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教版高中语文第三册第五单元测试题
语言基础及运用(每小题3分,共30分)
1、 选出下列加点的词语读音正确的一项是
A、 荆棘(jí) 燕(Yān)国 鄱(Pó)阳湖 日削(xuē)月割
B、 窈(yǎo)然 庐冢(zhǒng) 无射(yì)钟 数见不鲜(xiǎn)
C、 仇雠(chóu) 俳(fēi)优 褒禅(chán)山 退避三舍(shè)
D、铿(kēng)然 漂泊(bó) 暴(pù)霜露 盛(shèng)以锦囊
2、 选出下列词语没有错别字的一项是
A、弥繁 邯郸 涵淡澎湃 金壁辉煌
B、瑰怪 沾襟 渔工水师 貌和神离
C、钟罄 鹳鹤 良将犹在 胜券在握
D、臆断 穴罅 仓皇东出 凤毛麟角
3、依次填入下列各句横线处的词语,最恰当的一组是
①面对这一切,他将自己的不满和忧虑________在脸上。
②“一言既出,驷马难追”,我认为既然作了应允,就要________诺言。
③在这样一个非常时期,干部更是经常地下基层________,以及时解决问题。
A、表露 信守 查看 B、流露 恪守 察看
C、表露 恪守 察看 D、流露 信守 查看
4、选出下列各句中加点的成语或熟语使用恰当的一句( )
A、国际足联公布了最新一期的各国国家队排名,巴西队位居第一,法国、西班牙分列二、三位。中国队遭遇滑铁卢,排第78位。
B、重庆市云阳县各级领导积极做好三峡库区农村移民外迁工作,安土重迁,使移民高高兴兴地搬迁到新的家园。
C、广州发现的这一非典病例,未像去年那样在社会上引起恐慌,人们任凭风浪起,稳坐钓鱼船,对国家的防预措施有足够的信心。
D、西方诗歌很难译得形神兼备,理性上我一贯赞成忠实,然而伴随忠实而来的板滞或晦涩又常使我意兴阑珊。
5、下列各句中没有语病的一句是
A、重庆市开县23日晚发生了天然气井喷事故,酿成了死亡190多人的悲剧,再次给安全生产敲响了警钟。
B、人心向背,是决定一个政党、一个政权兴盛的根本因素,真正的马克思主义政党,从来都牢记这个真理。
C、现在,很少有人会否认,美国在处理伊拉克危机的过程中,遭受了自冷战结束以来少有的重大失败。
D、有的学者最近发现,老年痴呆症并非基因突变所致,而是脑部的一种蛋白酶活性过大,使得大量淀粉蛋白在脑内形成块状沉淀造成的。
6、下列各句中,标点符号使用不正确的一项是
A.“噢,是真金!金子!”年迈的葛朗台连声叫嚷道,“这么多的金子!有两斤重。”
B.在江南,我到了太湖,我才真正理解了“杂花生树,群莺乱飞”这两句的好处。
C.作家感受深刻,才使其行文“意随景到”(张岱《跋寓山注二则》),自有一种美。
D.有些古代“特有”的语序,像“吾谁欺”,“不我知”,“夜以继日”,现代不用了。
7、下列成语中加线字的意义,四个都不相同的一组是
A.沽名钓誉 一文不名 不可名状 师出无名
B.栉风沐雨 风声鹤泪 移风易俗 附庸风雅
C.横生枝节 起死回生 无中生有 妙笔生花
D.动人心弦 兴师动众 动辄得咎 惊心动魄
8、选出“殆”字意义相同的两项( )
A知己知彼,百战不殆
B凡永嘉山水,游历殆遍
C进退不由,殆例送死
D郦元之所见,殆与予同
9、下列各句中均含有第三人称代词的一项是( )
①思厥先祖父
②不知将军宽之至此也
③问渠哪得清如许,为有源头活水来
④尔曹身与名俱灭,不废江河万古流
⑤而犹有可以不赂而胜之之势
⑥以赂秦之地封天下之谋臣
A①②④ B③⑤⑥ C①③⑤ D②③⑤
10、对下列各句使用的修辞方法判断错误的一项是( )。
A.子孙视之不甚惜,举以予人,如弃草芥。(比喻 )
B.奉之弥繁,侵之愈急。( 对偶 )
C.古人云:以地事秦,犹抱薪救火,薪不尽,火不灭。( 比喻 )
D.齐人未尝赂秦,终继五国迁灭,何哉?与嬴而不助五国也。(对比 )
11、选出下面两句译文正确的项
①为国者无使为积威之所劫哉( )
A为了国家,不要让自己被别人积蓄的威力所挟制啊!
B治理国家,千万不要让自己被别人积蓄的淫威所胁迫啊!
C治理国家的人,(千万)不要使自己为别人的一贯暴力所挟制啊!
D治理国家的人,(千万)不要被别人的淫威所威胁啊!
②秦人食之不得下咽也( )
A秦国人想吞掉六国也吞不下去
B秦国人吞食六国也不能咽下咽喉
C秦国人吃饭也不能咽下去
D秦国人连吃饭都不能咽下咽喉去
12、对下列各句从句式特点上分类正确的是( )
①句读之不知
②唯弈秋之为听
③蚓无爪牙之利,筋骨之强
④皆不可限以时月
⑤居庙堂之高,则忧其民
⑥其势弱于秦
⑦唯利是图
A①②③/④⑥/⑤⑦
B①②③⑤/④⑥/⑦
C①②⑦/③⑤/④⑥
D①②⑦/③④⑤⑥
13、说说下边加点词语的意义,和现代汉语常用的意义相同的一项是( )。
A而从六国破亡之故事
B较秦之所得,与战胜而得者,其实百倍
C至于颠覆,理固宜然
D郦元以为下临深潭
二、阅读理解(24分)
阅读下面文言文,完成11-14题。(每小题2分,共8分)
于是余有叹焉,古人之观于天地、山川、草木、虫鱼、鸟兽,往往有得,以其求思之深而无不在也。夫夷以近,则游者众;险以远,则至者少。而世之奇伟、瑰怪、非常之观,常在于险远,而人之所罕至焉,故非有志者不能至也。有志矣,不随以止也,然力不足者,亦不能至也。有志与力,而又不随以怠,至于幽暗昏惑而无物以相之,亦不能至也。然力足以至焉,于人为可讥,而在己为有悔;尽吾志也而不能至者,可以无悔矣,其孰能讥之乎?此余之所得也。
余于仆碑,又以悲夫古书之不存,后世之谬其传而莫能名者,何可胜道也哉!此所以学者不可以不深思而慎取之也。
14、下面句子中加点词语的古今意义和用法基本相同的一项是
A、负而前驱,及凯旋而纳之
B、而世之奇伟、瑰怪、非常之观,常在于险远。
C、至于幽暗昏惑而无物以相之。
D、小学而大遗,吾未见其明也。
15、与“后世之谬其传而莫能名者”中的“名”用法相同的一项是
A.诸侯恐惧,会盟而谋弱秦。 B.火尚足以明也。
C.悦亲戚之情话,乐琴书以消忧。 D.假舟楫者,非能水也,而绝江河。
16、下列加点字的意义和用法相同的一组是
以其乃华山之阳名之也。 以其求思之深而无不在也。
A、。 B、
不赂者以赂者丧 樊哙侧其盾以撞,卫士仆地。
于人为可讥,而在己为有悔。 至于幽暗昏惑而无物以相之。
C、 D
既自以心为形役,奚惆怅而独悲。 其闻道也亦先乎吾,吾从而师之。
17、对这段文字的分析有误的一项是
A、作者以游山为喻,强调要想达到预期的目的,志、力、物三要素,缺一不可,“志”在其中起着主导作用。
B、文章意在强调,要游山览胜,必须具备坚强的意志和足够的力量,同时还须辅以一定的物质条件。
C、作者从“华”“花”音谬联想到对待传闻材料应取正确态度,提出“深思慎取”的告诫。这些,对我们今天的治学、处事、创业,都仍然有借鉴意义。
D、作者特别强调“志”——志向、意志,这和他后来百折不挠地推行新法的精神是一致
三、名句默写(共2分,每空0.5分)
①、六国破灭,____________ ,________ ,_____________。《六国论》 ②、既其出,则或咎其欲出者,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游褒禅山记》
③、《书》曰:“满招损,谦得益。”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自然之理也。《欧阳修·伶官传序》 ④、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岂独伶人也哉?《伶官传序》 ⑤、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可乎?《石钟山记》
⑥古人云:“以地事秦, , , 。”
⑦向使三国各爱其地,齐人勿附于秦, ______ ,_______ ,则胜负之数,________ ,当与秦相较,或未易量。
⑧苟以天下之大,而从六国破亡之故事, __________________。
⑨所谓华山洞者,_______________________。
⑩余与四人拥火以入,入之愈深,________ ,_____________。
四、作文
阅读下面的诗歌,根据要求作文。 李白再飘逸,他不懂上网; 你再英雄,也成不了刘邦。 哪儿来这么多的痛苦啊困惑啊! 心态平了,道路自然平。你说是吗? 生活中痛苦和幸福往往与心态有关,人生是否幸福,在于你有什么样的心态,但是,也常见到许多不同的,甚至相反的情况。对此,你的看法是怎样的呢?请以“心态和人生”为话题写一篇文章。 [注意]①所写内容必须在这个话题范围之内;试题引用的材料,考生在文章中可用民可不用。②立意自定。③文体自选。④题目自拟。⑤不少于800字。⑥不得抄袭。
参考答案
1、A(B:xiān—xiǎn;C:fēi—pái;D:shèng—chéng);2、D(A、壁—碧;B、和—合;C、罄--磬);3、A(“表露”通常是有意识的,常从人的眼光、神情中反映出来;“流露”是无意识的,常常从人的面部表情、行动和语言中反映出来。“信守”强调态度忠诚,对象一般为诺言、合同、条约等;“恪守”侧重于态度的恭敬、严肃和谨慎,对象一般是职责、戒律等。“查看”着重指为检查情况而看,目的在于发现异情;“察看”着重指为了解情况而看,目的在于熟悉情况。);4、D(“意兴阑珊”是指意趣、兴致低落将尽。A、“遭遇滑铁卢”指惨败。这里语境没有惨败之意,使用不合语境。B、“安土重迁”,指不轻易搬迁,与文意刚好相反。C、“任凭风浪起,稳坐钓鱼船”的意思是不管形势怎样变化,都不受其左右,镇定自若。与句意不符);5、C (A.后分句缺少主语,将“发生了”改为“发生的”。B.“人心向背”与“盛旺”照应不周。D.结构混乱,可在“而是”后加“由于”,删去“使得”,在“沉淀”后加“而”);6、答:D(不当之处有二:一是“特有”没必要加引号,二是三个并列短语之间的逗号不用);7、A 8、BC 9、C 10、D. 11、①C②D 12、C 13D、1.故事,旧事、前例;在现代汉语中则指文学作品中有叙事性的情节。2.其实,那实际情况,是名词性的词组;在现代汉语中用作副词,有“实在”的意思。 14、A;15、D(A、形作使动;B、形作一般动词;C、形作意动;D、名作动);16、A(均作介词“因为、由于”;B、他们,指古人|自己;C、判断词“是”|表被动“被”;D、表转折的连词“却”|递进连词“而且”);17、B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