福建省长乐高级中学高中语文第三册期中测试卷
一、选择题(每小题2分,共26分)
(一)
1、列加横线字注音全对的一组是( )
A.乘彼垝垣(guǐ) 咥其笑矣(xì) 修我矛戟(jí) 其黄而陨(yǔn)
B.犹可说也(yuè) 于嗟女兮(xū) 靡室劳矣(mǐ) 淇水汤汤(shāng)
C.俟我于城隅(sì) 静女其姝(shū) 说怿女美(yuè) 自牧归荑(kuì)
D.氓之蚩蚩(méng) 将子无怒(qiāng) 自我徂尔(cú) 无与士耽(dānɡ)
2、下列注释有误的一项是( )
A、狡捷:狡,通“矫”,意为“强健”。 B、便言多令才:令,指“美好”。
C、伶俜萦苦辛:伶俜,指孤单的样子。 D、谢家来贵门:谢,解为“道歉”。
3、下列各组词语中,全对的一项是( )
A.穴罅 抱负 鸠占雀巢 B.漫灭 凯旋 焕然一心
C.锦囊 臆断 桴止响滕 D.颠覆 惛惑 测隐之心
4、下列句子中,黑体的熟语使用不恰当的一项是( )
A.最近,有个别私家车主把悦心园当成停车场,将车驶入园内停放过夜,既煞风景,又不安全。
B.这次错误是不很严重,但如果认为它不足为训,不引以为戒,以后就会酿成大祸。
C.刘明信誓旦旦地讲了许多奇闻轶事,周围的人都听得津津有味。
D.购买航空保险,虽不能使人化险为夷,但却能在灾难后使投保人得到一笔赔偿,减少损
失。
5、下列句子没有语病的是( )
A.一篇文章,观点鲜明,材料充分,结构完整,是衡量其好坏的重要标准。
B.我们要不断改进缺点和错误,提高应考能力。
C.他的一生是短促的,然而也是饱满,作品比岁月还多。
D.我发现,这篇小说的作者正是我少年时期的朋友张大明写的。
6、选出与“尔其无忘乃父之志”中的“乃”用法相同的一项( )
A.无乃尔是过与 B.今其智乃反不能及
C.家祭无忘高乃翁 D.以其乃华山之阳名之
7、下列句子中不属于名词作状语的一项是( )
A.事不目见耳闻,而臆断其有无,可乎 B.其一犬坐于前
C.先破秦入咸阳者王之 D.卒廷见相如
8、对“同是天涯沦落人,相逢何必曾相识”的理解正确的一项是( )
A、由于诗人与琵琶女有相同的身世,又通过琵琶声产生了共鸣,不用说什么,两人一见钟情。
B、这两句诗是诗人对琵琶女进行安慰:既然两人都到了如此地步,不必抱怨,谁都是无可奈何。
C、两句诗既表示出作者对琵琶女的同情,又表达出对自身处境的无限感慨。
D、两句诗是说两人同病相怜,既然相互了解,不必再多作解释,还是快一些弹奏琵琶以愉情更重要。
9、刘兰芝离开焦家时,诗中突出地运用了夸张和渲染的手法,着意写她的装束,下列说法中哪一项才是作者的目的:
A、刘兰芝怀念丈夫舍不得离去,故意打扮得漂亮些,试图以此来打动婆婆改变主意。
B、刘兰芝性情倔强而镇定.以此作为对极端蛮横无理的婆婆的严正抗议。
C、刘兰芝对丈夫的依恋。很好的打扮给丈夫留下美好的印象,表现出温柔善良的性格。
D、刘兰芝无论是文化品德或是外貌都是“精妙世无双”,对下文也有铺垫作用。
10、《孔雀东南飞》中写太守迎亲的场面,对其分析正确的一项是:( )
A、运用“比”的手法,显示兰芝身价。反衬兰芝被遣的不合理。
B、运用铺陈的写法,写迎亲的熟闹,与结局的悲惨形成对比,从而加重悲剧气氛。
C、用“赋”的手法,表现兰芝对爱情的忠贞对权贵的鄙视。
D、用铺陈的写法,反映了统治阶级奢侈豪华的生活,隐含着作者对统治阶级荒淫的批判。
11、对《孔雀东南飞》中刘兰芝“举身赴清池”、焦仲卿“自挂东南枝”双双殉情的正确理解是哪一项:
A、二人不能忍受封建家长制和封建礼教的迫害,以死来解脱夫妻被拆散的痛苦。
B、由于封建迷信思想的影响,二人相信人死后灵魂可以见面,因此以死来求得团聚。
C、在封建家长制和封建礼教统治下,他们不敢以斗争去争取幸福,却以死来逃避现实。
D、二人的殉情,既表现了他们对爱情的忠贞不渝,也是对封建家长制和封建礼教的控诉和反抗。
12、下列括号中的词语不能替换句中加点词语的一项是( )
A、时间永是流驶(流逝),街市依旧太平,有限的内个生命,在中国是不算什么的。 B、还有秋雨哩,北方的秋雨,也似乎(好像)比南方下得奇,下得有味,下得更像样。 C、他太卑微,太渺小,大愚昧,最大的倾泄(倾泻)也只是对牛弹琴,换得一个漠然的表情。 D、他们在叙述(记叙)中常常提到古怪的王道士,让外国听众感到,从这么一个蠢人手中抢救出这笔遗产,是多么重要。
13、下列句子中的空格处,依次填入词语最恰当的一项是( )
①足见有感觉的动物,有 的人类,对于秋,总是一样的能特别引起深沉, ,严厉, 的感触来的。
②秋蝉的 的残声,更是北国的特产。
A、情趣 幽怨 萧瑟 衰落 B、情致 幽然 萧索 衰弱
C、情趣 幽远 萧索 衰弱 D、情趣 幽远 萧条 衰落
(二)
阅读《秦风·无衣》、《伐檀》、《硕鼠》完成下列各题。
无衣
岂曰无衣?与子同袍。王于兴师,修我戈矛。与子同仇!
岂曰无衣?与子同泽。王于兴师,修我矛戟。与子偕作!
岂曰无衣?与子同裳。王于兴师,修我甲兵。与子偕行!
伐檀
坎坎伐檀兮,置之河之干兮。河水清且涟猗。不稼不穑,胡取禾三百廛兮?不狩不猎,胡瞻尔庭有县貆兮?彼君子兮,不素餐兮!
坎坎伐辐兮,置之河之侧兮。河水清且直猗。不稼不穑,胡取禾三百亿兮?不狩不猎,胡瞻尔庭有县特兮?彼君子兮,不素食兮!
坎坎伐轮兮,置之河之漘兮。河水清且沦猗。不稼不穑,胡取禾三百囷兮?不狩不猎,胡瞻尔庭有县鹑兮?彼君子兮,不素飧兮!
硕鼠
硕鼠硕鼠,无食我黍!三岁贯女,莫我肯顾。逝将去女,适彼乐土。乐土乐土,爰得我所。
硕鼠硕鼠,无食我麦!三岁贯女,莫我肯德。逝将去女,适彼乐国。乐国乐国,爰得我直。
硕鼠硕鼠,无食我苗!三岁贯女,莫我肯劳。逝将去女,适彼乐郊。乐郊乐郊,谁之永号?
14、选出下列各项中解释不完全正确的一项:
A、同袍:同穿一件外衣 同泽:大家一块洗澡。
B、兴师:出兵 同仇:有共同的敌人。
C、偕作:一块儿起身 修:整顿。
D、甲兵:盔甲武器 偕行:一同前去。
15、选出对《无衣》这篇作品理解不正确的一项是:
A、这首诗反映了战土间的友爱精神。
B、这首诗表现了战士勇于从军征战的豪情。
C、这首诗反映了征战生涯中的艰难和困苦。
D、这首诗用士兵间相互交谈的口吻写成。
16、《无衣》与《伐檀》《硕鼠》比较阅读,理解不完全正确的一项是:
A、在思想内容上,相同点是:它们都反映了劳动人民苦于经济重压和兵役重压的情感和希望摆脱这些重压的愿望。
B、在思想内容上,不同之点是:《伐檀》《硕鼠》是从经济生活角度表现人的思想感情,《无衣》是从军旅生的角度表现人的思想感情。
C、在艺术表现上,相同之点是:都运用了反复吟咏、重章复唱的写法。
D、在艺术表现上,不同之点是:《伐檀》用了“兮”,以四言为主,兼有杂言,《硕鼠》未用“兮”,全用四言,句式在最后一节尾处小有变化;《无衣》未用“兮”,全用四言,句式整齐。
17、秦国地处西陲,常与西戎交战。但诗中为何打出周王命令的旗号?分析最恰当的一项是:
A.周王想制服西戎,所以下令秦国出兵。
B.西戎不仅是秦国的敌人,而且也是整个周民族的敌人。
C.秦国人民要抵御外敌须借周王命令才有号召力。
D.周王为了保护诸侯国,所以下令出动军队。
阅读陶渊明的《归园田居(三)》,完成后面的问题。
种豆南山下,草盛豆苗稀。晨 理荒秽,带月荷锄归。
道狭草木长,夕露 我衣。衣 不足惜,但使愿无违。
18、依次填入句中空缺处的字恰当的一组是:
A.兴 湿 湿 B.起 沾 沾 C.兴 沾 沾 D.起 湿 湿
19、下列说法,错误的一项是:
A.这是一首五言律诗。
B.此诗写的是诗人早出晚归的劳动情景和内心感受。
C.诗人并不以“带月荷锄归”“夕露 我衣”的生活为苦,相反,却因此充满了自得的情绪。
D.诗意清新自然,反映了诗人对农村生活的朴实感情。
二、诗词阅读(10分)
(一)饮酒 陶渊明
结庐在人境,而无车马喧。问君何能尔,心远地自偏。采菊东篱下,悠然见南山。山气日夕佳,飞鸟相与还。此中有真意,欲辨已忘言。
仔细阅读“采菊东篱下,悠然见南山。山气日夕佳,飞鸟相与还。”回答下列问题:
20、 前二句诗刻画了诗人自己的形象,请你说一说这是一个怎样的形象。“采菊”这一动作中包含着诗人怎样的志趣?(2分)
21、 把“悠然见南山”的“见”字改这“看”“望”等字,表达效果是不是一样?这什么作者要这样写?(2分)
22、 联系以前学过的知识,说说后二句景物描写的含义。这种描写与前二句的人物描写有什么联系?(3分)
(二)绝句 杜甫
两个黄鹂鸣翠柳,一行白鹭上青天。
窗含西岭千秋雪,门泊东吴万里船。
23、 说一说“两个黄鹂鸣翠柳”这句诗的意思。(1分)
24、 整首诗歌营造了一种什么样的氛围?表达了作者什么样的思想感情?(2分)
三、现代文阅读(14分)
阅读下面这篇文章,完成19—22题。 寂寞的浯溪 王青伟 走进浯溪,极有可能触摸到了一种中国古代文人内心的隐秘世界,这种隐秘世界可能表达着一种政治和文化的双重反叛。 泰山的雄奇壮观,暗含了中国帝皇的大一统思想,于是历代帝皇为其立封受禅,顶礼膜拜,浸淫到文化领域,儒家思想一统数千年,漫延到文学领域,豪放派永远占主导地位。公元七世纪中叶,一个政治失意,受到牵连的落魄文人元结被贬永州刺吏,路途愈走愈逼仄,景物愈行愈荒凉,心地愈来愈灰暗。突然,他先听见一声清脆的水流声,他本来想放下行李,掬一水喝喝,或者洗洗双脚,但是他忽然惊呆了,顺着溪流望去,到处一片姹紫嫣红、树叶成阴,灰暗的心境一下子为之明亮,荒凉的景物倏忽为之绚丽,这个小小的地方,溪是小的,山是小的,石头也是被分割为小块小块的,就连奔流的湘江也远没有长江黄河那样大气。那一刻,元结一下子看见一个大我,面对浩茫的宇宙,他一下子又觉得自己就像浯溪这个小盆景,在天地之间变得那么渺小。 于是他把那条溪命名为浯溪。浯溪,就是我的溪。古代的文人,以山水来造个字,并公然声称这块山水是属于我的,怕只有元结了。他当时的得意之情因这个浯字而情形毕现,他尽管远离了高官厚禄,车水马龙,皇城大气,但天地之大,总有一块小小的地方是可以安放和融会我的心灵的。溥天之下,莫非王土,但是在王气触摸不到的地方,我拥有一块小小的无名之处。 于是浯溪成为元结另一种文化精神的关照。他在这里感悟和寻找到了人生的另一面。 我总感觉到浯溪碑林的诗书之中,就是这种半归隐文化的典型代表。浯溪这块小小的天地盆景,就是那种寻求半归隐境界的最佳场所。极度得意和极度失意的文人都不大到得浯溪,因为浯溪既不宏大,也不苍凉,得意时需要一个宏大的场所来抒发一下豪情,失意时则需要一个苍凉的处所来哀叹人生的不幸。浯溪就夹在这两者之间,成为一个狭窄的不言而喻的心灵通道,驱使着一帮文人悄然而至,因此,在这样一个不易激起情感大起落的场所,自然也很难得产生惊天动地的诗篇。每次我去浯溪,除了看它的碑林和山水之外,最令我留连忘返的是元结当年弹琴的浯台。那里是浯溪的最高点,每到月夜,元结总是执一把琴,坐在那里对江而弹,琴声激活了浯溪山水,浯溪山水浸润了他的琴声,元结与山水融合在一起,任千古忧愁万古功名顺琴而去,随水而流,在虚无中搀杂着沉重,在缥缈中偶尔跳出一声叹息,在归途中时而张望,在空灵中排挤着一丝无奈。我站在那个地方,常常缅怀的只是一种渐去渐远的影子,听见的只是一缕似要消失而又没有消失的古琴曲…… 25.作者为什么说“走进浯溪,极有可能触摸到了一种中国古代文人内心的隐秘世界?”(3分)
26.阅读文章第5自然段,概括元结“半归隐”境界的特点。(3分) 27.阅读全文,概括元结政治和文化反叛的内容。(4分) ①政治反叛: ②文化反叛: 28.下列对这篇散文的赏析,不正确的两项是:(4分) ( ) A.全文以描述元结在浯溪的经历为主要内容,揭示了古代文人在皇权统治下悲惨的命运。 B.泰山是皇权的体现,是封建文化的象征,古代文人对泰山的崇拜使得“豪放派”文 学成为那个时代的主流。 C.“元结一下子看见了一个大我,……在天地之间变得那么渺小”,突出了元结在封建的“大我”到眼前的“小我”之间变化的过程,是自我认识的变化。 D.“我站在那个地方,……似要消失而又没有消失的古琴曲”,生动地描写出作者对元结同情和理解,也表达了自己的向往之情。 E.全文选择了一个全新的视角,生动地展示出古代文人的隐秘而又丰富的内心世界, 揭示了“半归隐”文化产生的背景。
四、文言文阅读(14分)
阅读下面一段文言文,完成29-34题。
张堪字君游,南阳宛人也,为郡族姓。堪早孤,让先父余财数百万与兄子。年十六,受业长安,志美行厉,诸儒号曰“圣童”。世祖微时,见堪志操,常嘉焉。及即位,中郎将来歙荐堪,召拜郎中,三迁为谒者。使送委输缣帛,并领骑七千匹,诣大司马吴汉伐公孙述,在道追拜蜀郡太守。时汉军余七日粮,阴具船欲遁去。堪闻之,驰往见汉,说述必败,不宜退师之策。汉从之,乃示弱挑敌,述果自出,战死城下。成都既拔,堪先入据其城,检阅库藏,收其珍宝,悉条列上言,秋毫无私。慰抚吏民,蜀人大悦。在郡二年,征拜骑都尉,后领骠骑将军杜茂营,击破匈奴于高柳,拜渔阳太守。捕击奸猾,赏罚必信,吏民皆乐为用。匈奴尝以万骑入渔阳,堪率数千骑奔击,大破之,郡界以静。乃于狐奴开稻田八千余顷,劝民耕种,以致殷富。百姓歌曰:“桑无附枝,麦穗两岐。张君为政,乐不可支。”视事八年,匈奴不敢犯塞。帝尝召见诸郡计吏,问其风土及前后守令能否,蜀郡计掾樊显进曰:“渔阳太守张堪昔在蜀,其仁以惠下,威能讨奸。前公孙述破时,珍宝山积,卷握之物,足富十世,而堪去职之日,乘折辕车,布被囊而已。”帝闻,良久叹息,拜显为鱼复长。方征堪,会病卒,帝深悼惜之,下诏褒扬,赐帛百匹。 (选自《后汉书》) 29、下列句中加点词的解释,错误的一项是 A.见堪志操,常嘉焉。 嘉:赞许 B.在道追拜蜀郡太守。 拜:授予官职 C.赏罚必信。 信:坚信、相信 D.劝民耕种。 劝:鼓励、劝勉 30、下列各组句子中加点词的意义与用法,不相同的一组是 A.吏民皆乐为用。 身死人手,为天下笑者,何也? B.汉从之,乃示弱挑敌。 良乃入,具告沛公。 C.击破匈奴于高柳。 因击沛公于坐。 D.匈奴尝以万骑入渔阳。 且以一璧之故逆强秦之欢,不可。 31、下列各句括号中是补出的省略成分,错误的一项是 A.及(刘秀)即位,中郎将来歙荐堪。 B.使(张堪)送委输缣帛,并领骑七千匹。 C.在道追拜(吴汉)蜀郡太守。 D.汉从之,乃示弱挑敌,述果自出,(公孙述)战死城下。 32、以下句子分别编为四组,能够表现张堪“为政贤能”的一组是 ① 世祖微时,见堪志操,常嘉焉。②收其珍宝,悉条列上言,秋毫无私。③使送委输 缣帛,并领骑七千匹,诣大司马吴汉伐公孙述。④张君为政,乐不可支。⑤让先父余财数百万与兄子。⑥捕击奸猾,赏罚必信,吏民皆乐为用。 A.②④⑥ B.①③⑤ C.①④⑤ D.③④⑥ 33、下列对原文的叙述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A. 张堪年少时品行超群,把父亲留下的数百万家产让给侄子,自己来到长安受业, 受到诸儒的称赞。 B.张堪受命协助大司马吴汉征伐公孙述时,献奇策,以示弱挑动敌人出战,打败公 孙述,攻占了成都。 C.张堪率兵入成都,首先派兵加固了城防,检阅军队,清查仓库,收其珍宝,并一 一和皇上说明,没有半点儿占有。 D.张堪任渔阳太守时,不仅捕击奸猾之人,抗击匈奴入侵,力保边疆太平,而且还 辟田劝家,使百姓殷实富足,其乐融融。 34、把文言文阅读材料中画横线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4分)
(1)时汉军余七日粮,阴具船欲遁去。 (2)其仁以惠下,威能讨奸。
五、填空 (四选三)6分
35、寻寻觅觅,___________,__________。(《声声慢》)
36、沧海月明珠有泪,蓝田日暖玉生烟。___________,___________。(《锦瑟》) 37、云中谁寄锦书来? , 。(《一剪梅》)
38、尽吾志也而不能至者, , ?(《游褒禅山记》)
六、 作文(30分)
世上没有十全十美的事物,都或多或少有缺陷。对待身体缺陷人们有不同的态度:有的勇敢面对,有的自卑悲观……。请以“缺陷”为话题写一篇文章,文体不限,题目自拟,字数不少于800字。
答案
一、
1-5、C D B C C
6-10、C C C D B
11-15、D D C A C
16-19、A B C A
20、写一个悠闲自得的诗人形象。“采菊”的动作不是一般人的动作,它包含着诗人超俗尘世,热爱自然的情趣。
21、“见”是无意中看见,如熟友想见,把人和物融为一体。“看”或“望”好像是有意地远看,使人和物拉开一段距离。效果不一样。
22、表面上是写太阳下山了,倦鸟也知道还家,实质上是劝告人们不要奔波于龌龊的官场之中,要返回到这美好宁静的大自然的怀抱。
23、两个黄鹂在翠绿的柳树上鸣叫。
24、整首诗歌 营造了一种清新、欢快的氛围。表达了作者无比欢快的心情。
25.答(3分):浯溪的碑林诗书是半归隐文化的代表;既不宏大,也不苍凉的浯溪是寻求半归隐境界的最佳场所;浯台又是古代文人内心的世界见证。(注意:每次我去浯溪……元结当年弹琴的浯台“这一句话。答对一条得1分,答对两条得3分,答对三条得4分。意思对即可。) 26.答(3分):追求艺术与自然的结合;漠视功名,抛却忧愁;内在的情感在个人理想追求中无法掩饰的矛盾。(评分标准同19题。) 27.答(4分):①政治反叛:放弃对功名利禄的追求;公然称浯溪,违背帝皇大一统思想。(2分,一条1分)②文化反叛:思想领域:归隐思想取代了一统千年的儒家思想。文学领域:追求心灵与自然(浯溪)结合的诗文取代了占主导地位的“豪放派”文章。(4分,每条2分) 28(4分)AD(A“以……为主要内容”不妥;D“也表达了自己的向往之情”无根据) 29.C 30.D 31.C 32.A 33.C34.(1)当时吴汉的部队只剩下七天的军粮,因此暗地准备船只准备退兵。(2)张堪以其仁慈之心爱护部下,他的威名足可以讨伐奸贼。 [附译文] 张堪,字君游,南阳宛县人,是南阳郡豪门大族。张堪很早就成为孤儿,他把父亲留 下的数百万家产让给堂侄。16岁时,他来到长安受业学习。他的品行超群,诸儒都称他为“圣童”。刘秀还是一介布衣的时候,看到张堪品行兼优,常常夸奖他。当刘秀登上皇位后,中郎将来歙举荐张堪,刘秀便征拜张堪担任郎中。经过三次调迁后,任谒者。刘秀派他转运积聚的布帛,并领骑兵七千,前往协助大司马吴汉征伐公孙述。在半道上又追任为蜀郡太守。当时吴汉的部队只剩下七天的军粮,因此暗地准备船只打算退兵。张堪听说后,赶紧拜见了吴汉。张堪对吴汉说,公孙述必败,不应在这个时候退兵。吴汉采纳了他的意见,于是故意示弱以引诱敌人。公孙述果然中计,率兵出城追击,而被斩首于城下。成都被攻占后,张堪首先派兵占据了城池,然后清查仓库,收其珍宝,并将它逐件记录,上报朝廷,没有半点遗漏。他还慰问、安抚成都的吏民,使蜀地的吏民十分高兴。张堪在蜀郡任太守前后两年,刘秀又调任他为骑都尉,后来他率领骠骑将军杜茂的部下士卒,在高柳击败匈奴,被任命为渔阳太守。在任期间,他率领军队追捕奸险狡猾的人,功劳赏罚非常分明,官吏百姓都愿意追随他,为他所用。有一次,匈奴一万骑兵入侵渔阳,张堪率领数千骑兵飞奔出击。最后大败敌军,边界地区得以安宁太平。紧接着他又在狐奴县开辟稻田8000多顷,鼓励百姓进行耕种,从而使老百姓逐渐殷实富有。百姓编成歌谣唱道:“桑树茂盛无旁枝,麦结双穗丰收时。张君治理郡中事,其乐融融不可支。”张堪在渔阳任职八年,匈奴不敢进犯边塞。光武帝曾召见各州郡主管考核官员的官吏,询问各地的风土人情及其前后守令贤能与否。蜀郡的计吏樊显进言道:“渔阳太守张堪昔日在蜀郡时,心地仁慈,爱护部下,他的威名足可以讨伐奸贼。在以前击败公孙述的时候,珍宝堆积如山,他掌握的财富,足可以使子孙享受十代。而他解职还都时,乘坐的只是一辆断辕的破车,车上只有布被包袱而已。”刘秀听后,叹息了好久,拜樊显为鱼復县长吏。正准备征召张堪,张堪不幸病逝。刘秀为他深深地哀悼、叹息,颁发诏书,褒扬他的功绩,并赏赐布帛100匹。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