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中国近现代各种经济形式的发展变化
|
查询历高考考试的详细结果
|
中国近现代各种经济形式的发展变化
【阶段特征】
一、旧民主主义革命时期的经济
1.19世纪40—80年代
鸦片战争后,西方列强利用特权向中国倾销商品和掠夺原料,瓦解了中国自给自足的自然经济,同时,19世纪40年代,外国在华设立企业(这是中国大地上最早使用机器生产的近代工业)。19世纪60年代,洋务运动开展起来。这些新现象又从客观上刺激了中国民族资本主义的产生。因此,19世纪60、70年代,中国产生了进步的生产方式——民族资本主义。
2.19世纪末20世纪初
西方列强对华经济侵略变为以资本输出为主。通过资本输出,列强基本上控制了中国财政、铁路干线,霸占了许多矿山、土地资源,加强了对中国民族资本主义的压迫,同时也进一步破坏了中国的自然经济。清政府政策放宽,百日维新、清末新政以及20世纪初中国人民收回权利的斗争,客观上促进了中国民族资本主义的初步发展。民族资产阶级登上历史舞台。
3.第一次世界大战期间
帝国主义暂时放松了对中国的经济侵略,再加上辛亥革命的影响,中国民族资本主义有了进一步的发展,随之无产阶级壮大,为新民主主义革命准备了条件。“一战”后,帝国主义经济势力卷土重来,民族经济便走下坡路。
这一时期中国社会主要存在3种经济形态:原有的封建自然经济、外国资本主义经济、民族资本主义经济。自然经济经历了逐步瓦解的过程,但仍占中国社会的主体。餐国资本主义经济的侵略由前期的商品输出为让转变为以资本输出为主,并逐步控制了中国的经济命脉。民族资本主义经济也经历了产生——初步发展——短暂春天这样的3个阶段。
二、新民主主义革命时期的经济
1.国共十年对峙时期
(1)帝国主义列强如美国向中国扩大资本输出,倾销商品,尤其是美国在华经济势力急剧增长。
(2)国民政府通过整顿税务、控制金融、改革币制等措施,建立了官僚资本对国民经济的统治。
(3)民族资本主义工商业受到帝国主义和官僚资本的压迫、摧残,日益萎缩。
(4)中国共产党在革命根据地开展土地革命,采取了消灭封建剥削的地主土地所有制,保护中小工商业者的政策。把农业生产放在了首位,并发展军需、民用工业。
2.抗日战争时期
(1)在“以战养战”的目的下,日本帝国主义在沦陷区加强对工矿企业和交通运输业的控制与掠夺:在农村抓丁扶亻夫 ,掠夺土地,抢占银行,控制金融机构,攫取中国大量资财。
(2)抗日战争时期,国民政府实行统制经济政策,进一步加强了四大家庭的经济垄断,官僚资本急剧膨胀,民族工业纷纷停产。
(3)敌后抗日根据地实行“双减”、“双交”、精兵简政、大生产运动等措施,发展了生产,并为抗战胜利奠定了物质基础。
3.解放战争时期
(1)内战爆发后,国民党把大量财富消耗在战场上,加强对人民的盘剥,造成工商业倒闭,农业产量急剧下降,国统区经济处在崩溃的边缘。
(2)美国通过《中美友好通商航海条约》攫取特权,独占中国市场和投资市场。
(3)中共中央根据主要矛盾的变化,在解放区广泛深入地进行土地改革,有步骤、有分别地消灭封建剥削制度,解放生产力。
这一时期,中国除了原有的封建自然经济、外国资本主义经济、民族资本主义经济等成份外,又出现了官僚资本主义经济、新民主主义经济形式。
(1)封建自然经济处于消灭过程中,其他4种经济形式的发展都在不同程度上瓦解着自然经济。
(2)外国资本主义经济在“一战”后卷土重来,并向中国市场转嫁经济危机。
(3)官僚资本主义是占统治地位的经济成份。它经历了一个产生、发展、衰亡的过程。
(4)民族资本主义经济在外国资本主义和官僚资本主义的双重压制下日益走向萎缩,说明民族资本主义道路在中国行不通。
(5)中国共产党领导下的解放区、根据地实行新民主主义经济政策,它从小到大、从无到有,最终战胜官僚资本和封建经济而居统治地位。
三、新中国成立后的社会经济
1.从新民主主义到社会主义的过渡时期(1949—1956)
(1)经济恢复时期(1949—1952)
经济恢复的措施:没收官僚资本,建立社会主义国营经济;收回海关主权,肃清帝国主义在华势力;土地改革;稳定物价,统一财经,合理调整发展资本主义工商业;精兵简政;保护农民土地所有权,发展农业生产;对工矿企业进行民主改革和生产改革。
(2)工业化起步和社会主义制度化确立的时期(1953—1956)
在进行工业化建设的同时,国家也开始了对农业、手工业、资本主义工商业的社会主义改造,实现了把生产资料私有化转变为公有制。过渡时期的阶段特征:这一时期是新民主主义经济向社会主义经济转化的时期,其性质是新民主主义经济,是在社会主义国营经济领导下的多种经济成份并存,包括:社会主义国营经济、集体经济、个体经济、私人资本主义经济和国家资本主义经济。到1956年,随着三大改造的完成,公有制成为中国唯一的经济基础,从而确立了社会主义制度。
2.社会主义建设时期的成就和挫折(1956—1978)
“全面建设”的15年中,“八大”形成了正确的理论和社会主义经济建设方针。“一五”计划超额完成。但由于政治上“左”倾错误的出现,1958年党中央轻率地发动“大跃进”和“人民公社化”,造成国民经济比例失调。政治上“左”倾错误的泛滥,中断了纠正工作,又加上自然灾害和中苏关系恶化等原因导致3年严重困难。1960年党中央提出“八字方针”,国民经济得以调整。“文革”10年,经济建设遭受严重挫折,由于周恩来、邓小平的调整和人民的抵制,经济上取得一些成绩。
阶段特征:1956—1966年总的情况是两头好、中间差。成就是主要的。1966—1976年的“文革”时期国民经济遭到巨大损失,1973、1975年经济恢复较快。阻碍经济发展的根本原因是“左”倾错误的泛滥。
3.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新时期
1978年十一届中全会把工作重心转移到经济建设上,对内改革,对外开放。1987年中共“十三大”提出初级阶段理论和“一个中心,两个基本点”的方针以及“三步走”的战略。1992年“十四大”又确立了建设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总目标。社会主义建设的新时期,我国经济建设取得了举世瞻目的成就。
阶段特征:由高度集中的计划经济管理体制向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转变,由单一的公有制经济向以公有制为主体,多种所有制经济并存的转变,是这个阶段改革的根本突破。
【专题结构】
1.近代中国几咱经济成份的特点及发展变化的过程
(1)封建自然经济
自然经济也称小农经济,表现为农耕和家庭手工业结合,自给自足,主要满足自我消费和基本生存条件。带有封闭性、保守性和滞缓性,少有活力。
鸦片战争前,中国封建社会虽已产生资本主义生产的萌芽,但自然经济仍占统治地位。鸦片战争后,西方资本主义国家利用各种特权疯狂地向中国倾销商品和掠夺原料,这使得中国自然经济逐步破产。其发展趋势是逐渐走向衰落解体。但整体而言,其瓦解是个长期的过程。直到新中国成立前夕,自然经济仍占主导地位。
(2)外国资本主义经济
实质是商品和市场经济,自由、开放、充满活力。为了强占市场的掠夺原料,其扩张过程与军事侵略和殖民统治息息相关。
工业革命后,大机器生产的工业品物美价廉,市场竞争能力更强。鸦片战争后,列强凭借在中国强取的侵略权益,开始向中国大量地进行商品输出。外商在中国通商口岸开始创办一些船坞和工厂,中国沦为列强的商品销售市场和原料产地。甲午中日战争后,列强对华侵略从以商品输出为主变为以资本输出为主,通过政治贷款,修筑铁路,开采矿山,开办工厂等方式,进一步控制了中国的经济命脉。日本趁机扩大投资和侵略,一度形成独霸中国的局面。
(3)洋务经济
清政府维护封建统治的目的和官僚管理运营,使其具有封建性;对外国资本主义的依附近,使其具有买办性;采用机器生产,民用企业面向市场,又使其具有资本主义色彩,是中国近代化起步的标志,一开设就以垄断面目出现,又呈现出有别于资要主义发展规律的特殊性。是中国早期的官僚资本主义。甲午中日战争后破产。
(4)民族资本主义经济
民族资本主义不是明末以来资本主义萌芽的继续和发展。其产生的条件也不充分,自然经济的解体虽然提供了市场,但几乎被外国资本主义和官僚企业所垄断,民族企业只能在夹缝中生存;近代中国既缺乏西方式的殖民掠夺积累资本,也缺乏近代化的集资方式,只是一批地主、官僚为利润所趋动,把一部分剥削所得转化为资本,投资少,规模小;技术力量薄弱,设备和技术严重依赖外国。以上两点决定了民族经济“后天畸形”的特点。这两点又使民族资产阶级带有革命和妥协的两面性。
19世纪60、70年代受外商企业利润的刺激和洋务运动的诱导,中国民族资本主义产生了。甲午中日战争后,列强对资本输出,加速了自然经济的解体,清政府也放宽了民间办厂的限制,民族资本主义获得初步发展;辛亥革命后“实业救国”潮流的推动,“一战”期间列强暂时放松对中国的经济侵略,民族资本主义发展出现了“短暂的春天”。国民政府建立后,民族资本主义工商业受帝国主义和官僚资本的摧残,日益萎缩。抗战和解放战争期间更是举步维艰。进一步说明资本主义道路在中国行不通。
新中国成立后初期,私人资本主义经济在国民经济中占有重要地位,。调动他们的积极性,对恢复发展经济,争取国家财政经济的基本好转将起到重要作用。七届三中全会后,中央合理调整了工商业,使利于国计民生的资本主义经济在社会主义国营经济的领导下,得到恢复和发展。
1953—1956年完成了国家对农业、手工业、资本主义工商业的社会主义改造,公有制成为中国社会唯一的经济基础,从而确立了社会主义制度。
(5)官僚资本主义经济
它是四大家族对外依靠英、美帝国主义,对内利用国家政权聚敛财富而形成的。它是封建的、买办的国家资本主义,具有明显的半殖民地特点,其特点与洋务企业相似。
国民政府建立后,以四大家族为代表的官僚资本形成了。十年对峙期间,通过整顿税务、控制金融、改革币制等措施,建立了官僚资本对国民经济的统治;抗战时期,国民政府实行“统制经济”政策,官僚资本急剧膨胀;解放战争时期,国民政府将大量社会财富消耗在战场上,国统区苛捐杂税多如牛毛,财政金融全面崩溃,工、农、商业纷纷解体、破产,经济处于崩溃的边缘。新中国成立后,人民政府没收了官僚资本,使这些企业较完整地转化为社会主义国营经济,为人民政权的巩固和国民经济的恢复奠定了经济基础。
(6) 新民主主义经济
新民主主义经济也叫中共领导下的根据地、解放区经济。主要有国营经济、合作社经济及私人经济三部分组成。其发展趋势是逐步增强,直至战胜官僚资本和封建经济,占领统治地位。
作为一种过渡经济,它更重要地表现为革命的经济政策:十年对峙时期的土地革命线路和根据地经济建设;抗战时期的“双减双交”和大生产运动;解放战争时期的土地政策等。
2.民主革命时期各阶段的土地政策
旧中国的广大农村,绝大部分土地集中在不足农村人口总数10%的地主、富农手中。这种封建土地所有制和封建的剥削关系,给广大农民造成极大痛苦,阻碍着整个社会生产力的改革。因此,土地问题成了中国社会的一项基本问题,变革土地制度,成为中国民主革命的一项重要标准。
太平天国运动的革命纲领《天朝田亩制度》中的核心内容就是废除地主土地所有制,按人口和年龄平均分配土地。它是几千年来农民反封建斗争的思想结晶。但它那种绝对平均分配土地的办法是一种无法实现的空想。在辛亥革命运动中,资产阶级革命领袖孙中山提出“三民主义”作为其纲领。其中“民生”的含义就是“平均地权”,但并没有彻底废除封建土地所有制,而是在革命胜利后,国家用“核定地价”的方法实现土地国有,最后达到“国民共享”的目的。
在新民主主义中,中国共产党制定土地政策的一个主要内容就是废除封建土地所有制,实行农民土地所有制,如1931年的土地政策,1947年的《中国土地法大纲》,1950年的《中华人民共和国土地改革法》等。抗日战争时期的土地政策是个例外。由于中日民族矛盾尖锐,当时采取的是“双减双交”的土地政策。有利于联合地主阶级一致抗日。
3.建国后农村经济的四次调整
(1)土改
变地主土地所有制为农民土地所有制,极大地提高农民生产的积极性,解放了农村了生产力。
(2)农业合作化
将土地等生产资料私有制变为公有制,实行集体经营,引导农民走互助合作道路,进一步提高农业生产力。
(3)人民公社化运动
提高生产资料公有化程度,片面强调“一大二公”超越了生产力发展水平,严重挫伤了生产者的积极性。
(4)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
十一届三中全会后,在农村坚持土地公有制,改变经营管理方式,实行分户经营,自负盈亏,农业发展取得举世瞻目的成就。
4.建国后工业经济体制的三次重大转变
(1)第一次:建国初到1956年后,从建立以社会主义公有制为主体的多种经济成份并存的经济,向高度集中统一管理的计划经济体制的转变。
①原因:a.照搬苏联模式。b.中共缺乏经济建设经验,照搬政治斗争方式。c.主观上追求“一大二公”,急于完成工业化。
②核心内容:实行和强化计划经济,废除生产资料私有制,建立社会主义公有制,片面追求工业发展的高速度。
③结果:这种体制在建国初期,对于恢复国民经济,发展工业化建设曾起过积极的作用,取得了一定的成效。但它超越了历史发展阶段,其严重的弊端是使企业失去了活力。
(2)第二次: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后,从单一的公有制经济变为以公有制经济为主体的多种上经济成份并存的经济,从计划经济转变为以计划经济为主,市场调节为辅的经济。
①原因:党中央总结了建国以来工业建设正反两方面的经验,特别是吸取了“文化大革命”的教训,并借鉴了外国经验,决定实行工业经济体制改革、对外开放的政策。
②核心内容:发展多种所有制经济体制,调整产业结构,改变企业管理方式,实行政企分开等。
③结果:增强了企业活力,解放了生产力,工业得到发展,成就举世瞻目。
(3)第三次:从90年代以来,向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转变,由粗放式经营向集约式经营转变。
①原因:党中央在认识国情和总结社会主义建设经验、教训的基础上,决定加快经济体制改革。
②核心内容:把企业推向市场。
③结果:这次调整将进一步利于解放和发展生产力。
【专题启示】
1.经济是社会发展的基础,近代中国经济的发展对近代的一切政治、思想、文化都产生了广泛而深刻的影响。
2.从近代中国经济落后的原因上分析,近代中国落后的根源是由于外国资本主义的侵略使中国失去了独立发展的机会,尤其是造成了中国民族资本主义“先天不足,后天畸形”,并最终没有得到充分的发展,这也说明了一个国家经济发展的前提条件就是民族独立。
3.新中国进行社会主义建设所取得的经验和教训证明:在和平年代里,我们只有坚持以经济建设为中心和实事求是的思想路线,才能够保障我国的社会主义建设不会发生大的偏差,并沿着健康的轨道前进。
【重难点提示】
1.外国资本主义对中国社会产生的影响
一方面,外国资本主义对中国实行经济侵略和掠夺,压制排挤民族资本主义经济,是中国贫困落后的根源。
另一方面,外国资本主义的商品输出与资本输出也瓦解着中国的自然经济,也使中国人民认识到西方先进的科学技术和生产设备,客观上促使了民族资本主义的产生和近代化过程。在外国资本主义企业里产生了中国早期的无产阶级,它比中国的民族资产阶级具有更强的革命性。当然,出现这些现象既非列强的本意,更不是事情的主导方面,对此我们应有清醒的认识。
2.中国民族资本主义经济的发展和资产阶级的政治斗争
(1)19世纪60、70年代,中国民族资本主义的产生,反映新兴民族资产阶级利益的早期维新思想随之兴起。
(2)中日甲午战争后,中国民族资本主义工业的初步发展是民族资产阶级作为新的政治力量登上历史舞台的经济基础。
(3)1901年《辛丑条约》签订后,中国民族资本主义虽有发展,但为了打破帝国主义和封建主义的阻碍寻求独立发展的道路,孙中山领导的辛亥革命兴起。
(4)1912—1919年,中国民族工商业出现短暂春天,资产阶级力量壮大,他们要求实行资产阶级民主政治首先要求在思想文化上展开反封建斗争,新文化运动兴起。同时,民族工商业的发展也促进了无产阶级队伍的壮大,为中国由旧民主主义革命向新民主主义革命的转化,为中国共产党的成立,提供了阶级基础。
3.国家对资本主义工商业的政策
(1)基本政策
公私兼顾,劳资两利,城乡互助,内外交流的政策。对民族资产阶级是又团结又斗争,以团结为主;对民族资本是又扶持又节制。节制资本并非挤走资本,消灭资本,而是让其在社会主义国营经济的领导下,得到恢复和发展。对其唯利是图的消极一面进行限制。
(2)原因
历史原因:回顾民主革命历史,民族资产阶级长期受到帝国主义、封建主义的压迫,有革命的要求,民族资本有利于国计民生。民族资产阶级长期与共产党合作,为新中国的诞生做出过自己的贡献。
现实原因:私营工商业在国家经济生活中占有一定比重,他们在增加工业产品以满足人民的需求,帮助商品流通以促进城乡经济交流、吸收职工就业、培养技术人员和管理人员、增加国家税收和社会积累等方面,起着重大的作用。资本家中一批人拥护党的领导,能和共产党合作,在资本家中进行工作,能发挥积极影响。
(3)实质
调整工商业就是在承认私营工商业存在的条件下,改善公私关系、劳资关系,逐步把私营工商业纳入国家资本主义的轨道。
(4)结果
不仅帮助私营工商业渡过了困难,而且得到很大发展。经济恢复的同时,国民经济结构发生了深刻变化,到1956年底三大改造完成,走上了全行业公私合营的道路,成为公有制经济的一部分。
4.关于社会主义改造中对资本主义工商业的赎买政策
(1)含义
我国在资本主义工商业的社会主义改造中,对资本家占有的生产资料,实行的是赎买政策,全行业公私合营以后,采取定息制定,10年内,每年由国家按照企业合营时核定的私股股额,发给股息,年息为5%。
(2)作用、意义
减少了资产阶级对社会主义改造的阻力,便于资本家成为一个自食其力的劳动者,有利于把资产阶级的生产资料逐步收归国有。既尊重的历史,又考虑了现实的需要可能。为国家对资本主义工商业的社会主义改造找到了和平过渡的道路。这是党、政府在社会主义改造问题上的一个重要创举。
5.关于三大改造的评价
(1)成绩
应基本肯定。它完成了过渡时期总路线规定的社会主义改造的任务,实现了向社会主义的过渡。有两点尤其要看到:在几亿人口的中国这样一个大国,消灭私有制这样一个深刻的革命变革,一是在保证国民经济基本稳定发展的情况下完成的,二是在得到人民群众的普遍拥护的情况下完成的。
(2)失误
社会主义改造的加速进行,使后期的改造工作过于急促和粗糙。从党的领导的角度来看,主要是在巨大的胜利面前骄傲了,不够谨慎和注意倾听群众呼声、注重党内民主了。另外,从生产关系的角度看,未注意到应根据生产力发展和社会主义生活的需要,进行适度调整。
【高考前瞻】
从近年高考试题看,经济史内容一再地被视为近代史考查的主要内容。如1995年的“陈启沅”题,1996年的“大生产运动”题和1997年的“民族资本主义工业”题等。以往考查较多的是土地政策,中国民族资本主义的产生和发展等。复习中请注意以下几点:(1)民族资本主义经济的产生、发展仍是重点;(2)注意在社会转型时期的各种经济形态特点和地位,如鸦片战争时期、国民政府建立时期、新中国成立初期和改革开放时期。
【专题解析】
1.(2001年上海高考题)甲午年状元张謇被中日甲午战争的败局震惊,毅然挂冠从商。此举表明他
①把救亡图强作为时代的使命 ②视创办实业作为救国之要途
③用实际行动来批判科举制度 ④认为经济是政治改革的基础
A.①② B.①③ C.②③ D.③④
分析本题主要考查学生把历史人物放在特定的历史条件下进行分析和评价的能力。中日甲午战后,作为科举考试中的佼佼者,他抱着满腔的爱国热情从封建的营垒中走了出来,投身于近代实业。希望通过兴办实业来挽救走向衰落的清朝统治。因此①②是正确的选择。
答案 A
2.(1999年全国高考题)阅读下列材料:
材料一 (1975年3月5日)目前生产的形势怎样?农业还比较好一点,……工业方面,现有的生产能力没有发挥出来。去年一年,工业生产的情况是不好的。
(1975年8月18日)我对工业发展的有关问题讲几点意见。……引进新技术、新设备,扩大进出口。……加强企业的科学研究工作。……整顿企业管理秩序。……恢复和健全规章制度。关键是建立责任制。……坚持按劳分配原则。这在社会主义建设中始终是一个很大的问题。如果不管贡献大小、技术高低、能力强弱、劳动轻重,工资都是四五十块钱,这怎么能调动人们的积极性?
(1975年9月26日)如果我们的科学研究不走在前面,就要拖整个国家建设的后腿。……我们有个危机,可能发生在教育部门,把整个现代化水平拖住了。
(1975年9月27日)当前,各方面都存在一个整顿的问题。农业要整顿,工业要整顿,文艺政策要调整,调整其实也是整顿。要通过整顿,……解决各方面的问题。
(1984年10月10日)拨乱反正在1975年就开始了。那时我主持中央党政工作,提出了一系列整顿措施,每整顿一次就立即见效,非常见效。
——摘自《邓小平文选》
材料二 1975年全国工农业总产值比上年增长11.9%。其中,工业增长15.1%,农业增长4.6%。这种状况表明整顿工作是卓有成效的。
——摘自胡绳《中国共产党的七十年》
根据以上材料,评述1975年邓小平领导的全面整顿。
要求:内容应包括全面整顿的背景、目的、措施和意义。评述应成文,无须罗列材料,限180字以内。
分析该题在知识方面是考查在“文革”前后邓小平领导的全面整顿的问题;在能力要求方面,保持了材料解析题的测试功能,考查了“材料处理”的3个层次的所有能力要求。由于题目设计得科学、严谨,不仅要求考生能正确完整地理解两段材料,最大限度获取有效信息,而且要求考生按照全面整顿的背景、目的、措施和意义对大量的有效信息进行分类整理,并作出恰如其分的评述,能力要求十分全面。
答案 背景:“文革”期间,国民经济遭到严重破坏。邓小平主持中央日常工作后,提出全面整顿。
目的:把国民经济搞上去。
措施:整顿企业管理秩序,恢复和健全规章制度;坚持按劳分配原则,调动积极性;引进新技术、新设备,扩大进出口;加强科学研究和教育工作。
意义:系统纠正“文革”的错误,使国民经济迅速回升;是1978年后拨乱反正和改革开放的酝酿和准备。
3.(1997年全国高考题)结合有关社会背景,概括1949年以前,中国民族资本主义工业的兴衰过程。简要说明民族资本主义工业在旧中国的历史地位。
分析此题跨度较大,要求分5个阶段概述中国民族资本主义工业的兴衰情况。这5个阶段是:(1)鸦片战争前。(2)鸦片战争后的60、70年。(3)中日甲午战争后。(4)辛亥革命和一战期间。(5)20世纪30、40年代。如果复习时注意了历史知识结构或对民族资本主义工业进行过专题复习,此题前一部分容易得分。
答题时容易忽略“鸦片战争前,中国已有资本主义萌芽”的史实。20世纪30、40年代,中国民族资本主义由于官僚资本主义兴起和侵华战争的缘故,陷于困境,这段历史一般考生不易概括出来。
后半部分的答案要求对民族资本主义工业在旧社会的历史地位进行高度概括,从民族资本主义产生时的经济地位、社会环境出发,分析其在中国民主革命中的地位和影响。要求史论结合,简明扼要。因此,难度较大,考生必须具备较高的理论水平和概括能力。
答案 (1)兴衰过程:鸦片战争前,中国已有资本主义萌芽。战后自然经济逐步解体,在外国资本主义和洋务运动刺激下,19世纪60、70年代民族资本主义工业开始兴起。
中日甲午战争后,列强争相对华输出资本,自然经济加速解体;清政府放宽了以民间办厂限制,民族资本主义工业初步发展。
辛亥革命推翻了封建帝制,第一次世界大战期间西方列强放松了对华经济扩张,民族资本主义工业进一步发展。
20世纪30、40年代,官僚资本主义逐渐垄断社会经济;日本发动侵华战争;抗战结束后,美国加紧对华侵略,民族资本主义工业陷入困境。
(2)民族资本主义工业是一种新的经济因素,其产生和发展有利于社会进步。
它是维新变法运动和民主革命运动的重要经济前提,也是无产阶级队伍壮大的前提之一。民族资本主义工业资金少,规模小,技术力量薄弱,没有形成完整的工业体系,地区分布不尽合理,在一定程度上依赖外国资本主义、本国封建势力和官僚资本主义,难以独立发展。
【综合能力训练】
一、选择题
鸦片战争前后,中国的社会经济发生了巨大的变化。请回答有关1—4题:
1.《履园丛话·产业》中记载:明清时期,“凡置产业,自当以田地为主,市廛次之,典与铺又次之。”反映的实质问题是( )
A.封建地租重 B.政府实行重农抑商政策
C.商品经济繁荣 D.政府实行闭关政策
2.18世纪中期,在正当的中英贸易中,中国处于出超地位的根本原因是( )
A.中国经济比英国发达 B.英国商品价格高,而中国需求量又较小
C.清政府实行闭关政策 D.中国自给自足的自然经济占统治地位
3.鸦片战争后,中国茶和丝出口量大增,其客观进步性表现在( )
A.使中国的关税收入大增 B.使农民和市场的联系日益密切
C.使清政府贸易逆差得到扭转 D.使中国产品在国际上竞争力增强
4.对两次鸦片战争期间中国社会经济发展状况表述不正确的是( )
A.中外贸易总额有所增长 B.西方的商品完全占据了中国市场
C.传统自然经济开始解体 D.中国社会经济的商品化程度提高
洋务运动被认为是中国近代化的开端。请回答5—8题:
5.19世纪60年代,中国社会出现了顺应当时世界近代化潮流的变化,表现在( )
①清政府设立总理衙门 ②洋务运动兴起
③太平天国转入反封建反侵略的斗争 ④私营企业出现
A.①④ B.②③ C.①②④ D.①②③④
6.洋务运动后期,洋务派打出“求富”的旗号,创办许多民用工业,这表明洋务派的( )
A.聚敛财富,搜刮人民的本性 B.增加税收,增强国力的愿望
C.认识深化,弥补军工的不足 D.目标转变,与洋人争夺市场
7.下列有关中国近代企业的叙述,不正确的一项是( )
A.是欧风美雨的产物 B.都属于民族资本主义企业
C.有官办、商办等形式 D.利用了工业革命的成果
8.洋务运动对中国社会近代化进程的主要影响是( )
A.开始了中国早期的工业化过程 B.初次实践了“师夷长技”的思想
C.建立了中国第一支近代海军 D.促成了清朝统治集团内部的分化
19世纪末20世纪初,帝国主义的经济侵略方式发生重要改变,由原来以商品输出为主转变为资本输出为主。请回答有关9—11题:
9.帝国主义国家在中国取得修筑铁路的特权于( )
A.《中法新约》的签订 B.《中俄密约》的签订
C.法国在广西修筑铁路 D.德国占领胶州湾
10.19世纪末20世纪初,最早争得在华铁路修筑权和获得铁路修筑权最大的列强分别是( )
A.日本、美国 B.法国、英国 C.日本、俄国 D.比利时、法国
11.导致近代中国重工业无从发展的直接原因是( )
A.大量赔款使清政府缺乏资金
B.政府目光短浅,不能引进外资和技术
C.外国工业品在中国市场处于优势
D.列强取得采矿权,中国矿藏资源遭掠夺
在北洋军阀统治期间,民族资本主义出现了“短暂的春天”。请回答有关12—14题:
12.辛亥革命后,“民主共和”与“实业救国”两大思潮在实践中受挫折的根本原因是( )
A.封建残余势力强大 B.复古主义思潮盛行
C.人民群众尚未觉悟 D.中国是半殖民半封建社会
13.下列关于“一战”期间中国民族资本主义经济发展的表述中不确切的一项是( )
A.轻重工业比例失调现象有所改观 B.工业中心由东南沿海向北发展
C.出现了中国经济的明显半殖民地化 D.战后经济在外资打击下萎缩
14.中国革命想要获得成功,在坚持武装斗争的同时,必须重视经济建设,最能说明这一观点的历史事件是( )
①革命根据地的经济建设 ②国民经济建设运动
③抗日根据地的大生产运动 ④解放区的土地改革
A.①③④ B.②③④ C.①②③ D.①②③④
新中国成立后,中央政府为恢复国民经济作了不懈的努力。请回答有关15—19题:
15.确定巩固人民民主专政和恢复国民经济为新中国成立后党和政府的首要任务是根据以下的哪些情况制定的( )
①人民解放战争已经结束
②国民党留下来的特务、土匪威胁着刚刚诞生的人民政权
③国民经济处于全面崩溃状态
④以美国为首的帝国主义国家极力在政治上孤立中国,经济上封锁中国,军事上包围中国,企图把新中国扼杀在摇篮中
A.①②③ B.②③④ C.①③④ D.①②④
16.新中国建立之初,面临10多年物价暴涨的局面,解决这一问题的根本措施是( )
A.进行“银行之战”和“米棉之战” B.统一全国财经和平衡财政收支
C.创造安定的社会环境和发展生产 D.实行生产资料所有制社会主义改造
17.解放后人民政府掌握了国家经济命脉,这主要表现在( )
A.全国物价得到稳定 B.土地改革胜利完成
C.建立了社会主义性质的国营经济 D.全国财政经济由中央统一管理
18.建国初期国营经济建立的作用是( )
①奠定了人民民主专政的经济基础 ②为国民经济的恢复准备了物质力量
③为进行社会主义改造奠定了物质基础 ④有利于工矿企业的民主改革
A.①②③ B.①②③④ C.②④ D.①②④
19.“银元之战”,“米棉之战”的重大意义在于( )
A.稳定了物价,提高了政府的威信 B.解决了财政困难,实现了收支平衡
C.是国家财政经济根本好转的保证 D.是中央合理调整工商业的前提
民族资本主义在新中国成立后,经历了从合理调整到公有制改造的过程。请回答有关20—23题:
20.近代中国民族资本主义经济有所发展,但最终未能繁盛的根本原因是( )
A.中国没有形成国内市场 B.近代中国社会形态的制约
C.民族资产阶级没有政治地位 D.受民族资产阶级两面性的制约
21.在国民经济恢复时期,中国的私人资本主义经济与资本主义国家相比较,最显著的特点是( )
A.展开自由竞争 B.受国家的法律约束
C.受社会主义国家经济领导 D.未形成垄断
22.“公私兼顾,劳资两利,城乡互助,内外交流”的基本经济方针,提出于( )
A.建国初期 B.社会主义改造时期
C.全面建设社会主义时期 D.改革开放时期
23.建国初期国家对私营工商业进行合理调整和后来国家资本主义工商业进行改造的共同点是( )
A.都触及到所有制形式 B.都是为了发展国民经济
C.都属于民主革命范畴 D.都属于社会主义革命范畴
1953年我国制定了过渡时期的总路线。请回答有关24—26题:
24.过渡时期总路线的主体是( )
A.逐步实现社会主义工业化 B.对个体农业实行社会主义改造
C.对个体手工业实行社会主义改造 D.对资本主义工商业实行社会主义改造
25.“一五计划”方针体现出党主要的指导思想是( )
A.建设社会主义工业化与进行社会主义改造相结合
B.国民经济各部门有重点按比例协调发展
C.重视教育,培养人才
D.发展生产同时提高人民生活水平
26.20世纪60、70年代,我国经济发展的速度放慢了,造成这种现象的原因是( )
①国内政治动乱 ②过分集中的经济体制阻碍了生产力的发展
③人口增长速度过快 ④长期受帝国主义、霸权主义的封锁压制
A.①②③ B.②③④ C.①③④ D.①②③④
1956—1976年20年间,我国经济建设在曲折中艰难前进。请回答有关27—31题:
27.毛泽东《论十大关系》的一个重要出发点是( )
A.提出把工作重心转到经济建设上的思想
B.批判地借鉴苏联经济建设的教训和经验
C.表述了在综合平稳中稳步前进的原则
D.提出了正确处理人员内部矛盾的理论
28.1957—1960年我国重工业产值增长3倍,而农业产值下降22.8%,到1960年,粮棉的产量跌落到1951的水平。下列理解不正确的是( )
A.“一五”计划完成,工矿业成就突出 B.国民经济比例严重失调
C.农业产生遭到巨大破坏 D.“左”倾错误危害经济建设
29.据资料统计,四川在20世纪50年代初森林覆盖率仍有20%,60年代初森林覆盖率只剩9%,造成这一变化的主要原因是( )
A.人口急剧增长 B.盲目垦荒及商业性的采伐
C.长江流域洪灾频繁 D.“大跃进”运动中大炼钢铁
30.1960年国家提出了对国民经济实行“调整、巩固、充实、提高”的方针。当时通过“调整”国民经济要解决的主要问题是( )
①国民经济比例失调,重工业畸形发展,农业受到破坏
②国民经济比例失调,农业畸形发展,工业受到破坏
③公有经济比重过高,私有经济比重过低
④发展经济中提出的不切实际的高指标和高速度
A.①③ B.①④ C.②④ D.③④
31.到1973年,国民经济形势出现了“文革”中最好的局面,其中主要原因是( )
A.中央着手恢复国民经济 B.邓小平明确提出全面整顿的思想
C.极“左”思潮开始遭到彻底批判 D.“文革”动乱接近尾声
十一届三中全会后,经济体制改革首先在农村展开。请回答有关32—35题:
32.十一届三中全会后推行的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的意义主要在于( )
A.发展农业生产,改善农民生活 B.发展社会主义现代化大农业
C.加速我国的城市化进程 D.促使农业向社会化方向发展
33. 在我国农村实行的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
①改变了农村中的生产关系 ②改变了农业生产的经营形式
③农民获得土地独立使用权 ④劳动产品全归农民自己支配
A.①③④ B.②③④ C.①②④ D.①②③
34.20世纪50年代“农民申请加入合作社”和70、80年代“农民领取生产承包合同书”的相同之处是( )
A.建国以来我国农村生产资料所有制重大变革
B.农民获得生产和分配的自主权,克服平均主义
C.目的是把中国建设成社会主义的工业化国家
D.中共在实践中探索建设社会主义道路的重要组成部分
35.在我国农村的经济体制改革中,发展非农业在乡镇企业的长远意义在于( )
A.保持国民经济的综合平衡 B.促进农村产生结构变化和现代化
C.使农村政企分开,扩大了企业自主权 D.改变农村生产资料所有制形式
二、材料解析题
36.阅读下列材料:
材料一 人民公社是形势发展的必然趋势。……在目前形势下,建立农林牧副渔全面发展,工农商学兵互相结合的人民公社,是指导农民加速社会主义建设,提前建成社会主义并逐步过渡到共产主义所必须采取的基本方针。
——摘自《中共中央关于在农村建立人民公社问题的决议》(1958年8月北戴河会议通过)
材料二 北戴河会议以后,全国农村一哄而起,大办人民公社。没有经过试验,只有一个多月的时间就基本实现公社化。……人民公社的特点叫“一大二公”,实际上就是搞“一平二调”。所谓大,就是将原来一二百户的合作社并成为四五千户的人民公社。一般是一乡一社,所谓公,就是将几十上百个经济条件、贫富水平不同的合作社合并后,一切财产上交公社,多者不退,少者不补,在全社范围内统一核算,统一分配,实行部分的供给制(包括大办公共食堂、吃饭不要钱,叫做共产主义因素),造成原来的各个合作社(合并后叫大队或小队)之间、社员与社员之间严重的平均主义。同时,社员的自留地、家畜、果树等,也都被收归社有。有各种“大办”中,政府和公社还经常无偿地调用生产队的土地、物资和劳动力,甚至调用社员的房屋、家具。这些实际上都是对农民的剥夺,使农民惊恐和不满,纷纷杀猪宰羊,砍树伐木,造成生产力的很大破坏,给农业生产带来灾难性的后果。
——摘自胡绳主编的《中国共产党的七十年》
结合材料回答:(1)从生产资料所有制和分配方式两个方面概括指出人民公社化运动的错误及其危害。
(2)简要指出人民公社化运动的主要教训。
37.阅读下列材料:
材料一 我国东、中西部的划分图
材料二 东中西部经济发展对照表(1996年)
指 标
|
东 部
|
中 部
|
西 部
|
社会总人口
|
19962万人
|
43354万人
|
27979万人
|
国民生产总值
|
39726.89亿元
|
5263.9亿元
|
2652.6亿元
|
人均国民生产总值
|
7951元
|
4426元
|
3456元
|
每万人中大学生在校学生数
|
30.4人
|
22.1人
|
19.5人
| 请回答下列问题:
(1)近代以来,我国东部与中西部地区经济发展存在差异的原因有哪些?
(2)谈谈如何解决东中西部差距?
(3)解决东中西部差距,对我国政治、经济有何重大意义?
三、问答题
38.近代中国面临着政治上争取民族独立、经济上争取国家富强的两大任务。有一种观点认为,中国既然是因贫穷落后才引来外敌、失去独立,那么只要致力于经济建设,使国家富强,“西人即可敛手”,外敌自退,政治上的独立地位也就自然恢复了。请针对以上观点,结合1860—1957年近百年中国社会历史情况,写一篇400字以内的小论文。(要求:观点鲜明,论据充分,条理清楚,语言简明扼要,史论结合。)
39.从新中国建立到社会主义改造基本完成,党和政府对城市企业进行了哪些调整和改造?其特点如何?十一届三中全会后,党和政府又怎样在城市中调整和完善所有制结构的?
参考答案
一、选择题
1.A 2.D 3.B 4.B 5.C 6.C 7.B 8.A 9.A 10.B 11.D 12.D 13.C 14.A 15.B 16.C 17.C 18.B 19.A 20.B 21.C 22.A 23.B 24.A 25.A 26.D 27.B 28.A 29.D 30.B 31.A 32.A 33.D 34.D 35.B
二、材料解析题
36.答案要点:(1)生产资料所有制:“一大二公”,盲目提高生产资料公有化程度,严重地脱离了当时农业生产水平。分配方式:“一平二调”,实行平均主义和无偿调用,完全违背按劳分配的原则。危害:严重挫伤农民的产生积极性,生产力遭到很大破坏,给农业生产带来灾难性的后果,是造成三年经济困难的重要原因之一。
(2)坚持实事求是的思想路线,搞建设必须从中国正处在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国情出发,不应片面追求高速度。尊重客观经济规律,生产关系的调整必须适合生产力的发展水平,不能只凭主观愿望和意志办事。
评分说明:第(2)问的答案,如提到本参考答案以外的内容并言之成理的可酌情加分。
37.答题要点:(1)近代以来,我国东部沿海地区经济发展速度较中西部地区快,原因包括:两次鸦片战争后,西方资本主义国家打开中国沿海门户,我国沿海地区自给自足的自然经济解体,并产生了资本主义生产关系,客观上有利于经济发展;西方资本主义企业、洋务运动中的企业,有利于商品经济发展。
从地理角度来分析,我国东部地区以平原丘陵为主,地势平坦;降水较多,为湿润和半温润地区;西部属于非季风地区,降水少,有大面积的沙漠。受上述自然条件的限制,东部地区农业生产以种植业为主,土地生产力高;西部地区以畜牧业为主。
(2)国家要加强宏观调控力度,引导科技人员向中西部地区流动,加强对中西部地区的投入,财政上要向中西部地区倾斜,加快中西部地区的改革开放,积极发展同世界经济的联系。东部发达地区要积极帮助。支援中西部落后地区的发展,鼓励人才、资金向中西部地区流动。中西部落后地区要自力更生、艰苦奋斗,要充分利用本地区的资源,变资源优势为产业优势。
东中西部要发挥各自优势,取长补短,相互结合。
从地理方面看,我国中西部地区资源较为丰富。能源矿产中,煤炭的大部分、石油的一部分、天然气的绝大部分都分布在中西部;水力资源主要集中在中西部地区;西部和西北部地区太阳能、风能也十分丰富。有色金属矿产也以中西部地区为多。目前国家重点投资的大型工业项目,主要分布在中西部地区,如山西的煤炭工业和煤化学工业、内蒙古的大型煤矿、安徽的大型煤矿、贵州的大型煤矿,湖北、青海、四川等省的大型水电站,以及塔里木盆地的油气资源的勘探和开发等。国家还投资建设了中西部的多条铁路。在现有条件下,中部地区要加快能源和原料工业,主要是电力。煤炭、石油、有色金属、磷矿。建筑材料的开发和建设;同时要大力发展农业,促进粮食和经济作物的增长。西部地区要大力发展农林牧业和交通运输业,有步骤、有重点开发能源和矿产,进一步开放西部边境某些城镇,发展边境贸易。
(3)有利于东中西部地区经济协调发展,实现可持续发展战略前利于东中西部人民走向共同富裕,防止两极分化,实现社会主义的奋斗目标;有利于充分显示社会主义制度的优越性;有利于民族团结、国家统一和社会稳定;有利于社会主义制度的巩固,提高我国的综合国力和国际地位。
三、问答题
38.答题要点:(l)题目:能较好体现二者关系的得分,(2)论点:认为中国富强。外敌自退,是颠倒了两大任务的关系,因而是错误的。近代中国处在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只有独立才有可能谋求富强。(3)论剧:帝国主义企图永远将中国作为他们的原料产地和商品市场,封建势力为了维护其统治,顽固坚持反动立场,阻碍经济发展。①洋务活动、实业救国,单纯追求富强,结果在封建主义阻碍、外国资本主义侵略下失败。②戊戌变法、辛亥革命,希望实现政治上独立,发展资本主义,因资产阶级的软弱而失败,民族工业步履维艰,中国仍不能富强。③中共领导人民进行彻底的反帝反封建的斗争,赢得了民族的独立。为经济富强提供了保证,1957年“一五”计划经济建设指标大幅度完成,开始改变工业落后的面貌。(4)结论:没有政治独立,不可能获得经济独立,政治独立是先决条件是第一位的,经济独立是政治独立保障,是第二位的。
39.答题要点:(1)调整和改造:①没收了国民政府的财产和官僚资本,接收了帝国主义在华企业,建立了国营经济。②合理调整工商业,使资本主义经济在社会主义国营经济领导下得以恢复和发展。③在工矿企业进行民主改革和生产改革。④1953-1956年,组织手工业生产合作社,完成了对手工业的社会主义改造;采用了从加工订货、代购代销直到全行业公私合营等国家资本主义形式,运用赎买政策,完成了对资本主义工商业的社会主义改造,确立了社会主义公有制。(2)特点:①根据中国国情(注:如写“结合民主革命时各阶级态度、地位”亦可),对不同的所有制结构采用不同的改造方式。②形成单一的公有制经济和高度集中的计划经济体制。③确立了工人阶级在工矿企业中的领导地位。④改造的后期要求过急、工作过粗,超越了当时生产力发展的水平。(3)调整和完善:①十一届三中全会后实行改革开放,城市开始了经济体制改革,主要是把单一的公有制经济发展为公有制经济为主体的多种所有制经济(包括国有经济、集体经济。个体经济、私营经济、中外合资企业和外商独资企业等)②把高度集中的管理体制改变为间接管理为主、宏观调控的管理体制,把企业的所有权和经营权分开,搞活企业,实行政企职责分开,扩大企业自主权,实行企业承包经营责任制。③改变流通体制,建立社会主义经济体系;实行以按劳分配为主的多种形式的分配方式和分配政策。④“十四”大还提出经济体制改革的目标是建立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进一步解放和发展生产力。
|
来源:中国哲士网
教师学生家长 历高考考试资料 备课考试教学
教育资料 中国近现代各种经济形式的发展变化 文章
|
上一篇文章: 近现代时期的中美、中日、中俄关系 |
下一篇文章: 主要资本主义国家的发展史 |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