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陈情表》教案
一、教学目标:
1.引导学生体会作者至真至诚的亲情忠情;
2.引导学生赏析本文文思缜,脉络分明,陈情于事、寓理于情的构思艺术和骈散结合形象生动的语言艺术;
3.指导学生积累常用的文言词语和相关文化常识。
二、背景及作者介绍
李密原是刘禅的郎官,公元263年,司马昭灭蜀汉,李密成了亡国之臣,便在家供养祖母。司马氏集团为了笼络西蜀人士,大力征召西蜀名贤到朝中做官,李密也是其中之一;李密如果不应诏,就会视作不与司马氏合作,招来杀身之祸。晋武帝为什么要重用李密呢?一是东吴尚在,为了减少灭吴的阻力,必须实行怀柔政策,显示胸怀宽厚。二是李密以孝名闻天下,晋武帝继承汉代以孝治理天下的策略,显示自己清正廉明,维持社会安定。
李密为什么辞不就职呢?一是确实要供养祖母。二是他作为蜀汉旧臣有怀旧思想,对西晋灭汉是有一点不服气的。三是做官如履薄冰,皇帝高兴视为心腹,不高兴,视如土芥。李密不了解晋武帝,不宜盲目做官。所以李密辞不就职,不是不想做官,而是此时此刻不宜做官。
李密与祖母相依为命,写此表陈述自己不能奉诏的原因——终养祖母。文中所写,都是真情实意。作者凄切婉转地陈述了与祖母相依为命的苦况亲情,表达孝顺祖母的哀哀衷情,以及对新朝宠遇的感激涕零。
三、文言知识积累解释以下加点的字词:
臣以险衅,夙遭闵凶。
生孩六月,慈父见背;
九岁不行
零丁孤苦,至于成立。
茕茕孑立,形影相吊。
而刘夙婴疾病,常在床蓐; 逮奉圣朝,沐浴清化。
前太守臣逵,察臣孝廉;
后刺史臣荣,举臣秀才。
臣以供养无主
寻蒙国恩,除臣洗马。
猥以微贱,当侍东宫,
非臣陨首所能上报。
臣具以表闻,辞不就职。
则以刘病日笃;欲苟顺私情,则告诉不许。
臣之进退,实为狼狈。
圣朝以孝治天下 凡在故老,犹蒙矜育;
本图宦达,不矜名节。
过蒙拔擢,宠命优渥,
但以刘日薄西山,
臣无祖母,无以至今日;
臣之辛苦,非独蜀之人士,及二州牧伯,所见明知;
皇天后土,实所共鉴。
愿陛下矜愍愚诚,听臣微志。
庶刘侥幸,卒保余年。
四、翻译
门衰祚薄,晚有儿息。
1外无期功强近之亲,内无应门五尺之童。茕茕孑立,形影相吊。
2臣欲奉诏奔驰,则以刘病日笃;欲苟顺私情,则告诉不许。臣之进退,实为狼狈。
3本图宦达,不矜名节。
4过蒙拔擢,宠命优渥,岂敢盘桓,有所希冀?但以刘日薄西山,气息奄奄,人命危浅,朝不虑夕。
5乌鸟私情,愿乞终养!臣之辛苦,
6臣生当陨首,死当结草。臣不胜犬马怖惧之情,谨拜表以闻!”
五、文言知识补充:
古代官职任免升降的术语 关于任职授官的有:任、授、除、拜、封(用于爵位)、赠(用于追封已故者)征、辟、荐、举(多用于布衣作官)、点(用于口语)。 关于提升职务的有:抉或(用于由低级到讥级)、进(用于较高职务追加)、起复(恢复原职务)、超迁。 关于降级免职的:罢、免、解(因非严重过失而解除职务)、贬、谪(因过失而降级)、革、褫(撤职查办)、开缺(奉命或自请解除职务)、致仕(带职退休)、左迁(降级使用)。 关于调动职务的:移、调、徒、量移(调的比原职稍好)、补(由候补而正式上任) 关于兼职的:领(以本官兼较低职)、摄(暂时兼任比本官高的职务)、权(临时代职)、行(代行某职而尚无此官衔)、 (代替无本官的职务)、护(原官短期离职,临叮守护印信)
六、跟踪练习
1、指出加点字注音有误的一项是( )
A门衰祚薄(zuò) 臣以险衅(xìn)
B茕茕孑立(jié)夙遭闵凶( mǐn)
C责臣逋慢(bū) 宠命优渥(wò)
D猥以微贱(wěi)除臣洗马(xǐ)
2、指出解释不准确的一项是( )
A猥以微贱(自谦之词,犹“鄙”) 则刘病日笃(病重)
B过蒙拔擢(提拔) 矜悯愚诚(同情、怜悯)
C死当结草(代指报恩) 岂敢盘桓(逗留,徘徊不进的样子)
D门衰祚薄(福分) 外无期功强近之亲(穿大功服的人)
3、对李和《陈情表》解说有误的一项是( )
A、《陈情表》选自《文选》卷三十七。
B、表,是一种文体,古代奏章的一种,多用于臣子向国君奏事陈情。
C、李密,字令伯,隋朝犍为武阳(今四川省彭山县)人。他与历史上著名的瓦风冈军的首领李密不是同一个人。
D、本文托言“乌鸟私情”“暂辞官爵”,虽然是出于宗法伦常观念,但措辞委婉,感情真挚,成为古今传诵的名篇。
4、表,是古代奏章的一种,是臣子写给皇帝的书信。刘勰在《文心雕龙.章表》中说:“章以谢恩,奏以按劾,表以陈情,议执异。”揭示了几种相近文体的区别。下面的句子所在的文体与本文文体相同的一项是( )
A、臣闻求木之长者,必固其根本;欲流之远者,必浚其泉源;思国之安者,必积其德义。
B、受任于败军之际,奉命于危难之间。
C、六国破灭,非兵不利,战不善,弊在赂秦。
D、时运不济,命运多舛。冯唐易老,李广难封。
5、根据对成语的解释写出本文中的这个成语。
①太阳快要落山了。多形容衰老病重的人或事物接近死亡。( )
②天地或天地神灵的总称。( ) ③形容一个人孤苦伶仃,无依无靠。( ) ④只有自己的影子和自己相互安慰。形容孤单得很,既没有知己的人,也没有同情的人。( )
⑤形容气息微弱。( ) ⑥古代传说,小乌鸦长成之后,就能衔食反哺乌鸦。比喻侍奉父母的孝心。( ) ⑦家门衰败,福分浅薄。( ) ⑧保得住早上,不一定能保得住晚上。形容形势危急,说不定什么时候就会发生不好的变化。( )
⑨人的寿命已经不长了,不久就要死去。( ) ⑩把草结成绳子,搭救恩人,嘴里含着玉环。表示感恩报德之心没齿不忘。( )
6、指出不包含通假字的一项是( )
A 猥以微贱,当侍东宫
B而刘素婴疾病,常在床蓐。
C天下云集响应,赢粮而景从
D臣以险衅,夙遭闵凶。
7、“臣”字作“臣子”讲的一项是( )
A、后刺史臣荣举臣秀才
B、祖母无臣,无以终余年。
C,是臣尽节于陛下之日长
D今臣亡国贱俘。
8、注意下面一些表示与官职有关的词,解说有误的一项是( ) A、寻蒙国恩,除臣洗马(除:免职)
B、过蒙拔擢,宠命优渥(擢:提拔)
C、诏书特下,拜臣郎中(:授予官)
D、猥以微贱,当侍东宫(当:任,担任)
9、请给“以”字按意义和用法分类( )
①臣以险衅 ②臣以供养无主 ③谨拜表以闻 ④猥以微贱 ⑤但以刘日薄西山,气息奄奄 ⑥祖母无臣,无以终余年 ⑦臣具以表闻 A、因为,介词:
B 、连词:
C、用,介词:
D、凭着,以,介词:
10、文中多次提到官名,下列加点字不是官名的一项是( )
A、后刺激性史臣荣举臣秀才
B、诏书特下,拜臣郎中
C寻蒙国恩,除臣洗马
D且臣少仕伪朝,历职郎署
11、加点字意义与众不同的一项是( )
A、逮春圣朝,沐浴清化(《陈情表》)
B、比至南郡,而琮已降(《赤壁之战》)
C、郦元之所见闻,殆与余同(苏轼《石钟山记》)
D、迨至菡萏成花,娇姿欲滴(李渔《芙蕖》
12、解释加点字的字义
⑴微
①微斯人,吾谁与归(范仲淹《岳阳楼记》)
②夫祸患常积于忽微,而智勇多困于所溺(欧阳修《伶官传序》) ③听臣微志(《陈情表》)
④今臣亡国贱俘,至微至陋(《陈情表》)
⑵息
①宋将军屏息观之(魏禧《大铁椎传》)
②武气绝,半日复息(班固《汉书》)
③请息交以绝游(陶渊明《归去来兮辞》)
④老臣贱息舒祺,最少,不肖(《战国策.触龙说赵太后》)
⑥门衰祚薄,晚有儿息(《陈情表》) ⑦陈涉太息曰(司马迁《史记》)
⑶期
①以五年为期,必复之全之(龚自珍《病梅馆记》)
②良马列期乎千里(《吕氏春秋·察今》)
③外无期功强近之亲(《陈情表》)
④谁为我临期成此大节者(全祖望《梅花岭记》)
⑤期年之后,虽欲言,无可进者(《战国策·邹讽齐王纳谏》)
13、对文章内容理解有误的一项是( )
A、第一段叙述自己的遭遇和家庭的困境,为下文请求提供依据。
B、第二段叙述自己并非没有奉诏之心,只是因为祖母病重,自己进退两难,身不由己。
C、第三段提出“圣朝以孝治天下”的大道理,再着重说明“臣无祖母,无以至今日;祖母无臣,无以终余年”的情况,以说明并非欲全名节。
D、第四段陈述希望,恳请皇上满足他孝敬祖母的愿望,并表达了自己一定要“陨首”“结草”对祖母报恩的决心。
七、课外拓展
一、(12分,每小题3分)
1.下列词语中加点的字,读音全都正确的一组是
A.刍议(chú) 条分缕析(lǚ) 圈养(quān) 愀然不乐(qiǎo)
B.倏忽(shū) 越俎代庖(páo) 牛虻(máng ) 自惭形秽(huì)
C.靛蓝(dián) 毁家纾难(shū) 干涸(hé) 白头偕老(xié)
D.手帕(pà) 相互龃龉(yǔ) 麾下 (huī) 探本溯源(shuò)
2、下列各项中,加点的成语使用不恰当的一项是
A.土耳其举重选手穆特鲁身高只有1.50米,多次参加世界男子举重56公斤级比赛,拿4金牌如探囊取物,人送绰号“举重神童”。
B.冬天老年人要增加营养,也要适当运动,在户外锻炼时一定要量入为出,以步行为宜,时间最好选在傍晚,还要注意保暖,防止着凉。
C.中国茶艺与日本茶道各有特点,但异曲同工,都强调“和”的精神。中日两国青少年也应以和为贵,为中日睦邻友好多作贡献。
D.北京周边的旅游胜地,笔者去过不少。但六月中下旬的绿树繁花中仍有冰挂高悬在危崖上,这一出人意表的奇景却是第一次见到。
3、下列各句中,没有语病的一句是 A.葛振华大学毕业后回农村当起了村支书,他积极寻找发展本村经济的切入点,考虑问题与众不同,给村里带来一股清新的气息。 B.荞麦具有降低毛细血管脆性、改善微循环、增加免疫力的作用,可用于高血压、高血脂、冠心病、中风发作等疾病的辅助治疗。 C.王羽除了班里和学生会的工作外,还承担了校广播站“音乐不断”、“英语角”栏目主持,居然没有影响学习成绩,真让人佩服。 D.阅览室图书经常出现“开天窗”现象,我们可以从这一现象反映两个问题,一是阅读者素质有待提高,一是管理力度有待加强。
4、依次填入下面一段文字横线处的语句,衔接最恰当的一组是 任何国家在任何时候都不能忽视粮食安全问题。中国多年来 , , , , , 。 ① 实现了粮食供应从长期短缺到总量基本平衡、丰年有余的历史性转变 ② 以占世界7%的耕地养活了占世界22%的人口 ③ 使粮食产量不断攀升 ④ 坚持以自力更生为主的粮食安全战略 ⑤ 推广良种、改善水利条件、精耕细作 ⑥ 在上世纪末突破5亿吨大关 A.④⑥②⑤③① B.④⑤③⑥①② C.⑤①⑥④③② D.⑤④③⑥②①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