⑤⑨ 是宾语前置句;⑦ 是介宾短语后置句。由于有些句子兼有几种不同句式,所以④⑧⑩有A、C、D项中不同的归类,都是正确的。这道题是为了训练同学们的应变能力。
6.A
【思路点拨】① 是形容词作名词,②⑥是名词作状语,③ 是形容词作动词,④ 是动词的使动用法,⑤ 是动用作名词,⑦⑧是意动用法,⑨⑩是名词作动词。
7.(1)交互,递相;(2)离开
【思路点拨】“相”字作“互相”或偏指一方译为“我(们)”、“你(们)”、“他(们)”时,同学们比较熟悉,但作“递相、交互”讲时,同学们比较陌生,需要注意。由于语言的演变,有些词的词义发生了较大的变化,有的词义古今竟是相反的,如“去”,古义为“离开”,今义则是“前往、到”,不注意这些变化就把文意理解错了,所以应当特别注意。作者的意思是因为迷恋桃花而不愿离开西湖,因而谢绝了石篑多次邀请他去傅金吾园中赏梅的盛情。类似的例子很多,如“走马观花”中的“走”是“跑”的意思,不能理解为“行走”;又如“骐骥一跃,不能十步”中的“步”,实际相当于我们现在的两步。诸如此类,要在平时注意积累。
8.11点到17点
【思路点拨】古时,我国习惯上用地支计时,地支共12个,每个时辰是2个小时,这与西方一天24小时不谋而合。要掌握地支计时法并不难,一是记住12地支的顺序,二是重点记住两个时辰的时间:子时指夜间11点到1点,午时指白天11点到1点。其他的时辰可以推算得出。
9.绿烟红雾,弥漫二十余里;歌吹为风,粉汗为雨,罗纨之盛,多于堤畔之草,艳冶极矣。
【思路点拨】为了描写桃花之美(当然写桃花之美,也还是为写月色迷人作铺垫),作者采用了正面描写和侧面衬托相结合的写法。正面描写自不待说,侧面烘托尤其精彩,你看“歌吹(歌声和乐声)”如风而起,游人如织,汗如雨下,艳丽至极!为何游人会多于堤畔之草?不是桃花迷人么?
10.游湖赏花之人;借代。
【思路点拨】“罗纨”,本指一种丝织品,这里指身穿丝绸的游人,用了借代的修辞方式。
11.A
【思路点拨】不管是古汉语,还是现代汉语,在主谓间应有语音停顿,a、c两项符合此要求。b项中的“时”是状语,不能和谓语部分隔开;d项“乐”是句子主语,应与谓语部分隔开。
12.B
【思路点拨】例句与B项中的“盛”是“大”的意思,A项“美”的意思,C项是“充足”“旺盛”的意思,D项是“茂盛”的意思,E项是“多”的意思。如果翻开辞书,这“多”的意思一般是查不到的,但我们只要看原句“罗纨之盛,多于堤畔之草”,就可知道,这“盛”字的确是“盛多”之义(“盛产”,即“产得多”,“盛”也有“多”的意思。)
13.C
【思路点拨】例句和C项中的“数”读“shu^”,是“屡次、多次”的意思;A项是“数得上、称得上”的意思,B面是“数目”的意思;D项是“命数、命运”的意思;E项是“计算”的意思;F项是“一一列举、一一述说”的意思。
14.E
【思路点拨】例句与E项中的“工”是“精巧、精致”的意思,A项是“纺织、织布”的意思,B项是“工匠”的意思,C项是“善于、擅长”的意思,D项是“技术”的意思,F项是“形成、生成”的意思。
15.B、E、F、H
【思路点拨】例句与A、C、D、G项均为被动句,被动句的本质是主语受动,标志有“为……所……”式,“见……于……”式,“受……于……”式以及它们省略式:单用“为”,单用“见”,单用“受”,式单用“于”等。也有“为所”连用的(如“若属皆且为所虏”),单用“被”的。另有无标志,动词本身表被动的,如G项。判断是否被动句要抓住本质,即看主语是否承受动作;当然也要参照标志。这样看来,F项就有一定迷惑性,单看形式,它也有“为所”,但“为所欲为”中的“所”是与后面的“欲为”构成了所字短语,做“为”的宾语(第一个“为”不表被动)。
16.B、C、E
【思路点拨】本文的标题是《晚游六桥待月记》,主旨在赏月。为什么要赏月?因为西湖的月色是最美的。从第一段看,作者上来就说“西湖最盛,为春为月,一日之盛,为朝烟,为夕岚”,已明确点出“春夜月”为最美之时。这样看来,全文文眼还是在“月”上。作者极写桃花之盛,实际上是言在此而意在彼,落笔写桃花,浓墨重彩,写他怎样地为“桃花所恋”;越写桃花之美,则越衬出月色之迷人。桃花之美可以写出,“月景尤不可言”,“别是一种趣味”,这种乐趣只能与山僧游客享受,怎么能向“俗士”去说呢?这样,妙不可言的月色也就呼之欲出了。作为读者,当然也就可与作者心有灵犀一点通了。
17.B
【思路点拨】例句中与B项中的“为”是“建造”的意思,A项是“变为”的意思,C项是“给”的意思,D项是“是”的意思,E项是“做”的意思。解题的关键是A、B两项,表面看来意思是一样的,但结合文章看则不然。文中说“苏子美始建沧浪亭,最后禅者居之”,这是说“沧浪亭”变成了和尚居住的地方,成为“大云庵”了,文瑛和尚并未建造“大云庵”,所以,“此沧浪亭为大云庵也”中的“为”不能解释为“建造”。后来作者又写道:“……有庵以来二百年。文瑛寻古遗事,复子美之构于荒残灭没之余,此大云庵为沧浪亭也。”二百年来,沧浪亭已然是“荒残灭没之余”,而由文瑛“复子美之构”;可见,文瑛是在大云庵中根据“古遗事”而复造了沧浪亭,而大云庵此时仍在也。所以,“大云庵为沧浪亭也”中的“为”当解为“建造”。
18.A
【思路点拔】 “所以”在古汉语中的用法与现代汉语不同。在现代汉语中,它是表结果的连词;在古汉语中它可分为表原因和表凭借两类。例句与B、C、D、E项都是表原因的;例句和A是表凭借的,例句中的“所以”可译为“的事情”。A项可译为“靠他”。
19.B
【思路点拨】例句与B项中的“朝”读“zh1o”,意思是早晨;两个“朝”字用法不同,一个作定语,“朝市改易”的意思是“就像早晨的集市那样,聚散无定,出入无常”;一个作状语。但这道题没有问用法,故选B。
20.D
【思路点拨】例句与D项都是宾语前置句,A为被动句,B为判断句,C为介宾短语后置句。
21.C
【思路点拨】例与C项中的“游”都是“交往”的意思,A项是“自由地运用”或“转动”的意思,B项是“旅行”“外出求学或求官”的意思,D项是“放纵”“放开”的意思,E项是“虚浮不实”的意思。以上义项在现代汉语中一般已不再使用,应特别注意。
22.B、C、D
【思路点拨】阅读一篇文章,首先要明了作者的思路和主旨。本文第一段交代作《记》的缘起;第二段记叙沧浪亭的变迁;第三段从反面立意,说古代贤人君子、国君大臣所营造的楼堂馆舍“今皆无有矣”,那么小小的大云庵与沧浪亭实在没有什么价值可言,意思是说大云庵的存没似乎无关紧要;第四段才从正面立意,交代本文主旨,从皇亲国戚超越法度修建的大量宫馆楼舍的湮灭和一个小小沧浪亭的复建引出了一个发人深思的哲理:一个人能否名垂千古,全不在他的权力大小以及宫馆楼舍修得是否富丽堂皇,而在于他的品德、功业是否为后人所推重。第五段交代了一下文瑛和尚的情况。
从以上分析看出,第三段是作者有意从反面写的,是作者的“欲扬先抑”法。采用这种写法,可以使作者的正面立意更加突出,更加鲜明。
23.(略) 【思路点拨】要有感而发,角度不宜大,或就文章的内容,或就文章的写法,或就文章的语言等等,要有理有据。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