设本页为首页                              加入收藏
中文域名: 古今中外.com       英文域名:www.1-123.com     丰富实用的教育教学资料
您现在的位置: 中国哲士网 >> 教育教学 >> 高考 >> 历史 >> 高考历史考试 >> 正文

 

[组图]高考历史考前热身题

查询历高考考试的详细结果
高考历史考前热身题

历 史

一、 选择题(共25题,每小题3分)

1、在殷墟贵族墓葬中发现了许多随葬的贝壳,甲骨文中也有如下图所示的带“贝”的文字。这说明

A.贝用于占卜 B.贝用于祭奠 C.贝是装饰品 D.贝是货币

2、中国古代明智的封建统治者之所以重视小农经济的发展,主要是因为

A.它是一种自给自足的自然经济 B.它是以家庭为生产和生活单位

C.它满足了百姓基本生活的需要 D.它是封建王朝财政收入的主要来源

3、明代内阁和清代军机处的共同之处是

A.统领六部,处理各种政务 B.参与决策,并负责朝廷日常事务

C.参与机要政务,但没有决策权 D.负责各地的军政事务

4、顾炎武在《日知 录》中说:“不习六艺之文,不考百王之典,不综当代之务,举夫子论学论政之大端一切不问,而曰一贯,曰无言,以明心见性之空言,代修己治人之实学,股肱惰而万事荒,爪牙亡而四国乱。神州荡覆,宗社丘墟。”他所抨击的是

A.先秦儒学 B.汉代经学 C.隋唐佛学 D.宋明理学

5、藏文史籍《萨加世系史》载:“元帝辖十一省,西藏之地面虽不足一省,但因为它是八思巴的住地和教法所在,故作为一省委付与八思巴。”治理这一省的中心机构是

A.中书省 B.西藏行省 C.巡检司 D.宣政院

6、闻名历史学家黄仁宇先生写道:“《南京条约》签订之后十年,感到更不满足的不是战败国而是战胜国。”战胜国“不满足”的原因最有可能是

A.鸦片尚不能正常输入中国     B.掠夺的战争赔款太少

C.清政府排外态度没有改变    D.商品在中国仍然滞销

7辛亥革命后到五四运动前

①中国国内政治斗争的焦点是民主共和与专制复辟的斗争

②民主共和与实业救国是当时并存的两大社会思潮

③中国民族资本主义工业出现短暂的春天

④中国历史出现由旧民主主义革命向新民主主义革命转变的趋势

A.①② B.③④ C.①②③ D.①②③④

8、近代史学家张荫麟在其《中国史纲》中慨然写道:“我们正处在中国有史以来最大的转变关头,……第一次全民族一心一体地在血泊和瓦砾场中奋扎以创造一个赫然在望的新时代。”判定张先生所说的所处的时代应是

A.鸦片战争 B.甲午中日战争 C.抗日战争 D.抗美援朝战争

9、历史学家陈旭麓先生指出,“中国人从‘师夷长技以制夷’开始,进而‘中体西用’,进而自由平等博爱,进而民主和科学。”与材料所说相关的历史人物有

 ①魏源 ②洪仁玕 ③李鸿章 ④孙中山 ⑤陈独秀

A.①②③④⑤   B.①③④⑤   C.①②④⑤   D.①②③④

10、标语是战斗力,在革命战争年代尤其重要。下面四幅标语中不属于同一时期的是:

A

要种族不灭惟有抗战到底

当汉奸者杀

B

扫荡倭寇……好男儿要当兵

C

永远跟着……毛泽东奋勇前进

D

11、在西方世界日益关注中国的过程中,《时代》周刊是最典型的代表。右图是1949年毛泽东成为《时代》周刊封面人物的图片,毛泽东能够成为倍受关注的《时代》周刊人物的原因主要是

 A.领导中国人民走向新民主主义革命胜利,引发中国社会巨变

 B.领导中国人民取得抗日战争的伟大胜利,中华民族由衰落走向振兴

 C.开创中国特色革命道路,揭开了无产阶级革命新时代

 D.提出和平共处五项原则,中国以新的形象出现在世界舞台

12、中国共产党十七大报告强调要全面落实依法治国基本方略,加快建设社会主义法治国家。下列有关新中国法制建设的表述,不正确的是

A.1954年一届人大的召开为健全社会主义法制初步奠定了基础

B.十一届三中全会提出“有法可依,有法必依,执法必严,违法必究”法制建设方针

C.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法律体系是以民法为核心

D.九届人大二次会议把依法治国,建设社会主义法治国家写进宪法

13、汤姆发现在古代常用文字中有关“马”的单字非凡多,而且划分很细致;而现代常用文字中的关于的马的单字少了很多,但关于“机”的词汇却多了。造成这种变化的根本原因是

A生态恶化,物种消失 B传统文化的丧失和灭绝

C农业文明到工业文明的转变 D文字改革的必然结果

14、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新时期,对中国农村生产力发展起推动作用的做法有

①把土地所有权分给农民,实行“耕者有其田” ②农业生产分户经营,自负盈亏

③实行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 ④乡镇企业蓬勃发展

A①②③④ B①②③ C②③④ D③④

15、现在“口述历史”正在静静升温,在“口述历史”发展过程中,历史学家曾经为“怎样的人才能成为被访谈者”而争论。就研究广州知青问题来说,那些人是合适的访谈对象是①广州老知青 ②原市政府负责人 ③老街坊邻居 ④插队地区的农民

A.①② B. ①②③ C.①②④ D.①②③④

16、在举行公民集会的那天,所有的男性公民纷纷涌向一个公共场所,在那里选举与罢免公职人员,并决定是否判处某个公民的死刑。这样的场所应是

A.罗马的元老院 B.雅典的广场C.美国的国会山 D.英国的法院

17有学者指出:“那些为17世纪的大部分欧洲人难于理解和在当时的大不列颠尚未获得全胜的原则(自由与平等),已在新英格兰(英国在北美的殖民地)的法律上得到了全部承认,并被订于法律的条款之内。”对这句话的正确理解是

A.17世纪的新英格兰已是一个法制国家

B.17世纪的英国还处于封建势力的统治之下

C.美国的民主政治早在17世纪就开始孕育

D.欧洲在17世纪时并未受到文艺复兴的影响

181929—1933年发生了一场席卷整个资本主义世界的经济危机。当时人们最有可能的体验是

A.“牛奶面包价格都涨到天上去了” B.“找工作比买彩票中奖还要难”

C.“整个西方世界象一潭死水般平静” D.“为共渡难关各国变得亲如兄弟”

19下表反映了英国工业人口的变化,导致20世纪后期工业人口变化的主要原因是

年份

1840

1900

1960

1999

农业人口占总人口的百分比

220

440

420

320

A.工业化 B.第三次科技革命爆发 C.资产阶级革命 D.第二次世界大战

201954年,美国一个城市治理自来水的专员发现,该市自来水耗费量在某些三分钟的时段内会希奇地忽然增加。出现这种现象的原因可能是

A.当时汽车开始在美国普及,这三分钟刚好是车主集中洗车的时间

B.黑客通过互联网攻击自来水公司的电脑系统,导致数据显示错误

C.第二次世界大战后美国企业治理水平普遍下降,统计数据计算错误

D.当时电视开始在美国普及,这三分钟是广告时间,大家上厕所集中用

2120世纪90年代以来,世界多极化趋势加强指的是

A.苏联解体导致全世界独立国家数量增多

B.两极对峙变成了美、欧、中、日、俄势均力敌的格局

C.美国日益受到欧、中、俄等力量的制约

D.区域集团化使世界分裂成几个相互隔绝的地区

22、飞机,自从它诞生之日起,便受到世人的高度重视。这种全新的交通工具,在当时采用的先进科技成果有

①蒸汽机的改进 ②内燃机的发明 ③炼钢技术的突破 ④石油的广泛运用

A.②③④ B.①②⑧ C.①② D.①②③④

23、《现代日本经济》中说,日本经济“不是每个企业经济活动的简单累加,而是政府亲自定调,采取一切手段来协助企业进行高积累。”这种经济的基本特征可以概括为

A.混合市场经济 B.计划指导型经济 C.社会市场经济 D.政府主导型经济

24、右侧是一幅政治漫画,中的法国人和德国人正在讨论,最后达成的共识是

A.我们太小,实在无奈

B.他们相争,我们得利

C.赶紧联合,求得生存

D.各奔东西,争取自保

25、这张摄于1993年的照片震动了世界,它向世人揭示了非洲依然存在的状况。自20世纪60年代以来,第三世界一直在为改变这种状况而努力,这种努力是

A.争取建立国际经济新秩序

B.倡导和平共处的万隆精神

C.实行不结盟的外交政策

D.建立多极化的世界格局

第二部分 非选择题(共75分)

二、必做题。本大题共5小题,第26题10分,第27题13分,第28题17分,第29题12分,第30题14分,共计66分。答案写在答题卷上。

26.(10分)阅读下列材料:

徽州少年林光錀,以日记的形式,记载了清朝道光二十五年(1845年)林家成员的生产、生活等活动。以下材料是根据林光錀所写的日记编制而成。

材料一 林父与林光錀一年生产、生活时间分配表(单位:天)

人物

生产劳作

其他活动

外出活动

休闲

统计

林父

113(31.8%)

96(27.04%)

28.5(8.03%)

117.5(33.1)

355(100%)

林光錀

308(86.7%)

22(6.2%)

5(1.41%)

20(5.63%)

355(100%)

说明:①林父的“其他活动”主要包括“打杂”、“做风水地”两项。

②林光錀的“生产劳作”以牧牛为主,占264.5天。

材料二 林父一年“外出活动”分类统计表(单位:天)

项目

走亲戚

往双岭

往重

山拕

(背)

苗竹

挑茶往

齐春

往思口

买杂货

清华

买货

往富

村买

江村

打油

往林

村买

小猪

卖茶

天数

12.5

1

3

1

4

2.5

2

1

1

0.5

材料三 林家“生产劳作”时间分类统计表

专 项

粮食生产

蔬菜生产

经济作物(茶)

其他

统计

劳动时间(天)

62

11

16

24

113

百分比(%)

55

9

14

22

100

说明:粮食包括禾(稻)、麦、粟、番薯四类,凡与之有关的劳动视为粮食生产活动。蔬菜、白豆、油菜种植等列入蔬菜生产。

回答下列问题:

(1)根据林家的生产、生活和经济状况,判定出林父的身份并说明理由。(4分)

(2)根据上述材料,概述林光錀的生活状况。(2分)

(3)在当时,林光錀的人生之路可能面临三种选择:其一,从事农耕;其二,经商致富;其三,科举致仕。请你就上述三种人生选择中的一种,结合林家状况和时代特点,分析其有利因素和不利因素。(4分)

27.(13分)阅读下列材料:

材料一 “汝之民为饿也,何不白于君,发仓廪以赈之?而私以尔食馈之,是汝明(显示)君之无惠,而见己之德美矣。”

——《孔子家语•观思》

材料二 康有为认为,要达到幸福快乐的大同之世,必须推行“公养”、“公教”、“公恤”的社会福利制度。妇女怀孕后入公立政府组建的“人本院”赡养,实施胎教,婴儿出世后一律由公立的“育婴院”、“慈幼院”抚养;儿童6岁入“小学院”,11岁入“中学院”,16岁入“大学院”,20岁毕业。经过长达14年的义务教育培养,使每一个年轻人都受到良好的教育和专门的技术练习;人假如患病或因工作受伤致残,可以进入社会举办的“医疾院”,得到精心高超的治疗;人到了晚年,则可进入社会举办的“养老院”、“恤贫院”,受到“公恤”。

——据康有为《大同书》整理

材料三 “建设之首要在民生。故对于全国人民之食、衣、住、行四大需要,政府当与人民协力,共谋农业之发展,以足民食;共谋织造之发展,以裕民衣;建筑大计划之各式屋舍,以乐民居;修治道路、运河,以利民行。……土地之岁收,地价之增益,公地之生产,山林川泽之息,矿产水力之利,皆为地方政府之所有,而用以经营地方人民之事业,及育幼、养老、济贫、救灾、医病与夫种种公共之需。”

——摘自1924年孙中山的《建国纲领》

回答下列问题:

(1)实施救济是解决民生问题的重要举措。根据材料一,概括指出并分析评价孔子在救济问题上的主要观点。(4分)

(2)根据材料二,与孔子相比,康有为的社会福利主张有何特点?并指出其思想来源。(5分)

(3)根据材料三,指出孙中山的民生主张又有何发展?(4分)

28.(17分)2007年3月16日,温家宝总理在回答记者提问时指出:“……民主、法制、自由、人权、平等、博爱,这不是资本主义所特有的,这是整个世界在漫长的历史过程中共同形成的文明成果,也是人类共同追求的价值观。我同时强调,世界上有2000多个民族,200多个国家和地区,他们的社会历史发展不同,他们的发展水平不同,民主的形式和途径也是不相同的。……民主制度同任何真理一样,都要接受实践的考验。”

结合所学知识,回答下列问题:

(1)希腊是古代民主思想与实践的摇篮。试结合古代雅典民主政治建设的内容,概述其对后世的借鉴意义。(3分)

(2)近代史上,西方各国逐步建立起了代议制民主制度。因国情差异,各国的政治制度呈现出多样化的特点。试指出英、美两国代议制民主的不同形式,并分析导致这种差异的原因。(6分)

(3)“民主制度同任何真理一样,都要接受实践的考验”。结合新中国成立以来我国民主政治建设的曲折历程,说明这一观点。(8分)

29.(12分)分析下列地图,结合所学知识,回答问题:

新兴西方的世界(1763年)

图示:


——斯塔夫里阿诺斯《全球通史》

(1)依据上图,可以看出,到1763年,欧洲主导了世界贸易。结合所学知识,分析当时欧洲为什么能够主导世界贸易?(3分)

(2)试从商品交换和贸易性质两个方面,指出欧洲与非洲、美洲,欧洲与中国之间的贸易有何不同?(5分)

(3)这一时期的世界贸易,对欧洲、非洲、美洲、中国分别产生了什么影响?(4分)

30.(14分)“二战”结束以来,世界格局经历了由两极对峙向多极化方向发展的演变。中国政府在不同历史时期,根据国际、国内形势的发展变化,不断调整外交政策,取得了重大外交成果。

结合所学知识,回答下列问题:

(1)为了应对“二战”后两极分化的世界格局,新中国成立初期采取了怎样的外交政策?(2分)

(2)中国外交在20世纪七十年代取得了哪些重大成果?对世界格局产生了什么影响?(4分)

(3)近年来,随着中国国力的提高,“中国威胁论”在某些国家甚嚣尘上。试结合中国在联合国和地区性国际组织中的重要活动,评论这种观点。(8分)

三、选做题。本大题有两小题,第31、32两题同样分值,均为9分。每位考生只能在两道试题中选定其中的一题做答,并将所选做试题的题号填写在答题卷的指定位置。

31.(9分)19世纪下半期,俄国、日本、中国三国都进行了资产阶级性质的改革,这些改革都不同程度地推动了各国的近代化进程。

结合所学知识,回答下列问题:

(1)概括指出,在当时,三国走向近代化的主要障碍分别是什么?(3分)

(2)三国的君主都参与了改革,分别指出他们在改革中的作用。(3分)

(3)三个国家的改革对这三个国家的君主统治,分别产生了什么影响?(3分)

32.(9分)李时珍、詹天佑李四光是我国杰出的科学家,他们对世界科技发展和中国社会进步做出了重大贡献。

结合所学知识,回答下列问题:

(1)概括指出这三位杰出科学家的重大科技成果。(3分)

(2)分别评价这些科技成果的社会价值。(3分)

(3)综合概括三位科学家在科学研究方面的优良品质?(3分)

答题卷

姓名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考号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一、选择题(答案写在答题卡上)

二、必做题。本大题共5小题,第26题10分,第27题13分,第28题17分,第29题12分,第30题14分,共计66分。

26.(10分)

(1)根据林家的生产、生活和经济状况,判定出林父的身份并说明理由。(4分)

(2)根据上述材料,概述林光錀的生活状况。(2分)

(3)在当时,林光錀的人生之路可能面临三种选择:其一,从事农耕;其二,经商致富;其三,科举致仕。请你就上述三种人生选择中的一种,结合林家状况和时代特点,分析其有利因素和不利因素。(4分)

27.(13分)

(1)实施救济是解决民生问题的重要举措。根据材料一,概括指出并分析评价孔子在救济问题上的主要观点。(4分)

(2)根据材料二,与孔子相比,康有为的社会福利主张有何特点?并指出其思想来源。(5分)

(3)根据材料三,指出孙中山的民生主张又有何发展?(4分)

28.(17分)

(1)希腊是古代民主思想与实践的摇篮。试结合古代雅典民主政治建设的内容,概述其对后世的借鉴意义。(3分)

(2)近代史上,西方各国逐步建立起了代议制民主制度。因国情差异,各国的政治制度呈现出多样化的特点。试指出英、美两国代议制民主的不同形式,并分析导致这种差异的原因。(6分)

(3)“民主制度同任何真理一样,都要接受实践的考验”。结合新中国成立以来我国民主政治建设的曲折历程,说明这一观点。(8分)

29.(12分)

(1)依据上图,可以看出,到1763年,欧洲主导了世界贸易。结合所学知识分析,当时欧洲为什么能够主导世界贸易?(3分)

(2)试从商品交换和贸易性质两个方面,指出欧洲与非洲、美洲,欧洲与中国之间的贸易有何不同?(5分)

(3)这一时期的世界贸易,对欧洲、非洲、美洲、中国分别产生了什么影响?

(4分)

30.(14分)

(1)为了应对“二战”后两极分化的世界格局,新中国成立初期采取了怎样的外交政策?(2分)

(2)中国外交在20世纪七十年代取得了哪些重大成果?对世界格局产生了什么影响?(4分)

(3)近年来,随着中国国力的提高,“中国威胁论”在某些国家甚嚣尘上。试结合中国在联合国和地区性国际组织中的重要活动,评论这种观点。(8分)

三、选做题。本大题有两小题,第31、32两题同样分值,均为9分。每位考生只能在两道试题中选定其中的一题做答,并将所选做试题的题号填写在答题卷的指定位置。

31.(9分)

(1)概括指出,在当时,三国走向近代化的主要障碍分别是什么?(3分)

(2)三国的君主都参与了改革,分别指出他们在改革中的作用。(3分)

(3)三个国家的改革对这三个国家的君主统治,分别产生了什么影响?(3分)

32.(9分)

(1)概括指出这三位杰出科学家的重大科技成果。(3分)

(2)分别评价这些科技成果的社会价值。(3分)

(3)综合概括三位科学家在科学研究方面的优良品质?(3分)

历史参考答案

一、选择题

1——5DDCDD 6-10DDCBD 11-15ACCCD 16-20BCBBD 21-25CADCA

二、必做题。本大题共5小题,第26题10分,第27题13分,第28题17分,第29题12分,第30题14分,共计66分。

26.(10分)(1)身份:自耕农。(1分)

理由:林家父子大部分时间都亲自从事农业生产劳动,自给自足;拥有部分生产资料;有自主活动(休闲)时间。(3分)

(2)生活状况:绝大多数时间从事生产劳作;有写日记的习惯(或有一定的文化知识,或接受了一定的文化教育)。(2分)

(3)从事农耕:有利因素:有农业生产资料和生产经验(2分)。不利因素:生产规模小,抗风险能力差(答出轻易遭受自然灾难、地主土地兼并、政府盘剥和近代自然经济解体带来的冲击也可得分)。(2分)

经商致富:有利因素:徽商文化有利于经商;鸦片战争后中国农产品商品化程度越来越高(林家种植的茶叶等经济作物市场前景广阔)(2分)。不利因素:林家主要从事农业生产,经商基础薄弱;政府的限制、外国经济势力的入侵、动荡的社会环境等社会因素的制约(2分)。

科举致仕:有利因素:有一定的文化基础;坚持不懈的学习品质(长期记日记)(2分)。不利因素:经济基础差(经济不宽裕);学习时间少(2分)。

27.(13分)

(1)主要观点:主张国君(或政府)组织救济,不主张个人实施救助。(2分)

分析评价:孔子的主张一方面体现了“仁”的思想。另一方面孔子将民生问题政治化,担忧个人实施救济会损害到国君的权威,体现了孔子的等级观念。(2分)

(2)特点:社会福利制度化,强调政府救济与社会救济相结合,救济与教育有机结合。(3分)

思想根源:继续了儒家的“仁”的思想(大同思想),同时又吸收了西方的民主思想。(2分)

(3)发展:将民生问题摆在国家建设的首位(高度关注民生问题的解决);明确提出了以发展经济来解决民生问题的途径;明确提出了通过政府调节来解决社会福利问题(解决以土地为核心的财富分配问题)。(答对一个要点得2分,该问得分不超过4分。)

28.(17分)

(1)①创立民主政体(制度):公民大会(权力机构)、陪审法庭(民众法庭,司法、监察机构)、五百人会议(常务执行机构)等。②创造出民主的运作方式:差额选举制,任期制,议会制,比例代表制。③维护司法公正,加强民主监督:所有合法公民均有参与权、知情权、发言权、选举权和被选举权;从公民中选举司法人员;陶片放逐法等。④重视公民的民主参与,培养公民的社会责任感:鼓励公民参与政治活动,发放工资与津贴。(每一个方面1分,答案只要合理便可适当给分。该问得分不超过3分)

(2)不同形式:美国是总统共和制,英国是君主立宪制(2分)。

原因:英国君主专制的历史比较悠久;英国实行君主立宪制是通过资产阶级与王权、贵族的妥协而实现的(资产阶级力量比较弱小);英国建立代议制民主所依据的思想是早期启蒙思想,这种思想大多主张君主制。(答对一个要点得1分,该问得分不超过2分)

美国没有君主制、贵族制的历史传统(没有经历封建社会);通过独立战争推翻英国殖民统治而走上代议制民主道路;建国初期面临了州权主义对中心政府的威胁;理论基础是法国启蒙思想家的“人民主权”、“三权分立”思想。(答对一个要点得1分,该问得分不超过2分)

(3)说明:①新中国成立初期,我国逐步建立了中国共产党领导下的多党合作与政治协商制度,人民代表大会制度,民族区域自治制度。为巩固新中国政权、推动社会主义建设提供了制度保障。(3分)

②“文革”时期,社会主义民主与法制遭到严重践踏,使民主政治建设严重倒退,国家建设事业和社会发展遭受巨大损失。(1分)

③十一届三中全会以来,拨乱反正,改进和完善了人民代表大会制度、中国共产党领导下的多党合作和政治协商制度;修改宪法;健全法律体系;将依法治国正式写进宪法;完善基层民主选举,加强基层政权和基层民主建设。我国进入到建设法治化社会的新时期,促进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建设事业的发展和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答对一个史实得1分,正确评价出影响得1分,该问得分不超过3分)

实践证实,我国的社会主义民主政治是符合中国国情的,是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根本保障。(1分)

29.(12分)

(1)欧洲开辟了新航路,拥有广大的殖民地(殖民扩张),欧洲资本主义发展的推动(3分)。

(2)商品交换:欧洲与非洲、美洲:欧洲与非洲、美洲之间开展三角贸易。欧洲用制造品换取非洲的奴隶,再用奴隶换取美洲的金银、棉花、烟、毛皮、鱼。(2分)欧洲与中国:欧洲用赚取的金银换取中国的丝绸、茶叶。(1分)

贸易性质:欧洲与非洲、美洲的贸易主要是掠夺性的殖民贸易;欧洲与中国的贸易是正当贸易。(2分)

(3)对欧洲:促进了资本主义发展,奠定了欧洲在世界贸易中的主导地位。(1分)

对非洲:非洲丧失大量青壮劳动力,造成非洲长期贫困(1分)

对美洲:促进了美洲的开发,(1分)

对中国:白银大量流入中国,促进了中国商品经济的发展(增强了中国的国力)。(1分)

30.(14分)

(1)“一边倒”,和平共处五项原则。(2分)

(2)成果:中国在联合国的合法席位恢复,中美关系正常化,中日邦交正常化。(3分)

影响:促进世界格局向多极化方向发展。(1分)

(3)活动:积极参加和推动联合国的重大活动,如维和、裁军等;加入亚太经合组织,促进经合组织健康发展;重视发展与东盟的关系,加强与该地区的经济合作与文化交流;推动建立上海合作组织,维护中亚地区的和平、安全与稳定。(答对一个史实及其意义给1分,该项得分不超过3分)

评论:中国在联合国和地区性国际组织中的作用,维护了世界和平,促进了共同发展(2分)。

“中国威胁论”或者出于担心中国强大的心态,曲解了中国和平发展的目的;或者出于遏制中国的专心,片面夸大了中国的影响和作用。(2分)

“中国威胁论”是一种错误的言论,不利于世界和平与发展。(1分)

三、选做题。本大题有两小题,第31、32两题同样分值,均为9分。每位考生只能在两道试题中选定其中的一题做答,并将所选做试题的题号填写在答题卷的指定位置。

31.(9分)

(1)俄国:沙皇专制统治和农奴制度。(1分)

日本:幕府专制统治和民族危机。(1分)

中国:清政府的封建专制统治和民族危亡。(1分)

(2)俄国:沙皇直接发动、领导了改革(领导)。(1分)

日本:天皇一直支持改革(支持)。(1分)

中国:前期光绪皇帝支持改革,后期慈禧太后破坏了改革(阻碍)。(1分)

(3)俄国:巩固和加强了沙皇专制统治。(1分)

日本:由君主专制政体演变为君主立宪制。(1分)

中国:加深了君主专制统治的危机。(1分)

32.(9分)

(1)李时珍:编著了《本纲目》。(1分)

詹天佑:设计、修建了京张铁路。(1分)

李四光:创立了地质力学理论。(1分)

(2)李时珍的《本纲目》:总结了中国的医药学知识,在世界上产生了广泛的影响。(1分)

詹天佑修建京张铁路:为中国铁路事业的自主发展做出了重大贡献,为中国科技界赢得了国际声望。(1分)

李四光创立的地质力学理论:打破了“中国贫油论”,为社会主义建设做出了重大贡献。(1分)

(3)不迷信权威,坚持不懈、勤奋刻苦,敢于探索、勇于创新,科技报国。(答对一个要点得1分,只要言之成理都可得分,该问得分不超过3分)

来源:中国哲士网

教师学生家长 历高考考试资料 备课考试教学

教育资料 [组图]高考历史考前热身题 文章

  • 上一篇文章:
  • 下一篇文章:
  •  

     

    相关文章
    MAM高考历史仿真试题(二)
    高考历史试卷分析
    漫谈高考历史复习
    高三大综合模拟(二)
    下学期高三大综合模拟(一)
    高中证书会考模拟考试卷历史
    湖北省名校第二次文科综合联考题
    江门市第一次模拟考试历史试卷
    第十七专题  系列热点小专题
    下学期 高三大综合模拟
    古代史选择题专项练习
    MAM高考历史仿真试题(四)
    MAM高考大综合仿真试题(七)
    MAM高考历史仿真试题(六)
    普高招生历史统一考试(上海卷)
    MAM高考文科综合仿真试题(三)
    MAM高考历史仿真试题(八)
    高考调研考试
    MAM高考历史仿真试题(三)
    MAM高考历史仿真试题(五)
    下学期 高三大综合模拟
    下学期高三大综合模拟(一)
    高考大综合模拟试题
    高考历史 模拟试题
    下学期高三大综合模拟(一)
    高三文综模拟(一)
    高三文综质量模拟(一)
    程度性词语在高考历史选择题中的应用
    分宜中学高三文综试卷(三)
    MAM高考大综合仿真试题(三)
    世界现代史选择题专项练习(100题)
    世界近代史选择题专项练习
    历史试题(二)
    普通高等学校招生全国统一考试(广东卷…
    全国统一标准测试综合能力测试
    全国统一标准测试历史试验(二)
    高考历史第二次模拟考试
    历史会考、高考热点问题猜测
    鲜明的特色,整体的差异──2010年高…
    MAM高考历史仿真试题(七)
    下学期高三大综合模拟
    下学期高三大综合模拟(二)
    下学期高三大综合模拟(一)
    下学期高三大综合模拟
    高考历史模拟(二)
    下学期高三大综合模拟(二)
    马鞍山市安工大附中高三月考
    普通高等学校招生全国统一考试(广东…
    下学期高三大综合模拟(一)
    考点5  第二次世界大战
    普通高等学校招生全国统一考试历史部…
    高考 历史模拟试题
    高考历史名校联考信息优化卷
    高考历史信息题
    高考历史压轴卷
    高等学校招生考试历史模拟试题 ( 山东…
    古代史综合练习
    高考文综模拟(四)
    高考经典热点主观题专项试题3
    单元二   二战后的东西方世界
    高考历史科总复习导言
    高考经典热点主观题专项试题4
    2010年的高考历史考试大纲及复习备考…
    高考历史命题新视角及策略
    高考历史全程复习教程
    考点2  “凡尔赛一华盛顿体系”的建…
    考点3  1929-1933年资本主义世界的…
    高考历史比较专题综述
    高考经典热点主观题专项试题2
    考点7    战后的主要资本主义国家
    高考经典热点主观题专项试题1
    考点8  战后的社会主义国家
    考点9  美苏争霸
    考点10 亚洲经济的发展
    考点11、90年代以来世界格局的变化
    考点12 世界近现代的科学技术
    单 元 总 结
    高考历史全程复习教程参考答案
    考点4  法西斯国家的扩张和反法西斯…
    MAM高考文科综合仿真试题(四)
    文科综合能力测试
    全国著名重点中学领航高考冲刺历史试…
    普通高等学校招生全国统一考试文综(北…
    文综历史题(广东卷)中学历史教学园…
    专家预测高考历史和热点新题
    全国各地高考试卷汇总 中国古代史部分…
    全国百所名校高考模拟试题历史试题(…
    MAM高考大综合仿真试题 (四)
    12年高考历史题目3
    高考历史一轮复习单元测试
    12年高考历史题目2
    全国统一标准测试历史试验
    中国近代史综合测试卷
    全国统一标准测试历史统编(二)
    从历史课程标准(实验)看高考走向
    世界近现代史主干知识练习
    MAM高考历史仿真试题(一)
    高等学校招生全国统一考试历史卷
    江苏省历史高考试卷
    MAM高考大综合仿真试题(八)
    12年高考历史题目4
    12年高考历史题目5
    高考历史中国古代史专项练习
    高考历史模拟试题
    高考 历史模拟试题
    高考基础历史冲刺120题
    高考历史第一轮综合练习
    解读07高考历史大纲
    历史高考复习文科专题复习专题 3 近代…
    第五专题  中国古代史专题复习-经济…
    12年高考历史题目1
    MAM高考大综合仿真试题(五)
    历史高考复习文科专题复习专题四 现代…
    高等学校招生全国统一考试历史冲刺卷
    历史高考复习文科专题复习专题 6 古代…
    历史高考复习文科专题复习专题 7 欧美…
    历史高考复习文科专题复习专题 5 现代…
    高考历史命题预测及答题技巧
    高考历史总复习测试
    高考历史模拟试题
    高考历史猜测试题汇编
    高考经典热点主观题专项试题5
    世界近代历史测试
    高考中国现代历史高考模拟试题
    泉州市高中毕业班质量检查文综试题
    高考题中国古代史(第一章: 先秦)
    各地高考历史试题分章节汇总(必修二…
    高一世界史学前调查及其对策
    加强中学历史教学中的爱国主义教育
    第三专题   三农问题
    中学历史人物教学刍议
    关于中学生历史意识的培养问题
    近三年高考历史问题命题的四大特点
    2010年高考历史一轮复习教案:中外历…
    高考历史复习的几点思考
    2007-2010年全国各地高考历史试题(必…
    广东高考历史分析总结
    MAM高考大综合仿真试题(六)
    中国近现代政局的演变
    第四专题 坚持可持续发展,建立和谐社…
    高三历史最后冲刺练习(选择题部分)
    近现代时期的中美、中日、中俄关系
    中国近现代各种经济形式的发展变化
    主要资本主义国家的发展史
    国际关系史
    国际共产主义和民族解放运动
    世界(中国)文化史
    高考历史第二次模拟考试
    高考历史新专题精编
    全国统一标准测试大综合(二)
    各地高考历史真题分章汇总:中国近现…
    第六专题  亚洲的崛起
    第八专题  党的建设
    第九专题   中国古代经济——繁荣的经…
    第十一专题   统一的旋律 有效的管理
    第十三专题  野蛮的侵略 文明的碰撞
    第十四专题  悲怆的旋律 痛苦的历程
    第十五专题  世界市场的形成和经济全…
    高考历史专题精选

    2004-2010  中国哲士网版权所有 引用本站内容请指明来源  给本站投稿   备案序号 蜀ICP备05009253号