设本页为首页                              加入收藏
中文域名: 古今中外.com       英文域名:www.1-123.com     教师学生公务员学习进修工作资料大全
您现在的位置: 中国哲士网 >> 资料 >> 初中 >> 八年级第二学期 >> 语文八年级第二学期试卷 >> 正文

 

《小石潭记》学习要点

 一、了解背景
  记:古代的一种文体,以叙事为主,可记游,可抒情,可议论,可描写。如:《桃花源记》《岳阳楼记》《醉翁亭记》等。我们要学的《小石潭记》是一篇游记。《小石潭记》是柳宗元的著名山水游记“永州八记”中的第四篇。
  学习这篇文章,首先得对柳宗元有所了解。柳宗元(773—819),字子厚,祖籍河东(今山西永济),世称柳河东。因官终柳州刺史,又称柳柳州。唐代文学家,唐宋八大家之一。与韩愈共同倡导唐代古文运动,并称“韩柳”。他参加过永贞革新,失败后被贬为永州司马,从此柳宗元在荒远偏僻的永州苦呆了整整十年,后又被改贬到更为荒凉的柳州,四年后,病魔无情地夺去了他年仅四十七岁的生命。
  柳宗元的山水游记在中国文学史上具有独特的地位。他的代表作《永州八记》已成为我国古代山水游记名作,继承了郦道元《水经注》的传统而有所发展。《水经注》是地理书,对景物多客观描写,少主观感情的流露。柳宗元的山水游记则把自己的身世遭遇、思想感情融合于自然风景的描绘中,投入作者本人的身影,借被遗弃于荒远地区的美好风物,寄寓自己的不幸遭遇,倾注怨愤抑郁的心情。

  二、通疏文意
  1、订正字音
  ①篁(huáng) ②坻(chí) ③嵁(kān) ④佁(yǐ)
  ⑤俶(chù) ⑥怆(chuàng) ⑦邃(suì) ⑧翕(xī)
  ⑨冽(1iè) ⑩参差(cēncī)

  2、重点字词
  A一词多义
  小丘西行百二十步(介词,自从) 隶而者(动词,跟从)
  水尤冽(清澈) 以其境过(凄清)
  潭中鱼百许头(大约) 不久居(能够)
  B词类活用
  ①名词作状语
  从小丘西行百二十步(向西) 皆若游无所依(在空中)
  行(像北斗星那样)(像蛇那样) 其岸势牙差互(像狗牙那样)
  ②使动用法
  骨(使……凄伤;使……寒冷)
  C特殊句式
  全石以为底(介词宾语前置,应该是“以全石为底”)

  三、课文分析
  1、宏观把握文章,以问题引导学习
  1、柳宗元的《小石潭记》共5段,依次写了哪些内容?作者是按照什么顺序写的?
  依次写了:发现小石潭和描绘它的概貌——描绘潭中鱼和水——写小潭源流——写潭中气氛及离去——补叙同游的人
  是按照游览的顺序写的,行文井然有序。全文不足200字,却清晰地记叙了作者出行、游览、返回的全过程。这种写景方法也叫移步换景。
  2、柳宗元的《小石潭记》给我们描绘了一幅山水画,在这幅中,依次有哪些景物?各有哪些特点?
  依据课文,我们得出:
  竹:密、绿 水:清冽 石:奇
  树、蔓:翠绿 鱼:活、灵动 溪流:曲折
  作者从不同角度描绘了小石潭的各种景物,着意渲染它的寂寞、凄寒、幽怆的气氛,如果用一个词来概括作者笔下景的特点,我们可以用“清幽”或“幽美”一词。他笔下景物的这些特点,恰恰是他落寞心情的体现。
  3、重点领悟作者的情和借景抒情的手法。
  ①找出文章点明情感的语句,思考柳宗元在小石潭有哪些情感变化?
  全文点明情感的句子有:心乐之——似与游者相乐——凄神寒骨。如果用更简练的语言来归纳,则前3段可以用一个“乐”字概括,第四段可以用“凄”或“悲”字来概括。
  ②作者在文中特写了游鱼,游鱼非常有灵气,那么请问它像谁?
  柳宗元笔下的游鱼充满灵气,一副悠闲之态,令人愉悦。它实际上就是作者的象征。是作者那渴望自由、闲适灵魂的折射。此时的作者完全处在一种“忘我”的境界中,自己仿佛就是那似乎在空中游动的鱼儿,是那么地没有拘束。
  ③如何理解柳宗元的这种从“乐”到“凄”的情感变化?
  首先我们先来揣摩柳宗元寻找什么而来?很明显此时被贬谪的他是想寻山水之乐而来。他为什么来寻找山水之乐?因为他被贬官永州之后生活孤寂,心情抑郁,又逢老母去世,居处遭火,所以想到山水中来寻找清静、来寻求安宁,来排遣愤懑之情。既他想借景忘愁。因此当他发现清幽的小石潭时,那份欣喜是可想而知的,可谓天遂人愿。可是,一旦在清幽之地呆久,那些寂寥之景又触发作者那敏感的心弦,触景伤情,不禁悲从中来,只好悄怆离去。真可谓“借景忘愁愁更愁”啊。
  ④柳宗元是如何抒发自己的这种情感的?
  运用借景抒情的手法,他笔下的竹树石水鱼等十分的清幽,是他孤寂心情的写照。也就是人们常说的“一切景语皆隋语”。柳宗元表面写的是景,实则写的是心。
  ⑤在文中最后一段,我们得知同游的人共六人,但是作者在第四段中为什么写到“四面竹树环合,寂寥无人”,这不白相矛盾吗?请解释。
  这并不矛盾。虽然通行的人共六人,中间还不乏朋友和兄弟。但是此时的作者完全沉浸在自己的不幸遭遇中,觉得“天地之大却无我立足之地”,认为世上没有知音。所以才会有如此感慨。正如张岱的《湖心亭看雪》中,明明和舟子同行看雪却偏要说“独往湖心亭看雪”。
  总之,《小石潭记》这篇散文生动地描写出了小石潭环境景物的幽美和静穆,抒发了作者贬官失意后的孤凄之情。文章情景交融,语言简练、生动,景物刻细腻、逼真,表现了作者杰出的写作技巧,被历代传诵而不朽。

  四、能力训练检测
  1、解释下面加红的词
  ①水尤清冽________________ ②青树翠蔓________________
  ③佁然不动________________ ④俶尔远逝________________
  ⑤往来翕忽________________ ⑥斗折蛇行________________
  ⑦犬牙差互________________ ⑧悄怆幽邃________________

  2、解释下面加红的词
  ①鱼百许头________________ ②游无所依________________
  ③影石上________________  ④行________________
  ⑤骨________________  ⑥其境清________________

  3、翻译下面的句子
  ①潭中鱼可百许头,皆若空游无所依。
  ②其岸势犬牙差互,不可知其源。

  4、小作文:以“我读《小石潭记》”为题,写一篇400字左右的文章。
  要求:1.体会柳宗元的情感。
  2.文体不限。

  参考答案
  1.①水尤清冽——清凉 ②青树翠蔓——翠绿的藤蔓 ③佁然不动——呆呆的样子
  ④俶尔远逝——忽然 ⑤往来翕忽——轻快敏捷的样子
  ⑥斗折蛇行——(溪水)像北斗星那样曲折,像蛇那样蜿蜒前行
  ⑦犬牙差互——(岸)像狗牙那样参差不齐 ⑧悄怆幽邃——幽静深远,弥漫着忧伤的气息。

  2.①鱼百许头——大约 ②游无所依——在空中
  ③影石上——散布、分布 ④行——像北斗星一样,像蛇一样
  ⑤骨——使……凄凉;使……寒冷 ⑥其境清——过于

  3.①潭中的鱼儿大约一百来条,都像在空中游动,什么依靠也没有。
  ②那石岸的形状像狗牙那样参差不齐,不能知道溪水的源头。

  4.作文(见范文)

我读《小石潭记》
初二(6) 耿宗泽

  第一次读《小石潭记》时,觉得这篇文章索然寡味。文中仅仅是平淡的景物描写,也缺乏像《岳阳楼记》能揭示深刻的人生哲理。因此我对它充满了轻视。
  后来几天,我始终对它耿耿于怀,终于我又忍不住对它进行了再读,这一次我对它有了一些新的发现。
  虽然在柳宗元的笔下找不到我们作文中常见到的“我想”、“我认为”“我感悟到”之类的语句,但作者其实已巧妙地将自己的喜怒哀乐寄予小石潭的景物中。这时再去读文章,他笔下的鱼儿、竹子、树木仿佛都有了一些变化。小石潭中的鱼还仅仅鱼吗?不,他写的分明是自己渴望自由的灵魂。文中“四面竹树环合”写的还是是竹子、树木吗?不,柳宗元写的是自己的孤寂。
  经过这一反复的过程,我才感觉到柳宗元文章的妙处,我也逐渐走近了柳宗元。生活中我们看了景物后也会有所体会,我们也应像柳宗元一样及时地将自己的想法记录下来,而不是让自己的想法白白流走。这一次,柳宗元真的启发了我,让我对生活有了一些新的感受。

  [评语] 本文的亮点有两处:一是用了欲扬先抑的手法。先写《小石潭记》的普通,最后通过精读领悟到了它的精妙。二是真正走近了柳宗元。柳宗元的思想一般不为人所知,他的冷涩也为许多人所不喜,只有静下心来,认真揣摩他的词句才能真正理解这一份孤寂的心。小作者将鱼儿和竹树都读得十分到位,体会十分深刻。自己也成了柳宗元千年之后的一个小知音。(指导教师:熊良柏)

来源:中国哲士网

学校教育教学 八年下试卷教师备课考试,试卷试题 公务员考试,大学生就业

各类 《小石潭记》学习要点,教学资料

  • 上一篇文章:
  • 下一篇文章:
  •  

     

    相关文章
    《老王》学习要点及能力训练检测
    初二语文期末考试试卷
    期末考试作文讲评
    课外阅读复习
    期中考试作文分析与点评
    《送东阳马生序》学习要点及能力训练…
    北京四中期中语文试卷
    第二单元综合检测
    《春酒》学习要点及能力训练检测
    《短文两篇》学习要点及能力训练检测
    《诗词曲五首》学习要点及能力训练检…
    八年级语文下册期末考试试题
    人教版语文八年级第一单元检测题
    初二语文开学测试
    八年级 语文下册期末考试试题
    八年级语文下册第五单元测试题
    八年级语文下册第六单元测试题
    八年级语文下册第四单元测试题
    八年级语文下册第三单元测试题
    八年级语文下册第二单元测试题
    八年级语文下册第一单元测试题
    八年级语文下册期末测试题
    《岳阳楼记》学习要点及能力训练检测
    《湖心亭看雪》学习要点及能力训练检…
    文言文基础知识练习
    《马说》学习要点及能力训练检测
    《信客》学习要点及能力训练检测
    第六单元阶段综合检测
    《诗五首》学习要点及能力训练检测
    《岳阳楼记》能力训练检测
    《信客》学习要点及能力训练检测
    《老王》学习要点及能力训练检测
    《阿长与〈山海经〉》学习要点及能力…
    《亲爱的爸爸妈妈》、《世界何时铸剑…
    《蜡烛》《就英法联军远征中国给巴特…
    《新闻两则》《芦花荡》学习要点及能…
    初二寒假语文现代文基础知识练习
    《中国石拱桥》学习要点及能力训练检…
    语文教研组第二轮层推课活动总结
    《观潮》学习要点及能力训练检测
    《核舟记》学习要点及能力训练检测
    “名著导读与综合性学习”练习
    《桥之美》学习要点与如何写读书笔记
    《落日的幻觉》学习要点及能力训练检…
    《苏州园林》学习要点及能力训练检测
    语文阶段综合测试
    第一学期期中考试
    《桃花源记》学习要点及能力训练检测
    《藤野先生》学习要点及能力训练检测
    《海燕》学习要点及能力训练检测
    作文:请以“感慨”为话题写一篇文章
    《送东阳马生序》《马说》《五柳先生…
    《亲爱的爸爸妈妈》、《世界何时铸剑…
    《观潮》学习要点
    《核舟记》学习要点
    语文阶段综合测试
    第一学期期中考试
    《桥之美》学习要点
    “名著导读与综合性学习”练习
    《落日的幻觉》学习要点
    《苏州园林》学习要点
    说明文阅读指导
    初二寒假语文复习
    初二语文备课组计划
    初二期末作文辅导
    《中国石拱桥》学习要点
    《湖心亭看雪》学习要点
    《满井游记》学习要点
    作文指导:《小石潭记》
    《蜡烛》《就英法联军远征中国给巴特…
    《新闻两则》《芦花荡》学习要点
    初二语文开学测试
    初二开学检测
    《桃花源记》学习要点
    八年级下第一单元测试题
    《背影》学习要点
    《背影》学习要点及能力训练检测
    八年级(下)第二单元测试
    语文八年级下第三单元测试
    八年级语文下册第四单元知识检测题
    八年级语文下册第五单元测试题
    初二语文(下)入门考试题
    初二语文(下)第一次月考测试题
    初二语文(下)期中测试卷
    初二语文上册第一次月考测试题
    初二语文上册第二次月考测试题
    《阿长与〈山海经〉》学习要点
    初二语文上第三次月考试题
    初二寒假文言文
    初二语文综合实践活动 作文训练
    第二单元 综合性学习:寻觅春天的踪迹
    作文题目:在       中我学会了
    第三单元 综合性学习:科海泛舟
    作文(六)  作文题目:科普类说明文
    第四单元 综合性学习:到民间采风去
    作文题目:珍惜所拥有的
    第五单元  综合性活动:古诗苑漫步
    作文题目:十六岁的天空
    第六单元 综合性学习 背起行囊走四方
    高二语文选修二(《先秦诸子选读》)…

    2004-2010  中国哲士网版权所有 引用本站内容请指明来源  给本站投稿   备案序号 蜀ICP备05009253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