敦谊实验小学第一届课本剧演出活动方案
为了落实新课改的精神,培养学生的活动能力、组织能力、创造能力、口语表达能力和舞台表演能力,培养学生合作学习、探究学习的精神,加深对教材、生活的理解,增加与教材、社会的互动,多方位地汲取文化营养,进而提高学生的综合素质,特举办本届学生课本剧大赛。
一、参赛形式及时间
11月20日前,学生以班为单位参与年级组初赛(每班至少一个节目);12月上旬各年级组精选两个节目参加学校比赛。
二、 比赛办法和要求
(一)演出内容和形式
以课本为主,既忠实于课本,又可以在原文的基础上有所创新,可以是小话剧、小歌剧、小歌舞剧、小品等,也可以是其他形式,内容要健康向上。
表演的节目必须是由小学语文课本中取材改编的课本剧(含小话剧、小歌剧、小歌舞剧),每个节目表演时间最长不能超过10分钟,演员人数不限。节目间的出场退场时间合共不超过3分钟。
(二)评分标准
剧本创作:30分(按现成剧本表演的减10分);表演艺术:40分;语言:25分;服装、道具:5分。表演超时每分钟在总分中扣10分。
(三)要求
(1)舞台背景、道具以简练、明快为主,不能过于复杂和铺张,参赛的节目,如需要配音或配乐的,要自备卡带或CD碟。
(2)服装、道具要求自备,能够贴合时代特点。
(3)各参赛单位自行安排好上、下场更换布景道具的工作人员
(4)11月25日前上交剧本1份给教务处,并注明教材册次、课文的名称
(3)各年级组于11月25日前报节目名单到教务处。
三、奖励办法
比赛设一、二、三等奖。一等奖3名、二等奖4名,三等奖5名,奖品待定。
请各参赛单位作好参赛准备(特别是课本剧编写工作),认真排练,踊跃参加不断提高学生综合素质。
敦谊实验小学教务处
二OO三年十月二十五日
附:评分细则
课本剧表演评分细则
节目号:
项目 |
具体要求 |
分值 |
得分 |
剧本创作 |
改编自课本,主题鲜明,故事情节完整 |
20 |
|
有创造性 |
10 |
|
语言 |
普通话标准,语言流畅、清晰,语调符合人物性格。 |
25 |
|
服装 |
符合剧情 |
5 |
|
姿态 |
落落大方,自然,手势与内容相符,能表现人物性格。 |
10 |
|
情感 |
感情基调与故事内容相符,感情流露自然得体。 |
20 |
|
效果 |
有感染力,观众反映好。 |
10 |
|
合计 |
100 |
|
课本剧 打开语文教改一扇窗
审美理想和艺术活动是人类最基本的精神追求。随着时代的发展、文化的积淀,人们的审美情趣越来越广泛,越来越浓烈。特别是属于民族特色的、易于凸显个性的艺术形式,越来越繁荣,越来越普及。正如大诗人、哲学家尼采所说:“有人的地方就有表演”。当前,无数城市音乐、广场、社区俱乐部、戏曲票友社等群众文艺组织风起云涌。看来,学会表演也是新世纪新公民一项必不可少的素质。
面对新一轮语文课程改革,如何让学生在不同内容和方法的相互交叉、渗透和整合中开濶视野,提高学习效率,以获得现代社会所需要的语文实践能力,这是个纷繁而严峻的课题。我们在实践中意识到,在基础教育阶段的语文教学中,运用演课本剧这一教学形式,将有利于引领语文教学走向生活、走向互动、走向整合、走向智慧,不失为一种新的“理解哲学”的体现。
一、 文化认识的统合
课程改革的一个核心亮点是增加了“互动”因素。它关注互动对象、增加互动时间、扩大互动空间、安排互动内容、设计互动方法、明确互动要求,使语文教育与文化与社会在互动中相互适应、相互调节,从而形成一种统合,取得了接触变容的效果。
1、 演课本剧的语言学意义。语言是人类最重要的交往工具、思维工具和传递信息的工具。它源于社会生活又推动社会生活的发展。在人类语言生活的历程中有三次飞跃:第一次飞跃,即由以声音为材料的语言信号转化为文字信号,使听觉活动扩大为听觉和视觉的联合活动(这是课本剧的基本特点)。第二次飞跃,即由单语言生活发展为双语言生活(将方言转化为民族共同语言是演练课本剧的重要要求)。第三次飞跃,即语言留传和转换技术的突飞猛进(是编、演课本剧丰富多样的信息源)。因此,引导学生读——思——编——演课本剧,大而言之,是体验语言生活飞跃的趋势,掌握和运用语言生活飞跃的成果。小而言之,对提高学生内在语言和人体语言的成熟度,也是一帖上好的催化剂。这对实现“口语交际”的课程目标,也具有非常现实的意义。
2、 演课本剧的文化学意义。戏剧是一种极为复杂的文化现象,是一种群体性的艺术活动,是既具有时间艺术特性又具有空间艺术特性的综合性艺术。学生群体可以通过这种艺术活动来反映认识的文化、规范的文化、艺术的文化和社会的文化。借戏剧语言和行动来表达自己的文化理想和内心意愿。课本剧的演出,学生既是观众又是演员,不仅使他们同时拥有审美的共占空间,而且拥有共享空间。这就是说,使学生在人们最向往的精神活动中,不但磨炼了他们创造精神产品的能力,而且还培养了他们对社会已有精神财富的享受能力,切实掌握文化,走社会生活之道,迈向人的全面发展。
再从改编课本剧的可利用资源来看,有成语故事、民间传说、古典诗词、中外名人轶事、童话寓言、文艺名著名篇,乃至科普小品。这表明语文不仅是文化的载体,而且本身就是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它大有利于“吸收民族文化智慧,关心的当代文化生活,尊重多样文化,吸收人类优秀文化的营养。
3、 演课本剧的心理学意义。苏珊·朗格认为艺术是一种生命活动的投影,而对于戏剧来说,这种生命活动的投影就是一种生命仪式。人类通过这种仪式而获得成长。这是因为它具有两大功能:一是开发功能,即开发大脑潜能的有效信息源。二是促进功能,即促进个体社会化的形成和发展以及人格的完善。演课本剧正是让学生认识生命仪式,在自主、合作、探究的氛围中产生艺术冲动、吸纳艺术信息、进入艺术状态、获得艺术体验、形成艺术意识、发展艺术能力,从而完善艺术心理结构。由模仿走向创造,由审美走向创美,由审美期待转化为成就美感。
二、 教学策略的优化
课程改革的又一个核心亮点,是重视“过程”的优化,而不片面追求结果。阅读是一种思维碰撞和心灵交流的动态过程,也是一种“被引导的创造”。因此,教师如何在这个过程中引导学生去创造,就成了过程优化的关键。主体教育论认为“犯错是孩子的权利,求知是孩子的天性,好表现是孩子的需要,爱动是孩子的特点”。因此,我们的引导策略是在读中找戏,在戏中觅趣,在趣中显智,让学生以最大的热忱投入热烈的表演。
1、 在读中找戏,变静态为动态。在鼓励学生自主读书的过程中,注重培养探究性阅读和创造性阅读的能力是十分必要的。因为只有如此,才能把书读活,读出影响来,读出形象来。如果相机启发他们在读中找戏,那就不仅能激发阅读兴趣,且能发展其形象思维及合理想象,将静态的符号语言转化为动态的情境语言。由于阅读材料内容的复杂性,形式的多样性,以及阅读环境的差异性,这种转化一般可分为三个层次:
① 接触改体。在课本教学中,如接触到一篇课文,它有人物、有故事、有情节,甚至有对话,则可以短时酝酿,分配角色、论台词、议细节,改变文体,当堂表演。
② 即兴延伸。在课堂教学中,若遇一篇课文,它有人物、有场景、但无故事、无对话,则不妨鼓励善于形象思维,勇于当众表达的部分学生,顺应文章原意,通过内在语言先园通故事情节,瞬息即行表演。
③ 二度开发。在课堂教学中,若遇一篇课文,它既无人物,也无情节,但有事物、有联想,则可因其内容先分组讨论,共找“戏眼”,然后根据“戏眼”的需要,再分头笔拟对话,扮角表演。
2、在戏中觅趣,变封闭为开放。教育家巴班斯基认为“趣味性应该是课堂上掌握所学材料的认识活动的积极化”,就课本剧而言,就是说学生在戏中不仅应寻觅情趣,而且还要获得意趣。不但要注意积累,更要注重开拓,变封闭为开放,将探索某种事物或活动的心理倾向,积极转化为获取信息,有意识搜集信息、有主见处理信息的能力。当前,师生们也正是在作这样的努力。比如在《林冲棒打洪教头》(苏教版第九册)一文中,主客间的交际礼仪、两主角比武所用的招式,既很有“戏”,又很有“趣”,但对小学生来说,那只不过是一些混沌的、模糊的心理意象,似乎只可意会,不能言传。如今要表演这些人物,自然首先要将模糊的心理意象清晰化,然后才有可能呈现正确的视觉表象。因此,他们不得不带着问题到处去向年长者请教,不得不去翻阅武侠小说,不得不去观看古装戏的影视资料。一旦疑团顿消,心境豁然开朗,那种获得情、成就感的乐趣。几乎是难以言表的。
3、在趣中显智,变应付为创造。现代心理学告诉我们,轻松、愉快、乐观的良好情绪,不但能使人产生超强记忆力,而且能活跃创造性思维,充分发挥心理潜力。的确,每当将课本剧引进课堂时,学习氛围便显得异常的活跃。更有者,有些学生竟提出了上演角色也要公平竞争,比如为参加六一儿童节课本剧会演,一个班里争演《景阳冈》中武松的不下八九人,结果先来了个武松小会演,在切磋演技中求平衡,参与者个个使出浑身解数,连两位女同学也表演得身手不凡。在教《陈增巧破巫术》一文时,要求表演者同样争先恐后,孰知他们早就按课文内容用明矾液写画好了道具。再如教《母亲的恩情》一文时,稍经教师点拨,让学生当堂设计人物的语言、动作和表情,然后上台表演,扮孟母的那副老眼昏花的模样,灯下密针缝衣、村口伛背送别等一系列带有夸张性的戏剧动作,居然演得活灵活现,十分感人。凡此种种,不能不说是凝聚自觉、能动、发展、创造、智慧的结晶,不能不说是一种“乐学”与“乐教”和谐共振的结果。
三、心灵智力的启迪
课堂改革的再一个核心亮点是推崇“整合”。在教育理念上,强调语文人文性与工具性、继承传统和面向未来的整合。在教育结构体系上,强调“知识和能力”、“过程和方式”、“情感态度和价值感”的整合。在教育方法上,强调个体差异与整体协调的整合。在提高学生语文能力上,则强调读、写、听、说、活动的整合。而演课本剧正是对这些整合要求的再整合。在这一独特的动态中,使语——文——剧陶冶灵性的人文性功能与社会交往的工具性功能得到完美而和谐的体现,使学生获得心灵智力的启迪。
1、组织“动态社会”活动。戏剧家易卜生曾经说过“人生不是演戏,但不能没有戏剧意识”。所谓戏剧意识主要包含观剧意识和演剧意识。人们有了观剧意识,才能洞悉人生真谛,把握人生底色。才能满腔热情地去赞美自然绝色,讴歌人间豪杰,才能明智而犀利地去鞭挞丑陋,去铲除罪恶。有了演剧意识,才有集人生美好情态、精睿智慧于一瞬的强烈要求,才会有完成具有美学价值的自身形象的实践动力。所以在演课本剧的过程中,要经常组织“动态社会”活动,让学生去领悟,去体验。比如组织以中、高年级学生为主的“剧评沙龙”。在演出后开展群众性的议论和评价。组织有中、低年级学生参加的“苗鲈剧团”、“采风小组”等。这些组织的特点是绝不一成不变,而是因剧本需要随时组合或解散。参与者是自主的、双向选择的。有时同一篇课文可由几个乃至十几个小组进行改编和排练,然后约期进行不同“版本”的表演。这样做主要是为在课堂进行“接触改体”、“即兴延伸”制造气氛,树立榜样。关于“采风”绝不成人化。除了学校文学社成员须注意有计划的长期的积累以外,大都应角色需要而随时定夺内容。大而至于访问一厂一村,小而至于模仿市卖小贩的某种行业习惯动作,或颇其特点的吆喝。这些活动面向社会、面向生活。目的还在于培养学生树立一种意识,即珍视对自己活动的对象和过程进行“支配和控制的权利”,并提高正确使用这种权利的能力。
2、引导横向学习风格。语文其实是自然文化与民族文化生态平衡体系。它既是人们的一个生活过程,也是人们创造的一种环境财富,因此必须形成横向学习的风格,以弥补纵向学习的不足。演课本剧虽不及戏剧文学那样具有高度的集中性,尖锐的戏剧充突和人物语言的高要求,但它必竟是综合艺术,是文学、音乐、美术、舞蹈的综合体。它也要以戏剧的本质规律去运作,而且越接近这个规律,就表明参与者的创造性思维和实践能力达到了一个新高度、新水平。比如戏剧的空间进展层次,一般为案头文学——剧场活动——舞台演出——社会现象;剧本写作的进展层次,一般为整体感知——揣摩品味——语言运用——多维创意——记忆积累;演员的心理进展层次,一般为表演冲动——角色幻想——情感语言——舞台行为。课本剧面对这些规律,哪一环也少不了。其中“剧场活动”、“多维创意”及“角色幻想”对横向学习的要求尤为迫切。如《抬驴》一剧中的驴、《景阳冈》一剧中的虎该如何设计,如何扮演,师生带着这个难题观看了日本电视综艺节目《超级变变变》便从中得到了启发。如《幸福是什么》一剧的剧情时间跨度大,空间转换对布景要求高,课堂表演无法满足这些条件,编剧时便尽量用精到的旁白来弥补。由此参与者便个个弄懂了独白、对白、旁白的区别与作用。再如《抬驴》一剧在改写之前,大家先议了剧本的主题和剧情特点,接着在教师的指点下又学了老舍的名剧《龙须沟》,于是决定采用适量的说唱来渲染主题、突出诙谐。剧终时一曲幕后伴唱:“台上一出抬驴戏,笑坏一群看戏人。凡事需要有主见,认准方向即可行。假如主张拿不定,也是戏中抬驴人。笑人莫如笑自己,审时度事靠自信。”成了画龙点睛之笔,使观众感到回味无穷。
3、增强自我效验能力。现代化理论界对当前青少年的角色定位是“年轻的成人”。这就意味着正在成长中的青少年学生已不再象过去那样毫无疑义地学习和接受现存的各种行为规范,而是和成年人一道担当起在学习过程中去建设新文化的任务。我们说,濡化的重要的成果是名副其实地获得相应的社会角色。因此,从“未成熟的社会正式成员”所表现出来的“生理进化成熟前倾和心理发展成熟后移的巨大冲突来看,他们明显需要增强自我效验能力,演课本剧至少将对以下两方面有所增益。
① 调节智慧杠杆支点和维护生存热情的能力。课本剧的原型资料来自教材。教材本身就是智慧的结晶,不过有的表现为特殊天才的创造性,有的表现为自我实现的创造性,但他们都同样表现出了热爱人生、维护生存的无比热情,特别是在我们将其从一种语言形式改变为另一种语言形式的过程中,会大大缩短我们与作者心灵对话的距离,有利于掌握如何调节智慧杠杆的支点,既保持原作的精髓,又具有开放性的文化刺激。比如有位教师在改编古诗《赠汪伦》时,巧妙地引进了越剧的表演形式,由于沟通了诗人情怀与剧种特色的灵犀,把一份挚友离情演泽得淋漓尽致,参与演出的学生心领神会高度投入,并机灵地运用了越剧中烘托离情别绪的舞蹈动作,因而取得了令人柔肠寸断的戏剧效果。
②促发直觉联想和形成机智的应变魅力。教育心理学最新研究成果表明,直觉思维是构成语感的核心要素。通过培养语感,便能有效地提高学生的直觉思维能力,因为直觉具有综合性、直觉性、跳跃性和快速性等特点,所以它能高效地开发青少年潜能。直觉思维的积累,会触发丰富的联想。从而派生富于艺术性和深刻性的新意或创见。在编、演课本剧的过程中,大量的语言实践是积淀语感,唤起想象与联想的最佳机遇。抓住这个机遇,久而久之便能磨砺出突发奇想,应对事变的机智魅力来。比如在《景阳冈》一剧试演以后,小观众们对如何突出武松“酒量过人”进行的议论,大都明知仅在“一坛几大碗”上做文章是远远不够的,但又想不出新招来,有人突发奇想,提出了在酒店一角增加四名客官,用他们因不胜酒力而东倒西歪的夸张动作来进行反衬。这一改,果真灵验,公演时博得了好评。
张扬课程改革“增加互动”、“重视过程”、“推崇整合”三个核心亮点,积极引导学生“读——思——编——演”课本剧。用“有声画谱描人物,无字文章写古今”,发挥“语——文——剧”的系统效应,打开语文课改一扇窗。我们从这扇窗口,仿佛看到了享受美的能力的回归,心灵折射语言的领悟,以及现代社会人格的升华。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