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亲爱的爸爸妈妈》 作者简介: 聂华苓,著名华裔旅美作家。1948年毕业于南京同立中央大学外文系。1949年到台湾。1967年聂华苓和美国诗人安格尔共同创办爱荷华大学“国际写作计划”,每年邀请世界各地作家到爱荷华四个月,写作,讨论,旅行。她目前已出版小说、散文及文学评论著作22种,其中不少作品被翻译成多种文字。 主要作品:K篇小说《失去的金铃子》、《桑青与桃红》、《千山外,水长流》;中篇小说《葛藤》;短篇小说集《翡翠猫》、《一朵小白花》、《聂华苓短篇小说集》、《王大年的几件喜事》、《台湾轶事》;散文集《梦谷集》、《黑色、黑色、最美丽的颜色》、《三十年后——归人札记》;其他作品《爱荷华札记》、《沈从文评传》等。部分作品被翻译成多国文字发表。其代表作品为《桑青与桃红》,被列入亚洲小说一百强之中。回忆录《三生三世》。 写作背景: 1988年十月,作者在南斯拉夫参加悼念活动,47年前,纳粹在克拉库耶次城大肆屠杀,一天之间杀死7000多人,其中包括300个孩子,47年来,南斯拉夫人民没有忘记这段历史,从1945年起,每年10月21日,成千上万的人从四面八方来到这里,举行悼念活动。 概括课文各部分内容: (一)在纪念地的所见所闻。(二)看纪念演出。(三)参加认谈会。(四)参观纪念馆。 主题:世间永远不能再有战争和屠杀了。反对战争,拒绝杀戮,呼唤和平。 难点解析: 课文中有不省意味深长的描写和议论,说说它们的含义和作用: 1.凄风。苦雨。天昏。地暗。这一环境描写有什么作用?为什么用四个句号。 分析:用四个个独词句加重天气给人的凝重感,衬托人物凭吊遇难者的沉痛心情和感受,也再现纳粹屠杀无辜人民的悲惨场景。 2.“他们杀孩子、老师、工人、工匠、小店老板、鞋匠……全是纯朴勤劳的普通市民。”这里为什么要说“全是”?表现什么情感。 分析:强调纳粹极端残忍野蛮的亡国灭种行为,表现作者的愤慨与对无辜人民的同情。 3.历史、现实,在雨中融合了——融成一幅悲哀而美丽、真实而荒谬的画面。 分析:成千上万的人来纪念当年被残杀的人,特别是两位生还者来到这里,半个世纪前残酷的历史呈现在人们眼前,在凄风苦雨的悲哀气氛中,历史和现实融合了。残酷的历史令人悲哀,南斯拉夫人民没有忘记历史,成千上万的人来到这里纪念死者,这又是美丽的。这一切都是真实的;47年前纳粹竟然认为种族有优劣,竟然以优等种族自居,要消灭劣等种族,这又是何等荒谬。 4.文中引用迪桑的诗句有什么作用? 分析:这些诗句歌唱孩子们“对未来的憧憬,对生命的喜悦”。他们还年幼,还在小学念书,他们的生命刚起步,对未来充满美好的梦想。他们正努力学习,向往将来“在阳光下奔跑”,创造人生的业绩。他们在爱的阳光下成长,丝毫没有意识到近在眼前的死亡威胁。歌唱孩子的可爱和希望,正是对纳粹强盗的控诉。 5.结尾引述死者的遗言有什么作用? 分析:死者遗言,是人性中最美丽的体现,让人据此想像做残杀者生前的情形,目的是通过再现被残杀者有血有肉的生命活动,反衬出法西斯的残酷,并向全人类提出警示:永远不要再有战争和屠杀了。 小结:作者再现了半个世纪前残酷的历史,再现被杀者的心灵,作者突出孩子们撕心裂肺的最后一声呼喊,引用诗句,再现孩子们对未来的憧憬,对生命的喜悦,抄录了被残杀者留下的片言只字,起到了让我们想见当年那场屠杀的情景,对屠杀者的凶残感受得更为深切。 能力训练检测 1.给加红字注音 杀戮( ) 荒谬 ( ) 蜿蜒( )( ) 屹立( ) 间隔( ) 2.改错别字 纳翠( ) 杀戳( ) 荒廖( ) 宛延( ) 笼照( ) 赤锞( ) 萌誓( ) 幢憬( ) 3.选择适当的词语填空 人已满山满谷。人潮仍沿着山路________(泻下、走下)。白色石雕边浓烈的色彩一抹一抹 漫开去——孩子们仍不断________(涌来、走来)。 我们在________(曲折、蜿蜒)的山路上一拐弯,只见一座巨大的白色V形石雕________(矗立、屹立)在山坡上。 4.读课文回答问题 (1)课文为何着重再现孩子们被屠杀的历史? (2)六十几位作家在一起讨论,作者为什么只记了三四个人的发言? (3)请分析引文萨特话中的“沉重”与“美丽”有什么含义? 参考答案: 1.注音略。 2.粹 戮 谬 蜿蜒 罩 裸 盟 憧 3.泻下 涌来 蜿蜒 屹立 4.(1)答:因为孩子们天真无邪,思想单纯,力量弱小,他们却代表着民族的未来和希望,灭绝人性的纳粹分子却把屠刀举向孩子,这能让读者更加强烈地感受到屠杀的野蛮残酷,使我们对法西斯强盗的本质有更深刻的认识。 (2)答:作者从选材上体现了写作意图:要消灭战争,保卫和平,所以选择了中国作家、西德作家、日本作家等有代表性的作家发言。 (3)答:一天之内,七千人惨遭法西斯强盗的屠杀,这个记忆是“沉重”的,但是面对法西斯的屠刀,南斯拉夫人民毫不畏惧,大义凛然,显示出民族的英勇与刚强,这又是“美丽”的。 二、《世界何时铸剑为犁》 做以下语文活动 1.文学艺术来源于生活,生活中有战争存在必有战争文艺。让我们在古今文艺作品中来触摸战争。 ①收集有关于战争的诗词、成语故事、古今名言、军歌和影片,并整理。 ②就以上整理的文艺作品,就一部作品进行分析讨论,把所得的心得整理并发言。 2.就下面话题展开讨论。 “铸剑为犁”的雕像在联合国总部前已矗立了四十多个春秋,可是和平的钟声并未向全世界渴望和平的人们敲响,战火和死亡仍然践踏着公理和正义,这是为什么? 能力训练检测: 1.下面是有关文学常识的表述,不正确的一项是( ) A.新闻的结构一般包括标题、导语、主体、背景、结语。标题、导语和主体是新闻必不可少的内容。 B.孙犁,现代小说家、散文家,被视为“山药蛋派”的主要代表作家。 C.雨果(1802~1885),法国作家,法国浪漫主义文学的重要代表。有剧本《克伦威尔》:长篇小说《巴黎圣母院》反对专制和教会、长篇小说《悲惨世界》,从人道主义观点描写资本主义社会的罪恶。 D.聂华苓,女,美国华裔作家,著有《失去的金铃子》《桑青与桃红》等小说集。 2.选出下列加红字注音全都正确的一项。 A.提防(tí) 箱箧(qiè) 瞥见(piě) 负隅顽抗(yú) B.呵护(hē) 杀戮(lù) 珐琅(fá) 转弯抹角(mǒ) C.寒噤(jìn) 疟疾(yào) 歼灭(jiān) 锐不可当(dāng) D.管辖(xiá) 绥靖(suí) 舀水(yǎo) 迫击炮(pǎi) 3.下列句子的表达方式判断正确的一项是( ) ①凄风。苦雨。天昏。地暗。 ②他们临死前几分钟,在小纸片上,或身份证上,给亲人写下最后几个字。 ③这是历史事实。但是,多少人记得呢?世界上多少人知道呢?人,是健忘的。 A.描写 记叙 议论 B.抒情 记叙 说明 C.描写 说明 议论 D.抒情 记叙 议论 4.下列加红字读音完全相同的一项是( ) A.星宿 宿舍 住宿 睡了一宿 B.堵塞 塞外 瓶塞 敷衍塞责 C.提防 提炼 提问 提心吊胆 D.载货 装载 运载 载歌载舞 5.补全下列成语。 眼花( )乱 高屋建( ) ( )然无存 锐不可( ) 排山( )海 气势磅( ) 灭( )人性 精( )力竭 风烛( )年 诗情画( ) 转弯( )角 永垂不( ) 6.请选出下列各组句子顺序排列恰当的一组。 ①老头子叫了一声“趴下”,一抽身跳到水里推着小船前进。 ②大女孩子负伤了,她翻了下去。 ③鬼子的深照灯突然一转,照向他们,紧接着就扫射过一梭机枪。 ④小船无声地、飞快地向封锁线前进。 ⑤那里,鬼子的探照灯在四下里探照,一下照到水面上,一下照到远处的芦苇上。 A.⑤④③②① B.⑤④③①② C.④⑤②③① D.④⑤③①② 7.用原文填空。 (1)常恐秋节至,________________。 (2)东皋薄暮望,________________。 (3)土地平旷,屋舍俨然,________________。 (4)其中往来种作,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并怡然自乐。 附参考答案: 1.B 被视为“荷花淀派”的主要代表作家。 2.D A项提防(dī) 瞥见(piē);B项珐琅(fà) 转弯抹角(mò);C项疟疾(nüè) 3.A 4.D(都读zài) A.星宿(xiù) 宿舍(sù) 住宿(sú) 睡了一宿(xiǔ) B.堵塞(sè) 塞外(sài) 瓶塞(sāi) 敷衍塞责(sè) C.提防(dī) 提炼(tí) 提问(tí) 提心吊胆(tí) 5.眼花(缭)乱 高屋建(瓴) (荡)然无存 锐不可(当) 排山(倒)海 气势磅(礴) 灭(绝)人性 精(疲)力竭 风烛(残)年 诗情画(意) 转弯(抹)角 永垂不(朽) 6.D 7.略 心愿 初二(4) 石天昊 小时候,在我幼小的心灵中一直有着一个秘密的心愿。那个小小的心愿看起来总是遥不可及,但它却无时不刻地激励我奋发图强,不断前进。我这个梦寐以求的愿望终于在小学六年级时实现了。 六年级时,我们学校的每个班级都要按照顺序值周一次。值周的班级需要选出值周生和升旗手,我们班也不例外。当同学们推选升旗手时,我第一个把手高高地举了起来。幸运的是,老师和同学们一致同意我担任本周升旗手。啊,升旗手!这是一个多么令人羡慕的称号,而我居然当选上了升旗手,我简直是不敢相信自己的耳朵。那个像种子一样隐藏于地下的心愿终于开了花。那天,我激动地哭了起来。下课后,我找到了教育处的老师,学习如何升降旗。老师说的每一个要领都牢牢地印在我心中,于是,我便迫不及待地对老师说:“老师,让我试试吧。”老师把国旗递给了我,我双手小心翼翼地接过了国旗,在我看来,这面鲜艳的五星红旗简直是件无价的宝物。还没等我缓过神来,国歌的节奏已经响了起来,伴着那熟悉而激昂的旋律,我激动地升起了国旗,或许是因为太紧张,音乐还没有停止,国旗就已经高高地飘扬在旗杆上,由于速度过快,我又降了旗,重新升了一遍,但第二次还是太快,第三遍,又有些慢了……就这样,我一遍又一遍地升着国旗,汗水湿透了我的衬衫,但我丝毫没有感受到任何疲倦,因为那面五星红旗仿佛给了我一种无形的力量,激励着我不断地努力。终于,我完美地把国旗升了上去,我的内心洋溢着一种说不出的欢乐。 升国旗那天,我早早地来到了学校。升旗仪式上,我站在旗杆下,在无数同学和老师的注目下升起了五星红旗。那个早晨骄阳似火,火辣辣的阳光直射过来,仿佛要刺进我的皮肤,但我毫无感觉,浮现在我眼中的不是太阳,而是阳光照射下的那片醉人的红,太阳的光芒与它镶嵌在一起,交织在一起,融合在一起,构成了一幅鲜艳而璀璨的画面。我那激荡心仿佛伴着音乐,随着国旗缓缓地升到了高空,一种爱国之情顿时荡漾在我心中。升旗时,我感到时间流动得那样慢,那样慢,仿佛静止了一样…… 儿时的心愿终于实现了,它带给我的不仅是愿望实现后的喜悦,更多的是来自内心深处那久违的爱国之情,它是那样的强烈。在祖国60年生日之际,我还有一个小小的心愿,那就是让每个中小学生都有机会升一次国旗,因为那种爱国之情与内心深处作为中国人的骄傲会伴随我们一生,永远,永远…… [评语] 石天昊同学的心愿相信也是很多同学的心愿,升一次国旗,光荣而难忘。平时,爱国对我们来说未免空洞,亲手升起国旗,崇高感油然而生,为达成这个心愿,一遍遍地努力练习,在练习中使爱国的情感得到升华。国旗升起那一刻,对太阳光芒的描写很贴切。大家要尽量从我们的生活中选材,从中学生活中选择有价值的材料去写。(指导教师:李硕棠)
来源:中国哲士网
学校教育教学 八年下试卷教师备课考试,试卷试题 公务员考试,大学生就业
各类 《亲爱的爸爸妈妈》、《世界何时铸剑为犁》学习要点及能力训练检测,教学资料
2004-2010 中国哲士网版权所有 引用本站内容请指明来源 给本站投稿 备案序号 蜀ICP备05009253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