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陈情表》教学设计 济南市长清一中 段晓玉 教学设想: 本文是一篇传诵千古、抒情性很强的传世名作。它陈情恳切、言辞婉转;情理兼备、诚款感人;缘情挥洒、流畅自然。在设计时我采用多种教学方式,通过反复诵读,让学生在诵读中体会作者融于字里行间的心绪、感受、愿望等。本文说理逻辑性很强,可通过理清文章的思路来进行体会,整体把握文章的思想感情。对于难以理解的段落,展开讨论,充分发挥学生的自主、合作意识,让学生在讨论中获取新知。同时,整理重要的文言知识,有助于学生加深对文章内容的理解。口语训练,有助于提高学生的表达能力。 一、教学目标: 1 、熟读并背诵全文,掌握文中出现的重要的实词、虚词、古汉语句式。 2 、深入体会文章婉转的陈情技巧,感受作品浓浓的亲情。 二、教学重点: 掌握重要的古汉语基础知识。 三、教学难点: 理解作者当时的两难处境和李密祖孙间真挚深厚的感情。 四、教学时数: 3 课时 五、课前预习: 1 、通读全文,借助注释和工具书掌握文中重要语句的意义和用法。 2 、初步了解文中的主要内容和表达的思想感情,理清文章的思路。 第一课时 一、教学内容:熟悉课文,掌握古汉语基础知识,理清文章思路。 二、教学过程: (一) 导入新课: 1700百年以前的魏晋时局动荡不定。魏灭蜀国之后,司马炎篡位,魏国灭亡。晋武帝为了巩固自己的地位,他大量征召汉蜀旧臣。西蜀名士李密走进了他的视野。一面是至高无上、不容推脱的皇帝,一面是年迈多病至亲至爱的祖母,在这人生的关键时刻,他做出了怎样的选择呢?今天就让我们穿越历史的风云回到晋朝,走进李密和他的《陈情表》。(板书) (二)整体感知课文: 1 、找两位同学分读全文。(要求:读准字音、读出句读、读出感情)读后纠正易读错字音并标示于黑板上。 2 、全体学生高声自由朗读全文。自行圈点加注。提醒学生注意以下词句。 (1)加点的实词: 慈父见背 夙遭闵凶 门衰祚薄 形影相吊 晚有儿息 逮奉圣朝 察臣孝廉 举臣秀才 拜臣郎中 拜表以闻 寻蒙国恩 除臣洗马 犹蒙矜育 不矜名节 愿乞终养 听臣微志 庶刘侥幸 不胜犬马怖惧之情 臣之辛苦 (2)加点虚词的词义和用法: 以:臣以险衅 臣以供养无主 猥以微贱 臣具表以闻 圣朝以孝治天下 但以刘日薄西山 臣无祖母,无以至今日 (3)注意以下句式: 是以区区不能废远。 州司临门,急于星火。 3 、提问: (1)陈情的含义?(学生回答) [明确] 陈述自己的感情,陈述事情的理由。 (2)是谁陈情?(多媒体显示)(找一同学高声朗读) 李密( 224 - 287 ),西晋犍为武阳人,又名虔,字令伯。少时师事著名学者谯周。为人正直,颇有才干,以学问文章著名于世。曾出仕蜀汉担任尚书郎,屡次出使东吴。晋武帝征为太子洗马。 (3)在什么背景下陈情? (多媒体显示) 晋武帝司马炎靠野蛮杀戮废魏称帝,为人阴险多疑。建国初年,为了巩固新政权,笼络蜀汉旧臣人心,对蜀汉士族采取怀柔政策,征召李密到洛阳任职。 (4)陈什么情? (学生思考后回答) 向君王上书陈述祖母刘氏年老多病,无人侍奉,暂不能应征,请求辞官终养祖母的衷情。 (5)李密怎样才能说服晋武帝呢?(引导学生说:“动之以情,晓之以理。”) (三)分析课文(一) 1、齐读第一段。 2、对照注释,疏通文意。 3、找两名学生口译本段文字。 4、(1)文章一开始,作者说:“臣以险衅,夙遭闵凶。”该句在全段中起到什么作用?(学生回答) (2)它包括了哪几个 方面?(学生讨论,不必拘泥固定答案。教师提供参考答案) 父死母嫁(生孩六月,慈父见背,行年四岁,舅夺母志。) 祖母抚养(祖母刘愍臣孤弱,躬亲抚养。) 少年多病(臣少多疾病,九岁不行,零丁孤苦,至于成立。) 无亲无戚(既无叔伯,终鲜兄弟,门衰祚薄,晚有儿息。外无期功强近之亲,内无应门五尺之僮,茕茕孑立,形影相吊。) 祖母病卧(而刘夙婴疾病,常在床蓐,臣侍汤药,未曾废离。) 5 、学生试背第一段。 (四)结束语: 一味的诉苦能够打动阴险多疑的晋武帝吗?晋武帝会不会认为这是他为保留名节坚辞不仕的托辞呢?李密又是怎样陈述的呢?我们下一节课再赏读《陈情表》的其他章节。 第二课时 一、教学内容:继续积累古汉语基础知识;赏析李密婉曲的言辞技巧; 二、教学过程: (一) 检查第一段的背诵。(找三至五位同学) (二)导入:千百年来,人们常以忠则《出师》,孝则《陈情》相提并论,上节课我们已经感受到李密祖孙间相依为命、血浓于水的亲情,但是在搞政治的晋武帝眼里,会不会不堪一击呢? (三)分析课文: 1 、学生齐读第二段。 2、 找一至位二学生疏通文意,重点词句大声读出。 3、文中哪些地方可以体现新晋对蜀汉旧臣李密的起用?李密又是如何应对的?(学生依据课文回答,注意抓住动词,教师利用多媒体分条显示) 4 、从本段中我们看到的是李密的坚决态度呢,还是他的哀婉陈情?(教师引导学生进行深层次的挖掘) 明确:词意凄恻婉转,恭谨虔诚,外表像是俯首乞怜,令人同情。实质是态度坚决,还是不去应征。 1、默读第三段,自己完成文意的疏通。 2、李密最担心晋武帝怀疑他哪一点?他是怎么为自己辩解的?(用文中的话回答) 矜守名节,古代崇尚 “一臣不事二主”,魏晋文人名士最重气节。晋武帝同样怕李密矜守名节。 本图宦达→至微至陋→过蒙拔擢→岂敢盘桓。 3、为什么李密从“孝”的角度来说理呢? (同学们讨论并作出解答) 明确:一、晋武帝治国标榜的是“以孝治天下” 作者就利用当今人主的这种心理来做文章。消除晋武帝对自己的怀疑。 二、李密申明自己并非清高,仅仅是为了尽孝和报恩。 三、陈述祖母的苦情,以唤起同情。 1、教师范读第四段。 2、找二三位同学翻译本段文字。 3、(1)贯穿全段的是哪两个词?
忠孝两全 无比恳切 “尽节”
“报养” (2)用语有什么特点? “愿乞” “愿矜悯” “听臣微志” (3) 晋武帝为什么会答应李密终养祖母的请求? 1、为李密的言辞和情理所动。 2、彰显孝治天下的恩德。 (四)学生试背全文 第三课时 一、教学内容:检查背诵;整理本课的语言知识;做练习;口语训练。 二、教学过程: (一)分组背诵全文。 (二)总结本课古汉语知识、文化知识:(由学生展示成果,教师补充) 1、词类活用: 夙遭闵凶:名词,忧患,不幸的事 察臣孝廉:动词,作孝廉,为孝廉 是以区区不能废远:动词,远离 猥以微贱:名词,社会地位低下之人 谨拜表以闻:使动用法,使皇上闻 则刘病日笃:状语,一天天地 2、古今异义: 例句 词语 古义 今义 臣欲奉诏奔驰 奔驰 急速就道 (车、马等)很快地跑 则告诉不许 告诉 申诉 (1)说给人听,使人知道(2)受害人向法院告发。 臣少多疾病,九岁不行 不行 不能走路这里指柔弱 不可以 臣之辛苦 辛苦 辛酸苦楚 身心劳苦 州司临门,急于星火 星火 流星的光,比喻急迫 微小的光 零丁孤苦,至于成立 至于 到 表示另提一事 零丁孤苦,至于成立 成立 长大成人 (组织、机构等)筹备成功,开始存在。 3、通假现象: 闵:通“悯”,可忧患的事 零丁:通“伶仃”,孤独的样子 蓐 :同“褥”,草褥子 4、一词多义:(多媒体显示并有所扩展) (略) 5、判断句:①非臣陨首所能上报 ②今臣亡国贱俘 ③臣之辛苦,非独蜀之人士及二州牧伯所见明知。 6、被动句: 而刘夙婴疾病 7、成语:孤苦伶仃,茕茕孑立,形影相吊,日薄西山,气息奄奄,朝不虑夕,皇天后土 8、文化知识:孝廉,秀才,拜,除,拔擢 (三)阅读并翻译《石奢自刎》(下发讲义) 石奢者,楚昭王相也,坚直廉正,无所阿避。行县,道有杀人者,相追之,乃其父也。纵其父,还而自系焉。使人言之王曰:“杀人者,臣之父也。夫以父立政,不孝也;废法纵罪,非忠也。臣罪当死。”王曰:“追而不及,不当伏罪,子其治事矣。”石奢曰:“不私其父,非孝子也;不奉王法,非忠臣也。王赦其罪,上惠也;伏诛而死,臣职也。”遂不受命,自刎而死。 (四)口语训练: 我们学习了李密的《陈情表》,感受到从作者笔端流淌的浓浓亲情,请同学将文中第一段作者的凄惨身世用想象填补并做口头表达,不能翻译原文。(时间为三至四分钟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