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利用现代信息技术培养学生语言交际能力》
实验研究方案
一、问题的提出
1、课题的界定:
①“现代信息技术”指计算机技术、多媒体技术和网络、通讯技术。
②“语言交际能力”指利用语言的一切形式与人交流、沟通的能力。
③“利用信息技术培养学生语言交际能力”是指把信息技术知识技能的传授与培养学生语言交际能力有机结合起来,扬长避短,即运用系统方法在教育理论和学习理论指导下,把信息技术作为培养学生语言交际能力的一个重要工具和手段,全面提高学生学习运用语言与人交流、沟通的能力。
2、问题的提出
①21世纪,以计算机技术、多媒体技术和网络通讯技术为核心的现代信息技术的飞速发展,使其在社会各个领域得到愈来愈广泛的运用,也愈来愈深刻地影响着人类的教育学习方式。现代信息技术具有交互性、超文本性和网络化等特性,使其成为人类 理想的学习认知工具而大大拓宽了教育教学的时空领域。
②现代信息技术把静态的教学内容和平面的教学方式转化为多媒体形式和立体型的教学模式,有利于帮助学生突破学习中的重难点,加深对学习内容的理解,还可以激发学生学习兴趣,有效激发他们的思维活动。它把声音、文字、图像、视频、动 画融为一体,使学生在学习中眼看、耳听、手动、脑想,全面调动学生的各种感官参与学习,使不同层次不同能力的学生都能全力投入,从而极大提高了课堂教学效率,为因材施教提供了更广阔的空间。
③现代社会人际交往的复杂性和全球化趋势对人们的语言交际能力要求也愈来愈高。如何获取、加工、利用各种信息与人沟通,准确表达自己的思想成为现代人不可或缺的基本素质。现代信息技术尤其是网络技术的飞速发展为培养语言交际能力开辟出了一块新天地。随着现代信息技术在教育教学中广泛应用,信息技术应用于教学的研究也取得了许多成果,如语文“四结合”研究,课程整合研究,但如何把现代信息技术和语言交际能力的培养紧密结合起来,让现代信息技术全面深入语言交际能力培养各个环节之中,还没有全面系统的论述。
④新颁发的《课程标准》说“语文是最重要的交际工具,是人类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要求学生“能具体明确、文从字顺地表述自己的意思”,“具有日常口语交际的基本能力,在各种交际活动中,学会倾听、表达与交流,初步学会文明地进行人际沟通和社会交往,发展合作精神”,“初步具备搜集和处理信息的能力”。教学时 “语文课程应植根于现实,面向世界,面向未来。应拓宽语文学习和运用的领域,注重跨学科的学习和现代科技手段的运用,使学生在不同内容和方法的相互交叉、渗透和整合中开阔视野,提高学习效率,初步获得现代社会所需要的语文实践能力。” 这就为利用现代信息技术培养学生语言交际能力提供了理论上的支持和指导。
二、研究的假设及其理论依据
(一)课题理论假设
把信息技术教育和培养学生语言交际能力有机结合起来,以信息技术为手段、工具,二者相互渗透、相互促进,可以提高学生运用语言与人交流、沟通的能力,同时提高学生采集、处理信息的能力和信息素养,全面提高教育教学质量。
(二)理论依据
以“三个面向”和《中国教育改革发展的决定》的基本精神为指针,根据《课程标准》的基本要求,加上现代社会信息技术的高速发展和社会交往的日益频繁,按照学生的心理特点和认知规律,结合语文素质教育的基本法则,以建构主义学习理论、系统论原理、教学设计原理、心理学理论为依据,充分认识他们对训练学生语言交际能力的指导作用,将他们贯穿到整个实验过程之中。
三、研究目标
1、培养学生学习、运用语言文字能力;
2、培养学生语言交际的能力;
3、培养学生采集、处理和运用信息的能力;
4、培养学生良好的信息道德。
5、培养学生自主学习能力和协作精神;
6、提高教师用信息技术设计和组织教学的能力。
四、研究方法和步骤
(一)研究方法
实验法、文献法、测量法、比较法、调查法、观察法、考察法
(二)研究步骤
本课题研究周期为三年,从2001年8月至2004年8月,实验分为三个阶段。
1、准备阶段(2001年8月至2002年8月)
(1)成立机构,制定方案,向区、市、省及国家主管部门申请立项;
(2)争取领导支持,加大投入,进行软、硬件建设;
(3)加强宣传,争取学校、社会、家长的支持。
(4)学习理论,培训教师,确定实验研究对象,建立目标检测体系。
2、实施阶段(2002年9月至2003年8月)
(1)选用骨干教师,根据方案具体实施;
(2)建立实验数据库;
(3)培训教师,制作软件;
(4)对较成熟的成果及时进行鉴定,同时通过比赛观摩扩大成果。
(5)组织实验人员去兄弟学校参观学习,取人之长,补己之短。
(6)各年级教研组负责研究子课题,两周一交流,一月一研讨,一学期一总结,并逐步推广取得的经验、成果,形成交流材料,汇集成册。
3、总结提高阶段(2003年9月至2004年8月)
(1)撰写研究报告、论文,汇编最终研究成果;
(2)推广研究成果,全面付诸实施,总体提高学生语言交际能力,发展学生能力;
(3)接受总课题组的验收评审。
五、实验变量
自变量:运用现代教育教学理论,构建基于现代信息技术环境下培养语言交际能力的教学环境,全面提高学生的语言交际能力。
因变量:学生语言交际能力得到充分发展和提高。
干扰变量:教师水平的差异,教育教学设备的差异等。
控制干扰变量:主要用实验研究法、行动研究法,并与调查法、对比法、观察法相结合,尽量消除干扰变量,把定性研究与定量研究相结合,准确检测因变量,注意原始资料、数据的征集,重视验证,保证难度、效度。
六、实验对象
2002年2月开题,全校所有班级和学生
七、实验内容
1、现代信息技术条件下,语言基础知识的学习;
2、现代信息技术条件下,听说读写基本技能的培养;
3、现代信息技术条件下,运用语言与人交际能力的训练;
4、现代信息技术条件下,探索新的课堂教学模式;
5、现代信息技术条件下,探索新的学习模式;
6、现代信息技术条件下,培养学生获取、处理、运用信息的能力。
7、开发一批适用的教学软件。
八、效果检测
(1)检测内容
1、学生在实验前后语言交际能力水平的变化,是否达到或超过《课程标准》的要求;
2、学生的信息素养和能力是否得到发展。
(2)检测方法
1、方法:随堂观察,问卷调查,座谈了解,社会调查,机房考查,作业、作品的分析;
2、次数:与语文教学中的各知识点、各单元达标内容同步进行;
3、资料收集与分析
4、检测原则:与目标一致性,可测性,相互独立性,有效性,可靠性,可行性。
九、实验措施
1、组成以校长为组长的实验领导小组,以年级和班级成立子课题研究小组,规定各子课题研究任务;
2、取得各级领导支持,增加投入,加强硬件建设,提高软件设计、应用水平;
3、运用现代信息技术增强实验的广度与深度,形 成一股现代化教学实验与研究的良好氛围;
4、选派思想素质高、业务能力强富有责任心和进取心的教师进行实验研究。
十、实验组织与人员
1 实验顾问:李祥升、李克勤、胡四龙、石英
2 领导小组:屈楚湘、田冬玉、张宏安、吴胜奇、杨莉莉、杨智
3 实验人员
主要负责人:田冬玉 杨智
其他人员:张纲、石冬梅、陈凯、田冬梅、向娟、陈才琼、杨建军、龙丽平、张晓宁、卜小庆等
十一、实验经费预算
1、实验经费来源项目及金额
(1)学校承担25万;
(2)市、区政府拨专项实验经费15万元;
(3)市、区教委10万元。
合计实验经费40万元。
2、经费的支出项目及金额
(1)实验教师培训费3万元;
(2)实验资料费3万元;
(3)实验软件、硬件配套35万元;
(4)实验活动经费4万元;
(5)检测、评估与总结经费2.5万元;
(6)总结表彰先进1万元;
(7)结题、论证会务费2万元。
预计支出经费40万元。
二OO一年八月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