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高二上学期语文期中考试试卷
|
( 时 间 1 20 分 钟 总 分 1 00 分 基 础 部 分 答 案 请 作 在 答 题 卡 上 ) 一、 (40 分, 每小题2 分, 共20 题) 1 . 下列各组词语中加线的字的读音, 全部正 确 的 一 项 是 : A. 挥 斥 方 遒 qiú 青 荇 xíng 踟 蹰 chíchú 纤 绳 qiàn B. 氓 之 蚩 蚩 máng 机 杼 zhù 侘 傺 chàchì 油 腻 nì C. 羽 扇 纶 巾 guān 商 贾 j iǎ 箜 篌 kōn g hóu 李 煜 yù D. 雕 栏 玉 砌 qì 羁 鸟 j ī 玳 瑁 dàimào 公 姥 mǔ 2 . 下 列 各 句 中 没 有 错 别 字 的 一 项 是 : A . 怅 廖 廓 , 问 苍 茫 大 地 , 谁 主 沉 浮 ? B. 这是你最后一次在我的眼前, 翻滚着蔚蓝色的波浪, 和闪耀着骄美的容光。 C . 当 你 汹 涌 起 来 而 无 法 控 制 时 , 大 海 的 船 只 就 会 被 覆 亡 。 D . 因 为 那 个 隐 密 的 愿 望 而 苦 恼 心 伤 。 3 . 选 出 下 列 各 组 加 线 词 中 意 思 不 同 的 一 项 : A . 春 花 秋 月 何 时 了 小 乔 初 嫁 了 B . 便 可 白 公 姥 , 及 时 相 遣 归 初 七 及 下 九 , 嬉 戏 莫 相 忘 C. 千古风流人物 俱往矣, 数风流人物, 还看今朝 D . 多 情 自 古 伤 离 别 多 情 应 笑 我 , 早 生 华 发 4 . 下 列 句 子 没 有 语 病 的 一 句 是 : A. 《祖国啊, 我亲爱的祖国》 用不同角度揭示了 “我” 与祖国的血肉联系。 B. 《我热爱秋天的风光》 的作者是著名的“朦胧派” 诗人梁小斌写的。 C. 《山民》 借一个山民的口吻, 叙述了“人” 不安分于“山” , 总向往着海。 D . 《 面朝 大海, 春暖花开》 表达了 诗人对尘世幸福 生活的 向 往。 5. 下 列 句 中 加 线 的 成 语 运 用 不 正 确 的 一 项 是 : A. 其实, 明崇祯皇帝勤于政事, 可谓夙兴夜寐, 亡于闯王乃大势所趋, 实不得 已 。 B . 她 们 两 人 婚 前 信 誓 旦 旦 , 婚 后 却 同 床 异 梦 , 变 化 真 快 。 C. 辛弃疾继承并发扬了苏东坡的豪放风格, 以翻云覆雨的笔力, 激昂跌宕的气 势 抒 情 言 志 , 钟 砭 现 实 , 形 成 南 宋 词 坛 的 一 大 流 派 。 D. 作诗需要技巧, 但技巧不等于矫揉造作, 扭扭捏捏, 也不等于堆砌词藻。 6. 下 列 著 名 词 作 家 均 属 于 婉 约 派 的 一 项 是 : A . 温 庭 筠 . 柳 永 . 李 清 照 . 姜 夔 B . 李 煜 . 苏 轼 . 姜 夔 . 辛 弃 疾 C . 苏 轼 . 秦 观 . 温 庭 筠 . 李 煜 D . 柳 永 . 李 清 照 . 李 煜 . 辛 弃 疾 7. 选 出 下 列 诗 句 节 拍 划 分 有 误 的 一 项 : A . 这 是 / 一 沟 / 绝 望 的 / 死 水 B . 清 风 / 吹 不 起 / 半 点 / 漪 沦 C . 不 如 / 多 / 扔 些 / 破 铜 / 烂 铁 D . 爽 性 / 泼 你 的 / 剩 菜 / 残 羹 8. 下 列 有 关 文 学 常 识 的 说 法 不 正 确 的 一 项 是 : A. 《诗经》 是我国最早的诗歌总集, 赋. 比. 兴是其主要的表现手法, 《诗经》 也 是 儒 家 经 典 “ 五 经 ” 之 一 。 B. 《 古诗十九首》 是东 汉末年的民歌集, 因 数量只 有十九首而得名 。 C. “风骚” 是指《诗经》中的《国风》和《楚辞》的《离骚》, 它们分别代表了《诗经》 和《楚辞》 的最高成就且分别开启 了 现实主义和浪漫主义的诗歌传统。 D. “乐府诗歌” 原指汉代官府(乐府)从民间收集整理的一部分诗歌, 后来泛指各 朝 民 歌 和 一 部 分 文 人 创 作 的 具 有 民 歌 特 色 的 诗 歌 。 9. 两 句 话 所 表 达 的 意 思 不 相 同 的 一 组 是 : A . ⑴ 她 唱 的 音 调 好 不 凄 凉 。 ⑵ 她 唱 的 音 调 好 凄 凉 。 B . ⑴ 他 缺 乏 工 作 经 验 , 难 免 会 出 现 一 些 差 错 。 ⑵ 他 缺 乏 工 作 经 验 , 难 免 不 出 现 一 些 差 错 。 C . ⑴这样的 事, 我何尝 愿意做? ⑵这样的 事, 我何尝 不愿意做? D . ⑴除非你 去请, 他 才会来。 ⑵除非你去 请, 他是不会来的 。 1 0 . 下 列 诗 句 的 抒 情 方 式 不 是 直 抒 胸 臆 的 一 项 是 : A . 祖 国 啊 , 我 亲 爱 的 祖 国 ! B . 我 热 爱 秋 天 的 风 光 。 C . 曾 记 否 , 到 中 流 击 水 , 浪 遏 飞 舟 ? D . 为 什 么 我 的 眼 里 常 含 泪 水 ? 因 为 我 对 这 土 地 爱 得 深 沉 … … 11 . 中国古诗词讲究“炼字” , “意胜” , 下面诗句与“波心荡. 冷月无声” 所 表 现 的 意 境 相 差 较 大 的 一 项 是 : A . 鸡 声 茅 店 月 , 人 迹 板 桥 霜 。 B . 枯 藤 老 树 昏 鸦 , 小 桥 流 水 人 家 。 C . 孤 帆 远 影 碧 空 尽 , 唯 见 长 江 天 际 来 。 D . 杨 柳 岸 晓 风 残 月 。 1 2. 阅 读 下 面 现 代 诗 , 对 这 首 诗 的 解 说 , 错 误 的 一 项 是 : 一 句 话 有 一 句 话 说 出 就 是 祸 , 有 一 句 话 能 点 得 着 火 。 别 看 五 千 年 没 有 说 破 , 你 猜 得 透 火 山 的 缄 默 ? 说 不 定 是 突 然 着 了 魔 , 突 然 晴 天 里 一 个 霹 雳 爆 一 声 : “ 咱 们 的 中 国 ! ” ( 节 选 自 1 928 年 出 版 的 闻 一 多 诗 集 《 死 水 》 ) A. 诗中反复提到的“一句话” 指的是“咱们的中国” , 即“我们大家的中国” 。 B. “有一句话说出就是祸” , 指的是在封建统治下, 中国人民不能当家作主的 现 实 。 C. “有一句话能点得着火” , 显示出中国人民蓄积着无比强大的反抗力量。 D . “ 说 不 定 突 然 着 了 魔 ” , 流 露 出 一 个 民 主 战 士 徘 徊 的 心 境 。 读 下 面 两 首 诗 , 完 成 1 3 . 1 4 两 题 赤 壁 杜 牧 折 戟 沉 沙 铁 未 销 , 自 将 磨 洗 认 前 朝 。 东 风 不 与 周 郎 便 , 铜 雀 春 深 锁 二 乔 。 赤 壁 胡 曾 烈 火 西 焚 魏 帝 旗 , 周 郎 开 国 虎 争 时 。 交 兵 不 假 挥 长 剑 , 已 挫 英 雄 百 万 师 。 1 3. 对 这 两 首 诗 字 . 句 的 解 说 , 不 恰 当 的 一 项 是 : A . 杜 诗 中 “ 认 前 朝 ” 的 意 思 是 通 过 断 戟 认 清 了 三 国 历 史 。 B. 杜诗中的“二乔” 是指大乔. 小乔。 她们是吴国美女。 “锁二乔” 形象描绘出 假 想 中 曹 操 得 胜 后 的 骄 恣 之 态 。 C. 胡诗中“烈火西焚” 直接描绘出战争的激烈, 魏旗被焚点明战局已定, 胜负 已 明 。 D. 胡诗中“不假挥长剑” 是指周瑜不凭借兵力, 而是凭借人事谋略战胜了曹操。 1 4 . 对 这 两 首 诗 , 分 析 不 恰 当 的 一 项 是 : A. 杜诗认为周瑜取胜的关键在于决战时刮起了东风, 否则周瑜不可能取胜。 B. 胡诗认为周瑜取胜不靠天时兵力, 而在于人事谋略, 与杜诗之论截然对立。 C. 两诗开篇都描绘了 赤壁之战的场面, 但描写战争的手法却不相同。 D. 两诗对周瑜的评价不一样。 杜诗对周瑜揶揄. 嘲讽之意, 胡诗却把周瑜写成 一 个 叱 咤 风 云 的 英 雄 。 阅 读 下 面 一 段 文 言 文 , 完 成 1 5-20 题 。 毕士安字仁叟, 代州云中人。 乾德四年举进士。 雍熙二年, 诸王出阁①, 慎择僚 属, 士安迁左拾遗兼冀王府记室参军。 太宗诏谓曰: “诸子生长宫廷, 未闲②外事, 年渐成人, 必资良士赞导, 使日闻忠孝之道, 卿等勉之。 ” 端拱中, 诏王府僚属各 献所著文。 太宗阅视累日, 问近臣曰: “其才已见矣, 其行孰优? ” 或以士安对。 上曰: “正协朕意。 ” 俄以本官知制诰, 淳化二年, 召入翰林学士。 大臣以张洎荐, 太 宗 曰 : “ 洎 视 毕 士 安 词 艺 践 历 固 不 减 , 但 履 行 远 在 下 尔 。 ” 李沆卒, 进士安吏部侍郎. 参加政事, 入谢, 真宗曰: “未也, 行且相卿。 ” 士 安顿首。 真宗曰: “朕倚卿以辅相, 岂特今日。 然时方多事, 求与卿同进者, 其谁 可? ” 对曰: “宰相者, 必有其器, 乃可居其位, 臣驽朽③, 实不足以胜任。 寇准兼资忠义, 善断大事, 此宰相才也。 ” 真宗曰: “闻其好刚使气。 ” 又对曰 “准方正, 慷慨有大节, 望身殉国, 秉道疾邪, 此其素所蓄积, 朝臣罕出其右者, 第不为流俗所喜。 今天下之民虽蒙休德, 涵养安佚, 而西北跳梁④为边境患, 若准 者正所宜用也。 ” 真宗曰: “然, 当藉卿宿德镇之。 ” 未阅月, 以本官与准同拜平 章事。 士安兼监修国史, 居准上。 准为相, 守正嫉恶, 小人日思所以倾之。 有布衣申 宗古告准交通安王元杰, 准惶恐, 莫知所自明。 士安力辩其诬, 下宗古吏, 具得奸 罔 , 斩 之 , 准 乃 安 。 士安端方沉雅, 有清识, 酝藉, 美风采, 善谈吐, 所至以 严正称。 (节选自《宋史》 列传第四十)
|
来源:中国哲士网
学校教育教学 高二上册期中教师备课考试,试卷试题 公务员考试,大学生就业
各类 高二上学期语文期中考试试卷,教学资料
|
上一篇文章: 2010年四川大学附中高二上学期期中考试语文试卷 参考答案及解析 |
下一篇文章: 人教版高二上期中---吉林省白城市五所高中2009-2010学年度高二上学期期中联考语文试题 |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