晋人李密的《陈情表》,自问世以来,佳评如潮,尤其是其高超绝妙的说服艺术,更是赢得了无数读者的评赏。笔者读罢《陈情表》,品味再三,深觉其说服艺术的过人之处,主要在于擅长晓之以理、动之以情、借助于辞。
一、晓之以理。研读《陈情表》可以得知,李密上此表的目的,是向晋武帝陈述自己不能奉诏就职的原因,提出终养祖母的请求。在上这篇《陈情表》之前,当朝廷强征李密为官时,他已经为“辞不就职”而上过一次奏表(“臣具以表闻”),把自己的苦衷一一呈报给晋武帝。然而,晋武帝读过该表后却是心怀怒火,下了一封措词急切严厉的诏书,责备李密有意回避,怠慢皇命。按照封建社会的法律,违抗圣旨,轻慢皇命的人是要被杀头的。就是在这种极其危险的情境下,李密呈上了这篇《陈情表》。
众所周知,凡说服,重在晓之以理,要循循善诱,把话说到对方的心坎上,使其口服心服。臣子对上进谏,则更须如此。已在官场中周旋了大半生的李密确是深谙此道的。他的这篇《陈情表》,正是围绕逐步消除晋武帝心中的疑虑进行说理的。
李密在《陈情表》中,就先说自己被察为“孝廉”,举为“秀才”,拜为郎中、洗马,那都是“逮奉圣朝,沐浴清化”的结果;称自己原先任职的蜀国为“伪朝”(“臣少仕伪朝”)。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