设本页为首页                              加入收藏
中文域名: 古今中外.com       英文域名:www.1-123.com     大中小学语文作品及资料
您现在的位置: 中国哲士网 >> 作品 >> 古代 >> C >> 陈情表 >> 正文

 

《陈情表》教学设计3

教学目标:

1、通过阅读文祖孙二人的描写体会"孝"这一美德。

2、知人论世探究本文的写作目的以及技巧。

3、体会李密的感情,培养学生敬老的思想感情。

课时安排:二课时。

第一课时 
教学要点:1.知人论世
          2.感知第一、二自然段,指导学生积累文言词语及相关常识。

教学过程:

一、导入:

1700百年以前的魏晋时局动荡。魏灭蜀国之后,司马炎篡位,魏国灭亡。晋武帝为了巩固自己的地位,他大量征招汗蜀旧臣。西蜀名士李密走进了他的视野。李密有年迈的祖母,无法脱身。一面是至高无上的皇帝,一面是至亲的祖母,但是就李密这篇《陈情表》,居然让皇帝收回成命,并且赞叹"密不空有名者也",以至后来的人把它与诸葛亮的《出师表》相媲美,更有人言读《出师表》不哭者不忠,读《陈情表》不哭者不孝。千百年来,人们常以忠则《出师》,孝则《陈情》相提并论,可见李密的《陈情表》具有相当强烈的感人力量。让我们穿越历史的风云回到晋朝,走进李密和他的《陈情表》。  

二、知人论世:

李密,散文家,生活在三国与晋朝的交替时期,这个时期的文坛上的风云人物有"建安七子"、"竹林七贤"(嵇康、阮籍、山涛、向秀、刘伶、王戎及阮咸)曾在蜀国做官,多次出使东吴,能言善辩。公元263年司马昭灭蜀,李密成了亡国之臣,公元265年,司马炎建立了晋朝,为了收买人心,网罗人才,大力征召西蜀名贤到朝中做官,李密就是其中之一。李密是一个"少仕伪朝"的"亡国贱俘",四召四拒,很容易引起晋武帝的疑忌引来杀身之祸。然而面对家中有96岁高龄的祖母卧病在床,无人照料,再加上父亲早亡,母亲改嫁,从小由祖母抚养成人,若舍弃祖母万万不可为,真是进退两难。于是李密在这种情况之下写了此表,陈述了这种事情,终于打动了晋武帝,准许其再加奉养祖母。

三、知识积累:

表:本文题目是《陈情表》,"表"是一种奏章,用于臣子向君主陈情谢贺。 "陈"是陈述的意思,在文中可陈述之情有:实情(事实);衷情(孝情、苦情、忠情);情理(忠孝之道)。

四、整体感知:

通过初读课文,大致可以理解这几个问题:

①是谁陈情?

是李密陈情。李密曾出任尚书郎,屡次出使东吴,能言善辩。晋武帝想要征他为太子洗马,李密则以祖母年老多病次不应征。

②向谁陈情?

向晋武帝。晋武帝靠野蛮的手段取得了帝位,其为人阴险多疑。

③陈什么情?

陈尽孝之情。李密向晋武帝上表陈述祖母刘氏年老多病,无人奉侍,暂时不能应征,请求辞官终养祖母的衷情。

五、研习课文:

1、研读第一自然段看李密是怎样描述自己悲惨的身世,以及祖母对自己的养育之恩以及两人是如何相依为命。

这一段主要写了"夙"时状况。叙写了自己小时候父亲早亡,母亲改嫁而此时祖母刘氏"悯臣孤弱,躬亲抚养",又加之自己"少多疾病,九岁不行,零丁孤苦"强调了祖母对自己的养育之恩比泰山还重。"既无"、"终鲜"、"晚有"三句说明了"门衰祚薄"的原因。"外无期功强近之亲,内无应门无尺之僮",一外一内强调了一个"无"字,将困苦的境地描写的很深刻。"茕茕孑立,形影相吊"

这两个成语连用,运用了白描的手法,把孤单、无援手的境况展现了出来。"常在病蓐,臣侍汤药,未尝废离",表现了祖母离不开我的照顾。"常在"与"未尝" 相对比,显出李密的一片孝心。

    这一段自述了家境的困顿多舛,祖孙二人相依为命的状况。

2、第二自然段看看李密是如何描述朝廷的催逼和自己的狼狈窘迫的。

"诏书切峻,责臣浦慢。郡县逼迫,催臣上道;州司临门,急于星火"这个排比句渲染出圣旨逼人的紧张气氛,这里还用了一个比喻,比流星的坠落还急,比喻圣命逼人。一方面是"臣欲奉诏奔驰"另外一方面是"刘病日笃";一方面是"欲苟顺私情",另一边是"告诉不许";一边是尽忠一边是尽孝。进退两难"实为狼狈"。

第二段明写感激朝廷之情,实际上是在讲述屡不奉诏的苦衷。

 

第二课时

1、分析第三自然段,看看李密是如何描述自己两难境地的。首先李密提出了"圣朝以孝治天下"的治国纲领,情理结合陈述了自己从政的经历和人生态度,并再次强调了自己的处境。为了进一步打消晋武帝的疑虑,他主动提出"少仕伪朝,历职郎署"这个敏感的话题。用"且臣"二字一转,委婉道出自己当初仕蜀,本为谋取官职显达,并不想自命清高,考虑什么名誉节操。然后再以"岂敢"二字,表达自己作为"至微至陋"的"亡国贱俘",对于朝廷的"过蒙拔擢,宠命优渥"绝对是不敢有非分之想的。进一步打消武帝的疑虑,求得体谅。

2、分析第四自然段,李密是如何提出自己的要求又留有余地的?首先就以自己的年龄与祖母的年龄对比,为的是引出"臣尽节于陛下之日长,报养刘之日短"。"乌鸟私情,愿乞终养",以鸟喻人,以乌鸦的反哺来表达自己对祖母的一片孝心,表达了自己先尽孝后尽忠的愿望。"愿乞"、"愚诚"等词表达了李密对晋武帝的谦敬之情。最后一句"臣不胜犬马怖惧之情,谨拜表以闻"说的是自己要像犬像马一样的对晋武帝,忠垦之情溢于言表。

3、问题探究:

为何李密能够凭借这篇文章让晋武帝收回成命?

①    他从自己"夙"时的坎坷不幸说起,文章一始就营造了一种悲怆酸楚的氛围中,激起了晋武帝的怜悯之心。

②    李密自始自终都保持着一种谦敬的态度,一口一个"臣",连用了27个。卑微谦恭甚至诚惶诚恐到了极致。

③    在描述自己进退两难的时候,李密先摆出"圣朝以孝治天下"的治国纲领,如果加罪于李密就等于陷自身于万劫不复之地,就等于否定了他的治国纲领。

④    李密主动提出"少仕伪朝,历职郎署"这个敏感的话题。彻底打消了晋武帝的猜忌,体现出自己真心归服的决心。

⑤    祖母已经是风烛残年日薄西山,生命即将走到终点,无人送终无人奉养,"是以区区不能废远"。最后提出了自己要终养祖母的决心,先尽孝后尽忠。也给了晋武帝的一个收回成命的台阶

4、小结:李密以其动人的笔触感动了晋武帝,当刘氏死后,李密服完丧满,应征为太子洗马、尚书郎,最后病逝。也算履行了他先尽孝后尽忠的诺言。

来源:中国哲士网

中小学语文教学 陈情表教案,教学设计 参考资料,课文

作品《陈情表》教学设计3原文赏析

  • 上一篇文章:
  • 下一篇文章:
  •  

     

    相关文章
    李密《陈情表》赏析3
    《边城》赏析
    《陈情表》原文及翻译
    《陈情表》译文
    陈情表
    陈情表原文和译文
    陈情表教案示例三
    陈情表原文
    陈情表教案
    陈情表(原文/注释/译文/作者/赏析/整…
    陈情表·精粹教案集(3则)
    《陈情表》原文和译文
    《诫子书》摘录、感悟、注释、原文
    事真情浓理切——《陈情表》赏析
    李密《陈情表》赏析
    李密《陈情表》原文、注释、译文
    《陈情表》与《项脊轩志》赏析
    感人肺腑 情真意切--《陈情表》赏析
    纯是一片至性语——李密《陈情表》赏…
    欧阳修《泷冈阡表》赏析
    陈情表 赏析
    陈情表教学
    《陈情表》 注释 原文 翻译 通假字
    《陈情表》的说服艺术赏析
    《陈情表》教案
    以情动人,感动“上帝”——《陈情表》…
    《边城》正是“这种离奇的悲剧题材”…
    小说《边城》简析
    论《边城》的人情美
    《边城》里河水的象征意义
    也谈沈从文《边城》的意蕴
    陈情表教案示例
    陈情表课文研讨
    陈情表 ——李密
    淡语皆有致,浅语皆有情——李密《陈…
    【《陈情表》文言知识归纳】
    【《陈情表》教案1 】
    【《陈情表》教案2 】
    感天动地赤子情——《陈情表》赏析
    李密《陈情表》分析讲解翻译
    《陈情表》原文和译文
    教材分析陈情表
    《陈情表》教学案例分析
    李密《陈情表》课堂教学实录
    弱势者的困境解脱——从《陈情表》看…
    高三教案陈情表
    陈情表教案(苏教版高二必修)1
    【《谈谈孝道》阅读 】
    《陈情表》教学设计
    《陈情表》教学设计
    《陈情表》分析
    《陈情表》教案 学案
    《陈情表》学案
    陈情表教案二:
    陈情表第二课时
    陈情表教案设计(人教版高二必修)
    解读《边城》
    陈情表·精粹教案集
    《陈情表》教学设计
    陈情表·精粹教案
    陈情表·精粹
    陈情表教学
    《陈情表》典型教学设计研究
    《陈情表》 李密
    《陈情表》译文
    高一语文 《陈情表》学案
    赏析 《陈情表》
    《陈情表》教案
    陈情表教案
    陈情表教案3
    《陈情表》教案
    《陈情表》课堂教学实录
    《陈情表》微型教案
    《陈情表》说课稿4
    《陈情表》教案
    《陈情表》教学实录
    《陈情表》教案3
    《陈情表》教案
    我上《陈情表》
    《陈情表》备课资料
    陈情表(鲁人版高一必修)
    《陈情表》教学反思
    河南省高中语文优质课比赛课堂实录《…
    陈情表 教案 第一课时
    《药》《项链》《陈情表》教案
    《陈情表》教学设计
    《林黛玉进贾府》教学反思
    《陈情表》教案2
    《陈情表》教案4
    《陈情表》典型教学设计研究
    《陈情表》教案
    《陈情表》教学反思(2篇)
    《陈情表》陈情二法
    《陈情表》课堂教学实录及评析
    李密《陈情表》(第二课时)教学实录
    《陈情表》课堂实录
    《陈情表》教学反思
    高中语文人教版必修五《陈情表》教学…
    《陈情表》课堂实录3
    《陈情表》课堂实录
    《陈情表》课堂实录4
    《陈奂生上城》(教学设计及实录)
    《陈情表》课堂实录2
    《陈情表》《项脊轩志》教案及练习
    《陈情表》教学设计(苏教版高二必修)
    《陈情表》说课稿
    陈情表教学设计
    《陈情表》教学设计2
    《陈情表》教学设计4
    陈情表教学设计
    《陈情表》教学设计
    陈情表教案(苏教版高二必修)
    《陈情表》教案-教案 教学设计 课堂…
    《陈情表》教学设计
    《陈情表》教学反思3
    《陈情表》的生成性学习教学设计
    《陈情表》教案
    《陈情表》教学设计
    简约:教学艺术的通则——《陈情表》…
    教学艺术的通则——《陈情表》教学设…
    《陈情表》教学设计3
    《陈情表》课堂教学实录
    《陈情表》教学设计与教后记
    《陈情表》教学设计5
    《陈情表》微型教案
    《陈情表》能力检测练习
    《陈情表》说课稿
    《陈情表》说课稿2
    (粤教版)《陈情表》教案
    《陈情表》教案设计

    2004-2010  中国哲士网版权所有 引用本站内容请指明来源  给本站投稿   备案序号 蜀ICP备05009253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