bsp; 不仅如此,春秋的一些思想家在认识民神的关系方面走得更远,甚至提出了民重于神的观念。如著名的《曹刿论战》中曹刿就这样对鲁公讲:“民和而后神降之福。”这句话中,民在先神在后,以民和为神降的先决条件。
民重于神有三种代表性的说法:一,民为神主,如:“夫民,神之主也。是以圣王先成民,而后致力于神。”二,神依于民,如齐国的祝史(从事祭祀活动的官员)史嚣与师旷的对话:“吾闻之,国将兴,听于民,国将亡,听于神。”作者认为从“吾闻之”三字可以看出这是史嚣转引他人之说,而他人之说能够被转引,应当是当时社会所普遍认可的观念。三,神不敌民。齐侯生病,虽祭鬼神而不见好转,欲杀祭祀官员,晏子说:“不可为也。”他说了一番道理,最后说:“虽其善祝,岂能胜亿兆人之诅?”晏子的意思是,如果人民痛苦不堪,都诅咒君主,就是有最能向神祈福的祝史,也抵不过亿兆人的诅咒。
黄开国认为,春秋时期重民思潮继承了西周“敬德保民”的传统,同时,也为春秋末孔子创建儒家学派提供了土壤。中华民族的道德理性品格的人文基因正是在春秋时期定型的。孔子思想之所以不朽,就在于他的学说中植入了这一中华民族的人文基因。 5 《论语》是中国古代人本主义的经典
众所周知,孔子是儒家思想的集大成者。《论语》中讲得最多的是仁字。“仁者,爱人也。”《论语》中还有这样一个记载:“厩焚,子退朝,曰伤人乎,不问马。”短短十二字,写出了孔夫子“以人为本”的仁爱之心。
西南财大教授辜堪生与西南石油学院副教授李学林在他们刚刚出版的《周公评传》中作过统计,《论语》中提到“仁”字的地方多达109处。他们认为,孔子的“仁”不仅仅是建立在宗族关系上的父慈、子孝、兄友、弟恭这样的血缘亲情,他还将“爱亲”推向“爱人”、“泛爱众”的层面,从而把家庭伦理上升为社会伦理。可以说《论语》就是中国古代的一部关于人本主义的经典。任何思想都不是凭空产生的,都必然是对先前思想的扬弃。既然孔子的思想源自于周公,那么,周公的思想又来自何处呢?
陈来指出,在研究周公“保民”思想时有一点值得注意,即对保护老弱孤幼的重视与强调。在《康诰》中周公提出要“明德慎罚,不敢侮鳏寡。”在《尚书》中还有多处这样的记载。其实,这种思想在世界各个文明的早期,在苏美尔人、埃及人以及希伯莱人中都曾经出现过。距今4050年的古埃及政治哲学著作《一个能言农民的恳求》中就曾提出君主必须施行仁政、主持正义,亲孤儿,惜寡妇、幼弃子。人类早期人道主义的朴素萌芽当是周公“敬德保民”思想的一个源头。
学者的阐述,使人们清楚地看到中国古代两位集大成者的思想家之间的承继关系,从西周的“敬德保民”、春秋的重民思潮到孔子的“仁者爱人”,一以贯之的,就是以人为本的思想。
长期以来,欧洲中心主义者“言必称希腊”,认为只有古希腊才是人本主义的故乡,或是把中国、印度和希腊看作是精神从低级到高级递进发展的序列(黑格尔)。这个观点无疑是大有问题的。
文明的发祥是多元的。从周公到孔子的500年思想历程已经清楚地表明,中国古代也有过一个人本主义发生、发育与成熟的过程。中国也是一个有着人本主义思想传统的伟大国家。 上一页 [1] [2] [3]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