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同一中2008~2009学年度第一学期期中试卷
高 三 语 文
第Ⅰ卷 客观卷(共33分)
一、(每题3分,共15分)
1. 下列词语中加横线的字,读音全都正确的一组是
A.蒙骗(méng) 颈椎(jǐng) 计较(jiào) 不可估量(liàng)
B.碑帖(tiè ) 瘙痒(sào) 怆痛(chuàng) 酩酊(mǐng)大醉
C.隽永(juàn) 羞赧(nǎn) 癖好(pǐ) 一脸横肉(hèng)
D.摈除(bǐn) 旋风(xuàn) 掣肘(chè) 煤气熏人(xūn)
2. 下列句子中有两个错别字的一句是
A.平心而论,这只是实话实说,事实胜于雄辨,难道该省亏损1000多万不是事实?
主管领导依然被重用不是事实?
B.人情事故的智慧,是一日不可或缺的,它是生活中的一部分,也是一种能力,而
这种能力,必须在生活中培养、历练。
C.在浮燥的年代,许多人似乎已经淡忘了“一诺千金”这四个字,把诚信这一立身
之本抛诸脑后,只观注眼前的自身利益。
D.这支中超劲旅有许多亟待解决的问题,难怪赛后主教练没有一丝赢球的兴奋,却
皱着眉头大叹“队员比赛欲望不强”。
3. 依次填入下列各句横线上的词语最恰当的一项是
① 埃及海军3日已向客轮失事海域紧急调遣3艘舰艇和数架直升机,执行
任务。
② 国家林业局新闻发言人在发布会上宣布了赠台大熊猫 的最终结果。
③ 正是历史的多种原因,西藏的经济比内地落后,比沿海发达地区 落后。
A.搜寻 筛选 越发 B.搜救 遴选 更加
C.搜寻 遴选 更加 D.搜救 筛选 越发
4. 下列各句中没有语病的一句是
A. 英国伦敦高等法院日前裁决,《达·芬奇密码》的作者丹·布郎被控抄袭另一畅销书著作权的罪名不成立。
B.日前,网易、新浪等14家网站联合向全国互联网界发出文明办网倡议书,号召
营造健康文明的网络文化环境,清除不健康信息,已成为社会的共同呼唤、家
长的强烈要求和保障未成年人的迫切需要。
C.十一长假前夕,有关部门就旅游景点门票是否提价一事作了听证,可是听证结果似乎很难让消费者满意。
D.一份由中国火箭技术研究院院长吴燕生和中国火箭运载研究院总设计师刘竹生领
导的科研小组提供的研究报告表示,我国目前的火箭运载能力,已经能保证完成绕月工程所需要的飞行器发射任务。
5. 依次填入下列横线处的语句的顺序,最恰当的一项是
在蒙蒙细雨中,戊子年黄帝故里拜祖大典在河南新郑黄帝故里举行。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 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 ,表达了中华儿女“祈福北京奥运盛会”的心愿。来自海内外的2万多名炎黄子孙共拜华夏始祖,共建中华精神家园,祈福北京奥运盛会。
① 邓亚萍、许海峰、熊倪等29名历届奥运会冠军走到祈福树下
② 高大的汉白玉雕塑的黄帝坐像,神情庄严
③ 将刻有祝福奥运文字的红色祈福牌悬挂在祈福树上
④ 距黄帝坐像50米的正前方
⑤ 金黄色的枝叶闪烁着耀眼的光
⑥ 一棵高7米、象征着中华根脉的祈福树
A.①③⑤⑥②④ B.②④①⑥⑤③ C.②④⑥⑤①③ D.⑥⑤②④①③
二、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6~8题。(共9分,每小题3分)
“诗圣”与文士性格的塑造
王学泰
宋代学者称杜甫为“圣于诗者”,这主要是指杜甫在诗歌史上的地位,把他视为“集大成”者、是位无体不工、无美不备的诗人。到了后世把杜甫简称为“诗圣”,突出了其道德含义(郭沫若在为杜甫写的对联中称杜甫为“诗中圣哲”也是此意)当然这也符合杜诗中的儒学内涵。
“诗圣”的名号,使得杜诗所确立的“忧国忧民”精神逐渐成为了主流理论。也就是说,不管你是否赞成,但都不能不承认诗歌写作应该反映现实,着眼于国家与人民的命运。南宋诗人就说:“忧时本是诗人职,莫怪吟中感慨多。”这是赞成诗人应该忧国忧民的;也有不赞成的,明代的公安派代表作家袁宏道,提倡个性解放,不同意诗人应有“忧国忧民”的责任感。他在《显灵宫集诸公以城市山林为韵》中说“新诗日日千余言,诗中无一忧民字”,“自从老杜得诗名,忧君爱国成儿戏”,仔细咀嚼诗意,可见袁氏虽然不赞成此说,但还是把“忧君爱国”看作当时诗歌创作中大多数诗人所遵循的原则。这些例子都说明了杜甫对后世士人影响之深。
诗歌创作乃是中国古代读书人日常功课之一,如钱钟书先生所说是“社交活动的必需品,贺喜庆吊丧,送往迎来,都用得着,所谓“牵率应酬”(见《宋诗选注·王安石》)。要学诗,必须读诗,古代学子读完“三百千”三本小书后,就要学诗了。除了一些的初级作品(如《千家诗》)外,他们平常接触最多的当属杜诗。因为杜诗中规矩井然,学有规范。如应酬中大量运用的律体诗,如五律七律,当以杜甫写得最好,很少率意之作;科举考试中用的试帖诗可以模仿杜集中的“五排”(杜甫以后,很少再有诗人写出像杜甫这样多的高质量的“五排”了)。对杜诗的广泛的模仿从宋代就开始了。书商为了满足这个社会需求,还把杜诗分类编排,给模仿者以便利(杜诗的“分门集注本”一直流传到现在,民国期间,商务印书馆曾影印,编入“四部丛刊”)。这样,杜诗中的思想感情必然会从阅读的渠道渗入到士人们的思想意识中去。因此,说杜诗对后世文人士大夫性格的塑造产生影响绝不是夸诞之词。正是由于这种需求,历代的文人学者也热衷编纂、校订、注解、选编杜诗(在诗人个人选注中占第一位传世与存目近千种),坊间也乐于刊刻,可见它是畅销书。从这些都可以看出杜诗在古代社会中的普及程度。
中国人普遍缺少宗教信仰,更少宗教感,蔡元培先生倡导用美育代替宗教。中国优美的文学传统、特别是古典诗词对读者思想情感的陶冶力量是很难估量的。杜甫诗发扬了儒家思想中富于伦理价值的思想,于陶冶之外还有教化作用,对古代读书人有很大影响;施之于今日的教育之中,也当有积极意义。
6. 下列叙述中,不属于称杜甫“圣于诗者”或“诗圣”的根据的一项是
A.杜甫在诗歌史上地位很高,人们视之为“集大成”者。
B.杜甫写诗技艺很高,无体不工、无美不备。
C.杜诗中“忧国忧民”精神是诗歌界的主流理论。
D.杜诗中有伦理价值思想,儒学内涵丰富。
7. 对古代文士积极学习杜诗的根本原因,解释最准确的一项是
A.中国古代读书人的日常功课之一就是要学习诗歌创作。
B.杜诗合乎格律诗的要求,平仄押韵,规范合理,质量高,数量足。
C.书商们把杜诗分类编排,便利了古代文士们模仿各类杜诗。
D.通过阅读,杜诗中的思想感情容易渗入到士人们的思想意识中。
8. 根据原文所给信息,以下推断正确的一项是
A.袁宏道“新诗日日千余言”中提到的新诗,大多是抒写个情和性情的诗句。
B.明清时代读书人在社交应酬活动中,必须吟咏五言律诗或七言律诗,以显其风雅。
C.科举考试中要求写“排律”形式的试帖诗,这是模仿杜诗中的“五排”而产生的。
D.文士的性格是由杜甫思想塑造起来的,即使在今天,杜甫的思想也有积极意义。
三、(9分,每小题3分)
相州昼锦堂记
欧阳修
仕宦而至将相,富贵而归故乡,此人情之所荣,而今昔之所同也。
盖士方穷时,困厄闾里,庸人孺子,皆得易而侮之。若季子不礼于其嫂,买臣见弃于其妻。一旦高车驷马,旗旄导前,而骑卒拥后,夹道之人,相与骈肩累迹,瞻望咨嗟;而所谓庸夫愚妇者,奔走骇汗,羞愧俯伏,以自悔罪于车尘马足之间。此一介之士,得志于当时,而意气之盛,昔人比之衣锦之荣者也。
惟大丞相魏国公【注】则不然。公,相人也。世有令德,为时名卿。自公少时,已擢高科,登显仕。海内之士,闻下风而望余光者,盖亦有年矣。所谓将相而富贵,皆公所宜素有;非如穷厄之人,侥幸得志于一时,出于庸夫愚妇之意,以惊骇而夸耀之也。然则高牙大纛,不足为公荣;桓圭衮冕,不足为公贵。惟德被生民,而功施社稷,以耀后世而垂无穷。此公之志,而士亦以此望于公也。岂止夸一时而荣一乡哉!
公在至和中,尝以武康之节,来治于相,乃作“昼锦”之堂于后圃。既又刻诗于石,以遗相人。其言以快恩仇、矜名誉为可薄,盖不以昔人所夸者为荣,而以为戒。于此见公之视富贵为何如,而其志岂易量哉?故能出入将相,勤劳王家,而夷险一节。至于临大事,决大议,垂绅正笏,不动声色,而措天下于泰山之安,可谓社稷之臣矣!其丰功盛烈,所以铭鼎而被弦歌者,乃邦家之光,非闾里之荣也。
余虽不获登公之堂,幸尝窃诵公之诗,乐公之志有成,而喜为天下道也。于是乎书。
尚书吏部侍郎、参知政事欧阳修记。
【注】魏国公:韩琦,河南相州人,北宋著名大臣。
(选自《欧阳文忠公文集》)
9.下列句子中,加点文言文实词的解释不正确的一项是
A.盖士方穷时,困厄闾里 穷:不得志,不显贵
B.买臣见弃于其妻 见:加在动词前表示对他人动作行为的承受
C.矜名誉为可薄 薄:轻视,认为可耻
D.措天下于泰山之安 措:放置,治理
10.下列各组句子中,加点文言文虚词的意义和用法完全相同的一组是
A.若季子不礼于其嫂 以吴民之乱请于朝
B.惟大丞相魏国公则不然 于其身也则耻师焉
C.以耀后世而垂无穷 以其无理于晋且贰于楚
D.乃邦家之光非闾里之荣也 而陋者乃以斧斤考击而求之
11.对本文的有关解说,有误的一项是
A.文章前两段写世人追求富贵,以衣锦还乡为荣,为下文写魏国公做陪衬。
B.文章第三段先写魏国公的身世和经历,然后重点写魏国公的志向和抱负。
C.文章运用对比,态度鲜明;叙事简洁,议论精辟,含蓄隽永。
D.本文对昼锦堂的营建情况和周遭的环境只字不提,略有瑕疵。
第II卷 主观卷(共117分)
四、(共22分)
12.把第Ⅰ卷文言文阅读材料中画横线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9分)
(1)惟德被生民,而功施社稷,以耀后世而垂无穷。(3分)
翻译:
(2)于此见公之视富贵为何如,而其志岂易量哉?(3分)
翻译
(3)其丰功盛烈,所以铭鼎而被弦歌者,乃邦家之光,非闾里之荣也(3分)
翻译:
13.阅读下面的诗歌,然后回答问题。(8分)
戏答元珍
欧阳修
春风疑不到天涯,二月山城未见花。
残雪压枝犹有橘,冻雷惊笋欲抽芽。
夜闻归雁生相思,病入新年感物华。
曾是洛阳花下客,野芳虽晚不须嗟。
注:此诗作于作者被贬夷陵任县令之时。
(1)“冻雷惊笋欲抽芽”一句运用了什么修辞手法?(1分)
答:
(2)前两联描写了怎样的情景?(3分)
答:
(3)这首诗表达了怎样的思想感情?请结合三四联作简要赏析。(4分)
答:
14、填空(任选一组5分)
【A组】
(1)李白在《将进酒》中有句诗句,意思是说人生得意的时候,就该尽情地享受,不要辜负美酒,拿着酒杯与明月空自相对。这两句诗是
“ , 。”
(2)杜甫在《蜀相》诗中有哀叹诸葛亮壮志未酬悲愤心情的诗句,这两句诗是
“ , 。”
(3)《胡同文化》是当代作家 为摄影集《胡同之没》写的序,对现代文明进步中北京胡同的没落,充满复杂难言的感情。
【B组】
(1)唐代诗人李商隐在《无题》中两个著名的诗句,生动描写了两情相悦、默契互通的心灵感应的欣喜和欢愉之情,这两句诗是
“ , 。”
(2)古代诗文有许多描写水天景象意境生动的名句,如柳永《雨霖铃》 “念去去,千里烟波, ”;苏轼《赤壁赋》:“
,水光接天。”
(3)《百年孤独》的作者是 ,哥伦比亚著名小说家。
五、阅读下面文字,完成15~18题(22分)
丰富的安静
周国平
① 世界越来越喧闹,而我的日子越来越安静了。我喜欢过宁静的日子。
② 当然,安静不是静止,不是封闭,如井中的死水。我刚离开学校,被分配到一个边远山区,生活平静而又单调。
③ 后来,时代突然改变,人们的日子如同解冻的江河,又在阳光下的大地上纵横交错了。我也像是一条积压了太多能量的河,生命的浪潮在我的河床里奔腾起伏,把我的成年岁月变成了一道动荡不宁的急流。而现在,我又重归于平静了。不过,这是跌荡之后的平静。在经历了许多冲撞和曲折之后,我的生命之河仿佛终于来到一处开阔的谷地,汇蓄成了一片浩渺的湖泊。我曾经流连于阿尔卑斯山麓的湖畔,看雪山、白云和森林的倒影伸展在蔚蓝的神秘之中。我知道,湖中的水仍在流转,是湖的深邃才使得湖面寂静如镜。
④ 我的日子真的很安静。每天,我在家里读书和写作,外面各种热闹的圈子和聚会都和我无关。我和妻子女儿一起品尝着普通的人间亲情,外面各种寻欢作乐的场所和玩意也都和我无关。我对这样的日子很满意,因为我的心境也是安静的。
⑤ 也许,每一个人在生命中的某个阶段是需要某种热闹的。那时候,饱涨的生命力需要向外奔突,去为自己寻找一条河道,确定一个流向。但是,一个人不能永远停留在这个阶段。托尔斯泰如此自述:“随着岁月增长,人的生命会越来越精神化。”人们或许会把这解释为衰老的征兆,但是,我清楚地知道,即使在老年时,托尔斯泰也比所有的同龄人,甚至比许多年轻人更充满生命力。毋宁说,惟有强大的生命力才能逐步朝精神化的方向发展。
⑥ 现在我觉得,人生最好的境界是丰富的安静。泰戈尔曾说:“外在世界的运动无穷无尽,证明了其中没有我们可以达到的目标,目标只能在别处,即在精神内在世界里。在那里,我们最为深切地渴望的乃在成就之上的安宁。在那里,我们遇见我们的上帝。”他接着说明:“上帝就是灵魂里永远在休息的情爱。”他所说的情爱应是广义的,指创造的成就,精神的富有,博大的爱心,而这一切都超越于俗世的争斗,处于永久和平之中。这种境界,正是丰富的安静之极致。
⑦ 我并不完全排斥热闹,热闹也可以是有内容的。但是,热闹总归是外部活动的特征。而任何外部活动倘若没有一种精神追求为其动力,没有一种精神价值追求为其目标,那么,不管表面上多么轰轰烈烈,有声有色,本质上必定是贫乏和空虚的。我对一切太喧嚣的事业和一切太张扬的感情都心存怀疑,它们总是使我想起莎士比亚对生命的嘲讽:“充满了声音和狂热,里面空无一物。”
15、文章第三段,作者运用比喻的手法,描写了自己的心路历程,请说明下列两个比喻句所表达的内涵。(6分)
(1)生命的浪潮在我的河床里奔腾起伏,把我的成年岁月变成了一道动荡不宁的急流。
答: 。
(2)湖中的水仍在流转,是湖的深邃才使得湖面寂静如镜。
答: 。
16、文章第六段,作者说“人生最好的境界是丰富的安静”,那么作者所追求的“丰富的安静”是怎样的一种境界?(请用原文回答)(2分)
答: 。
17、(1)文章第五段,作者引用托尔斯泰的自述,阐发了怎样的哲理?(3分)
答: 。
(2)文章结尾,作者引用的莎士比亚名言的深刻含义是什么?(3分)
答: 。
18、综观全文,作者喜欢过的“安静的日子”应该是怎样的?试分条加以陈述。(8分)
答: 。
六、(13分)
19、按表达要求将下列词语组成句子。(不能增减词语)(4分)
5月19日 校长 是 在会上 向灾区 提议 捐款 全校师生
(1)以“5月19日”为表达重心
。
(2)以“校长”为表达重心
。
20、请用最简洁的语言,把下列笑话中的人生哲理概括出来。(3分)
晚饭后,母亲和女儿一起洗碗盘,父亲和儿子在客厅看电视。突然,厨房里传来打破盘子的响声,然后一片沉寂。儿子对父亲说:“一定是妈妈打破的。”父亲说:“你怎么知道?……”“她没有骂人。”
答: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1.阅读下面广告,任选其二(也可另选两则自己熟悉的广告),参照示例,对其创意及效果进行评价。(6分) 示例:没有加进什么,不过提出水分。(某奶粉广告) 这则广告从奶粉的制作过程入手,可谓别出心裁,寥寥12字,明白晓畅,又对举鲜明。生动形象地突出了奶粉纯正自然的品质,让人过目不忘。 ① “豹”的速度!(某报业广告) ② 药材好,药才好。(某药品广告)
③ 爱不饰手(某指甲修饰店店名) 答
22、作文(60分)
2006年5月29日,湖南省常宁市中医院张厚兴等6名医生,向常宁市劳动争议仲裁委员会申请仲裁,要求该医院补发“被克扣三年之久的绩效工资”。原来,按照该院的“经济管理方案”,医生的工资资金与医院的经济收入挂钩。张厚兴等6名医生之所以拿不到“绩效奖”,是因为“没有完成任务”。这场医院与医生之间的纠纷,实质是制度与良知之间的矛盾。我们看到的结果是,制度对良知的逆淘汰-----道德高尚的人最先被淘汰出局,昧着良心的人反而可以风光无限。
请以“守住良知”为题,写一篇文章。立意自定,文体自选(诗歌除外),不少于800字。
高三期中语文答案
一(每题3分共15分)
1B 2C 3B 4C 5C
二(每题3分共9分)6、C(原文中“诗圣”的名号,使得杜诗所确立的“忧国忧民”思想逐渐成为了主流理论。)7、B(由原文第三段可知)
8、A(B、原文第三段只是说“大量用而不是必须吟咏”,文中也没有体现出“显其风雅”;C、由原文“科举考试中用的试帖诗可以模仿杜集中的五排”,可知此项是错误的。D、原文最后一段可知,杜诗对后世文人的士大夫的性格塑造产生了一定的影响,因而说“文士的性格是由杜甫思想塑造起来的”则错。)
三(每题3分共9分)9B 10B 11D
四(共22分)
12、(9分)
(1)只是(追求)恩德遍及百姓,并且功勋延及国家,来光耀后世而流传无穷无尽。
(2
)从中可见魏国公是怎样来看待富贵的,而他的志向难道是能轻易地衡量吗?
(3)他的丰功伟绩,被铭刻在鼎上,流传于弦歌之中的原因,是国家的荣耀,而不是一乡一里的光荣啊。
译文:
做官做到将相,富贵之后返回故乡,这从人情上说是光荣的,从古到今都是如此啊。
大概士人在仕途不通的时候,困居乡里,那些平庸之辈甚至小孩,都能够轻视欺侮他。就像苏季子不被他的嫂嫂礼遇,朱买臣被他的妻子嫌弃一样。可是一旦坐上四匹马拉的高大车子,旗帜在前面导引,而骑兵在后面簇拥,街道两旁的人们,一齐并肩接踵,一边瞻望一边称羡,而那些庸夫愚妇,恐惧奔跑,汗水淋漓,羞愧地跪在地上,面对车轮马足扬起的灰尘,十分后悔,暗自认罪。这么个小小的士人,在当世得志,那意气的壮盛,以前的人们就将他比作穿着锦绣衣裳的荣耀。 只有大丞相魏国公却不是如此,魏国公,是相州人士。先祖世代有美德,都是当时有名的大官。魏国公年轻时就已考取高等的科第,当了大官。全国的士人们,听闻他传下的风貌,仰望他余下的光彩,大概也有好多年了。所谓出将入相,富贵荣耀,都是魏国公平素就应有的。而不像那些困厄的士人,靠着侥幸得志于一时一事,出乎庸夫愚妇的意料之外,为了使他们害怕而夸耀自己。如此说来,高大的旗帜,不足以显示魏国公的光荣,玉圭官服,也不足以显示魏国公的富贵。只有用恩德施于百姓,使功勋延及国家,让这些都镌刻在金石之上,赞美的诗歌传播在四面八方,使荣耀传于后世而无穷无尽,这才是魏国公的大志所在,而士人们也把这些寄希望于他。难道只是为了夸耀一时,荣耀一乡吗? 魏国公在至和年间,曾经以武康节度使的身份来治理过相州,便在官府的后园建造了一座“昼锦堂”。后来又在石碑上刻诗,赠送给相州百姓。诗中认为,那种以计较恩仇为快事,以沽名钓誉而自豪的行为是可耻的。不把前人所夸耀的东西当作光荣,却以此为鉴戒。从中可见魏国公是怎样来看待富贵的,而他的志向难道能轻易地衡量吗?因此能够出将入相,辛勤劳苦地为皇家办事,而不论平安艰险气节始终如一。至于面临重大事件,决定重大问题,都能衣带齐整,执笏端正,不动声色,把天下国家置放得如泰山般的安稳,真可称得上是国家的重臣啊。他的丰功伟绩,因此而被铭刻在鼎彝之上,流传于弦歌之中,这是国家的光荣,而不是一乡一里的光荣啊。 我虽然没有获得登上昼锦堂的机会,却荣幸地曾经私下诵读了他的诗歌,为他的大志实现而高兴,并且乐于向天下宣传叙述,于是写了这篇文章。 尚书吏部侍郎、参知政事欧阳修记.
13(8分)(1)运用了拟人手法。
(2)前两联描写了虽然已是二月,但偏远山城依然春风难到,百花未开,残雪压着枝条,树丫上尚留着经过冬天的橘子,冷雷惊起地下的竹笋,不久就要抽出嫩芽来。虽然自然环境恶劣,于料峭春寒中却依然见出盎然春意,颇富生机。
(3)第三联写诗人夜不能寐,听到北归春雁的声声鸣叫,勾起了诗人无尽的“相思”;病中度过这新年,不免感叹时光流逝,景物变迁,抒发了诗人远谪山乡,寂寞苦闷之情。第四联由上联的寂寞愁闷一转而为坦然豁达,充满了向上的希望。
14(5分)A组(1)人生得意须尽欢,莫使金樽空对月。 (2)出身未捷身先死,长使英雄泪满襟。 (3)汪曾祺 B组(1)身无彩凤双飞翼,心有灵犀一点通。(2)暮霭沉沉楚天阔 水光接天 (3)加西亚·马尔克斯
五(共22分)
15、(6分) (1)时代的巨变在我的内心引起躁动和不安,使我成年后的生活也变得动荡而不宁静。(2)我的内心仍有所思考,有所追求,只不过因为比以前思考得更深邃,追求得更高远,所以表面看来才如此的平静。
16、(2分)创造的成就,精神的富有,博大的爱心,而这一切都超越于世俗的争斗,处于永久的和平之中。
17、(6分)(1)一个人不能永远停留在某个阶段,应使自己的生命从追求物质朝追求精神的方向发展 (2)任何外部活动倘若没有一种精神追求为其动力,没有一种精神价值为其目标,那么,不管表面上多么轰轰烈烈,有声有色,本质上必定是贫乏而空虚的。
18、(8分)生活的安静:每天,我在家里读书和写作;亲情的安静:我和妻子儿女一起品尝着普通的人间亲情;精神的安静:强大的生命力才能逐步朝着精神化的方向发展;丰富的安静:创造的成就,精神的富有,博大的爱心,而这一切都超越于世俗的争斗,处于永久的和平之中。
六(共13分)
19(4分)(1)校长是5月19日在会上提议全校师生向灾区捐款。/校长在会上提议全校师生向灾区捐款是5月19日。
(2)是校长5月19日在会上提议全校师生向灾区捐款。
20(3分)我们习惯以不同的标准看人看己,以致往往责人以严,待己以宽。
21(6分)第一条用谐音双关、比喻的手法,形象生动地突出了报业的时效性。
第二条反复中巧换同音强调了药品原材料好,暗示其成品质量高。
第三条用谐音双关的手法套用成语,但表意相反,弄巧成拙。 七22(60分)参照高考评分标准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