设本页为首页                              加入收藏
中文域名: 古今中外.com       英文域名:www.1-123.com     大中小学语文作品及资料
您现在的位置: 中国哲士网 >> 作品 >> 古代 >> C >> 陈情表 >> 正文

 

《陈情表》与《项脊轩志》赏析

 感人心者,情为首也。古人在动笔伊始,蕴浓情于腹内,诉真情于笔端,显至情于君子。因此,大凡仁君在读了《陈情表》和《项脊轩志》之后,没有不被这两篇传情佳作所感动。故古人云:读《陈情表》不下泪者,其人必不孝;今我谓:读《项脊轩志》不下泪者,其人必不善。我诵读之时,情自心起;掩卷之余,慨叹万端。挥笔写下:至诚至真“陈情表”,又悲又苦“项脊轩”。  《陈情表》是蜀汉降臣李密向晋武帝司马炎上的表。文章叙述了自己幼年的不幸,家境的孤苦和祖母对孙子的辛勤抚养,详尽而委曲地说明了自己屡次辞谢天朝征召的原因,表达了对晋武帝的由衷感激之情,同时又申述了自己终养祖母以尽孝道的理由。表,是古代奏章的一种。是臣子上给皇帝的书信。《文心雕龙》言:“章以谢恩,奏以按劾,表以陈情,议以执异。”《古文观止》评论《陈情表》:“至性之言,悲恻动人”。本文随事曲折,不事雕琢,情景俱出,感人肺腑。  《项脊轩志》是明代散文大家归有光的一篇典范抒情散文。它通过有关家庭琐事,表达了人亡物在,三世变迁的感慨。文章简洁生动,文笔细腻,情感真挚,耐人品味。记事绘声绘色,项脊轩如在眼前,人物声容笑貌跃然纸上,栩栩如生。明代王锡爵评其道:“温润典丽,如清庙之瑟,一唱三叹,无意于感人,而欢愉惨恻之思,溢于言语之外。”  《陈情表》和《项脊轩志》的成功之处很多,本文究其两点——传情的差异展开讨论:  传情艺术的不同:  《陈情表》以叙事来传情。陈情于事,寓理于情。李密本是蜀汉降臣,侍蜀时,出使东吴,立下赫赫大功。西晋初立,正是用人之时,故司马炎多次征招,而李密又不仕。在封建时代,“士不为王者所用,死。”李密是如何处理这两难之事的?  出于情,归于理,文首先陈述个人悲惨遭遇及家庭凄苦,突出祖母与孙的特殊关系,作为陈情的依据。继则写自己愿意奉诏,但又以祖母病日笃,处于狼狈之境,借以博取晋武帝同情。再则打出晋武帝以孝治天下的大旗,恳求准如所请。同时更表明自己心迹,排除了不愿出仕的政治因素。最后提出解决矛盾的方案。全文构思缜密,脉络分明,具有很强的说服力。  《项脊轩志》以状物来传情。罗列物事,睹物思人。归有光写本篇的目的是追忆亲人,表达对祖母、母亲和妻子的绵绵深情。文以项脊轩及其周围环境的变迁为经,以与项脊轩有密切联系的往事为纬。善于运用细节场面,以景忖情。如:状写项脊轩修葺后庭院的环境:“小鸟时来啄食,人至不去。三五之夜,明月半墙,桂影班驳,风移影动,珊珊可爱。”幽雅静谧的气氛,衬出今日的凄凉。生活琐事,凸现人物,把“亡人”写活。如:“庭有枇杷树,吾妻死之年所手植也。”亭亭枇杷,秋来暑往,睹物思人,怎不黯然消魂!  传情方式的不同:  《陈情表》以无声传情(文字)暗忖有声(对话)传情。通观全文,无一句对话语言,但真情就在这无声的叙述之中,奔涌而出。无声胜似有声。但《陈情表》的语言是有形的,读《陈情表》你可以看到李密形影相吊的孤寂,看到祖母奄奄一息的悲恻,看到帝王微笑背后的恼怒,看到作者诚惶诚恐的惧怕……;你还可听到少年无助的叹息,老人痛苦的呻吟,孙子恳切的哀告,帝王严厉的呵斥……  《项脊轩志》以有声传情彰显无声传情。如:“娘以指叩门扉曰:‘儿寒乎?欲食乎?’吾从板外相为应答。”语未毕,余泣,妪亦泣。母慈儿孝,跃然纸上。又如写祖母,“以手阖门,自语曰:‘吾家读书久不效,儿之成,则可待乎!”一个轻轻的关门动作,几句喃喃自语,更细致入微地表露了祖母的激动、喜悦和对孙儿的殷切期望。  当然:《陈情表》和《项脊轩志》的传情艺术还有很多差异。如:角度的不同,语言的不同,人物的不同……但这两篇文章读来字字出肺腑,句句断肝肠。通篇彰显一个“情”字。  读罢所思,真是:此情无计可消除,才下眉头却上心头。  (赵同宇刘国勤,江苏省淮北中学)  《陈情表》与《项脊轩志》赏析 赵同宇 刘国勤

来源:中国哲士网

中小学语文教学 陈情表教案,教学设计 参考资料,课文

作品《陈情表》与《项脊轩志》赏析原文赏析

  • 上一篇文章:
  • 下一篇文章:
  •  

     

    相关文章
    李密《陈情表》赏析3
    《边城》正是“这种离奇的悲剧题材”…
    《陈情表》原文及翻译
    《陈情表》译文
    陈情表
    陈情表原文和译文
    陈情表教案示例三
    陈情表原文
    《陈情表》教案
    陈情表(原文/注释/译文/作者/赏析/整…
    陈情表 ——李密
    《陈情表》原文和译文
    《诫子书》摘录、感悟、注释、原文
    事真情浓理切——《陈情表》赏析
    李密《陈情表》赏析
    李密《陈情表》原文、注释、译文
    《边城》赏析
    陈情表课文研讨
    纯是一片至性语——李密《陈情表》赏…
    欧阳修《泷冈阡表》赏析
    陈情表 赏析
    陈情表教学
    《陈情表》 注释 原文 翻译 通假字
    《陈情表》的说服艺术赏析
    陈情表·精粹教案
    以情动人,感动“上帝”——《陈情表》…
    小说《边城》简析
    论《边城》的人情美
    《边城》里河水的象征意义
    也谈沈从文《边城》的意蕴
    解读《边城》
    陈情表教案示例
    陈情表教案设计(人教版高二必修)
    淡语皆有致,浅语皆有情——李密《陈…
    【《陈情表》文言知识归纳】
    【《陈情表》教案1 】
    【《陈情表》教案2 】
    【《谈谈孝道》阅读 】
    感天动地赤子情——《陈情表》赏析
    《陈情表》分析
    《陈情表》原文和译文
    李密《陈情表》分析讲解翻译
    李密《陈情表》课堂教学实录
    弱势者的困境解脱——从《陈情表》看…
    高三教案陈情表
    《陈情表》教学设计
    陈情表教案
    感人肺腑 情真意切--《陈情表》赏析
    《陈情表》教案
    高中语文人教版必修五《陈情表》教学…
    《陈情表》教案 学案
    《陈情表》学案
    陈情表教案二:
    陈情表第二课时
    《陈情表》译文
    《陈情表》教学案例分析
    赏析 《陈情表》
    《陈情表》教学设计
    教材分析陈情表
    陈情表·精粹
    陈情表教学
    《陈情表》典型教学设计研究
    陈情表教案(苏教版高二必修)
    《陈情表》 李密
    陈情表·精粹教案集
    陈情表 教案 第一课时
    陈情表·精粹教案集(3则)
    陈情表教案
    陈情表教案3
    《陈情表》教案
    陈情表(鲁人版高一必修)
    《陈情表》教学反思
    (粤教版)《陈情表》教案
    《陈情表》说课稿4
    《陈情表》教案2
    《陈情表》课堂实录3
    《陈情表》教案
    我上《陈情表》
    《陈情表》备课资料
    《陈情表》《项脊轩志》教案及练习
    《陈情表》微型教案
    《陈情表》教学反思3
    《陈情表》教学实录
    《药》《项链》《陈情表》教案
    《陈情表》教学设计
    《林黛玉进贾府》教学反思
    《陈情表》教学反思
    《陈情表》教案3
    高一语文 《陈情表》学案
    《陈情表》典型教学设计研究
    《陈情表》教案4
    《陈情表》陈情二法
    《陈情表》课堂教学实录及评析
    李密《陈情表》(第二课时)教学实录
    《陈情表》课堂实录
    《陈情表》课堂教学实录
    《陈情表》课堂教学实录
    《陈情表》教学设计3
    《陈情表》课堂实录
    《陈情表》课堂实录4
    《陈奂生上城》(教学设计及实录)
    《陈情表》课堂实录2
    《陈情表》教案-教案 教学设计 课堂…
    《陈情表》教案
    《陈情表》的生成性学习教学设计
    《陈情表》说课稿
    《陈情表》教学设计(苏教版高二必修)
    《陈情表》教学设计4
    陈情表教学设计
    《陈情表》教学设计
    《陈情表》教学设计5
    陈情表教案(苏教版高二必修)1
    《陈情表》教学设计
    《陈情表》教学设计3
    《陈情表》教学反思(2篇)
    《陈情表》教案
    《陈情表》教学设计
    简约:教学艺术的通则——《陈情表》…
    教学艺术的通则——《陈情表》教学设…
    《陈情表》教案设计
    《陈情表》教学设计2
    河南省高中语文优质课比赛课堂实录《…
    《陈情表》教学设计
    陈情表教学设计
    《陈情表》微型教案
    《陈情表》能力检测练习
    《陈情表》说课稿
    《陈情表》说课稿2
    《陈情表》教案
    《陈情表》教学设计与教后记

    2004-2010  中国哲士网版权所有 引用本站内容请指明来源  给本站投稿   备案序号 蜀ICP备05009253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