设本页为首页                              加入收藏
中文域名: 古今中外.com       英文域名:www.1-123.com     教师学生公务员学习进修工作资料大全
您现在的位置: 中国哲士网 >> 资料 >> 高中 >> 三年级第一学期 >> 语文高中三年级第一学期期中 >> 正文

 

江苏省江宁高中08~09学年第一学期高三年级12月月考(三校联考)语文试卷 参考答案

江宁高中08~09学年第一学期高三年级

12月月考(三校联考)语文试卷

2008.12

(考试时间:150分钟        总分:160分)

注意事项:

1.本试卷包括必做题和选做题,其中四、五大题为选做题,其它题为必做题。

2.答题前,请务必在答题卡相应位置填涂自己的姓名、考试证号,并认真核对。

3.选择题按照序号填涂在答题卡的相应位置上。

一、语言文字运用(18分)

1.下列词语中加点的字,每对读音都不相同的一组是(3分)

A.勾结/勾当      扫除/扫帚     奴婢/刚愎自用      兴奋/兴高采烈

B.奔跑/投奔       蒙骗/蒙尘     累赘/罪行累累        丧礼/丧心病狂

C.栏杆/竹竿       露骨/露馅    矫情/骄兵必败        溯源/横槊赋诗

D.妥帖/请帖       凄怆/呛人     禁忌 / 弱不禁风     假装/久假不归

2.下列句子中,加点成语使用恰当的一项是(3分)

A.经过中国等国家的斡旋,朝鲜已同意就放弃核武器问题参加六方会谈,这种态度是大势所趋,众望所归,受到了国际社会的欢迎。

B.历史上所谓“西藏问题”的形成,是由西方势力恶意促成的,而英国恰恰是始作俑者。

C.“三鹿奶粉”事件爆出了中国乳品行业的黑幕,凸现了企业良心与道德的缺失,每每看到这些新闻报道,总让人义愤填膺,不忍卒读。

D.在中国,以“文化”为名的活动越来越多了。刚刚过去的国庆“黄金周”大概也可称作“文化周”,因为全国各地靠谱不靠谱的种种“文化节”简直令人应接不暇。

3.下列各句中,没有语病的一项是(3分)

A.六部委联合举办的“中华赞”诗词征集活动,将围绕春节、清明、端午、中秋四个传统节日为主题征集原创性诗词。

B.京津城际铁路开通后,京津两地居民上午11时前交寄中国邮政文件类快递件,搭乘京津城际列车,当天下午6时前就能送到收件人手上。

C.在“神七”飞船发射圆满成功之时,上海航天局已经着手开始进行“神舟”八号飞船的研制工作。这意味着中国航天“三步走”计划已进行到最后一步。

D.中国2010年上海世博会将是一次探讨新世纪人类城市生活的伟大盛会,将是一曲以“创新”和“融合”为主旋律的交响乐,将成为人类文明的一次精彩对话。

4.请以“守望者”为内容仿照下面的示例写一个句子。修辞保持一致。(6分)

    “行走者”这个名称,使我想起漫游人。在广袤的大地上,漫游人四季行走于风历雨中,看云霞,这行走的生涯使他步履坚定,从容潇洒。

    “行走者”的名称还使我想起探险家。在巍峨的雪峰上,探险家日夜攀登高峰,望极顶,挑战新的高度。

                                       ▲                                         

5.根据下列提示,在每处横线上填写一个恰当的问句。(6分)

马赛克在4月4日《中国消费报》上撰文说,最近温州市有关机构对在该市从业的101位农民工展开了一次生活消费状况调查。今年38岁的安徽籍民工袁守康的消费状况是:除吃饭外,每月两次荤菜共8元,每月理一次发5元,每月看一场录像2元,两个月用一支牙膏。透过这种其他群体可能无法忍受的生活标准,我们看到了农民工的辛劳与其生存状况之间的巨大反差,更看到了他们那老小聚集的家庭的艰难程度。

文章认为,这份农民工消费清单,至少有这样三种人应该看。首先是用人单位必须看:①                    ?其次是政府及其职能部门必须看:②                      ?再次是城市居民们必须看:③                      ?

答:①                          ▲                                        

②                          ▲                                        

③                          ▲                                        

二、古代诗文阅读(34分)

(一)文言文阅读(18分)

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6~9题。

丞相公孙弘者,齐菑川国薛县人也,字季。少时为薛狱吏,有罪,免。家贫,牧豕海上。年四十余,乃学《春秋》杂说。养后母孝谨。

元元年,天子初即位,招贤良文学之士,是时弘年六十,征以贤良为博士。使匈奴,还报,不合上意,上怒,以为不能,弘乃病免归。

元光五年,有诏征文学,菑川国复推公孙弘。弘让,谢国人曰:“臣已尝西应命,以不能罢归。愿更推选。”国人固推弘,弘至太常。太常令所征儒士各对策,百余人,弘第居下。策奏,天子擢弘对为第一。召入见,状貌甚丽,拜为博士。是时通西南夷道,置郡,巴蜀民苦之,诏使弘视之。还奏事,盛毁其郡无所用,上不听。

弘为人恢奇多闻,常称以为人主病不广大,人臣病不俭节。弘为布被,食不重肉。后母死,服丧三年。每朝会议,开陈其端,令人主自择,不肯面折廷争。习文法吏事,而又缘饰以儒术,上大说之。二岁中,至左内史。弘奏事,有不可,不庭辩之。尝与主爵都尉汲黯请见,汲黯先发之,弘推其后,天子常说,所言皆听,以此日益亲贵。尝与公卿约议,至上前,皆倍其约以顺上旨。汲黯庭诘弘曰:“齐人多诈而无情实,始与臣等建此议,今皆倍之,不忠。”上问弘。弘谢曰:“夫知臣者以臣为忠,不知臣者以臣为不忠。”上然弘言。左右幸臣每毁弘,上益厚遇之。

元朔三年,张欧免,以弘为御史大夫。是时通西南夷,东置沧海,北筑朔方之郡。弘数谏,以为罢敝中国以奉无用之地,愿罢之。于是天子乃使朱买臣等难弘置朔方之便。发十策,弘不得一。弘乃谢曰:“山东鄙人,不知其便若是,愿罢西南夷、沧海而专奉朔方。”上乃许之。

汲黯曰:“弘位在三公,奉禄甚多,然为布被,此诈也。”上问弘。弘谢曰:“有之。夫九卿与臣善者无过黯,然今日庭诘弘,诚中弘之病。夫以三公为布被,诚饰诈欲以钓名。且臣闻管仲相齐,有三归,侈拟于君,桓公以霸,亦上僭于君。晏婴相景公,食不重肉,妾不衣丝,齐国亦治,此下比于民。今臣弘位为御史大夫,而为布被,自九卿以下至于小吏,无差,诚如汲黯言。且无汲黯忠陛下安得闻此言!”天子愈益厚之。卒以弘为丞相,封平津侯。

                                             (选自《史记·列传第五十二》)

 

 

6.对下列句子中加点词语的解释,不正确的一项是

A.百余人,弘第居下。                   第:等次

B.始与臣等建此议,今皆倍之             倍:背弃

C.弘谢曰:“夫知臣者以臣为忠……”      谢:道歉

D.且臣闻管仲相齐,有三归,侈拟于君     拟:超过

7.以下六句话分别编为四组,全都表现公孙弘“城府颇深,善用心机”的一组是

①每朝会议,开陈其端,令人主自择,不肯面折廷争

②还奏事,盛毁西南夷无所用,上不听

③山东鄙人,不知其便若是

④后母死,服丧三年

⑤尝与公卿约议,至上前,皆倍其约以顺上旨

⑥臣已尝西应命……愿更推选

A.①②④    B.①③⑤   C.②④⑥    D.③⑤⑥

8.下列对原文有关内容的理解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A.汉朝开通西南夷的道路,皇帝派公孙弘前往视察,他了解了巴蜀人民对此感到困苦,要求皇帝废置边郡,没有得到皇帝批准。

B.公孙弘生活节俭,盖布被,少食肉;每次在朝廷上商议事情,他总是开陈其端,让皇帝自己选择决定,自己从不当廷争论。

C.公孙弘曾与大臣们有约,但到了皇帝面前,却背弃先前的约定而顺从皇帝,汲黯因此责备公孙多诈而无情实。

D.元朔年间,朝廷开通西南夷,东边设置沧海郡,北边修建朔方郡,公孙弘屡次进谏,希望停止做这些事情,武帝答应了他。

9.把文言文中横线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

(1)策奏,天子擢弘对为第一。

                             ▲                                               

(2)习文法吏事,而又缘饰以儒术,上大说之。

                             ▲                                              

(3)自九卿以下至于小吏,无差,诚如汲黯言。

                             ▲                                                

(二)古代诗歌阅读(8分)

10.阅读下面一首宋词,然后回答问题。(8分) 

浣溪沙(1)

苏轼

平莎过雨新,轻沙走马路无尘。何时收拾耦耕(2)身?

日暖桑麻光似泼,风来蒿艾气如薰。使君元是此中人。

【注】(1)作于徐州石潭谢雨道上。  (2)耦(óu):两人并耕。

(1)结合词句内容,简要分析下阕在写景上有什么特点?(4分)

                                         ▲                                  

(2)全词运用了什么抒情方式?表达了作者怎样的思想感情?请做简要赏析。(4分)

                                         ▲                                   (三)名句名篇默写(8分)

11.补写出下列名篇名句中的空缺部分(8分)

(1)寄蜉蝣与天地,               ▲                  。(苏轼《赤壁赋》)

(2)          ▲                  。一夫当关,万夫莫开。(李白蜀道难》)

(3)         ▲              ,则芥为之舟。(庄子《逍遥游》)

(4)秦爱纷奢,人亦念其家。          ▲           ,用之如泥沙?(杜牧《阿房宫赋》)

(5)酿泉为酒,    ▲      ;山肴野蔌,杂然而前陈者,太守宴也。(欧阳修醉翁亭记》)

(6)         ▲              ,衣冠简朴古风存。(陆游《游山西村》)

(7)问渠哪得清如许,             ▲                。(朱熹《观书有感》)

(8)独学而无友,                   ▲                      。(《礼记》)

三、文学类文本阅读(20分)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12~15题。

只有扇子崖

 苏叶

 (1)我游山水,顶怕看见帝王的碑刻。偏偏泰山,四下里都是它们。我心郁闷,好好一座山,一经御驾禅封,没奈何地连身份都改变,仿佛成了一块护王权、安四邦的大镇石。而名人又好捧它,僧人亦爱噪它,后世代代恭它拜它。山成了神祗,再巍峨高大,除了招引些糊涂百姓往树枝上拴红绳儿求福求禄而外,只是一个大祭坛吧?失了本性的土石,哪里真还有什么苍野雄秀可言?这几千级的盘山道,不过是“平步青云”的爬梯罢了。

 (2)心思忤慢,所以,我登南天门,天门雾障不为我开。我去仙人桥,仙云乱不为我渡。东岳大帝不向我显圣,泰山老母也不为我超度。只有舍身崖不怀好意地招我前往,那万仞深渊,黑风如簇,阴凄凄不是玩儿的。

 (3)便玩碧霞祠,便闹丈人峰。笑了探海石,又嘲瞻鲁台。玩闹笑嘲中,谁知道我的落寞?  

 (4)想不到会有一个扇子崖。

 (5)一面峭壁,绝立于万斛青翠之上。半幅残旗,啸傲于深山密林之中。远离了帝王冠盖,疏弃了名士题咏。脚下不要招摇的店幌,身边没有谒拜的游人。蝉声躲在绿得浸人的树阴里,一声急,一声慢,凿着空凉的石道。而这一扇断壁悬崖,却沉默着,披了满身犀利,削立在酷烈的阳光下。

  (6)这独立特行的风姿,难道果真只是古老的地壳运动偶然形成的?就算如此,扇子崖当初也必定结结实实地死过一回。死在岩板的崩裂时,死在熔浆的奔突里,死在洪峰的漩流下,死在天雷与野火、风压与雪埋的撕裂毁灭中!而又悄然突兀,拔地崛起,剐却了血肉,聚一身筋骨耸向天际!

 (7)想必是,每一寸骨骼都是尖利的吧?想必是,每一声呼吸都是粗硬的吧?想必是,每一个眼神,每一颗牙齿,都是讥锋冷硬的吧?

 (8)然而,慢慢地向扇子崖攀登而去,但只见石缝里纤细的青拂着我的脚背;岩畔边立着腼腆的野花。清秀的藤萝在陡壁上为我写了一首诗;就是从碎岩中犟出来的枝叶,也都没有一点点疾言厉色。——莫不是,这才叫英雄本色?刚可触天,柔可覆地。于绝处活,死而后生。傲兀的灵魂里,蕴蓄的是深沉、仁爱、细致的感情。

 (9)怔忡着,我上到崖顶。这么高,却没有凌危负险的感觉,倒像是坐在万山编织的摇篮里。原来,这峥嵘的崖是不孤独的。深涧下,身背后,有山连绵,有峰座座。喊一声,便有四面回音;望一眼,就有万树回眸。青天如帐,白云似舟。乌鸦在脚下盘旋,苍松从腋下斜出。好风扑面,林涛送歌。纵目山下,汶河羞涩,弯曲中绕良田千顷:小米黄了,高粱红了,大葱绿了,棉花白了,花生鼓苞了,蜜桃的浆汁灌满了,小孩子牵着斜阳回家了……我的落寞随风散去,人,如烟了……

    (10)忽有一只蝴蝶蹁跹而来,黑翅,带金星点儿。如叶,如花,如扇,在我身边盘桓不去。在这样高的崖顶,这不是没有原由的吧?

    (11)7月15日深夜,曲终人散。我独留泰山。倒在床上,静听夜半对山亭中传来摇钟的嗡呜,捡拾泰山七日的印象,仍然只有扇子崖!含着温静的微笑,它劈面而站,越见清晰,让人无可忘却。然而,是夜,雾太重,石太凉,阶太滑,是去不得的。非止今日,就是今生,也不知可有机缘再飞崖上?

    (12)但我又何必惆怅?我已得着了那一份特别的精神理想。我虽不峥嵘,亦无峻峭,可谁说我不也是一柄小小的扇子?只要不甘心被别人捏在手中翻扑流萤,即使不能助老人清幽,添弱者风凉,枯竹一把,就是填塞在农舍的灶下,去催响一壶泥水也是快意的啊!

    (选自《苏叶散文自选集》,有删改)

12.作者在第(3)段说:“玩闹笑嘲中,谁知道我的落寞?”作者因何“落寞”?在尾端中说“我已得着了那一份特别的精神理想”,这份“精神理想”是什么?(4分)

                              ▲                                             

    13.作者笔下的扇子崖具有怎样的特征?请加以概括。(6分)

                                 ▲                                          

14.第(9)段写一只蹁跹而来的蝴蝶有什么作用?(4分)

                                 ▲                                             

    15.请参考下面的材料,对本文作一番探究,然后回答问题。(6分)

    ●王国维:“有有我之境,有无我之境。‘泪眼问花花不语,乱红飞过秋千去’,有我之境也。‘采菊东篱下,悠然见南山’,无我之境也。有我之境,以我观物,故物皆著我之色彩。无我之境,以物观物,故不知何者为我,何者为物。”  (《人间词话》)

    ●叔本华:“在抒情诗和抒情的心境中,……主观的心情,意志的影响,把它的色彩染上所见的环境。…‘每当我们纯粹客观的静观心境,从而能够唤起一种幻觉,仿佛只有物而没有我存在的时候,…,物与我就完全融为一体。”(《世界是意志和表象》)

你认为文中作者所写的“扇子崖”,是“有我之境”,还是“无我之境”?为什么?

                                 ▲                                             

以下四、五两类阅读题,考生只能选定其中一类作答,不得选做另一类中的题目。并必须在答题卡上将所选类的方框涂黑。

四、论述类文本阅读(18分)

阅读下文,完成16~19题。

语言是心灵的

周伟东

精神的堕落是从语言开始的。如果一个时代的语言,除了偶尔玩弄一些洋泾浜的新词汇以外,再也了无新意;如果生活中的对白都成了白开水,报纸上的社论成了死教条,作家失去了想象力,学生的作文干瘪得像公文,主谓宾的搭配陈旧如生锈的链条;如果在这个时代里不再有人写文学性很强的信件,指望这个时代富有激情和创造力,怕是痴人说梦了。

    灵感来自自由,文章出自随意,此为网络为文之道。缺乏思索是件很可怕的事情。所以,时下大是流行的BBS文章的苍白便逐渐暴露了出来。原本试图通过BBS用中文的砖石架一座思想的风雨廊,让寻找情感彼岸的人们内心有所宣泄、寄托和自得的满足,而最终却只能是贫血、低智、啰嗦、车轱辘故事……

语言的贫乏本质上是心智的贫乏,而心智的贫乏下的倾听与阅读就如同遥望风景时却满眼都是凡夫俗子呆滞的表情。一切深奥的思想都蕴涵于语言之中。思想不必仰仗理论,因为思想首先表现为语言。而那些BBS文学中随意创作信手拈来的语言文字是否就是思想就另当别论了。 

    当我们追溯着时间的河流,与先秦的那些智者们相遇,我们很难分清刻在竹简上隽永的话语哪些是思想哪些是语言。仅将语言视为一种载体,试图将语言从思想中剥离出来是可笑的。思想之美统一于语言之美中,对于精深奥妙的中文,对于听泉眠云、饮露餐菊的智者,尤为如此。语言与文化的其他因素不同。中国传统文化的许多方面都有赖于某种物质形式才能得以保存,惟有语言可以口口相传,并进入灵魂深处,被智慧的人们赋予了一种超越时空的力量,成为中国古代文化的精神线索。当然,语言与文化的其他层面是一个统一的整体,毕竟,语言的对象是物。物质世界的嬗变,古典生活器具和生存方式的流逝,也必将导致语言本身及其传播媒体的变化。语言和传统的进化是历史必然。然而纵观时下作家语言之邋遢,学者文句之夹生,又教人如何能够对眼下这些时髦文本产生文化上的信赖?很多人认为21世纪里中国文化是强势文化,却不知长此以往,丧失了民族智慧的中文将如何孕育思想,没有思想的文化又将在哪里着陆?

真正好的语言是不能与思想分离的,五四时期,百花齐放,百家争鸣,谁能说没敞开思想不表达情感?那些精微奥博、深透劲锐、惊心动魄之作,大都善于从文言中获取质感、力量、气韵与胸襟,而使人获得启迪的深思和激进的力量,时代要有生机,语文要有新意,否则山水人文转眼都老得优雅不起来了,也就失去生机失去生命。

留住文字的绿意也罢,为红袖文化招魂也罢。我却总以为从语言中能寻找到中国文化的精神,从语言的酒窖中伊始发酵出中华思想的醇绵。就从个人而言,精确地表达自己的思想,真实流露涌动的情感,精炼的句读背后,潜藏的正是睿智的心神。

16.“语言是心灵的梁”,下列说法不宜作为论据的一项是(3分)

  A.一切深奥的思想都蕴涵于语言之中。

  B.思想之美统一于语言之美中。

  C.灵感来自自由,文章出自随意。

  D.真正好的语言是不能与思想分离的。

17.下列说法不符合文意的一项是 (3分)

  A.文章如果缺乏思想,缺乏激情,即使玩弄一些洋泾浜的新词汇,也依然显得苍白。   

  B.第3自然段中,作者说“思想不必仰仗理论”,意思是说,理论常常以一种僵化的模式干扰思想的火花迸发。  

  C.五四时期的许多经典佳作其实都是从文言中获取了“质感、力量、气韵与胸襟”。

  D.在作者看来,能够体现心灵睿智的语言应该具有精确、真实和精炼的特点。   

18.第4自然段中,作者认为,语言与文化的其他因素相比,他们与物质世界的关系是不相同的。语言与物质世界的关系是怎样的?请结合文章内容,用自己的语言概括作答。(6分)   

                             ▲                                

19.作者认为语言的贫乏会有怎样的结果?请结合全文,用自己的语言概括作答。(6分)   

                             ▲                                

五、实用类文本的阅读(18分)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16~19题。

传奇女子——林徽因

柳已青

①林徽因(1904年~1955年),一位充满传奇色彩的女性,她才华横溢,光彩照人。林徽因写过诗、小说、散文、剧本等,还为一些刊物过封面,但她致力于建筑事业,作为国徽和人民英雄纪念碑的主要设计者,激起我们永恒的钦佩。从上世纪20年代到40年代,林徽因以一个文化精英与热情大方的沙龙女主人的凝聚力,聚集起同样富有才情与热情的学者和作家。与她的名字联系在一起的有:梁思成,金岳霖,徐志摩…… 

②为林徽因作传的人不少,她太吸引人了,尽管我们不是梁思成,也不是金岳霖,更不是徐志摩,但这并不影响我们喜欢她、欣赏她、深爱她,不能减少一丝一毫对她的爱慕。的确,林是20

 

世纪中国最有魅力的女性之一。有那么多文化名人为她倾倒,她身上多了一些传奇色彩。如果褪去这些传奇的成分,也不失中国女性的偶像。

③林徽因的生命,不论是波澜起伏,还是风和日丽,她不是伟大和崇高的符号,不是降到人间的仙女,也不是供后人崇拜和议论的偶像,她是一个女人,一个追求着自由思想的知识分子。不幸的是,一提及林徽因,总是把她和别人捆绑在一起。《林徽因》的价值,在于廓清了浮荡在主人公身上的尘埃,将她的真实面目彰显出来,在历史背景中将林徽因凸显出来,同时还生动地勾勒出梁思成、徐志摩、金岳霖、沈从文等一批高级知识分子群体的高雅的志趣品格、多彩的生活经历,从而折射出他们所生活的时代的精神。 

④我们不妨看看林徽因走过的路。少女时代的林徽因曾随父亲到了欧洲,她芳华绝代,才华横溢,她像一弯新月,而周围是一群文化名人围绕着她。“当女人成了母亲,花便成了树。”作为母亲的林徽因娴静温柔,端庄慈爱,以多病之身操持着一个大家庭的事务。走出沙龙的林徽因,踩泥泞,乘驴车,和梁思成一起辗转各地,为古建筑测绘,用现代科学的方法考察和研究中国古建筑,为保留中国传统文化奔波,此时她是一位执著的艺术家。在抗战8年艰苦卓绝的岁月里,林徽因一家颠沛流离,从云南到四川,困居在偏远的李庄。他们贫病交加,靠典当度日,却坚毅地开始了撰写《中国建筑史》和《图像中国建筑史》的巨大工程。1945年美国专家给她检查身体,说她不会活过五年了,她能够支撑下来活到现在已经是个奇迹。可是她又活了10年,支撑她的其实是一种精神、是一种激情、是一种灵魂在飞扬。

⑤不明白为什么那么多人哈张(爱玲),我觉得林可爱得多。不论是生命的境界,还是生活的足迹,林徽因是一个完整的女人,为人妇,为人母,为人的朋友,她的才华和境界,在人生的每一个角色都是完美的。如果说没有林徽因家的沙龙的培育,中国的现代文学星系中璀璨群星的光芒将暗淡几分。如果没有林徽因的辅助,梁思成很难完成《中国建筑史》。张清平用林徽因和梁思成终生痴迷的古建筑来比喻他们的结合:梁思成是坚实的基础和梁柱,是宏大的结构和支撑;而林徽因则是灵动的飞檐、精致的雕刻、美丽的栏杆。他们一个厚重坚实,一个轻盈灵动,他们的组合无可替代。林徽因和梁思成堪称中国知识分子的夫妻楷模,另一对我认为是傅雷和他的夫人。相比较,张爱玲尽管有才气,但她终是一个异数,带着一种偏执、阴冷之气,连爱情、生活都有一种决绝,而林徽因始终有一种光辉,温暖人心。 

⑥建筑师、教授、诗人、作家,对林徽因来说只是一个称谓,或者后人对她的某一方面才华敬佩,但很难道出林徽因的精神境界。林徽因之所以成为林徽因,让人敬慕的,不仅是她的美貌与才华,更是她外柔内韧顽强不屈的精神和爱能爱到至深至纯、诚又诚到如痴如醉的人生境界。张清平这样评价林徽因:“她的生命中有病痛,但没有阴暗;有贫困,但没有卑微;有悲怆,但没有鄙俗。”

16、下列说法不正确的一项是   (       )(3分)

A.本文运用记叙、议论、抒情的方式表达了作者对林徽因的崇敬之情。

B.林徽因之所以成为林徽因,让人敬慕的不仅是她的美貌和才华,更是她高尚的人生境界。

C.作者着力表现林徽因一个女性的人间柔情和高尚的人生境界。

D.建筑师、教授、诗人、作家,对林徽因来说只是一个称谓,她对这些称谓并不看重。

17、对第⑤段内容的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       )(3分)

A.林徽因和梁思成堪称中国知识分子段夫妻楷模,但张爱玲的爱情生活并不美满。

B.林徽因和张爱玲均是著名的才女,但林徽因但人生角色都是完美的,而张爱玲却并非如此。

C.作者将林徽因和张爱玲进行对比,其目的是贬低张爱玲,突出林徽因的伟大。

D.张爱玲的文学才能深得人们的喜爱,但林徽因家的文学沙龙里也曾高朋满座,群星璀璨。

18、作者从哪三个方面来表现林徽因是一位充满传奇色彩的女性?(6分)

答:(1)                        ▲                                           

(2)                        ▲                                           

(3)                        ▲                                           

19、文中第④段说:“当女人成了母亲,花便成了树。”请具体说明“花”指什么?“树”又指什么?(6分)

答:                            ▲                                          

六、作文 (70分)

20.作文

(1)“太阳是大地的母亲”,正是有了太阳光的照耀,地面才富有生气;疾风劲吹,江水奔流,花开果熟,生物生生不息,这些都离不开阳光

(2)诗人巴尔蒙特说:“正是为了看看阳光,我来到世上。”

(3)太阳的每一缕光辉,都永远给人以快乐、朝气、力量、健康、能量、灵气和希望!

阅读以上材料,请以“一缕阳光”为题写一篇文章。

要求:(1)自定立意    (2)文体不限(诗歌除外)(3)不少于800字

   

 

 

 

 

 

 

 

 

 

 

 

江宁高级中学

江苏省江浦高级中学2008~2009学年度第一学期三校联考

六合高级中学

高三语文参考答案

1.B(A.gōu /gòu  sǎo /sào  bì  xīng /xìng   B.bēn /bèn  mēng/méng  léi /lěi  sāng /sàng   C.gān   chái / qí  jiáo/jiāo  sù/shuò   D. tiē/ tiě   chuàng/ qiàng   jìn/jīn   jiǎ)

2.B(A众望所归:众人的信任、希望归向某人,多指某人得到大家的信赖。B贬义,比喻首先做坏事的人C不忍卒读:不忍心读完。常用以形容文章内容悲惨动人。D应接不暇”,原形容景物繁多,来不及观赏,后用以形容来人或事物太多,应付不过来。从语境来看,应改用“目不暇接”,“目不暇接”,形容美好事物太多或景物变化太快,眼睛来不及观看。)

3.D(A项“围绕……”“以……为主题”;句式杂糅,;B项“交寄”后要加上“的”;C项“着手”与“开始”重复)

4.示例:“守望者”这个名称,使我想起守林人。在幽深的森林里,守林人四季守护树木鸟兽,望云天,这守望的生涯使他心明眼亮,不染尘嚣。

    “守望者”这个名称,使我想起守灯塔人。在奔流的江河中,守灯塔人日夜守护灯塔,看潮汛,保护着船只的安全航行。(句式修辞不一致酌情扣分)

5.答案:(1)看看农民工们究竟过的是什么日子,还有什么理由拖欠农民工的工资?(从“维护农民工基本权益”角度设问)

  (2)看看为你这个城市出力的农民工,应当得到什么样的基本生活保障?(从“履行政府服务职能”质疑。)

  (3)看看这些离乡背井的农民工兄弟,生存竟如此艰难,应该怎样理解和关爱他们?(从“人格平等”的角度设问。)

6、D(拟:仿照)

7、B((②表现公孙弘直陈自己的观点④表现公孙弘的孝道⑥表现公孙弘的谦让))

8、D(武帝只是答应了“罢西南夷、沧海”))

9.①全部对策文章被送到皇帝那里,武帝把公孙弘的对策文章提升为第一。(评分注意“奏”“擢”“对” 三词的翻译)

②研习文书法令和官场事务,而且还能用儒学观点加以文饰,皇上非常喜欢他。(评分注意“习”“缘饰”“说”等词的翻译,注意文言特殊句式)

③从九卿以下直到小官吏,没有了贵贱的差别,确实像汲黯所说的那样。(评分注意“至于”“差”“诚”三词的翻译)

10. (1)写景上采用了虚实结合的手法,“光似泼”是实用,“气如薰”是虚写,一“光”一“气”,虚实相间,有色有香,勾勒出一幅喜人的田园风光图。(虚实结合特点2分;结合诗句内容分析2分,特点答“点染法”也可以,但分析的内容要与之相配。)

(2)全诗情景交融,上下阙都是前两句写景,景中含情;后一句触景生情,直接抒情,浑然一体,抒情句一问一答,前后呼庆,巧妙地构成层递关系。诗人面对久旱逢雨后的喜人景象,表达出对田园生活的热爱和希冀归耕田园的愿望。(第一问2分答借景抒情也可,第二问2分)

11. (1)渺沧海之一粟(2)剑阁峥嵘而崔嵬 (3)覆杯水于坳堂之上(4)奈何取之尽锱铢(5)泉香而酒洌(6)箫鼓追随春社近(7)为有源头活水来(8)则孤陋而寡闻

12.⑴作者看到泰山由于受到帝王禅封,成为众人求神祈福的大祭坛,失去了土石的本性,令自己很失望,因而“落寞”。⑵从扇子崖的精神提升了自己的精神:不屑流俗,不甘平庸,即使遭磨难也要傲然崛起,即使灵魂傲兀也要充满情感,是刚柔相济、充满仁爱的(4分,每问各2分。意思对即可)

13.①独立特行(答“保留了其固有的土石本性和苍野雄秀”也正确)而不孤独;②刚可触天(答“粗硬、尖利,于绝处活,死而后生”,1分);③柔可覆地(答“有深沉、仁爱、细致的感情”,1分)。(6分,每点2分。意思对即可。)

14.⑴紧承上文进一步说明扇子崖的不孤独,因为喜欢扇子崖的不仅仅有“我”,还有一只蝴蝶;⑵以物自喻:逍遥自由的蝴蝶如我一样,喜欢独立特行的扇子崖,蝴蝶是我灵魂的知音。(4分,意思对即可。第一点2分,第二点2分)

15.答案示例:(1)是“无我之境”。作者写“扇子崖”已经到了“物”、“我”不分,完全融为一体的境界,扇子崖已是自己心灵的知音,是另一个自己。特别是文末,作者就把自己想象成了一柄小小的、独立特行、不甘心被别人捏在手中的扇子。(2)是“有我之境”。一切景语皆情语,“扇子崖”染上了作者浓烈的主观感情色彩:扇子崖所具有的独立特行,所保有的土石本性,它的刚可触天,柔可覆地等等都是作者所追求的精神境界和所要完成的人格确认。(6分:观点+理由,5分;语言表述,1分。意思对即可。要求观点明确(且只能明确一种观点),理由充分。有观点无理由不给分,没说出观点,只讲理由的,最多给3分。)

【论述类】

甲、

16.C

17.B  

18.(1)语言不是依赖物质才能保存,它可以口口相传。

(2)但是,物质世界的变化,也会导致语言本身及其传播媒体的变化。(6分,每点3分)

19.(1)语言的贫乏带来心智的贫乏。

(2)语言的贫乏使中国文化缺乏思想。

(3)语言的贫乏使语文失去生机。(6分,每点2分)

【实用类】

16、(3分)   D   (“她对这些称谓也并不看重”文中并没有此意)

17、(3分)  C    (突出林徽因的伟大,但并不贬低张爱玲)

18、答:(2分)(1) 她的光辉成就(建筑师、教授、诗人、作家集于一身)    

(2分)      (2)  她的巨大的凝聚力      

(3分)      (3)   她自己的跌宕起伏的人生经历      

19、答:(6分)  “花”指年轻的林徽因芳华绝代,才华横溢,像花一样美丽夺目;“树”指她经历生活的坎坷之后变得成熟坚强。          

六、作文 (70分)(参照08高考语文评分标准,建议以54分切入)

参考译文

丞相公孙弘是齐地菑川国薛县的人,字季。他年轻时当过薛县的监狱官员,因为犯了罪,被免官。他家里穷,只得到海边去放猪。直到四十多岁时,才学习《春秋》及各家解释《春秋》的著作。他奉养后母孝顺而谨慎。  

武帝建元元年(前140),天子刚即位,就招选贤良文学之士。这时,公孙弘已经六十岁,以贤良的身份被征召入京,当了博士。他奉命出使匈奴,回来后向武帝报告情况,不合皇上的心意,皇上发怒,认为公孙弘无能,公孙弘就借有病为名,免官归家。  

武帝元光五年(前130),皇帝下诏书,征召文学,菑川国又推荐公孙弘。公孙弘向国人推让拒绝说:“我已经西去京城接受皇帝的任命,因为无能而罢官归来。希望改变推举的人选。”国人却坚决推举公孙弘,公孙弘就到了太常那里。太常让所征召的一百多个儒士分别对策,公孙弘的对策文章,按等次被排在最后边。全部对策文章被送到皇帝那里,武帝把公孙弘的对策文章提拔为第一。公孙弘被召去进见皇帝,武帝见他相貌非常漂亮,封他为博士。这时,汉朝开通西南夷的道路,在那里设置郡县,巴蜀人民对此感到困苦,皇帝命公孙弘前去视察。公孙弘视察归来,向皇帝报告,极力诋毁西南夷没有用处,皇上没采纳他的意见。  

公孙弘为人雄伟奇异,见闻广博,经常说人主的毛病在于心胸不广大,人臣的毛病在于不节俭。公孙弘盖布被,吃饭时不吃两种以上的肉菜。后母死了,他守丧三年。他每次上朝同大家议论政事,总是先开头陈述种种事情,让皇上自己去选择决定,不肯当面驳斥和在朝廷上争论。熟悉文书法令和官场事务,而且还能用儒学观点加以文饰,皇上非常喜欢他。在两年之内,他便官至左内史。公孙弘向皇帝奏明事情,有时不被采纳,也不在朝廷加以辩白。他曾经和主爵都尉汲黯请求皇上分别召见,汲黯先向皇上提出问题,公孙弘则随后把问题阐述得清清楚楚,皇上常常很高兴。他所说的事情都被采纳,从此,公孙弘一天比一天受到皇帝的亲近,地位显贵起来。他曾经与公卿们事先约定好了要向皇帝谈论的问题,但到了皇上面前,他却违背约定,而顺从皇上的意旨。汲黯在朝廷上责备公孙弘说:“齐地之人多半都欺诈而无真情,他开始时同我们一起提出这个建议,现在全都违背了,不忠诚。”皇上问公孙弘,公孙弘谢罪说:“了解我的人认为我忠诚,不了解我的人认为我不忠诚。”皇上赞同公孙弘的说法。皇上身边的受宠之臣每每诋毁公孙弘,但皇上却越发厚待他。  

武帝元朔三年(前126),张欧被免官,皇上用公孙弘当御史大夫。这时,汉朝正在开通西南夷,东边设置沧海郡,北边修建朔方郡城。公孙弘屡次劝谏皇上,认为这些做法是使中国疲惫不堪而去经营那些无用的地方,希望停做这些事情。于是,武帝就让朱买臣等以设置朔方郡的有利情况来诘难公孙弘。朱买臣等提出十个问题,公孙弘一个也答不上来。公孙弘便道歉说:“我是山东的鄙陋之人,不知筑朔郡有这些好处,希望停做通西南夷和置沧海郡的事,集中力量经营朔方郡城。”皇上就答应了。  

汲黯说:“公孙弘处于三公的地位,俸禄很多,但却盖布被,这是欺诈。”皇上问公孙弘,公孙弘谢罪说:“有这样的事。九卿中与我好的人没有超过汲黯的了,但他今天在朝廷上诘难我,确实说中了我的毛病。我有三公的高贵地位却盖布被,确实是巧行欺诈,妄图钓取美名。况且我听说管仲当齐国的相,有三处住宅,其奢侈可与齐王相比,齐桓公依靠管仲称霸,也是对在上位的国君的越礼行为。晏婴为齐景公的相,吃饭时不吃两样以上的肉菜,他的妾不穿丝织衣服,齐国治理得很好,这是晏婴向下面的百姓看齐。如今我当了御史大夫,却盖布被,这是从九卿以下直到小官吏没有了贵贱的差别,真像汲黯所说的那样。况且没有汲黯的忠诚,陛下怎能听到这些话呢!”武帝认为公孙弘谦让有礼,越发厚待他,终于让公孙弘当了丞相,封为平津侯。

 

 

 

 

来源:中国哲士网

学校教育教学 高三上册期中教师备课考试,试卷试题 公务员考试,大学生就业

各类 江苏省江宁高中08~09学年第一学期高三年级12月月考(三校联考)语文试卷 参考答案,教学资料

  • 上一篇文章:
  • 下一篇文章:
  •  

     

    相关文章
    高三上学期语文期中试题 参考答案
    中学新校区高2009级第三次月考 参考答…
    成都市2009届高中毕业班第一次诊断性…
    感悟性话题作文写作指导
    成都七中2009—10学年上学期高三年级…
    山东青岛高三上学期语文期中考试 参考…
    华师一附中2009届高三上学期语文期中…
    安徽省丹阳中学2009届高三年级十一月…
    语文高考全真模拟试题 参考答案
    北京二中2009届高三期中考试语文试题…
    2010年高三语文期中考试卷(唐山一中…
    高三上学期语文期中考试试卷
    高三上学期期中考试
    上学期第一学段高三语文科试卷
    上学期高三语文期中考试
    山西省大同一中2009届高三上学期期中…
    高三语文每日十题精品练习
    山师大附中高三语文期中试卷
    2009届高三第一次联考 参考答案
    2010年高三语文期末考试试题(浙江省…
    2010年高三语文期中考试试卷(浙江桐…
    江苏省如东县岔河中学08-09学年高三上…
    上海南汇中学2009届高三语文上学期期…
    江苏省盐城中学2009届高三第三次月考…
    2010年高三语文期中考试题(厦门六中…
    2010年高三语文期中考试试卷答案
    2010年高三语文期中考试卷(漳州八中…
    高中2009级调研考试语文试题 参考答案
    江苏省高淳高级中学2009届高三第三次…
    高三第一次联考语文试卷 参考答案
    湖南省襄樊五中2009届高三上学期期中…
    2010年高三语文下学期期中检测试题(…
    2010年高三语文期中考试试题(镇海中…
    2010年高三语文期中考试试卷
    2010年高三语文上学期期中试题(浙江…
    2010年高三语文上学期期中考试题答案…
    第三中学高三上半期语文试卷
    江苏省金陵中学2009届高三语文上学期…
    2010年高三语文期中考试卷答案(漳州…
    高三语文上学期期末考试题 答案
    湖北省仙桃一中2009届高三语文上学期…
    安徽省安庆、巢湖示范中学高三联考语…
    哈师大附中2009届高三上学期期中考试…
    高考语文:压缩语段答题技巧
    心理门诊:高考失眠的分析和建议
    高三上学期语文期中考试质量分析
    高三上学期期中考试语文试题 参考答案
    襄樊五中2009届高三上学期期中考试语…
    高一上期末病句专题讲解
    江苏省盐城中学08-09学年度高三上学期…
    湖北省部分重点中学2009届高三第一次…
    《中国现代诗歌散文欣赏》综合测试 参…
    山西省实验中学2008—2009学年度高三…
    高中第六册:高三语文期中考试卷
    高中语文第二册期中考试题
    高中语文第三册期中考试试题卷
    广东汕头金山中学2009上学期高三语文…
    江苏盐城中学期中考试
    2010年高三(上)半期考试
    上学期高三语文期中考试卷
    高三语文上学期期中考试语文试卷
    高三语文上学期期中考试卷(上海)
    2009届高三语文上学期期中考试卷
    高考语文第二次质检试卷-高考模拟
    泰安市高中语文高考模拟试题-高考模拟
    高一语文第一学期期中考试
    湖南省湘潭市2009届高三语文第一次模…
    高中新课程高一第二学期语文期中考试…
    吉林省长春市137中2009-2010学年度高…
    高三上册期中考试语文试卷
    德阳市高中2009届“一诊”考试 答案
    高考语文模拟试题
    高中第五册:高三上期中考试语文试卷
    中学第一学期中考试高三年级语文试卷…
    高中语文第五册期中试题 答案
    黄冈市高三年级质量检测语文试题-高考…
    北京市海淀区高三年级第一学期期中考…
    高三年上学期语文科期中考试卷

    2004-2010  中国哲士网版权所有 引用本站内容请指明来源  给本站投稿   备案序号 蜀ICP备05009253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