设本页为首页                              加入收藏
中文域名: 古今中外.com       英文域名:www.1-123.com     教师学生公务员学习进修工作资料大全
您现在的位置: 中国哲士网 >> 资料 >> 初中 >> 八年级第二学期 >> 语文八年级第二学期试卷 >> 正文

 

初二寒假语文复习

初二寒假语文复习  一、词类复习
  词类指的是词在语法方面的分类。汉语中的词分实词和虚词两大类。实词有:名词、动词、形容词、数词、量词和代词。虚词有:副词、介词、连词、助词、拟声词和叹词。这里就几个难点以课文为例做一下具体分析,请大家用学到的语法知识,分析课文中出现的词语。

  实词:
  名词:表示人或事物(包括具体事物、抽象事物、时间、处所、方位等)的名称的词。请用横线划出下面句子里出现的名词:
  这是闰土的父亲所传授的方法。
  冬天的百园比较的无味;雪一下,可就两样了。
  出门向东,不上半里,走过一道石,便是我的先生的家了。
  (答案:闰土 父亲 百园 雪 门 东 石 先生)

  动词:表示动作行为、发展变化、心理活动、可能意愿等意义的词。请用横线划出下面句子里出现的动词:
  母亲送出来吩咐“要小心”的时候,我们已经点开船,在桥石上磕,退后几尺,即又上前出了
  大家立刻都赞成,和开船的时候一样踊跃,三四人径奔船尾,拔了篙,点退几丈,回转船头,架起橹,骂着老旦,又向那松柏林前进了。
  (答案:送 出来 吩咐 点 嗑 退后 上前 赞成 开 奔 拔 点 回转 驾 骂 前进)
  提示:学习中要注意区分名词和动词
  (1)除表示方位的名词外,名词前边一般可以直接用数量词修饰;而动词一般不能直接用数量词修饰。例如:可以说“三辆车”、“一封信”,但不能说“一圈跑”、“两下看”。
  (2)名词一般不能用副词修饰,而动词能用副词修饰。例如:不能说“不桌子”、“不书”,但能说“不笑”、“不听”、“不喜欢”、“不讨论”。
  (3)名词一般不能重叠,但有些动词可以重叠使用。例如:看看、听听、想一想、讨论讨论。
  (4)名词后面一般不能加动态助词,但动词后面一般可以加动态助词“着、了、过”。例如:看着、听着、拿了、吃过。

  形容词:表示事物的形状、性质、状态等的词。找出下列句子中的形容词:
  他是一个高而瘦的老人。须发都花白了,还戴着大眼镜。我对他很恭敬。他是本城中极方正、质朴、博学的人。
  提示:学习中要注意区分动词与形容词。
  (1)用鉴定字“很”区分动词和形容词。除表示心理活动的动词可以用“很”来修饰以外,一般动词均不可用“很”字修饰;而形容词却大都可以用程度副词“很”来修饰。如:不能说“很跑”、“很思考”,却可以说“很美丽”、“很纯洁”、“很精神”。
  (2)用重叠形式来区分动词和形容词。双音节动词的重叠形式一般为ABAB。例如:了解了解、讨论讨论、思考思考。双音节形容词的重叠形式一般AABB,例如:漂漂亮亮、轻轻松松、干干净净。
  (3)用能否带宾语来区分动词和形容词。动词后面一般可以带宾语(不及物动词例外)。

  数词:表示数目(包括确数、概数和序数)的词。
  1.序数:表示次序前后。例如:第一 第五
  2.分数:几分之几
  3.概数:例如:一百多 一千左右 三四(个)
  找出下列句子中的数词:
  赵庄是离平村五里的较大村庄。
  这十人多个少年,委实没有一个不凫水的,而且两三个还是弄潮的好手。
  第一次算是拜孔,第二次算是拜先生。
  (答案:五 十多 一 两三 第一 第二)

  量词:表示事物或动作、行为的单位的词。找出下列句子中量词
  在停船的匆忙中,看见台上有一个黑的长胡子的背上插着四张旗,捏着长枪,和一群赤膊的人正打仗。
  忽然教堂的钟声敲了十二下。
  (答案:个 张 群 下)

  代词:代替人和事物的名词,或起区别指示作用,或用来提问的词。
  1.代替人或事物的人称代词:你 我 他 她 你们 我们 它们 自己 人家
  2.起区别作用的旨示代词:这 那 这样 那样 这儿 这里 那么 各 每
  3.用于提问的疑问代词:谁 什么 怎样 哪 哪里 多少 几
  代出下列句子中的代词:
  我听了这几句话,心里万分难过。啊,那些坏家伙,他们贴在公告牌上的,原来就是这么一回事!
  我没有停下脚步,只在心里思量:“又出了什么事啦?”
  (答案:我 那 他们 这么 我 什么)

  虚词
  副词:限制修饰动词、形容词,表示时间、频率、程度、范围、语气等。找出下列句子中的副词:
  父亲因为事忙,本已说定不送我,叫旅馆里一个熟识的茶房陪我同去。他再三嘱咐茶房,甚是仔细。但他终于不放心,怕茶房不妥贴,颇踌躇了一会。
  (答案:本 已 不 再三 甚是 终于 不 不 颇)

  介词:主要用在名词、代词或名词性短语前面,共同组成“介词短语”,作动词、形容词的附加成分,表示时间、处所、方式、条件、对象等。找出下列句子中的介词:
  我再向外看时,他已抱了朱红的橘子往回走了。过铁道时,他先将橘子散放在地上,自己慢慢爬下,再抱起橘子走。
  (答案:向 往 将 在)

  连词:连接词、短语或句子,表示前后有并列、递进、转折、因果、假设等关系。找出下列句子中的连词:
  近几年来,父亲和我都是东奔西走,家中光景是一日不如一日。
  的设计完全合乎科学原理,施工技术更是巧妙绝伦。
  谁如果要鉴赏我国的园林,苏州园林就不该错过。
  那些门和窗尽量工细而决不庸俗,即使简朴而别具匠心。
  (答案:和 更 如果 和 而 即使 而)

  助词:用来表示词语之间的某种结构关系,或动作行为的状态,或表示某种语气。找出下列句子中的助词:
  有一天,父亲挑了一担水回来,噔噔噔,很轻松地跨上了三级台阶,到第四级时,他的脚抬得很高,仿佛是在跨一道门槛。
  长妈妈,已经说过,是一个一向带领着我的女工,说得阔气一点,就是我的保姆。
  怎么了呢,父亲老了。
  (答案:了 地 的;过 着 的;呢 了)

  叹词:表示感叹、呼唤、应答等声音。找出下列句子中的叹词:
  唉!我不知何时再能与他相见!
  阿呀,骇死我了,骇死我了……
  (答案:唉 阿呀)

  拟声词:模拟人或事物发出的声音。找出下列句子中的拟声词:
  后来,我就跳两级台阶,蹦、蹦!
  那根很老的毛竹扁担受了震动,便“嘎叽”地惨叫了一声。
  (答案:蹦 蹦 嘎叽)

  二、练一练
  1.给下列名词分类:
  以下 雷锋 作家 后 现在 道德 学生 亚洲
  飞机 中国 马 左右 早晨 上海 秋天
  表人的有:
  表物的有:
  表时间的有:
  表处所的有:
  表方位的有:

  2.给下列动词归类
  爱 是 有 希望 听 批语
  走 演变 坐 想念 在 发生
  动作行为:
  心理活动:
  存在、变化、消失:
  判断:

  3.给下列句子中出现的助词加红:
  我们民族历史上最灿烂的科学的春天到来了。
  门开着,灯亮着。
  我下了第二节课找你。
  她像泥菩萨似的坐着。

  4.给下列形容词分类:
  好 坏 优秀 狡猾 粗 鲜红 长 弯曲 宽广 恶劣 高尚 伟大 朴素 迅速 敏捷 细
  匆忙 高大 雪白 平静 悠闲 诚实 虚伪 疲倦 急躁 狭窄 笔直 美丽 混乱 愉快 轻松
  痛苦 圆
  表示形状:
  表示性质:
  表示状态:

  5.说说下列句子中的语法误用。
  (1)最早发现计算机的是美国宾夕法尼亚大学埃克特等人。
  (2)它反而抬起头来,用刀锋般坚硬的目光,瞪着对方。
  (3)这是对他的极大讽刺和耻辱。
  (4)现在世界上流行着许多发达肌肉的锻炼方法。

  6.修改病句:
  (1)球员们深深理解这一点:一个球的输赢,不仅仅关系到个人的面子,而是关系到祖国的荣誉。
  (2)人们认为,团队有效性的关键因素不只是个体贡献的简单相加,而是能使队员互相配合的协作技能。
  (3)应用这种罗盘,无论在阴云密布以及早晚看不到太阳的时候,也不会迷失方向。

  附参考答案
  1.
  雷锋 作家 学生 (表人)
  马 飞机 道德 (表物)
  秋天 早晨 现在 (表时间)
  上海 中国 亚洲 (表处所)
  上 后 以下 左右 (表示方位)

  2.
  走 坐 听 批评 (动作行为)
  爱 想念 希望 (心理活动)
  在 发生 有 演变 (存在、变化、消失)
  是 (判断)

  3.
  我们民族历史上最灿烂科学春天到来了。
  门开,灯亮
  我下第二节课找你。
  她像泥菩萨似的坐着。

  4.
  表示形状:高 大 粗 细 圆 长 弯曲 宽广 鲜红 雪白 狭窄 笔直
  表示性质:好 坏 优秀 恶劣 诚实 虚伪 狡猾 美丽 高尚 伟大 朴素
  表示状态:迅速 敏捷 匆忙 平静 悠闲 混乱 愉快 轻松 痛苦 疲倦 急躁

  5.
  (1)发现了计算机(动、名搭配不当);
  (2)坚硬的目光(形、名搭配不当);
  (3)这是对他们极大的讽刺和耻辱(名词误用为动词)
  (4)现在世界上流行着许多发达肌肉的锻炼方法(形容词误用为动词)

  6.
  (1)改为:而且是
  (2)句中关联词“不只是”(表递进关系)与“而是”(表并列关系)不能搭配,可将“不只是”改为“不是”。
  (3)“无论……(还是)……(都)”

                   父亲,触动了我的心灵
                    初二(4)万中一
  无意中翻出的一两张老照片,却把我带入那个懵懂的年代。照片虽已失去色彩,但那段印在脑海中的记忆总是那么鲜活、清晰……
  小时候,总是父亲洗家里的衣服、床单、被罩、枕巾。每到冬天下午,他总要洗一大堆东西,这时,我便蹲坐在旁边,看着那双被碱腐蚀得厉害的手用力的搓洗着。不时有从父亲面颊上滴落下来的豆大的汗珠和飞溅起来的肥皂泡碰撞在一起,奏出童年最温馨的乐章。
  洗衣服事虽小,但父亲却做的很认真,父亲做事总有那么一股钻劲和冲劲,干什么都不例外。洗完了,他用那满是皂沫的手招呼我说:“快来快来,冲冲手,跟我来拽被罩!”这可是我小时候最爱干的事了,我似加满了油的车似的,飞一般奔到父亲身旁,往往都忘了冲手。
  拽被罩,就是要抚平洗出的褶了,这只能用拽的方法。父亲揪住被子的一头,我揪住另一头,折几折,就开始了。这工作颇像拔河,却少了那种竞赛的劲头,多了份亲情的交融。父亲一点儿让着我,他简直是个大力士!仿佛他用一根手指头就能把我拽过来!我憋红了脸,胀鼓了腮,咬紧了牙,用足了吃奶的力气,可还是无法将被子拽动半分!任凭我如何使劲,如何呼喊,父亲还是泰然自若,岿然不动。突然间,他一松手,我猛得向后一趔趄,坐倒在床上。我听到父亲爽朗的笑声和耳语声:“告诉你个秘密,你拽不过我!”我听到这个“挑衅”,便一个打挺翻身,继续拽!一个下午便这样度过……
  童年消逝如肥皂波破裂一般,悄然间便了无踪影。我长大了,也渐渐承担起了家务,我明白了父亲当时的“良苦用心”:培养我做家务的意识。可是这几年来,父亲的钻劲、冲劲却使吃了大亏,他对我也有些烦躁,但为我做事,他还是一丝不敬,竭力操劳,尽自己之能事。可是,当我看到岁月的痕迹爬上他的额头,他的一头乌发已夹杂着白丝,一种未曾深谙的忧伤漫上心头。他依旧为我,为这个家奋斗,可他自己呢?
  那日下午,大风呼啸。他又在搓衣服,只是手上除了碱的腐蚀痕迹外更子一条岁月的裂痕。搓洗也变得不再有力了,我甚至能听见隐约的喘息声。我叫了声:“爸,我来吧!”可他倔强地摇摇头。我只能蹲坐在旁边,就像小时候。
  洗完了,他径直走到里屋。我心中很不舒服。“快来快来,冲冲手,跟我来拽被罩!”一句熟悉的喊话声响起。我心中黏糊糊的,便立马奔过去。可这次呢?我俩已经是“势均力敌”,甚至他更弱一些了。那曾经爽朗的笑声仿佛被狂风卷走……我有力量了,父亲也老了。
  我深深地被触动了。
  阑夜,我无法入眠。举目仰望,天上的星星格外多、亮,仿佛父亲的爱,照亮了我。我看到了一条蜿蜒的路,从我出生开始,一直缩到我脚底。一路上都有父亲陪伴,可是将来,或许就没有了。有朝一日,我们也会成为父亲,相信到那时,我们的触动会更深!
  童年,父亲在梦里;少年,父亲在即将展开的生活里;青年,父亲在与生活的矛盾里;中年,父亲在父亲里;老年,父亲在一切值得回忆的岁月里……愿每个人都能铭记,这个世界上,有一个人,曾深深地触动过我们的心灵——
  那个人,就是父亲。
                                     十一月四日

  [评语] 作者通过拽被罩一事,写深爱的父亲。颇有些《台阶》的风格,写出了一个随儿子年龄增长而逐渐变老的父亲。文章前后两次写到拽被罩,一次详写写出了作者与父亲拽被套的乐趣,另一次略写对比了前一次,写出了父亲的苍老,结尾升华。文章中还运用了一些环境描写,如“举目仰望,天上的星星格外多、亮”,“那日下午,大风呼啸”等,无不渲染了故事气氛,烘托出主人公的心情。文章语言朴实,结尾的排比句很像《乡愁》的风格,颇有诗意,文章虽然长但读起来并不乏味,读过后引人深思。(指导教师:李硕棠)

来源:中国哲士网

学校教育教学 八年下试卷教师备课考试,试卷试题 公务员考试,大学生就业

各类 初二寒假语文复习,教学资料

  • 上一篇文章:
  • 下一篇文章:
  •  

     

    相关文章
    《老王》学习要点及能力训练检测
    初二语文期末考试试卷
    期末考试作文讲评
    课外阅读复习
    期中考试作文分析与点评
    《送东阳马生序》学习要点及能力训练…
    北京四中期中语文试卷
    第二单元综合检测
    《春酒》学习要点及能力训练检测
    《短文两篇》学习要点及能力训练检测
    《诗词曲五首》学习要点及能力训练检…
    八年级语文下册期末考试试题
    人教版语文八年级第一单元检测题
    初二语文开学测试
    八年级 语文下册期末考试试题
    八年级语文下册第五单元测试题
    八年级语文下册第六单元测试题
    八年级语文下册第四单元测试题
    八年级语文下册第三单元测试题
    八年级语文下册第二单元测试题
    八年级语文下册第一单元测试题
    八年级语文下册期末测试题
    《岳阳楼记》学习要点及能力训练检测
    《湖心亭看雪》学习要点及能力训练检…
    文言文基础知识练习
    《马说》学习要点及能力训练检测
    《信客》学习要点及能力训练检测
    第六单元阶段综合检测
    《诗五首》学习要点及能力训练检测
    《岳阳楼记》能力训练检测
    《信客》学习要点及能力训练检测
    《老王》学习要点及能力训练检测
    《阿长与〈山海经〉》学习要点及能力…
    《亲爱的爸爸妈妈》、《世界何时铸剑…
    《蜡烛》《就英法联军远征中国给巴特…
    《新闻两则》《芦花荡》学习要点及能…
    初二寒假语文现代文基础知识练习
    《中国石拱桥》学习要点及能力训练检…
    语文教研组第二轮层推课活动总结
    《观潮》学习要点及能力训练检测
    《核舟记》学习要点及能力训练检测
    “名著导读与综合性学习”练习
    《桥之美》学习要点与如何写读书笔记
    《落日的幻觉》学习要点及能力训练检…
    《苏州园林》学习要点及能力训练检测
    语文阶段综合测试
    第一学期期中考试
    《桃花源记》学习要点及能力训练检测
    《藤野先生》学习要点及能力训练检测
    《海燕》学习要点及能力训练检测
    作文:请以“感慨”为话题写一篇文章
    《送东阳马生序》《马说》《五柳先生…
    《亲爱的爸爸妈妈》、《世界何时铸剑…
    《观潮》学习要点
    《核舟记》学习要点
    语文阶段综合测试
    第一学期期中考试
    《桥之美》学习要点
    “名著导读与综合性学习”练习
    《落日的幻觉》学习要点
    《苏州园林》学习要点
    初二期末作文辅导
    说明文阅读指导
    初二语文备课组计划
    《中国石拱桥》学习要点
    《湖心亭看雪》学习要点
    《满井游记》学习要点
    作文指导:《小石潭记》
    《蜡烛》《就英法联军远征中国给巴特…
    《新闻两则》《芦花荡》学习要点
    初二语文开学测试
    《小石潭记》学习要点
    初二开学检测
    《桃花源记》学习要点
    八年级下第一单元测试题
    《背影》学习要点
    《背影》学习要点及能力训练检测
    八年级(下)第二单元测试
    语文八年级下第三单元测试
    八年级语文下册第四单元知识检测题
    八年级语文下册第五单元测试题
    初二语文(下)入门考试题
    初二语文(下)第一次月考测试题
    初二语文(下)期中测试卷
    初二语文上册第一次月考测试题
    初二语文上册第二次月考测试题
    《阿长与〈山海经〉》学习要点
    初二语文上第三次月考试题
    初二寒假文言文
    初二语文综合实践活动 作文训练
    第二单元 综合性学习:寻觅春天的踪迹
    作文题目:在       中我学会了
    第三单元 综合性学习:科海泛舟
    作文(六)  作文题目:科普类说明文
    第四单元 综合性学习:到民间采风去
    作文题目:珍惜所拥有的
    第五单元  综合性活动:古诗苑漫步
    作文题目:十六岁的天空
    第六单元 综合性学习 背起行囊走四方
    高二语文选修二(《先秦诸子选读》)…

    2004-2010  中国哲士网版权所有 引用本站内容请指明来源  给本站投稿   备案序号 蜀ICP备05009253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