设本页为首页                              加入收藏
中文域名: 古今中外.com       英文域名:www.1-123.com     教师学生公务员学习进修工作资料大全
您现在的位置: 中国哲士网 >> 资料 >> 高中 >> 二年级第一学期 >> 语文高中二年级第一学期期中 >> 正文

 

高中语文语文第三册第六单元测试 答案

一、基础知识
1.选出加点字的注音正确的一项:( )
A.不省所怙(h ) 丞相薨(h ng) 嫠(l )妇 坻(ch )石 B.斗斛(h ) 万乘(ch ng) 幽邃(su ) 匏(p o)樽
C.兄殁(m ) 愀(jii )然 舳(zh )舻 桂掉(zh o) D.遽(j )去 辍(chu )汝 江渚(zh ) 横槊(shu )
2.对下列句中加点词用法分类正确的一项:( )
(1)莫如西归 (2)名之以其能 (3)泣舟之嫠妇 (4)吾兄之盛德而夭其嗣乎
(5)将成家而致汝 (6)余家是溪 (7)合流屈曲而南 (8)汝之纯明宜业其家者
A.①⑦/②⑥⑧/③④⑤ B.①/②⑥⑦⑧/③④⑤ C.①⑦/②⑥/③④⑤⑧ D.①/②⑦/③④⑤⑥⑧
3.下列有关文学常识的说法,有误的一项是( )。
A.《陈情表》的"表",是古代奏章的一种,多用于臣向君陈情谢贺。
B.《祭十二郎文》的"祭文",偏重于对死者的功业德行的颂扬和人生哲理的阐发.
C.《愚溪诗序》的"序",文体的一种,著作或诗文前的说明性文字。
D.《赤壁赋》的"赋",是一种讲究辞采、体物铺陈的文体。
4.下列《陈情表》中涉及到的文化、文学常识,说法错误的一项是( )。
A.孝廉,汉代以来荐举人才的一种科目,专举孝顺父母、品行方正的人。 B.刺史,是一个州的最高行政长官。
C.死当结,是《左传·宣公十五年》里的一个故事。后世用结代指报恩。 D.太子洗马,太子的伴读。
5.下列《祭十二郎文》中涉及到的文化、文学常识,说法错误的一项是( )
A、唐代习惯以行第、郡望、官职称呼别人。
B、十二郎的"郎",唐代的口语,对年轻男女的称呼,又称郎子。
C.古代兄弟排行以伯、仲、叔、季为序。
D."彼苍者天"和"曷其有极"均出自《诗经》。
6.下列《愚溪诗序》中涉及到的文学常识,说法错误的一项是( )
A.夫水,智者乐也——语出《孟子》。 B,宁武子"邦无道则愚"——语出《论语》。
C.超鸿蒙——语出《庄子》。 D.混希夷-------语出《老子》。
7.下列《赤壁赋》中涉及到的文学常识,说法错误的一项是( )。
A.苏轼在一年内先后两次游览了黄州附近的赤壁,写下了两篇赋,本文是第一篇,又称"前赤壁赋"。
B.纵一苇之所如。语出《诗经》。
C.望美人兮天一方。美人,古人常用来指代自己思慕的恋人。
D.月明星稀,乌鹊南飞。这是曹操短歌行》里的诗句。
8.下列对《祭十二郎文》一文的分析,说法错误的一项是( )。
A.本文一反传统祭文的固定格式,主要记家常琐事,表现自己与死者的密切关系,抒写难 以抑
止的悲哀,表达刻骨铭心的骨肉至情。
B.作者在文中强调了骨肉亲情关系,突出了十二郎之死的意外,表达了自身的宦海沉浮之苦和
人生无常之感,并以此深化亲情。
C.本文祭的是死者,实际上既讲给其他活着的人听,也讲给死者听。生者(作者)和死者(十二郎)
就像久 别重逢的亲人在一起回忆往事。
D.作者采用与死者对话的方式,边诉边泣,吞吐呜咽,交织着悔恨、悲痛、自责等种种感情,
似在生者和死者之间作无穷无尽的长谈。
9.下列句中加点词的意义,与现代汉语相同的一项:( )
A。东野之书,耿兰之报 B.又可冀其成立邪 C.驾一叶之扁舟 D.先帝不以臣卑鄙
4.与"不克蒙其泽矣"一句中"克"的意义相同的是:( )
A.克己奉公 B.克敌制胜 C.克勤克俭 D.以柔克刚
10.对下列句中"而"字的意义用法判断正确的一项:( )
(1)少而强者不可保 (2)言有穷而情不可终 (3)死而有知,其几何离 (4)吾尝终日而思矣 (5)积善成
德,而神明自得
A.    五个"而"字意义用法各不同 B.有四个"而"字相同
C.有三个"而"字相同,其余各不相同 D.有两个"而"字相同,其余各不相同
11.依据句法特点,对下列句子分类正确的一项:( )
(1)而今安在哉 (2)兄殁南方 (3)何为而在我侧也 (4)予本非文人士 (5)古之人不余欺也
(6)其又何尤 (7)项脊轩,旧南阁子也 (8)寂寥而莫我知也 (9)吾佐董丞相于汴州 (10)得双石于潭上
A .①③⑥/②/④/⑤⑧⑨/⑦⑩ B.①②/③④⑤/⑥⑦⑧/⑨⑩
C.①⑥/②/③⑧/④⑤/⑦⑨⑩ D.①③⑥/②/④⑦/⑤⑧/⑼⑩
12.下列句子中加点的"之”“其”都用作第三人称代词的一组是:( )
(1)郯子之徒 (2)蒋氏大戚,汪然出涕曰:“吾将哀而生之乎?” (3)项王则受璧,置之坐上
(4)如吾之哀者,其能久存乎? (5)吾其无意于人世矣 (6)使者妄称以应之耳 (7)而余亦悔其随之而不得
极夫游之乐也 (8)自其不变而观之,则物与我皆无尽也(9)其南为愚亭
A.(2)(4)(6)(8) B.(1)(3)(5)(7) C.(3)(4)(6)(7) D.(3)(6)(8)(9)
13.请将下列加点的词按:A.名词活用作动词 B.名词作状语 C.使动用法 D.意动用法,进行分类:
①粉墨登场 ②日积月累③损人利己④富国强兵⑤沐猴而冠 ⑥扬汤止沸⑦犬牙交错⑧不远千里⑨颐指气使 ⑩不可理喻(11)曲突徙薪 (12)礼贤下士
分类:A _____________ B_______________ C_____________ D___________
14.下列对联与人物或地名联系错误的一项( )
A.''铜琶铁板,大江东去;月明星稀,乌鹊南飞"。——黄州赤壁
B."铁板铜琶,继东坡高唱大江东去;美芹悲黍,冀南宋莫随鸿雁南飞。"—— 苏轼
C."一门父子三词客,千古文章四大家。"——苏询三父子和韩愈柳宗元、欧 阳修、苏轼四大散文家
D.笔落惊风雨,诗成泣鬼神。——李白
15.我国古代文学理论中有许多言简意赅,警动人的名句。选出对应作者正确的一项:( )
(1)惟陈言之务去。 (2)文章合为时而著,歌诗合为事而作。
(3)以适用为本,以刻镂绘为之容而已。(4)言而无文,行而不远。
A.(1)杜甫 (2)柳宗元 (3)王安石 (4)老子 B.(1)孟子 (2)白居易 (3)苏轼 (4)孔子
C.(1)韩愈 (2)白居易 (3)王安石 (4)孔子 D.(1)朱熹 (2)刘勰 (3)苏轼 (4)庄子
16 ."壬戌之秋"是用的 ______ 纪年法,"至和元年"是用的______ 纪年法"七月既望"中"既望"是指__
___ ,"丁 卯三月之望"中的"望''是指______ ,"戊申晦"中"晦"是指 _______。
二、阅读下文,回答问题:
苏子愀然,正襟危坐而问客曰:"何为其然也?"客曰:‘月明星稀,乌鹊南飞’,此非曹孟德之诗乎?西望夏口,东望武昌,山川相缪,郁乎苍苍,此非孟德之困于周郎者乎?方其破荆州,下江陵,顺流而东也,舳舻千里,旌旗蔽空,酾酒临江,横槊赋诗,固一世之雄也,而今安在哉?况吾与子渔樵于江渚之上,侣鱼虾而友糜鹿,驾一叶之扁舟,举匏樽之相属;寄蜉蝣于天地,渺沧海之一粟。哀吾生之须臾,羡长江之无穷。挟飞仙以邀游,抱明月而长终。知不可手骤得,托遗响于悲风。"
苏子曰:"客亦知夫水与月乎?逝者如斯,而未尝往也;盈虚者如彼,而卒莫消长也。盖将自其变者而观之,则天地曾不能以一瞬;自其不变者而观之,则物与我皆无尽也,而又何羡乎?且夫天地之间,物各有主。苟非吾之所有,虽一毫而莫取。惟江上之清风,与山间之明月,耳得之而为声,目遇之而成色,取之无禁,用之不竭,是造物者之无尽藏也,而吾与子之所共适。"
1.对下列加点的词解释不正确的一项:( )
A.山川相缪 缪:通"缭",环绕 B.酾酒临江 酾:滤酒
C.物各有所主 主:主宰 D.而吾与子之所共适 适:享用
2.与例句加点词意义相同的一项:( )
例:正襟危坐而问客曰
A.危如累卵 B.危高百尺 C.危言耸听 D、居安思危
3.对下列句中加点词意义用法,判断正确的一项:( )
① 苏子愀然 ②何为其然也 ③ 郁乎苍 ④ 此非曹孟德之诗乎
A、两个"然"字相同,两个"乎"字不同 B.两个"然"字相同,两个"乎"字相同
C.两个"然"字不同,两个"乎"字不同 D.两个"然"字不同,两个"乎"字相同
4.与例句中加点的词用法相同的一项:( )
例:侣鱼吓而友糜鹿
A.稍稍宾客其父 B.吾妻之美我者 C.沛公军霸上 D.常以身翼蔽沛公
5.比较下列句中"于"字的意义和用法,判断正确的一项( )
(1)此非孟德之困于周郎者乎? (2)青取之于蓝 (3)冰,水为之,而寒于水 (4)不拘于时 (5)贪于财货,好美姬
A.(1)(5)相同,(2)(4)不同 B.(1)(4)相同,(3)(5)相同 C.(1)(4)相同,(2)(3)不同 D.(1)(5)相同,(3)(4)不同
6."月明星稀,乌鹊南飞"出自曹孟德的哪一首诗歌?( )
A.《蒿里行》 B.《短歌行》 C.《步出夏门行》 D.《兵车行
7.对下列句子翻译错误的一项:( )
A.是造物者之无尽藏也——是大自然的无穷无尽的宝藏。
B.方其破荆州,下江陵——当他攻破荆州,攻下江陵
C.苟非吾之所有,虽一毫而莫取——如果不是我所拥有的东西,即使是一丝一毫也不要取用。
D.取之无禁,用之不竭——获取它们没有禁止,使用它们不枯竭
8.下列叙述不符合上文意思的一项:( )
A.作者在文中以直抒胸臆的方式,表现自己内心深处的复杂感情。
B.主人的回答,借用了庄子的相对主义思想,由眼前的水与月,阐述了一套 自然界的"变与不变
"的道 理。末尾,表现出苏轼心胸之中豁达超然的一面
C.作者善于把抽象的哲理用形象化、抒情化的形式表现出来。
D.这是一篇有高度的艺术技巧的散文赋,作者借用汉代大赋中主客问答的形式。
三、阅读下文,回答问题:
方山子,光,黄间隐人也。少时慕朱家、郭解为人,闾里之侠皆宗之。稍壮,折节读书,欲以此驰骋当世,然终不遇。晚乃遁于光、黄间,曰岐亭。庵居蔬食,不与世相闻;弃车马,毁冠服,徒步往来山中,人莫识也。见其所著帽,方耸而高,曰:"此岂古方山冠之遗像乎?"因谓之方山子。
余谪居于黄,过岐亭,适见焉。曰:"呜呼!此吾故人陈糙季常也,何为而在此?"方山子亦矍然问余所以至此者。余告之故。俯而不答,仰而笑。呼余宿其家。环堵萧然,而妻子奴埤皆有自得之意。余既耸然异之。 "
独念方山子少时,使酒好剑,用财如粪土。前十九年,余在岐山,见方山子从两骑,挟二矢,游西山。鹊起于前,使骑逐而射之,不获;方山于怒马独出,
发得之。因与余马上论用兵及古今成败,自谓一时豪士。今几日耳,精悍之色犹见于眉间,而岂山中之人哉?
然方山子世有勋阀,当得官;使从事于其间,今已显闻。而其家在洛阳,固宅壮丽与公候等;河北有田,岁得帛千匹,亦足以富乐。皆弃不取,独来穷山中,此岂无得而然哉?
余闻光,黄间多异人,往往佯狂垢污。不可得而见;方山子傥见之欤?
(苏 轼《方山子传》)
1.对下列加点的词解释不正确的一项:( )
A.闾里之侠皆宗之 宗:尊崇 B.折节读书 折节:屈己下人
C.方山子傥见之欤 傥:或许 D.余闻光、黄间多异人 异:与众不同的
2.分别比较下列两组句子中加点的字的意义用法
① 见方山子从两骑 ②从嫂归葬河阳 ③ 用财如粪土 ④ 纵一苇之所如
A.两个"从"字相同,两个"如"字相同 B.两个"从"字相同,两个"如"字不同。
C.两个"从"字不同,两个"如"字相同。 D.两个"从"字不同,两个"如"字不同。
3.比较下列句中"然"字的意义和用法,判断正确的一项:( )
(1)然终不遇 (2)余既耸然异之 (3)环堵萧然 (4)此岂无得而然哉
A.(1)与(4)不同,(2)与(3)不同 B.(1)与(4)不同,(2)与(3)相同
C.(1)与(4)相同,(2)与(3)相同 D.(1)与(4)相同,(2)与(3)不同
4.下列各句在文中的意思,正确的一项:( )
A.方山予亦矍然问余所以至此者——方山子也吃惊地询问我到这里的情况。
B.而妻子奴婢皆有自得之意——可是他的妻子奴仆婢女都有自得其乐的神情。
C.因与余马上论用兵及古今成败——于是跟我立刻谈起用兵的方法及古今成败的道理
D.使从事于其间,今已显闻——假使(他)在这方面努力,现在已经显赫有名了。
5.清王文儒评此文"隐字侠字节乃一篇之主脑",下面能表现方山子"侠字"特点的一项:( )
(1)方山子怒马独出,一发得之。 (2)庵居疏食,不与世相闻。(3)精悍之色,犹见于眉间。
(4)著帽方耸而高 (5)方山子从两骑,挟二矢,游西山
A.⑴⑶⑸ B.⑴⑶⑷ C.⑵⑶⑷ D.⑵⑶⑸
6. 下列叙述符合原文意思的一项:( )
A、方山子自幼儿苦读,意欲以此驰骋当世,但不得意,晚年隐逸光州、黄州一带。
B、方山子出身贫寒,但凭自己的能力,受到时人尊敬,本可享受荣华宝贵,但他弃之不取,宁可
居山野,处自得其乐。
C、作者记起十九年前的方山子,正当年少血气方刚,一身侠气,如今已是晚年,失去了旧时的威
武豪放之气,成为山中淡泊的异人。
D、作者贬居黄州,与方山子不期而遇,当方山子了解到作者“所以至此”,不答而笑,接着作者写方山子的家境,以及其家人的“自得之意”,突出了方册子甘愿隐遁贫贱的品格。

--------------------------------------------------------------------------------
答案:一、1A、2B、3B、4D、5B、6A、7C、8C、9C、10A、11D、12A(1)(5)(12)、B(2)(7)(9)(10)、C(3)(4)(6)(11)、D(8)、13B、14C、15干支、年号、农历的每月十六日、农历的每月十五日、农历的每月最后一天、二、1B、2B、3C、4A、5C、6B、7A、8A、三、1B、2D、3B、4D、5A、6D、

来源:中国哲士网

学校教育教学 高二上册期中教师备课考试,试卷试题 公务员考试,大学生就业

各类 高中语文语文第三册第六单元测试 答案,教学资料

  • 上一篇文章:
  • 下一篇文章:
  •  

     

    相关文章
    现行高中第五册语文期中试卷  参考答…
    二○○九年上学期高二年级《语文》期…
    新化四中2010年上学期期中考试高二语…
    四校联考高二上学期期中考试语文试卷…
    高二上学期期中四校联考语文试题  参…
    河南省实验中学2009-2010高二上学期期…
    湖南长沙同升湖国际实验学校2010年上…
    高中语文必修2第二单元试题 参考答案
    高中第二册语文素质训练同步试卷—第…
    高二上语文期中考试试题
    内江七中高中语文第三册期中测试题
    高二上语文期中考试试题分析
    茂名市第十中学高二语文期中试卷
    金沙高级中学2010年秋学期高一语文期…
    高中二年级语文期中试卷
    高中二年级下期语文期中试卷
    泸洲六中2001-2002上期中考试高二语…
    成都八中2010年秋季高二语文半期试题…
    高二上语文期中试题
    高中语文第三册第二单元测试 答卷
    高中语文第三册第一单元测试题 附参考…
    09-10学年高二语文半期考试卷
    上学期期终考试语文测试题 —— 高二…
    高二语文期中试卷高二上语文期中试卷…
    2010年四川大学附中高二上学期期中考…
    高二上学期语文期中考试试卷
    高二上学期语文期中考试试题 答案
    高二年级语文三月份月考试卷
    高中二年级语文期中试卷
    山师大附中高三语文期中试卷
    黑龙江省齐市八中2009-2010学年度高二…
    第一学期南京市重点中学(八校)联合…
    涟源四中2007年高一语文期中试卷
    沈阳二中高二语文试卷上学期期中测试
    高二语文期中试卷
    第一单元测试 —— 高二语文试题
    高二第二学期半期考语文试卷
    高二上语文期中试卷
    人教版高二上期中---吉林省白城市五所…
    河南正阳高中 2009-2010学年度高二上…
    人教版高二上期中--五美中学2007—20…
    苏教版高二上学期月考---江苏省运河中…
    人教版高二上期中---北京清华附中200…
    人教版高二上期中--大安第一中学期中…
    高二上学期语文期中试题及答案
    人教版高中第三册第六单元练习测试卷…
    普通高中语文课程标准(实验)
    高中语文第四册期中考试试卷 答案
    高二上语文期中试卷
    高二语文第一学期期中试题 参考答案
    高中语文第三册第二单元测试题 答案
    高中语文第三册第四单元测试 参考答案
    高中语文第三册期中试题 答案
    高中语文第三册第三单元测试题
    高二语文同步测试—(1) 参  考  答…
    高2009级第三册第一、二单元测试
    2010年丽江市一中高二上学期期中考试…
    高中二年级语文期中试卷 答案
    第一学期高二语文期中考试试题 参考答…
    人教版高二语文测试 答案
    高中语文第三册语文第一学期期中考试…
    四川省科学城一中2010年人教版高中第…
    高中第三册语文半期测试题 参 考 答 …
    对口高职高二上期半期考试语文试题 参…
    垫江师范高二上学期半期考试语文试卷…
    语文半期试卷分析
    高中第三册语文期末考试试卷 参考答案
    上学期江苏省扬州中学高二语文期中试…
    高中语文第三册期中考试试题卷
    上海晋元高级中学2009学年度第一学期…
    (新人教)江津二中高09级语文半期测…
    庐江中学 上高二语文期中试题 参考答…
    人教版高中语文第三册-第一二五单元字…
    人教版高中语文第三册-高2009级语文月…
    高中语文第三册第五、六单元课文高考…
    福建省长乐高级中学高中语文第三册期…
    高一语文第一次月考卷
    人教版高二上学期第六单元练习测试卷
    人教版高二上学期第五单元测试题
    人教版高二上学期重点名校期中考试试…
    高二上语文期中试卷 答案
    人教版高三册模块三第二三单元测试
    上海冠龙高级中学09学年度上学期期中…
    人教版高中第三册第六单元练习测试卷…
    人教版高中第三册第五单元练习题
    人教版高中第三册第五单元综合测试题…
    人教版高中高二上学期第二单元同步测…
    人教版高中高二上学期第三单元同步测…
    人教版高中高二上学期第五单元练习题…
    人教版高中高二上学期第一单元同步测…
    人教版高中语文第三册第五单元测试题…
    天津实验中学第一学期高中语文第三册…
    江苏启东汇龙中学下学期高二语文期中…
    高二年级第一学期第二次段考 参 考 答…

    2004-2010  中国哲士网版权所有 引用本站内容请指明来源  给本站投稿   备案序号 蜀ICP备05009253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