八年级下第一单元测试题
班级 姓名
一、基础知识积累与运用。(35)卷面书写分5分.
1、给下列加点的字注音,根据拼音写汉字。(8)
黝黑( )文绉绉( )芦荟( )匿名( )不逊( )
禁锢( )烂漫( )cuō niǎn( )xiū qì( )
Xuàn li( )mó cèng( )
2、下列词语的书写有误的一项是( )(3)
A、无可置疑 诚惶诚恐 鹤立鸡群
B、正襟危坐 落英缤纷 广袤无垠
C、期期爱爱 粗制滥造 冥思苦想
3、对加点的词解释有误的一项是( )(3)
A、这藤野先生,据说是穿衣服太模胡了。(这里指马虎,不讲究)
B、我母亲管束我最严。(管教、约束)
C、如果不写,我就枉读了这几十年的书。(冤枉)
D、我穿过落英缤纷的花雨。(落花纷纷的样子)
4、下列句子的空缺处依次填入的词语,最恰当的一项是( )(4)
①福楼拜对学生进行写作训练,非常严格,不但要求善于用____的目光去观察事物,而且要求用准确的语言来表达思想。
②在新形势下开展社会主义荣辱观教育活动,努力防止任何政治的灰尘、政治的微生物来___我们清洁的面貌和侵蚀我们健全的肌体。
③每座城市都应该有每座城市钟爱的小动物,____形成传统,作为它的一种标志和象征。
④文学把时间凝聚在薄薄的书页之中,让读者____地漫游岁月的长河、尽情地观赏两岸变化无穷的风光。
A、敏捷 玷污 况且 无时无刻
B、敏捷 污染 而且 无拘无束
C、敏锐 玷污 而且 无拘无束
D、敏锐 污染 况且 无时无刻
5、对下列句子的修辞手法依次判断正确的一项是( )。(4)
(1)、实在标致极了。
(2)、脸又黑又皱,脊背弓得像个“驮灯狮子”。
(3)、只见面前的小个子那对浓似灌木丛的眉毛下面,一堆灰色的眼睛射出一道黑豹似的目光。
(4)、在经过一天的酷热日晒之后,要是花和大地都能得到雨水该会是多么高兴呀!
A.反语 夸张 比喻 拟人
B.比喻 反语 夸张 比喻
C.反语 比喻 比喻、夸张 拟人
D.夸张 比喻 拟人 拟人
6、仿照示例,运用古诗文名句,再写一句话。(4)
示例:结识古仁人,我赞赏范仲淹“先天下之忧而忧,后天下之乐而乐”的抱负。
仿写:结识古仁人,____________________
7、选择《西游记》中你喜欢的一个人物,结合社会生活,说说你喜欢他的原因。(4)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二、阅读理解(50)
(一)读文,,回答9----13 题。
记得有一天早晨,我第一次问起“爱”这个字的意思。①当时认识的字还不很多,我在花园里摘了几朵早开的紫罗兰送给莎莉文老师。她很高兴地想吻我,可我那时除了母亲外,不愿意让别人吻我。那时候,莎莉文小姐用一只胳膊轻轻地搂着我。在我手上拼写出了“我爱海伦”几个字。
“爱是什么?”我问。
②莎莉文老师把我搂得更紧了,用手指着我的心说:“爱在这里。”
我第一次感到了心脏的跳动,但对老师的话和动作依然迷惑不解,因为当时除了能触摸到的东西外,我几乎什么都不懂。
我闻了闻她手里的紫罗兰,一半儿用文字,一半儿用手势问道:③“爱就是花的香味吗?”
“不是。”莎莉文老师说。
我又想了想。太阳正温暖地照耀着我们。
④“爱是不是大阳?”我指着阳光射来的方向问,“是太阳吗?”
当时在我看来,世界上没有比太阳更好的东西了,它的热力使万物茁壮生长。但莎莉文小姐却连连摇头,我真是又困惑又失望,觉得很奇怪,为什么老师不能告诉我,什么是爱呢?
一两天过后,我正用线把大小不同的珠子串起来,按两个大的、三个小的这样的次序。结果老是弄错,莎莉文小姐在一旁耐心地为我纠正错误。弄到最后,我发现有一大段串错了,于是,我用心想着,到底应该怎样才能把这些珠子串好。莎莉文老师碰碰我的额头,使劲地拼写出了“想”这个字。
这时,我突然明白了,这个字原来指的是脑子里正在进行的过程。这是我第一次领悟到抽象的概念。
我静静地在那里坐了许久,不是在想珠子的排列方式,而是在脑海中用新的观念来寻求“爱”的解释。那天,乌云密布,间或有阵阵的细雨,突然间太阳突破云层,发出耀眼的光芒。
⑤我又问老师:“爱是不是太阳?”
“爱有点儿像太阳没出来以前天空中的云彩。”老师回答说。她似乎意识到我仍然是困惑不解,于是又用更浅显、但当时我依然无法理解的话解释说:“你摸不到云彩,但你能感觉到雨水。你也知道,在经过一天酷热日晒之后,要是花和大地能得到雨水会是多么高兴呀!爱也是摸不着的,但你却能感到她带来的甜蜜。没有爱,你就不快活,也不想玩了。”
刹那间,我明白了其中的道理——我感觉到有无数无形的线条正穿梭在我和其他人的心灵中间。
9.文中②处的描写表现了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3)
10.③④两处海伦的发问表明了她对“爱”的理解已达到怎样的程度?(3)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11.从③④处看,莎莉文小姐对海伦关于“爱”的理解予以否认的理由是(3)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12.⑤处莎莉文小姐对“爱”的解释有什么特点?(4)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13.结合语段,简要谈谈莎莉文小姐的教育特点和形象特征。(4)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二)读文,回答14------17题。
跟陌生人说话
刘心武
有一次,我和父母回四川老家探亲。在火车上,同一个卧铺间里的一位陌生妇女问了母亲一句什么,母亲就热情地答复起来,结果引出更多的询问,她也就更热情地絮絮作答。急得我用脚尖轻轻踢母亲的鞋帮,母亲却浑然不觉。
母亲晚年有段时间住在我家,有时她在附近街上活动,那跟陌生人说话的旧习依然未改。街角有个从工厂退休摆摊修鞋的师傅,她也不修鞋,走去跟人家说话,那师傅就请她坐到小凳上聊。他们从那师傅的一个古旧的顶针聊起,俩人越聊越近;原来,那清末的大铜顶针是那师傅的姥姥传给他母亲的,而我姥姥也传给了我母亲一个类似的顶针。聊的结果是那修鞋的师傅认了我母亲为干妈,而我母亲也把他带到我家,______(A.仍然 B.俨然)亲子相待。我和爱人孩子开始觉得母亲多事,但跟那位干老哥相处久了,体味到了一派人间淳朴真情,也就都感谢母亲给我们的生活增添了丰盈的乐趣。
现在父母去世多年了。母亲和陌生人说话的种种情景,时时浮现在心中,____(A.浸润B.滋润)出丝丝缕缕的温馨;但我在社会上为人处事,仍恪守着父亲那不跟陌生人说话的遗训,即使迫不得已与陌生人有所交谈,也一定尽量惜语如金,礼数必周而戒心必长。
前两天在地铁通道里,听到男女声二重唱的悠扬歌声。走近歌唱者,发现是一对中年盲人,我想等他们唱完最后一句再给钱。他们唱完,我向前移了一步,这时那男士仿佛把我看得一清二楚,对我说:“先生,跟我们说句话吧。我们需要有人说话,比钱更重要啊!”
我举钱的手僵在那里,心里涌起层层温热的波浪,每个浪尖上仿佛都是母亲慈爱的面容……母亲的血脉跳动在我喉咙里,我意识到,生命中一个超越功利防守的甜蜜瞬间已经来临……(原文较长,有删改)
14、.根据文意,从文中括号内为它前面的空白处选择恰当的词。(4)
15、“我”跟陌生人交谈时,原来是如何设防的?用原文中的3个四字词语作答。(3)
16、本文有明、暗两条线索。明线是母亲跟陌生人说话,暗线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3)
17、本文表达了作者对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的人际关系的呼唤和渴望。(4)
(三)读文,回答18------22题。
我记忆中的老舍先生(节选)
季羡林
我认识老舍先生完全出于一个偶然的机会。三十年代初,我离开了高中,到清华大学来念书。当时老舍先生正在济南齐鲁大学教书。济南是我的老家,每年暑假我都回去。有一年暑假,我的同学李长之告诉我,他要在家里请老舍先生吃饭,要我作陪。在旧社会,大学教授架子一般都非常大,他们与大学生之间宛然是两个阶级。要我陪大学教授吃饭,我真有点受宠若惊。及至见到老舍先生,他却全然不是我心目中的那种大学教授。他谈吐自然,蔼然可亲,一点架子也没有,特别是他那一口地道的京腔,铿锵有致,听他说话,简直就像是听音乐,是一种享受。从那以后,我们就算是认识了。
中国人民苦斗了一百多年,终于迎来了解放的春天。我在当时所谓故都又会见了老舍先生,上距第一次见面已经有二十多年了。
有一天中午,老舍先生忽然建议,要请大家吃一顿地道的北京饭。大家都知道,老舍先生是地道的北京人,他讲的地道的北京饭一定会是非常地道的,都欣然答应。商议的结果是到西四砂锅居去吃白煮肉,当然是老舍先生做东。他同饭馆的经理一直到小伙计都是好朋友,因此饭菜极佳,服务周到。大家尽兴地饱餐了一顿。虽然是一顿简单的饭,然而却令人毕生难忘。当时参加宴会今天还健在的叶圣陶老先生、吕叔湘先生大概还都记得这一顿饭吧。
老舍先生的道德文章,光如日月,巍如山斗,用不着我来细加评论,我也没有那个能力。我现在写的都是一些小事。然而小中见大,于琐细中见精神,于平凡中见伟大,豹窥一斑,鼎尝一脔,不也能反映出老舍先生整个人格的一个缩影吗?
18、.结合语境解释下列词语的含义。(3)
地道:
巍如山斗:
鼎尝一脔:
19、请各用一句话概括作者与老舍先生交往的几件事。(4)
20、从全文看老舍先生是一个怎样的人?(4)
21、作者对老舍先生的思想感情怎样?(4)
22、比较本文和《藤野先生》的异同。(4)
三、写作:(60)
请以“榜样”为话题写一篇文章。
要求:内容具体,语言流畅,书写工整,不少于600字。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