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教材分析
《陈情表》是中国古代散文的名篇,文学史上甚至有这样的说法:诸葛亮的《出师表》以“忠”著称,而李密的《陈情表》则以“孝”感人,对于这样一篇在中国文学史上有着很高的地位的名篇,传统的教学方法重在静态分析,逐段串讲,没能抓住要害,还使得文章支离破碎,影响学生的整体感悟。因此,在设计本课教学时,我抓住该专题的核心——一个“情”字,激活文本,重点突出,让感情的清泉自然流出,滋润学生的心田,尤其强调关键处、细微处的品评、咀嚼和揣摩,真正教出语文味,提高学生对古代散文的鉴赏能力。 陈“情”是本文的核心所在,而作者要表达的感情又极其复杂。因而申诉什么、如何申诉就成了文章的重点。本文出于情字,归于理字,融理于情,融情于事,朴素细腻,曲折委婉,令人读之怅然。教学中要把握这个写作特点,加强诵读,在诵读中体会作者融于字里行间的心绪、感受、愿望等。另外,本文说理逻辑性很强,可通过理清文章的思路来进行体会,并注意文章前后内容的照应,注意整体把握,读出层次,读出感情。最后落实到文本来看“孝”字,联系现实谈“孝”字,吸纳文中具有积极意义的思想。 二、教学方法: 以诵读、点拨为主,辅以讨论和练习(以宽泛的讨论引导学生把握文章大意,初步了解本文写作的内容及意图,感受“情”的魅力)。 三、教学步骤:
(一)请轻声朗读课文,把你认为好的语句画下来,读出来,然后结合文章的构思,说说这些语句有什么特点,好在哪? 学生读书思考约3-5分钟,老师带领学生赏析重点语段,根据学生回答,教师适当引导如。例如: 1、“生孩六月,慈父见背,行年四岁,舅夺母志。祖母刘闵臣孤弱,躬亲抚养。臣少多疾病,九岁不行,零丁孤苦,至于成立” 引导:四字骈句,语势连贯、紧凑,不拖沓,让人感到灾祸接踵而来,以情动人,让晋武帝化严为慈。 2、“外无期功强近之亲,内无应门五尺之僮,” 引导:对偶句,一外一内都强调一个“无”字,写出了自己举目无亲,无人终养祖母的困苦境地形象生动表现出来了。 3、 “茕茕孑立,形影相吊”
引导:直陈其事,白描手法写出了自己形只影单、孤独寂寥的形象,读之让人动容。 4、“逮奉圣朝沐浴清化。前太守臣逵察臣孝廉;后刺史臣荣举臣秀才。……,诏书特下,拜臣郎中,寻蒙国恩,除臣洗马。” 引导:一连用了“察臣”“举臣”、“拜臣”、“除臣”,准确地陈述了自己“过蒙拔擢,宠命优渥”的实情以及由衷的感恩戴德之情。 5、“诏书切峻,责臣逋慢;郡县逼迫,催臣上路;州司临门,急于星火。”
引导:四字骈句的排比渲染出圣命逼人的紧张气氛,形象生动,感情浓烈,富有感染力。 6、“刘日薄西山,气息奄奄,人命危浅,朝不虑夕。” 引导:以落日喻人命,贴切地刻画了祖母苍老多病的形象,极大地引发读者的同情;“朝不虑夕”虽是夸张却给人无可置疑的真实感;再加上四字骈句,有诗一般的韵律,如泣如诉,读之无不动容泣下。 8、“乌鸟私情,愿乞终养。” 引导:以鸟喻人,回溯至动物的本性,鸟亦如此,人何以堪?其诚挚恳切之情溢于言表,岂能不打动人?
(二)赏析《陈情表》的“陈情”艺术 : 首先,融情于事:强烈的感情色彩是本文的一大特色,但作者无论是述自己的孤苦无依之情,还是述自己和祖母相依为命的深厚亲情,都是通过叙事来表达的。而自己对朝廷恩遇的感激和对武帝的忠敬之心,也是以充满情感的笔调来写的。结合课文,引导学生鉴赏本文陈情于事、文笔委婉的抒情特点。作者在文中所陈之情,包括以下三个方面:一是因处境狼狈而产生的忧惧之情,二是对“诏书切峻,责臣逋慢”的不满情绪,三是对祖母刘氏的孝情。正因为作者所写的都是“至性之言”,所以才会产生“悲恻动人”的效果。可引导学生讨论: 1.李密给晋武帝上表陈情,只在说明祖母年老,难以废远赴命而已。这样简单的一件事,为何不直接陈述,却要从自己的坎坷家世说起? 2.晋灭蜀之前,李密曾在蜀朝任郎中和尚书郎,也就是所谓“少仕伪朝,历职郎署”。现在新朝建立,这本是他的一个“历史污点”,为什么他反要在表章中不避嫌疑,直陈此事? 其次,融情于理:史载司马昭死,武帝司马炎坚持为父行三年丧礼;他即位时举贤的六条标准,又明示了“孝敬尽礼”“友于兄弟”两条。司马氏集团标榜纲常名教本属虚伪,但李密一本正经地援引来为自己“辞不赴命”辩护,却不失为最有力的武器。 关于融情于理,可引导学生讨论这样一个问题:上表陈辞,不仅要在叙事中动之以情,还需在陈情中言之以理。李密《陈情表》中的“理”据何在?找出文中句回答。 (三)感受本文形象生动、自然精粹的语言艺术,学生举例,教师点拨:
本文虽然用了不少四字句、对偶句,有骈文的整俪之工,但语言却绝不雕琢,而是十分自然真切,仿佛是从肺腑流出,丝毫不见斧凿痕迹。文章语言十分生动形象,如第一段写孤苦无依之状,第二段写州县催迫之景,第三段写祖母病笃的惨苦之象,都如在目前。此外该文在语言上还十分精练准确,有些词句,成了成语。 (四)问题探究:
(1)中国古代统治者注重以孝治国,忠孝两全往往被看作一种传统美德。学完本文,谈谈你对这个问题的看法。
(2)设想一下,如果李密出来做官,那么他也有钱了,也有奴婢服侍祖母了,为什么他却婉言拒绝了呢? 引导:这是两道开放题。意在让学生讨论一下对“孝”的看法。孝敬父母长辈,是我们中华民族自古以来的传统道德,至今仍未过时。此题没有标准答案,只要言之成理,持之有理即可。 (五)课堂小结:
有人说,《陈情表》的语言是有形的,有声的;读《陈情表》你可以看到李密形影相吊的孤寂,看到祖母奄奄一息的悲恻,看到帝王微笑背后的恼怒,看到作者诚惶诚恐的怖 惧……;你还可听少年的无助哀叹,老人病中无奈的呻吟,孝子恳切的哀告,帝王严厉的呵斥…… 文章简洁生动、真挚朴实。写自己的遭遇和对祖母的感情,如倾吐肺腑,没有一点藻饰、做作或夸张,于朴实中见至真、至美、至善。语言形式,骈散交用,多用四字短语表情达意。思路清晰,语言机智得体,内涵丰富,惟多读方能体会。 (六)背诵课文: 通过诵读加深理解;在理解的基础上背诵,促进感悟。
四、教后反思:
通过本篇课文的教学,我认为我较好地完成了教学目标,新课程的理念在教学中得到了完美的体现。学生不仅对本课的文言知识能完全掌握,而且对作者那感动千古的陈情艺术有了更深刻的领会。打破以往文言文教学“满堂灌”的模式,采用讨论和探究的方法,有效地提高了学生自主学习的能力,体现了新课标的教学理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