设本页为首页                              加入收藏
中文域名: 古今中外.com       英文域名:www.1-123.com     丰富实用的古今中外人物库
您现在的位置: 中国哲士网 >> 按拼音检索 >> K >> kong >> 孔子 >> 正文

 

为人之道

疑的。故此,儿子告发父亲的行为是欠妥当的。但是,如果照孔子所说的“直”来行事,则受伤害的邻居的利益(羊)如何得到维护呢?当然,我们可将孔子的这一辩护限定在是选择“羊”(事小)还是选择“人”(事大)这一境遇之内,得出“小义”不能“灭亲”的结论,若超出这一境遇,当然也可以“大义灭亲”。但是,我认为,以这种境遇伦理学的观点来为孔子的辩护作辩护,也有不妥之处。因为,即使父亲所偷之物价值不大,可视为“小事”化了之,但是假如这只羊正好是邻居要用来换取治病药费的唯一值钱的东西呢?假如……?可见,孔子的辩护如要成立,必须有许多附加的条件才行,而一旦条件增多,则孔子的“直”论就缺乏一种伦理原则的普遍性和强制性。而其理论的意义就会因此而大大降低。

总之,孝弟之道在孔子的“为人之道”中有着十分重要的地位,它既强调要在精神方面来孝敬长辈,又要反对盲目地绝对服从父母或长辈的意志,这些都是传统孝弟之道中的重要而有现实意义的见解。至于孔子的孝弟之道与社会正义之间的矛盾以及孔子在这种矛盾中所作出的选择,一方面反映出传统孝弟之道的局限性,另一方面也与传统社会“家国同构”的历史特殊性相关的。这也是我们应该具体地历史地考量的方面。

二、朋友之道

朋友,是春秋时期兴起的一种新的人际关系,它与私塾的兴起有关。所谓“朋”,最初是指“同门”而言。在《论语·学而》首章中,孔子说:“有朋自远方来,不亦乐乎!”其中的“朋”,根据《史记·孔子世家》所载——定公五年,由于鲁自大夫以下,“皆僭离于正道。故孔子不仕,退而修诗、书、礼、乐,弟子弥众,至自远方,莫不受业焉。”当指“弟子”而言;又《乡党》篇载:“朋友死,无所归,曰:‘于我殡’。”据传,孔子的学生颜渊死后,孔子曾组织弟子操办后事。因为“朋友”是指同门之友而言,所以,将他们聚集在一起的不是传统的血缘关系,也不是世俗的利益关系,而是一种对“道”的共同追求,故朋友者,“同道”之谓也。因为是“同道”,故“朋友”一词,又不限指“弟子”而言,凡志同道合者,皆可谓为“朋友”。关于朋友之道,孔子的主要思想是道义相交,忠信相待。

孔子认为,“道不同,不相为谋。”(《论语·卫灵公》)从“道”的本义即“道路”来说,“道不同”,即意味着人与人之间所取的“方向”或“目的”不同,以及达到“目的”的方式与方法不同,所以,“道不同”者,是不可能在一起共事与谋的。换言之,朋友就是“志同道合”者之谓,也就是朱子所谓“以义合者也”(《论语集注·颜渊》)。因为人与人之间所崇之“义”不同,所以,又存在“物以类聚,人以群分”的情况,那么,像“狐朋狗友”之类是否也属于“朋友”范畴呢?从孔子强调“君子群而不党”(《论语·卫灵公》)和“君子周而不比,小人比而不周”(《论语·为政》)来看,那种以谋取私利为目的的人与人之间的交换以及由此而形成的一种比较固定的关系圈子,表面上看似乎是朋友,但是实际上不是真正意义上的朋友,因为孔子及儒家所讲的朋友是以“道义”为基础的一种人际关系类型,而孔子所讲的“道义”,如前章“义利之辨”所论,是与对私利的追求相根本对立的,孔子的学生曾子说:“君子以文会友,以友辅仁。”(《论语·颜渊》)可见,孔子并不否认交朋友要有自己的目的性。但目的是为了“辅仁”,即彼此促进德行的提高,而不是为了获得某种物质上的利益。所以,不以道义为基础的人际之“合”都不能算是“朋友”的范畴。

正是基于上述思想,孔子提出应把仁者作为自己交友的对象,他说:“居是邦也,事其大夫之贤者,友其士之仁者。”(《论语·卫灵公》)又说:“主忠信,毋友不如己者,过则勿惮改。”(《论语·子罕》)前一句“友其士之仁者”比较容易理解,但后一句“毋友不如己者”,不但在《论语》中重出(另见于《学而》篇),而且容易引生歧义。清代学者刘宝楠《论语正义》曰:“《曾子制言中》:吾不仁其人,虽独也,吾弗亲也。故周公曰:不如我者,吾不与处,损我者也;与吾等者,吾不与处,无益我者也。吾所与处者,必贤于我。由曾子及周公言观之,则不如己者,即不仁之人,夫子不欲深斥,故只言不如己而已。”笔者以为,孔子所谓“不如己者”,从其字面义,就是指不如自己的人,不过,这里的“不如己”并非指在社会地位或物质条件上的不如己,也非特指“不仁之人”而言。因为,若是指特不仁者之谓,则是自许为仁者矣。这与孔子的思想显然有违。孔子不轻易许人以仁,也不自许为仁者。但孔子认为:“以友辅仁”,朋友是能够彼此进益于仁德的人,故“不如己者”,实际上就是指与自己志不相同道不相合的人。这仍然是强调朋友的道义基础。故后来孟子说,朋友之交主要是“友其德”,除此之外,则“不可以有挟”,“不挟长,不挟贵,不挟兄弟而友。”(《孟子·万章下》)年龄、富贵、血缘都不是交友的条件,交友的唯一条件就是道德。这与孔子的朋友之道是一贯相仍的。

孔子认为,忠信是处理朋友关系最重要的伦理原则。如上所述,孔子特别强调“主忠信”,其弟子曾子说:“吾日三省吾身:为人谋而不忠乎?与朋友交而不信乎?传不习乎?”(《论语·学而》)根据这一原则,孔子认为可对朋友进行三种分类。他说:“益者三友,损者三友。友直,友谅,友多闻,益矣。友便辟,友善柔,友便佞,损矣。”(《论语·季氏》)

所谓“友直”,是指结交正直的朋友。孔子十分重视“直”的价值意义。他认为,正直是人与生俱来的品德之一,“人之生也直,罔之生也幸而免。”(《论语·雍也》)也是人作为朋友的重要品德之一。孔子认为,在三代,有着“以直道而行也”的社会风气(《论语·卫灵公》),但如今却世风日下,人们越来越缺乏正直的品格了,孔子说:“古之愚也直,今之愚也诈而已矣。”(《论语·阳货》)如柳下惠,就因为正直,所以多次被罢官,有人劝他离开鲁国另谋高就,可柳下惠说:“直道以事人,焉往而不三黜?枉道而事人,何必去父母之邦。”(《论语·微子》)这就是说,在柳子看来,处春秋之世,正直作为一种政治品格之不能见容于当权者,乃是一种普遍的现象,不独鲁国为然。

正直的基础是“忠”。所谓“忠”,尽己之谓也,包括两个方面:一是真心实意地对待朋友,一是全心全意地对待朋友。孔子反对那种虚情假意的交友行为,他说:“匿怨而友其人,左丘明耻之,丘也耻之。”(《论语·公冶长》)而三“损友”中的“便辟”,便是指那种喜欢奉承谄媚的人。孔子认为,真正的朋友不是以取悦方为目的,而是要敢于向朋友提意见,孔子称之为“忠告”。孔子说:“朋友切切  ,兄弟怡怡。”?穴《论语·子路》?雪,所谓“切切亻思亻思”,就是指善言相劝,使其避免犯错误,也就是朱子所谓“责善,朋友之道也。”?穴《孟子集注》?雪但是,关于这一点,孔子认为,有两种情形需要注意:第一,“讦以为直者”?穴《论语·阳货》?雪,即善于攻击他人的短处而认为自己是正直的人。在现实生活中,常有一些人以正直自居,他们喜欢向朋友提意见,但目的并不是为了帮助朋友改正错误,而是带有揭他人之短以

上一页  [1] [2] [3] [4] [5] [6] [7] 下一页

来源:中国哲士网

世界人物库,古今中外人物资料 孔子简介,介绍,生平事迹 图片照片

有关作品为人之道详细资料

  • 上一篇文章:
  • 下一篇文章:
  •  

     

    相关文章
    与孔子并称圣人的周公
    周公旦是周武王姬发(约公元前1122-
    鲁国国王周公被孔子盛赞 开国始祖却一
    殚精竭虑的周公
    孔圣人也有老师 周公:一位不该被遗忘
    周公解梦的周公指的是谁
    知畏天命
    孔子思想大本大源考
    论孔子的音乐观及其现实意义
    孔子:是保守还是进取
    还原爱民而不忠君的孔子
    “孔子热”面面观
    试论孔子真精神之复兴
    “五·四”批孔献疑
    德侔天地,道贯古今——中国古代镜像
    张汝伦 ·〖《论语》对于现代教育的意
    仁学的构建
    略谈孔子的乐道
    北京大学教授张颐武:一个章子怡胜过
    由姓名记录的历史——史上最牛家谱曝
    历代对孔子的评价
    为政之道
    祭孔的由来与演变
    孔子后裔人数超过200万 外籍后裔首次
    《史记·孔子世家》
    《论语》全文1
    《论语》全文2
    中国伟大的哲学家、思想家、儒家学派
    孔子行年表
    礼记4
    陈 来 ·〖浅谈儒家文化的人文精神〗
    礼记7
    孔子哲学思想
    孔子政治思想
    礼记13
    礼记12
    礼记11
    礼记10
    孔子伦理思想
    礼记8
    孔子、老子消费观比较
    礼学的功能
    礼记9
    乐爱国 ·〖孔子“仁者寿”的养生思想
    礼记5
    “力图还原真实的孔子” ——台湾学者
    《论语》全文3
    孔子的学术情怀与早期儒学的形成
    “论语学”研究
    中庸之道
    教育之道
    孔子与《春秋》——关于儒学运动起源
    君子之道
    孔子的十种形象
    礼记6
    孔子的教育思想
    伟大的教育家孔子
    孔子其人
    孔子简介
    孔子生平年表
    回到“子思”去——儒家道统论的检讨
    孔子晚年的养生之道
    孔子哲理名言
    孔子箴言名句
    孔子“周游列国”
    孔子简介
    《周礼》3
    孔子名言录
    《周礼》2
    孔子生平
    孔子:儒学的开创者
    孔子小传
    海外孔子学院概况
    全球“汉语热”期待孔子学院可持续发
    孔子生平
    论语1
    论语2
    论语3
    『四书五经』之《大学》
    中庸
    思想家——孔子
    “仁”是孔子思想核心新证
    《周礼》1
    《周礼》4
    《周礼》5
    《周礼》6
    《周礼》7
    礼记1
    礼记2
    礼记3
    孔子经济思想
    孔子 教育思想
    孔子史学思想
    孔子文艺思想
    孔子身世
    孔子年谱
    世界文化遗产——孔府 孔庙 孔林
    子贡与孔子
    蔡元培 ·〖孔子之精神生活〗
    孔庙和国子监博物馆
    孔子被导演绑架是中国文化的悲哀
    孔子对公孙龙的“支持”──失弓得弓
    专家评说孔子其人其书:"野合而生孔子
    探析孔子之“心”
    孔子中庸之道研究与改革、发展、稳定
    孔子的人才思想
    孔子真的会武功吗
    错怪孔子许多年
    论语新译及解读
    孔子生平简介
  • 人物资料查询方法:你可以按拼音字母检索的方法查询,也可以按分类列表查看的方法查询
  • 人物字典  A B C D E F G H J
  • K L M N O P Q R S T W X Y Z
  • 2004-2010  中国哲士网版权所有 引用本站内容请指明来源  给本站投稿   备案序号 蜀ICP备05009253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